2005年第3期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o.32005 第45卷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ol.45 (总195期) (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l No.195 比较视域中的中西信任观 林滨,李萍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中国作为典型的东方国家与西方社会在进入文明时代的路径、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本 文试图在比较的视野下对中西方信任观的同异及其特点作初步探讨。其相同之处:在信任与人的向度上,中 西方皆从本体论的高度子以诠释:在信任与社会的向度上,中西方皆将信任视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保障。其相 异之处:诚信取意不同一作为个人品质的诚信和作为平等主体交往的信用:维系诚信的载体不同一心性 和契约:诚信的社会机制不同一单方承诺、良心维系和双方契约、法律保障。 关键词:比较:诚信:信用:制度 中图分类号:B82-0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9639(200503-0101-07 随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发展,“传统伦理 照中、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经纬交错中逐 的现代转型”正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呈 渐展现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现出来。诚信,这个曾经是中华民族立人之本的 其一,对诚信取意的轻重不同。从词义来看, “为人之性”,在市场经济的“解构”中正发生着变 在英文中,believe、tust、credit三个词常用来表达 异。的确,“诚信问题”伴随中国社会的转型己经 信任的概念。“《韦氏英语辞典(1996》,believe作 凸显出来,其角色亦由个人品质、私人交往领域的 为动词使用,表示接受某件事物的真实性,确信某 有限制信任道德,转为公共生活的普遍要求,传统 事的好意、功效、能力或认为是真实可靠的(第 诚信伦理能否承应这种要求?其变异的合理性何 lO4页)。在这个意义上,believe主要强调事物的 在?显然,理性的批判是发展建构的必要前提和 物理特征。另一方面ust被解释为对人或对物 基础,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明路径、不同发展阶 的特性、能力、力量和真实性的确实信赖,或者是 段的中西诚信观的比较视域,无疑为建立适应中 对人的信任(第1296页),强调对人性的期待,从 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信任伦理提供理论的参考与实 trst引伸出来的关联词有trustful、trustworthy和 践的引导。 entrus过等等,这类词常用于表示人际间的信任。 再者rd血用来表示对事物真实性的信任、好的 一、中西信任观的差异性 名声、荣誉或认可等意(第272页)。”(67 在中文里,与英语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四个概 纵观中西社会文明变迁的历史,诚信问题均 念,即信、信任、信赖和信用。信字,本意是“言语 为文明之意,道德之首,但对诚信为何、何以诚 真实。诚实不欺”,与“诚”一字含义基本相同。东 信、对谁诚信等具体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中西 汉学者许慎(58~147)的《说文解字》解释说“诚. 信任观的差异是在中西不同文化传统与思想的观 信也4(®)。诚、信互训,表明含义一致。信的 幸收稿日期:2004-12-29 作者简介:林滨(1963-),女,福建长乐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讲师。 李葬(1957-),女,广东蕉岭人,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utp://wwenki.net
* 收稿日期: 2004- 12- 29 作者简介: 林 滨( 1963- ) , 女, 福建长乐人,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讲师。 李 萍( 1957- ) , 女, 广东蕉岭人,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5 年第 3 期 中山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No . 3 2005 第 45 卷 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Vol. 45 ( 总 195 期)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General No. 195 比较视域中的中西信任观* 林 滨, 李 萍 ( 中山大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275) 摘 要: 中国作为典型的东方国家与西方社会在进入文明时代的路径、文化传统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本 文试图在比较的视野下对中西方信任观的同异及其特点作初步探讨。其相同之处: 在信任与人的向度上, 中 西方皆从本体论的高度予以诠释; 在信任与社会的向度上, 中西方皆将信任视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保障。其相 异之处: 诚信取意不同) )) 作为个人品质的诚信和作为平等主体交往的信用; 维系诚信的载体不同)) ) 心性 和契约; 诚信的社会机制不同) )) 单方承诺、良心维系和双方契约、法律保障。 关键词: 比较; 诚信; 信用; 制度 中图分类号: B82- 0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 9639( 2005) 03- 0101- 07 随着中国现代化历史进程的发展, / 传统伦理 的现代转型0正以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方式呈 现出来。诚信, 这个曾经是中华民族立人之本的 / 为人之性0, 在市场经济的/ 解构0中正发生着变 异。的确, / 诚信问题0 伴随中国社会的转型已经 凸显出来, 其角色亦由个人品质、私人交往领域的 有限制信任道德, 转为公共生活的普遍要求, 传统 诚信伦理能否承应这种要求? 其变异的合理性何 在? 显然, 理性的批判是发展建构的必要前提和 基础, 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明路径、不同发展阶 段的中西诚信观的比较视域, 无疑为建立适应中 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信任伦理提供理论的参考与实 践的引导。 一、中西信任观的差异性 纵观中西社会文明变迁的历史, 诚信问题均 为文明之意, 道德之首, 但对诚信为何、何以诚 信、对谁诚信等具体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中西 信任观的差异是在中西不同文化传统与思想的观 照中、在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的经纬交错中逐 渐展现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对诚信取意的轻重不同。从词义来看, 在英文中, believe、trust 、credit 三个词常用来表达 信任的概念。/ 5韦氏英语辞典( 1996) 6, believe 作 为动词使用, 表示接受某件事物的真实性, 确信某 事的好意、功效、能力或认为是真实可靠的( 第 104 页) 。在这个意义上, believe 主要强调事物的 物理特征。另一方面 trust 被解释为对人或对物 的特性、能力、力量和真实性的确实信赖, 或者是 对人的信任( 第 1296 页) , 强调对人性的期待, 从 trust 引伸出来的关联词有 trustful、trustworthy 和 entrust 等等, 这类词常用于表示人际间的信任。 再者 credit 用来表示对事物真实性的信任、好的 名声、荣誉或认可等意( 第 272 页) 。0 [ 1] ( P67) 在中文里, 与英语三个词相对应的是四个概 念, 即信、信任、信赖和信用。信字, 本意是/ 言语 真实。诚实不欺0, 与/ 诚0一字含义基本相同。东 汉学者许慎( 58~ 147) 的5说文解字6解释说/ 诚, 信也0 [ 2] ( P62) 。诚、信互训, 表明含义一致。信的 101
第一种基本含义是诚、实、专一不移、不欺等,朱熹 实无伪,斯可谓之忠信矣。”可(卷24)显然,这里 认为诚者何?不自欺、不妄之谓也”3()。儒 的不欺”,即不虚情假意,强调的是内心态度:“不 家学说的仁、义、理、智、信这五常之一的信,就是 安”,即不妄说,不说谎强调的是外显言行。由 指这一含义。信的第二种含义和英文中的believe 此,信不过是忠的外显,两者的共同的本质是“良 相似,即当信与其他汉字连用指信任、信赖时,大 心之存,诚实无伪”。即维系“信”之载体在于人的 体是指相信、信行,即给予他人信任,不怀疑他人 心性,因此.对个体诚信的培养就理所当然地在心 的可信性。“信”的这种本质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就 性层面进行,反求自身,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 是信任,如《论语·学而》所云:“与朋友交,言而有 儒家学说一贯将道德的学习和修养称之为 信。[9)任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使用或任 “为己之学”,这种学问的特点是“入乎耳,乎心”, 用,因此.‘信任表示相信和托付。汉字的 造就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德首先就是要有一颗 ‘赖意思是依赖?和依靠’,‘信赖意指信任 诚心,所谓诚,用古人的话说就是“毋自欺”,用现 和依赖?或信任他人,‘信任’和信赖'在强调人 在的话说就是实实在在,真真切切,不自欺欺人。 的可信性方面非常相似,两个词通常作为同一概 诚是一种精神的状态和境界,同时也是一个修习 念替换使用,只是信任比较具体,信赖比较抽象。 的过程。《大学》把诚意作为修德之要旨,朱熹《集 :信用的原意是指相信和使用,与信任相似, 注》说:“诚其意者,自修之首也……言欲自修者知 但是这一用法在目前己少见,在日常生活中作为 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 名词使用,表示遵守诺言’、‘守信和信誉’… 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 和英文的credit意思比较接近。”[) 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 通过对“信”字的字意分析,我们概括出与信 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 密切的三个词:诚信、信任与信用。在三者之间, 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不能自 诚信是指个人的品性真实不欺:信任是指个人对 诚其意,修德就无从谈起。诚意所达到的程度,又 他人的相信而敢于托付的程度:信用则是诚信与 决定了一个人修德所达到的程度。《中庸》说:“惟 信任之间的中介,一个人可以通过实践诚信而具 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有好的信用,从而获得别人的信任。不过,尽管在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能赞 中英文中皆有三个具相似含义的词,但从中西文 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0“精诚所 明历史变迁与实践的角度,中西信任观的取意之 至,金石为开”,到了至诚的境界,自我高度统一, 重或侧重向度是不同的。中国的“信”着重于诚 自我的天然性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最终达到 信,西方的信”突出“信用”,两者以此不同的向度 赞助天地化育的境界。可以说,只有修身养性.以 构建了不同的信任观。 诚待人,人才能形成诚信的人格,才会赢得人们的 其二,维系诚信的载体不同。在中国信任观 普遍信赖。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 的思想中,关注的重点是诚信,而诚信又源于良 人信之,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可以说,在中 心,是与固于内心的忠”的德性密切相关,春秋时 国传统文化中,诚信主要是被作为对人的基本评 期的《国语·晋语》说:“忠自中,而信自身,其为德 价尺度和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生活信条,沿着道 也深矣,其为本也固矣,故不可扫也。1P6意 德层面,在心性之学的纬度中发展的。 思是说:忠发自内心,信是力行承诺,这样德行因 西方信任观的重点是注重信用的向度。信用 为有深厚的基础,才不会动摇。宋代学者陆九渊 体现为关系的层面,主要发生在人们的经济活动 也指出:“忠者何?不欺之谓也:信者何?不妄之 或经济领域的交往关系之中。《新帕尔格雷夫法 谓也。人而不欺,何往而非忠;人而不妄,何往而 经济大辞典》在信任(Tst)的词条中指出:“个人 非信。忠与信初非有二也。特由其不欺于中而言 之间信任关系的动机结构的最本质的说明是一种 之,则名之以忠:由其不妄于外而言之,则名之以 交易,这种交易不能当场完成而要求在一方履行 信。果且有忠而不信者乎?果且有信而不忠者 之后或者收益依赖于另一方履行的一方作出郑重 乎?名虽不同,总其实而言之,不过良心之存,诚 承诺之后,另一方也同样地履行。(0《牛津法 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enki.net
第一种基本含义是诚、实、专一不移、不欺等, 朱熹 认为/ 诚者何? 不自欺、不妄之谓也0 [ 3] ( P2878) 。儒 家学说的仁、义、理、智、信这五常之一的信, 就是 指这一含义。信的第二种含义和英文中的 believe 相似, 即当信与其他汉字连用指信任、信赖时, 大 体是指相信、信行, 即给予他人信任, 不怀疑他人 的可信性。/ 信0的这种本质体现在人际交往中就 是信任, 如5论语#学而6所云: / 与朋友交, 言而有 信。0 [ 4] ( P3) / -任. 在汉语中的意思是-使用. 或-任 用. , 因此, -信任. 表示相信和托付。 ,,汉字的 -赖. 意思是-依赖. 和-依靠. , -信赖. 意指-信任. 和-依赖. 或信任他人, -信任. 和-信赖. 在强调人 的可信性方面非常相似, 两个词通常作为同一概 念替换使用, 只是信任比较具体, 信赖比较抽象。 ,,-信用. 的原意是指相信和使用, 与信任相似, 但是这一用法在目前已少见, 在日常生活中作为 名词使用, 表示-遵守诺言. 、-守信. 和-信誉. ,, 和英文的 credit 意思比较接近。0 [ 1] ( P68) 通过对/ 信0字的字意分析, 我们概括出与信 密切的三个词: 诚信、信任与信用。在三者之间, 诚信是指个人的品性真实不欺; 信任是指个人对 他人的相信而敢于托付的程度; 信用则是诚信与 信任之间的中介, 一个人可以通过实践诚信而具 有好的信用, 从而获得别人的信任。不过, 尽管在 中英文中皆有三个具相似含义的词, 但从中西文 明历史变迁与实践的角度, 中西信任观的取意之 重或侧重向度是不同的。中国的/ 信0 着重于诚 信, 西方的/ 信0突出/ 信用0, 两者以此不同的向度 构建了不同的信任观。 其二, 维系诚信的载体不同。在中国信任观 的思想中, 关注的重点是诚信, 而诚信又源于良 心, 是与固于内心的/ 忠0的德性密切相关, 春秋时 期的5国语#晋语6说: / 忠自中, 而信自身, 其为德 也深矣, 其为本也固矣, 故不可扌月也。0 [ 5] ( P464) 意 思是说: 忠发自内心, 信是力行承诺, 这样德行因 为有深厚的基础, 才不会动摇。宋代学者陆九渊 也指出: / 忠者何? 不欺之谓也; 信者何? 不妄之 谓也。人而不欺, 何往而非忠; 人而不妄, 何往而 非信。忠与信初非有二也。特由其不欺于中而言 之, 则名之以忠; 由其不妄于外而言之, 则名之以 信。果且有忠而不信者乎? 果且有信而不忠者 乎? 名虽不同, 总其实而言之, 不过良心之存, 诚 实无伪, 斯可谓之忠信矣。0 [ 6] (卷32, P374) 显然, 这里 的/ 不欺0, 即不虚情假意, 强调的是内心态度; / 不 妄0, 即不妄说, 不说谎, 强调的是外显言行。由 此, 信不过是忠的外显, 两者的共同的本质是/ 良 心之存, 诚实无伪0。即维系/ 信0之载体在于人的 心性, 因此, 对个体诚信的培养就理所当然地在心 性层面进行, 反求自身, 通过修身养性来实现。 儒家学说一贯将道德的学习和修养称之为 / 为己之学0, 这种学问的特点是/ 入乎耳, 乎心0, 造就和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德首先就是要有一颗 诚心, 所谓诚, 用古人的话说就是/ 毋自欺0, 用现 在的话说就是实实在在, 真真切切, 不自欺欺人。 诚是一种精神的状态和境界, 同时也是一个修习 的过程。5大学6把诚意作为修德之要旨, 朱熹5集 注6说: / 诚其意者, 自修之首也, ,言欲自修者知 为善以去其恶, 则当实用其力, 而禁止其自欺, 使 其恶恶则如恶恶臭, 好善则如好好色, 皆务决去而 求必得之, 以自快足于己, 不可徒苟且以徇外而为 人也。然其实与不实, 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 知之者, 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0 [ 7] ( P7) 不能自 诚其意, 修德就无从谈起。诚意所达到的程度, 又 决定了一个人修德所达到的程度。5中庸6说: / 惟 天下至诚, 为能尽其性; 能尽其性, 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 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 则能赞 天地之化育, 则可以与天地参矣。0 [ 8] ( P420) / 精诚所 至, 金石为开0, 到了至诚的境界, 自我高度统一, 自我的天然性就能最大限度发挥出来, 最终达到 赞助天地化育的境界。可以说, 只有修身养性, 以 诚待人, 人才能形成诚信的人格, 才会赢得人们的 普遍信赖。自尊者人尊之, 自敬者人敬之, 自信者 人信之, 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可以说, 在中 国传统文化中, 诚信主要是被作为对人的基本评 价尺度和人们应当遵循的基本生活信条, 沿着道 德层面, 在心性之学的纬度中发展的。 西方信任观的重点是注重信用的向度。信用 体现为关系的层面, 主要发生在人们的经济活动 或经济领域的交往关系之中。5新帕尔格雷夫法 经济大辞典6在信任(Trust) 的词条中指出: / 个人 之间信任关系的动机结构的最本质的说明是一种 交易, 这种交易不能当场完成而要求在一方履行 之后或者收益依赖于另一方履行的一方作出郑重 承诺之后, 另一方也同样地履行。0 [ 9] ( P700) 5牛津法 102
律大辞典》对信用的定义是:“信用(redi),指在 社会法律发展程度的反映,也是信用的法律载体。 作为回报而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提供服务时.并非 法律与信用两者间的密合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实 立即进行偿付,而是允诺在将来进行偿付的作 现了个人信用与制度信用的统一。 法。0(2可见,在西方的文化意境和话语体系 “信用”的契约之道,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集中 中,可把“信用”的要义理解为对借的偿还和对允 体现。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视野切入,信用是 诺的履行。显然,这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诚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步的杠杆。西方古典经济学 信”,后者是向内求己的德性之约,可靠心性来维 的代表亚当·斯密,从人的利己之心出发,在其《道 系。西方的信用”是建立在外化与实然的关系中 德情操论》和《国富论冲,阐述了一个既简单而又 的,作为具体经济活动的交往关系,其“信用”必以 具普遍意义的道理:诚实守信利己利人:虚假欺诈 “契约”的形式来表达,而“契约”本身就是某种社 害己害人。他清楚地看到,在市场经济中,一切经 会关系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以法律为支柱的社会 济行为都是自由的过程,因此人们必须按照公平 关系规约。因此,西方社会的信用主要是依托法 和信用的原则,才能与他人发生经济交往,并从中 律,保证契约的签订、实施与监督。 获得自己的利益。否则,如果普遍存在着商业欺 “信用”的契约之道,在西方社会有悠久深厚 诈行为,那就既不利于商人自己,也不利于社会利 的传统。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西方思想家大都 益。因为,作为价值规律的“看不见的手”一等 把信用作为正当、正义之要义。主张契约就是权 价交换原则,己经内含着普遍公正和信用的基础。 利的互相让渡,就是彼此承认平等权利并表现其 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 让渡的意志。强调遵守约定、屡行信用就是正义, 中,直接转引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信用就是金 否则就是不正义。苏格拉底认为.正当是诚实和 钱”理念作为美国人的哲学和典型的资本主义精 偿还自己的债务:柏拉图指出,正义的人是一个守 神。韦伯指出:“富兰克林所有的道德观念都带 “誓约”的人:格劳修斯从人性出发,认为守约是人 有功利主义的色彩。诚实有用,因为诚实能带来 的本性,人们订立契约就产生民法,它规定“有约 信誉:守时、勤奋、节俭都有用,所以都是美 必践,有害必偿,有罪必罚”:霍布斯则以正义之 德。”1四(P36 名,指出守约为正义之源,无契约即无所谓正义,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 有约而背约即为不义;洛克从政府的合法性的角 魂”,是经济领域中的黄金律”。 度,犀利地道明:如果按照契约受人民信托而存在 其三,诚信运作的社会机制不同。在中国信 的统治集团背信弃义,违约自是,人民则可以通过 任观的思想中,个体诚信品性的修行与养成是放 革命来将其推翻。可以说,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历 在首位的,即诚信的运作机制是建立在对人潜在 史过程和思想发展的两个层面上,社会契约论作 美德的相信为前提,来启动人际交往中相互信任 为重要的思想基础,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举 的循环链条的。换言之,其运作机制的逻辑程序 足轻重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是:首先以自己的诚信来取得对方的信任,然后对 “信用”的契约之道,在西方法治社会的完善 方以诚信回报,使自己产生对对方的信任。在此, 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法律与信用关系的角度 一方面我们可以透视出,在信任的启动与实践过 省察,西方法治社会的完善是以信用契约为基础 程中,中国文化有着强调单方主动实践诚信,不计 的。一方面法律以信用契约为前提:另一方面,法 后果、严己宽人的道德性的要求,这是中国儒家思 律为信用契约作注脚与诠释,即讲信用,守契约必 想所宣扬推崇的道德理想型人格的一贯使然,可 得到法律的维护。与中国传统把诚信主要作为人 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逻辑。但另一 的道德品性不同,西方传统却一开始就具有法律 方面,在信任的达成中,又隐藏着期望交往对方能 的向度。在《撒克逊民法典》、《法国民法典M1804 够回报自身的诚信需要,满足互惠互利的动机。 年)、《德国民法典》(1900年)、《瑞士民法典》《美 于是道德性与利益性、义务性与目的性相互交织 国统一商法典》等各种法律辞典中皆有相当的条 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两方面要求的内在的矛盾性。 文对诚实信用予以定义。可以说.契约既是西方 对于圣贤君子而言,他们可以在排除利益性与目 1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enki.net
律大辞典6对信用的定义是: / 信用( credit) , 指在 作为回报而得到或提供货物或提供服务时, 并非 立即进行偿付, 而是允诺在将来进行偿付的作 法。0 [ 10] ( P282) 可见, 在西方的文化意境和话语体系 中, 可把/ 信用0的要义理解为对借的偿还和对允 诺的履行。显然, 这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诚 信0, 后者是向内求己的德性之约, 可靠心性来维 系。西方的/ 信用0是建立在外化与实然的关系中 的, 作为具体经济活动的交往关系, 其/ 信用0必以 / 契约0的形式来表达, 而/ 契约0本身就是某种社 会关系的表现形式, 是一种以法律为支柱的社会 关系规约。因此, 西方社会的信用主要是依托法 律, 保证契约的签订、实施与监督。 / 信用0的契约之道, 在西方社会有悠久深厚 的传统。从思想史的角度审视, 西方思想家大都 把信用作为正当、正义之要义。主张契约就是权 利的互相让渡, 就是彼此承认平等权利并表现其 让渡的意志。强调遵守约定、屡行信用就是正义, 否则就是不正义。苏格拉底认为, 正当是诚实和 偿还自己的债务; 柏拉图指出, 正义的人是一个守 / 誓约0的人; 格劳修斯从人性出发, 认为守约是人 的本性, 人们订立契约就产生民法, 它规定/ 有约 必践, 有害必偿, 有罪必罚0; 霍布斯则以正义之 名, 指出守约为正义之源, 无契约即无所谓正义, 有约而背约即为不义; 洛克从政府的合法性的角 度, 犀利地道明: 如果按照契约受人民信托而存在 的统治集团背信弃义, 违约自是, 人民则可以通过 革命来将其推翻。可以说, 在西方社会发展的历 史过程和思想发展的两个层面上, 社会契约论作 为重要的思想基础, 对西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举 足轻重的意义与深远影响。 / 信用0的契约之道, 在西方法治社会的完善 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从法律与信用关系的角度 省察, 西方法治社会的完善是以信用契约为基础 的。一方面法律以信用契约为前提; 另一方面, 法 律为信用契约作注脚与诠释, 即讲信用, 守契约必 得到法律的维护。与中国传统把诚信主要作为人 的道德品性不同, 西方传统却一开始就具有法律 的向度。在5撒克逊民法典6、5法国民法典6( 1804 年) 、5德国民法典6 ( 1900 年) 、5瑞士民法典65美 国统一商法典6等各种法律辞典中皆有相当的条 文对诚实信用予以定义。可以说, 契约既是西方 社会法律发展程度的反映, 也是信用的法律载体。 法律与信用两者间的密合关系, 在某种意义上实 现了个人信用与制度信用的统一。 / 信用0的契约之道, 是资本主义精神的集中 体现。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视野切入, 信用是 推动资本主义经济进步的杠杆。西方古典经济学 的代表亚当#斯密, 从人的利己之心出发, 在其5道 德情操论6和5国富论6中, 阐述了一个既简单而又 具普遍意义的道理: 诚实守信利己利人; 虚假欺诈 害己害人。他清楚地看到, 在市场经济中, 一切经 济行为都是自由的过程, 因此人们必须按照公平 和信用的原则, 才能与他人发生经济交往, 并从中 获得自己的利益。否则, 如果普遍存在着商业欺 诈行为, 那就既不利于商人自己, 也不利于社会利 益。因为, 作为价值规律的/ 看不见的手0 ))) 等 价交换原则, 已经内含着普遍公正和信用的基础。 马克斯#韦伯在5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6一书 中, 直接转引了本杰明#富兰克林的/ 信用就是金 钱0理念作为美国人的哲学和典型的资本主义精 神。韦伯指出: / 富兰克林所有的道德观念都带 有功利主义的色彩。诚实有用, 因为诚实能带来 信誉; 守 时、勤 奋、节俭 都有 用, 所 以 都是 美 德。0 [ 11] ( P36)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信用0是/ 市场经济的灵 魂0, 是经济领域中的/ 黄金律0。 其三, 诚信运作的社会机制不同。在中国信 任观的思想中, 个体诚信品性的修行与养成是放 在首位的, 即诚信的运作机制是建立在对人潜在 美德的相信为前提, 来启动人际交往中相互信任 的循环链条的。换言之, 其运作机制的逻辑程序 是: 首先以自己的诚信来取得对方的信任, 然后对 方以诚信回报, 使自己产生对对方的信任。在此, 一方面我们可以透视出, 在信任的启动与实践过 程中, 中国文化有着强调单方主动实践诚信, 不计 后果、严己宽人的道德性的要求, 这是中国儒家思 想所宣扬推崇的道德理想型人格的一贯使然, 可 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逻辑。但另一 方面, 在信任的达成中, 又隐藏着期望交往对方能 够回报自身的诚信需要, 满足互惠互利的动机。 于是道德性与利益性、义务性与目的性相互交织, 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两方面要求的内在的矛盾性。 对于圣贤君子而言, 他们可以在排除利益性与目 103
的性之外,无条件奉行一心利他.毫不利己”的道 核心成分,是以能够保证个体长期生存,和使其获 德至上的准则.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人们虽摆脱 得发展并更为幸福的价值观为准,因此,诚信是指 不了道德规范的制约,但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处境, 在一定程度上个体满足周围世界对其的合法期 致使芸芸众生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舍利求义,完全 望:它不是用道德性消解利益性,在以契约为基础 不计自身得失与回报,而绝对地诚信待人。于是, 的交往关系中,双方的利益、需求、目的等都是直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益之间 接表达的,契约双方的个体是自足确立的,不像中 寻求平衡:为了履行“义”与“诚”,人们以“害人之 国个体在关系项中定位,在交往中难免有差序格 心不可有”来要求自己,愿意以诚待人,尽己之心: 局造成的不对等性,而是平等身份、平等方式、平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人们又意识到防人之心不 等履行契约双方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它交往的对 可无”,以免被人利用,上当受骗。因此,在中国社 象不局限在熟人为主范围,而是以陌生人群为底 会现实的层面上,诚信与不信任并存,诚信与否的 线的。因此.信任的达成不是依凭情感深浅而维 循环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判断。所幸的是,中国传 系的关系网作保障,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统社会长期处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中, 一方面,从社会制度层面建构维持社会信任 并历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的文明路径, 的机制,提供信任的保障体系。即凭借诸如法律 这种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平常百姓的人 等强制性手段的运用,确保失信行为出现时,给予 际交往大多局限在狭窄的范围.面对的常常是因 受损者追究和补偿的机会,通过影响失信行为的 血缘、地缘与业缘而形成的熟人关系,因此,人们 成本,驱使人们做出维持信任的行为选择,守信得 便以自我为中心,由亲及疏的关系网消解着诚信 利,失信受损,由此保证信用互动的秩序。另一方 与不信任之间的矛盾和巨大的鸿沟,弥补儒家理 面,从人际交往层面建立信用的文化准则。即对 想主义诚信链条的缺位:以熟知度作为信任的粘 当事人信任与否,主要是在理性的基础上作出判 合剂,利用个人情感编织、扩展着关系网的范围, 断和考量。包括对个体的诚信特质进行理性的度 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与社会秩 量、对对方失信的可能性有多大的判断等。这样, 序的稳定,但委以信任的大都是亲人、朋友与熟人 西方的信任观形成了普遍信任、理性信任与制度 等。信任范围的有限性、信任达成方法的情感性, 信任的主要特质,总之,西方社会的诚信机制主要 致使中国社会的信任格局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对最 是依靠制度信任的构建与维护。 亲的人的全信到对陌生人的戒备的特征。当社会 由自然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熟人交往进入普遍 二、中西信任观的同一性 交往的现代社会之时,自由市场对人之利益的诱 惑,使得诚信与不信任之间的鸿沟迅速扩张,中国 中西信任观虽然在诸多方面呈现出差异性, 社会信任层面的熟人信任、情感信任、低信任度社 但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所使,人性所固有 会等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暴露出与现代性的极大 的共性所趋在人类共同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的共 不适应。儒家理想主义诚信机制遇到了前所未有 同处境中必有其共同回答的问题。而且中西信任 的困难,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 观的差异性实际上主要是历史的差异、文化的差 样遭遇诚信危机”的重要原因。 异、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因此寻找中西信任观的 与中国以个人诚信作为启动社会诚信系统的 同一性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诚信观的建构同样是不 机制不同,西方社会的诚信机制主要是以交往双 可忽略的维度。 方的平等性为基础,以人性恶”(人普遍的利己性 其一,信任与人的向度:皆从本体论的高度诠 倾向)为理论前提而建立的信用机制。在这个系 释。在中国信任观的思想中,诚信与人的关系是 统中,它是以“信用”开启“信任”,而信用又是借助 放在本体论的高度来加以阐释的,它从天之道入 契约与法律作为保障的。所以在人际关系的层 手,落到人之本。可以说,“诚”在中国传统思想 面,形成了与中国的显著差异:它不是从道德的理 中,首先是一个表述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 想性出发,而是基于个体的现实存在,道德判断的 《礼记·中庸》云“诚者,天之道也”[图(P0,朱熹注 04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的性之外, 无条件奉行/ 一心利他, 毫不利己0的道 德至上的准则,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 人们虽摆脱 不了道德规范的制约, 但生存与现实生活的处境, 致使芸芸众生不会也不可能完全舍利求义, 完全 不计自身得失与回报, 而绝对地诚信待人。于是,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理想与现实、道德与利益之间 寻求平衡: 为了履行/ 义0与/ 诚0, 人们以/ 害人之 心不可有0来要求自己, 愿意以诚待人, 尽己之心; 为了保护自己的/ 利0, 人们又意识到/ 防人之心不 可无0, 以免被人利用, 上当受骗。因此, 在中国社 会现实的层面上, 诚信与不信任并存, 诚信与否的 循环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判断。所幸的是, 中国传 统社会长期处在以自然经济为主的社会形态中, 并历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同构的文明路径, 这种生产方式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平常百姓的人 际交往大多局限在狭窄的范围, 面对的常常是因 血缘、地缘与业缘而形成的熟人关系, 因此, 人们 便以自我为中心, 由亲及疏的关系网消解着诚信 与不信任之间的矛盾和巨大的鸿沟, 弥补儒家理 想主义诚信链条的缺位; 以熟知度作为信任的粘 合剂, 利用个人情感编织、扩展着关系网的范围, 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中国社会人际交往与社会秩 序的稳定, 但委以信任的大都是亲人、朋友与熟人 等。信任范围的有限性、信任达成方法的情感性, 致使中国社会的信任格局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对最 亲的人的全信到对陌生人的戒备的特征。当社会 由自然经济发展为市场经济、熟人交往进入普遍 交往的现代社会之时, 自由市场对人之利益的诱 惑, 使得诚信与不信任之间的鸿沟迅速扩张, 中国 社会信任层面的熟人信任、情感信任、低信任度社 会等的局限性日益凸显, 暴露出与现代性的极大 不适应。儒家理想主义诚信机制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困难,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 样遭遇/ 诚信危机0的重要原因。 与中国以个人诚信作为启动社会诚信系统的 机制不同, 西方社会的诚信机制主要是以交往双 方的平等性为基础, 以/ 人性恶0( 人普遍的利己性 倾向) 为理论前提而建立的信用机制。在这个系 统中, 它是以/ 信用0开启/ 信任0, 而信用又是借助 契约与法律作为保障的。所以在人际关系的层 面, 形成了与中国的显著差异: 它不是从道德的理 想性出发, 而是基于个体的现实存在, 道德判断的 核心成分, 是以能够保证个体长期生存, 和使其获 得发展并更为幸福的价值观为准, 因此, 诚信是指 在一定程度上个体满足周围世界对其的合法期 望; 它不是用道德性消解利益性, 在以契约为基础 的交往关系中, 双方的利益、需求、目的等都是直 接表达的, 契约双方的个体是自足确立的, 不像中 国个体在关系项中定位, 在交往中难免有差序格 局造成的不对等性, 而是平等身份、平等方式、平 等履行契约双方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它交往的对 象不局限在熟人为主范围, 而是以陌生人群为底 线的。因此, 信任的达成不是依凭情感深浅而维 系的关系网作保障, 而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一方面, 从社会制度层面建构维持社会信任 的机制, 提供信任的保障体系。即凭借诸如法律 等强制性手段的运用, 确保失信行为出现时, 给予 受损者追究和补偿的机会, 通过影响失信行为的 成本, 驱使人们做出维持信任的行为选择, 守信得 利, 失信受损, 由此保证信用互动的秩序。另一方 面, 从人际交往层面建立信用的文化准则。即对 当事人信任与否, 主要是在理性的基础上作出判 断和考量。包括对个体的诚信特质进行理性的度 量、对对方失信的可能性有多大的判断等。这样, 西方的信任观形成了普遍信任、理性信任与制度 信任的主要特质, 总之, 西方社会的诚信机制主要 是依靠制度信任的构建与维护。 二、中西信任观的同一性 中西信任观虽然在诸多方面呈现出差异性, 但由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规律性所使, 人性所固有 的共性所趋, 在人类共同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的共 同处境中必有其共同回答的问题。而且中西信任 观的差异性实际上主要是历史的差异、文化的差 异、不同发展阶段的差异, 因此寻找中西信任观的 同一性对于当代中国社会诚信观的建构同样是不 可忽略的维度。 其一, 信任与人的向度: 皆从本体论的高度诠 释。在中国信任观的思想中, 诚信与人的关系是 放在本体论的高度来加以阐释的, 它从天之道入 手, 落到人之本。可以说, / 诚0 在中国传统思想 中, 首先是一个表述宇宙本体特性的哲学范畴。 5礼记#中庸6云/ 诚者, 天之道也0 [ 8] ( P420) , 朱熹注 104
曰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8)。 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 可见,诚就是实际有、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这样,存在 自然宇宙是物质性的,实实在在的有,不依任何人 的个体必须独立地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必须独 的意志为转移,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存在和运动。 自承担起所有的责任与风险,这就是“存在的孤 所以,实有就是天道的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特点。 独”,是“自为”的人被抛到自由中来的境况是一 其次,“诚”是一个表述人之本的道德范畴,因为天 种人际间的孤独、离散状态。所以,存在的孤独是 道的本质特性是诚.是实有,人是天地的产物,因 无对话、无依托、无所信赖的本体意义的孤独。信 而人在德性上也保存了天道的本质特性。所以 任的作用就是消除人与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 《礼记·中庸》云“诚之者,人之道也”(),朱熹 感.阻断种种存在性焦虑的形成,使人感受到存在 注曰诚之者,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 的安全性。否则的话,当一切变得不可预期、不可 谓,人事之当然也”P。这样,诚就不仅是指 信赖,至深的孤独感与焦虑感便易于室息个体的 向宇宙自然界,而且指向人本身,成为人之本,成 生命,日常生活也无以为继。由此,信任危机在根 为判断人能否成其为人的基本标准,成为个体德 本上是人的存在危机,信任在本体意义上就是“存 性和精神的内在实有,这样,从“天地为大矣,不诚 在的不孤独”。无论是结构主义的解释还是存在 则不能化万物”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从 主义的解释,都不难看出西方思想家们在这一点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到圣人为知矣,不诚 上是交汇的:将信任或不信任直接归结于人的存 则不能化为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 在状态,即人如何存在于生活世界,并与他人呈现 矣,不诚则卑”等。诚便从天道成为人道,成为中 出何种关系状态。这种审视方法,已经彰显出信 国人穷其一生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与培养,通过 任阐释的本体论视角,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信任 自身的修身养性之努力,不断培育德性之追求,因 观的诚信是人之本的思想有着殊途同归之感。 而诚信也就成为个体道德的基石。 其二,信任与社会的向度:皆为维持社会秩序 在西方信任观的思想中,虽然有多学科的多 的保障。人类社会从野蛮、蒙昧发展到文明的阶 维视角与理念,但从本体论的高度阐发信任与人 段,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社会关系的日益秩序化, 的关系却是共同的。在哲学家的视野中,所谓信 而促成秩序化的手段与方法诸多,但在中西信任 任,从本体论的意义而言,它就是“存在的不孤 观的思想中,我们看到两种文明不约而同地皆将 独”。吉登斯认为,信任就是存在的不孤独,而信 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稳压器”,在人际关系与社 任危机就是存在的,信任的对立面不是不信任,而 会秩序的维护方面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是孤独焦虑。“当我们用‘不信任来指称与基本 在中国信任观的思想中,诚信是立国、交友、 信任相对应的概念时,它就显得太软弱了。 经商的基础。首先,诚信是立国之基。如《左传· 从最深刻的意义上说,信任的对立状态便是 僖公二十五年》记晋文公所说:“信,国之宝也,民 这样一种心态,它应被准确地概括为存在性焦虑 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 或忧虑。”☑(s)可以说,吉登斯是以自己的方式 多。”[P2其次,诚信是交友之道。如清代学者 将信任或不信任直接归结于人的存在状态,即人 颜元所云:“人而信,则至诚无妄,见之于伦,朋友 如何存在于生活世界并与他人呈现出何种关系状 信也。”再次,诚信是商道之本,如《论语·里仁》所 态。萨特阐述了个体存在性的孤独与焦虑实际上 讲“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4。可以看出 是人本体论意义上的孤独。萨特指出,人的存在 “信”既被中国的智者当成是“国之宝”,是人民福 和其他万物不同,因为万物是“本质先于存在”, 祉的保障,信又被视为人际和谐能够达成的重要 “一切是早己被注定好的”,而人却是“存在先于本 因素,同时信也是经济领域的经商之德,这些思想 质”,“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为的自我设计,而不是 既是中国社会秩序维持与管理的实践总结与理性 一块青苔、一朵兰花或者一棵花菜54。“所 表达,也是诚信本身内在特质外化使然。 以人就是人。这不仅是说他自己认为的那样一 在西方信任观的思想中,信任是建立公民社 是他(从无到有)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 会和维持政府合法性的前提。洛克、潘恩将信任 1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enki.net
曰/ 诚者, 真实无妄之谓, 天理之本然也0 [ 7] ( P18) 。 可见, 诚就是实际有、实际存在、真实无妄的意思。 自然宇宙是物质性的, 实实在在的有, 不依任何人 的意志为转移, 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存在和运动。 所以, 实有就是天道的最基本和最根本的特点。 其次, / 诚0是一个表述人之本的道德范畴, 因为天 道的本质特性是诚, 是实有, 人是天地的产物, 因 而人在德性上也保存了天道的本质特性。所以 5礼记#中庸6云/ 诚之者, 人之道也0 [ 8] ( P420) , 朱熹 注曰/ 诚之者, 未能真实无妄而欲其真实无妄之 谓, 人事之当然也0 [ 7] ( P18) 。这样, 诚就不仅是指 向宇宙自然界, 而且指向人本身, 成为人之本, 成 为判断人能否成其为人的基本标准, 成为个体德 性和精神的内在实有, 这样, 从/ 天地为大矣, 不诚 则不能化万物0 到/ 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0; 从 / 诚, 五常之本, 百行之源也0到/ 圣人为知矣, 不诚 则不能化为民; 父子为亲矣, 不诚则疏; 君上为尊 矣, 不诚则卑0等。诚便从天道成为人道, 成为中 国人穷其一生通过后天的道德教化与培养, 通过 自身的修身养性之努力, 不断培育德性之追求, 因 而诚信也就成为个体道德的基石。 在西方信任观的思想中, 虽然有多学科的多 维视角与理念, 但从本体论的高度阐发信任与人 的关系却是共同的。在哲学家的视野中, 所谓信 任, 从本体论的意义而言, 它就是/ 存在的不孤 独0。吉登斯认为, 信任就是存在的不孤独, 而信 任危机就是存在的, 信任的对立面不是不信任, 而 是孤独焦虑。/ 当我们用-不信任. 来指称与基本 信任 ,,相对应的概念时, 它就显得太软弱了。 ,,从最深刻的意义上说, 信任的对立状态便是 这样一种心态, 它应被准确地概括为存在性焦虑 或忧虑。0 [ 12] ( P87) 可以说, 吉登斯是以自己的方式 将信任或不信任直接归结于人的存在状态, 即人 如何存在于生活世界并与他人呈现出何种关系状 态。萨特阐述了个体存在性的孤独与焦虑实际上 是人本体论意义上的孤独。萨特指出, 人的存在 和其他万物不同, 因为万物是/ 本质先于存在0, / 一切是早已被注定好的0, 而人却是/ 存在先于本 质0, / 人一开始就是一种自为的自我设计, 而不是 一块青苔、一朵兰花或者一棵花菜0 [ 13] ( P54) 。/ 所 以人就是人。这不仅是说他自己认为的那样))) 是他( 从无到有) 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愿意成为的 那样。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 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0 [ 14] ( P8) 这样, 存在 的个体必须独立地面对可能发生的一切, 必须独 自承担起所有的责任与风险, 这就是/ 存在的孤 独0, 是/ 自为0的人被抛到自由中来的境况, 是一 种人际间的孤独、离散状态。所以, 存在的孤独是 无对话、无依托、无所信赖的本体意义的孤独。信 任的作用就是消除人与人在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 感, 阻断种种存在性焦虑的形成, 使人感受到存在 的安全性。否则的话, 当一切变得不可预期、不可 信赖, 至深的孤独感与焦虑感便易于窒息个体的 生命, 日常生活也无以为继。由此, 信任危机在根 本上是人的存在危机, 信任在本体意义上就是/ 存 在的不孤独0。无论是结构主义的解释还是存在 主义的解释, 都不难看出西方思想家们在这一点 上是交汇的: 将信任或不信任直接归结于人的存 在状态, 即人如何存在于生活世界, 并与他人呈现 出何种关系状态。这种审视方法, 已经彰显出信 任阐释的本体论视角, 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信任 观的诚信是人之本的思想有着殊途同归之感。 其二, 信任与社会的向度: 皆为维持社会秩序 的保障。人类社会从野蛮、蒙昧发展到文明的阶 段, 一个重要表现, 就是社会关系的日益秩序化, 而促成秩序化的手段与方法诸多, 但在中西信任 观的思想中, 我们看到两种文明不约而同地皆将 信任作为一种重要的/ 稳压器0, 在人际关系与社 会秩序的维护方面发挥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中国信任观的思想中, 诚信是立国、交友、 经商的基础。首先, 诚信是立国之基。如5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6记晋文公所说: / 信, 国之宝也, 民 之所 庇 也。得 原 失 信, 何 以 庇 之? 所 亡 滋 多。0 [ 15] ( P288) 其次, 诚信是交友之道。如清代学者 颜元所云:/ 人而信, 则至诚无妄, 见之于伦, 朋友 信也。0 再次, 诚信是商道之本, 如5论语#里仁6所 讲/ 不以其道得之, 不去也0 [ 4] ( P28) 。可以看出 / 信0既被中国的智者当成是/ 国之宝0, 是人民福 祉的保障, 信又被视为人际和谐能够达成的重要 因素, 同时信也是经济领域的经商之德, 这些思想 既是中国社会秩序维持与管理的实践总结与理性 表达, 也是诚信本身内在特质外化使然。 在西方信任观的思想中, 信任是建立公民社 会和维持政府合法性的前提。洛克、潘恩将信任 105
视为政府合法性的来源:赛格里曼将信任作为公 体与归属个体的财产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正是 民社会的基础:普特南将信任看作是一种社会资 在这种文明的架构下,独立的个体之间,个体与公 本:齐美尔则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凝聚力 共社会、与政府之间,需要建立一种依托法律的契 量之一。可以说,在西方社会,信任同样既被界定 约关系,以保证独立个体的合法性生存与发展。 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工具与公民社会的基础, 社会契约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成为了西方社会学与 也被当作增加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方法与 政治哲学的重要传统,也成为了西方公民社会架 途径,从而成为维系社会之基石。 构的思想基础,并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泉。这 些特点反映在信任观上,则一定程度预制了西方 三、中西信任观差异的追根溯源 信任观取“信用”之重的向度,并预制了普遍信任、 认知信任、制度信任和高信任度社会。 当我们将诚信这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置于比 其二,中西经济结构的差异。从经济结构来 较的视野时,自然会去追问隐藏在其后面的缘由, 看,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小农经 我们以为至少有三点应予以正视。 济或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中。由于社会生产 其一,中西文明路径的差异。经典作家在论 力水平不高,社会发展缓慢,商品经济始终无法 及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时, 得到长足的发展:由于自然经济本身的特点,社会 认为东西方曾经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中华文明 流动匮乏,因而人际交往呈现出“有限性”、“熟人 走的是“亚西亚的古代”之路。这种模式以血缘关 化”、“稳定性”、“安全感”的特点。这种情形正如 系为基础,由氏族直接进入国家,即“由家族到国 马克思所言,“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 家,国家混合在家族里”。它的方法是家国同构。 段”。个人没有独立性,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由血缘 因此,在中国社会,“国家”的概念是指天下、邦国 或地域等构成的社会共同体:人们之间的社会联 和家庭的统一体,可以说,“家是国的根基,国是家 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 的扩大,由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引申出君臣关系.由 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在共同体内部,是按 家族中的孝悌”引申出政治上的忠君,由以血缘 其地位、作用和职能以及自然血缘而发生关系,不 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延伸为以阶级为基础的统治与 是按个人的需要和兴趣。因而人的社会关系和个 被统治之间的各种等级关系610。因此,家与 性在这时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全面发展,个体依赖 国两者有着同根同质的不可分割的交融关系。这 于人的统治,个体服从人的自然血缘关系。所以, 种文明的路径,一方面先天地决定了中国社会政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所决定的信任关系等特 治伦理化的特质,形成了以道德作为政治的载体 征,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在商品经济领域以平 和基础,道德原则即为政治原则、德政同构的传 等为前提的契约文明的发展,使信用制度具有某 统。另一方面也历史地决定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 种先天不足的缺憾。 呈现出如费孝通先生所概括的差序格局”、亲疏 西方社会的经济结构,在经历自然经济的发 有别的特征。这些特点反映在社会信任观上,则 展阶段之后,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伴 一定程度预制了将诚信作为立国之本、立身之基, 随着西方社会航海贸易、商品经济的发展,伴随着 预制了特殊信任、情感信任、人际信任和低信任度 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等,在近代进入 社会。 了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呈现出巨 与中华文明的开端不同,西方社会走的是“古 大的进步,生产的交往关系不断扩展,世界贸易不 典的古代”之路。即“从家族制、私产再到国家,国 断增加,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于是,反映人类经济 家代替了家族”。这个文明的进程使得个人财产 交往的客观要求,类似法律中介形式的契约在现 从“公共财产”中得以分离,个体的独立性得到确 代经济领域不断得到拓展,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适 立。特别是伴随西方文明进程的是商业的发展、 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形成了以信用为基础的 贸易与航海业的兴盛与移民的频繁,人们的交往 现代信用文明。可以说,西方信任观注重信用向 极大地超越了氏族的关系。于是,获得独立的个 度的发展,注重法律手段的保障,注重陌生人的普 0 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视为政府合法性的来源; 赛格里曼将信任作为公 民社会的基础; 普特南将信任看作是一种社会资 本; 齐美尔则认为信任是社会中最重要的凝聚力 量之一。可以说, 在西方社会, 信任同样既被界定 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主要工具与公民社会的基础 , 也被当作增加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方法与 途径, 从而成为维系社会之基石。 三、中西信任观差异的追根溯源 当我们将诚信这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置于比 较的视野时, 自然会去追问隐藏在其后面的缘由, 我们以为至少有三点应予以正视。 其一, 中西文明路径的差异。经典作家在论 及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历史进程时, 认为东西方曾经走了两条不同的路径。中华文明 走的是/ 亚西亚的古代0之路。这种模式以血缘关 系为基础, 由氏族直接进入国家, 即/ 由家族到国 家, 国家混合在家族里0。它的方法是家国同构。 因此, 在中国社会, / 国家0的概念是指天下、邦国 和家庭的统一体, 可以说,/ 家是国的根基, 国是家 的扩大, 由家庭中的父子关系引申出君臣关系, 由 家族中的/ 孝悌0 引申出政治上的忠君, 由以血缘 为基础的人伦关系延伸为以阶级为基础的统治与 被统治之间的各种等级关系0 [ 16] ( P10) 。因此, 家与 国两者有着同根同质的不可分割的交融关系。这 种文明的路径, 一方面先天地决定了中国社会政 治伦理化的特质, 形成了以道德作为政治的载体 和基础, 道德原则即为政治原则、德政同构的传 统。另一方面也历史地决定了中国社会人际关系 呈现出如费孝通先生所概括的/ 差序格局0、亲疏 有别的特征。这些特点反映在社会信任观上, 则 一定程度预制了将诚信作为立国之本、立身之基, 预制了特殊信任、情感信任、人际信任和低信任度 社会。 与中华文明的开端不同, 西方社会走的是/ 古 典的古代0之路。即/ 从家族制、私产再到国家, 国 家代替了家族0。这个文明的进程使得个人财产 从/ 公共财产0中得以分离, 个体的独立性得到确 立。特别是伴随西方文明进程的是商业的发展、 贸易与航海业的兴盛与移民的频繁, 人们的交往 极大地超越了氏族的关系。于是, 获得独立的个 体与归属个体的财产需要得到法律的保护。正是 在这种文明的架构下, 独立的个体之间, 个体与公 共社会、与政府之间, 需要建立一种依托法律的契 约关系, 以保证独立个体的合法性生存与发展。 社会契约的思想和理论不仅成为了西方社会学与 政治哲学的重要传统, 也成为了西方公民社会架 构的思想基础, 并成为现代民主制度的源泉。这 些特点反映在信任观上, 则一定程度预制了西方 信任观取/ 信用0之重的向度, 并预制了普遍信任、 认知信任、制度信任和高信任度社会。 其二, 中西经济结构的差异。从经济结构来 看, 中国社会长期处于封建社会, 长期处于小农经 济或自然经济为主的经济形态中。由于社会生产 力水平不高, 社会发展缓慢, 商品经济始终无法 得到长足的发展; 由于自然经济本身的特点, 社会 流动匮乏, 因而人际交往呈现出/ 有限性0、/ 熟人 化0、/ 稳定性0、/ 安全感0 的特点。这种情形正如 马克思所言, / 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 段0。个人没有独立性, 直接依附于一定的由血缘 或地域等构成的社会共同体; 人们之间的社会联 系只限于共同体内部, 只是在孤立的地点和狭窄 的范围内发生的地方性联系; 在共同体内部, 是按 其地位、作用和职能以及自然血缘而发生关系, 不 是按个人的需要和兴趣。因而人的社会关系和个 性在这时不可能得到丰富和全面发展, 个体依赖 于人的统治, 个体服从人的自然血缘关系。所以,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所决定的信任关系等特 征, 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在商品经济领域以平 等为前提的契约文明的发展, 使信用制度具有某 种先天不足的缺憾。 西方社会的经济结构, 在经历自然经济的发 展阶段之后, 伴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 伴 随着西方社会航海贸易、商品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 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等, 在近代进入 了市场经济为主体的时代。社会生产力呈现出巨 大的进步, 生产的交往关系不断扩展, 世界贸易不 断增加, 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于是, 反映人类经济 交往的客观要求, 类似法律中介形式的契约在现 代经济领域不断得到拓展, 从形式到内容不断适 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形成了以信用为基础的 现代信用文明。可以说, 西方信任观注重信用向 度的发展, 注重法律手段的保障, 注重陌生人的普 106
遍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社会经济机构及发展 险。”可P当中国步入市场经济、实现社会转型 所决定的。 之时,就意味着必须对原初的联系”进行创造的转 其三,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从文化传统的 化,否则,要么被“原初的联系”系着脖子而无法动 角度,一方面,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 弹,要么挣脱“原初的联系”而成为无羁之马。建立 儒学成为正统的国家之学。儒家主张伦理关系为 现代社会的诚信观及其机制已经刻不容缓,期盼中 本,提倡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推行修身养性的心 西方诚信观的比较能为建构”提供一点思路。 性之道,宣扬重义轻利、整体主义的价值观。由于 国家儒学体制与威权主义思想的结合,使得儒家 [参考文献] 所提倡的这些理念与思想,一直给中国人提供相 [刂王飞雪,山岸俊男.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刀. 当稳定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是 社会学研究,1999,(2). 以“人性善”作为道德前提的,因而只要每个人都 [2][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简本)[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能将善的本性挖掘出来,社会就可太平,故它强调 [3引[宋]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第7册) “求诸己”的道德逻辑,“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儒 [M川.北京:中华书局,2004. 家传统基本上是道德理想主义的传统,以此为基 [4杨伯峻,杨逢彬注译.论语[M].长沙:岳麓书社, 础的信任观,要求单方主动实践诚信,如人人而能 2004. 为之,当然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但它缺失了“道德 [5)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标点.国语晋语[M.上 风险”的预设.当中国社会走进市场经济的时候, 海:古籍出版社,1978 没有防御系统的“道德风险”便成为普遍的“道德 [可陆九渊著.钟哲点校.陆九渊集[M.北京:中华书 危机”,没有制度保障的信用承诺,就可能成为市 局,1980. 场经济的代价。 [刀[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 西方文化具有深厚的宗教传统,“人人皆是上 1996. 帝的子民”,个体在上帝这个最高的善面前要诚 [8)陈成国.礼记校油M].长沙:岳麓书社,2004 [9皮特纽曼主编。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大辞典(第3 实、行善,以便死后进入天堂以及人人要尽天职、 册)[☑.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勤俭、信用的新教伦理深入人心。一是理性主义 [10戴维·M·沃克著.李双元等译.牛津法律大辞典 在近代伴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路 [Z☑.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高歌挺进,成为西方近代精神的主流,它所倡导的 [1川马克斯~韦伯著.于晓,陈维纲等译.新教伦理与资 理性分析方法,社会秩序与管理的法制精神以及 本主义精神[M.北京:三联书店,1987 制度管理的方略在近现代蔚然成风。二是个人主 [12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中译.现代性的后果[M. 义的传统,注重平等、自由与责任,追求个人利益 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与需要的满足等成为西方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同 [13)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北京:三联 书店.1988. 时,西方传统文化以“人性恶”作为其道德前提,由 于每个人都有“趋利避害”的利己之心”,因此信 [14萨特.存在与虚无M.北京:三联书店,1987. [15)李梦生.《左传》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用的达成。必须依靠制度、法律的支持,而不能仅 2004. 仅依赖个体的诚信之心。 [16句 马潇原.论政治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政治化[】.思 杜维明在《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一书中曾深 想战线,1994,(3). 刻指出:“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纽带 [17 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M].北京:三联书 以家庭的原初联系为典范。这种原初的联系,如 店.1997 果不经过创造的转化,它不可能成为现代价值的 助缘,还有异化为扼杀个性的外在机制的危 【责任编辑:赵洪艳】 1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utp://wwenki.net
遍信任在一定程度上是西方社会经济机构及发展 所决定的。 其三, 中西文化传统的差异。从文化传统的 角度, 一方面, 自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0后, 儒学成为正统的国家之学。儒家主张伦理关系为 本, 提倡圣贤君子的理想人格, 推行修身养性的心 性之道, 宣扬重义轻利、整体主义的价值观。由于 国家儒学体制与威权主义思想的结合, 使得儒家 所提倡的这些理念与思想, 一直给中国人提供相 当稳定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是 以/ 人性善0作为道德前提的, 因而只要每个人都 能将善的本性挖掘出来, 社会就可太平, 故它强调 / 求诸己0的道德逻辑,/ 以德报德, 以直报怨0。儒 家传统基本上是道德理想主义的传统, 以此为基 础的信任观, 要求单方主动实践诚信, 如人人而能 为之, 当然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但它缺失了/ 道德 风险0 的预设, 当中国社会走进市场经济的时候, 没有防御系统的/ 道德风险0 便成为普遍的/ 道德 危机0, 没有制度保障的信用承诺, 就可能成为市 场经济的代价。 西方文化具有深厚的宗教传统,/ 人人皆是上 帝的子民0, 个体在上帝这个最高的善面前要诚 实、行善, 以便死后进入天堂以及人人要尽天职、 勤俭、信用的新教伦理深入人心。一是理性主义 在近代伴随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一路 高歌挺进, 成为西方近代精神的主流, 它所倡导的 理性分析方法, 社会秩序与管理的法制精神以及 制度管理的方略在近现代蔚然成风。二是个人主 义的传统, 注重平等、自由与责任, 追求个人利益 与需要的满足等成为西方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同 时, 西方传统文化以/ 人性恶0作为其道德前提, 由 于每个人都有/ 趋利避害0的/ 利己之心0, 因此信 用的达成, 必须依靠制度、法律的支持, 而不能仅 仅依赖个体的诚信之心。 杜维明在5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6一书中曾深 刻指出: / 在中国的传统社会中, 人际关系的纽带 以家庭的原初联系为典范。这种原初的联系, 如 果不经过创造的转化, 它不可能成为现代价值的 助缘, 还有异化为扼杀个性的外在机制的危 险。0 [ 17] ( P142) 当中国步入市场经济、实现社会转型 之时, 就意味着必须对/ 原初的联系0进行创造的转 化, 否则, 要么被/ 原初的联系0系着脖子而无法动 弹, 要么挣脱/ 原初的联系0而成为无羁之马。建立 现代社会的诚信观及其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期盼中 西方诚信观的比较能为/ 建构0提供一点思路。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飞雪, 山岸俊男. 信任的中、日、美比较研究[ J] . 社会学研究, 1999, ( 2) . [ 2] [ 汉] 许慎撰. [ 宋] 徐铉校定. 说文解字( 简本) [ M] .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 3] [ 宋] 黎靖德编. 王星贤点校. 朱子语类( 第 7 册) [ M]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 [ 4] 杨伯峻, 杨逢彬注译. 论语[ M] . 长沙: 岳麓书社, 2004. [ 5]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标点. 国语#晋语[ M] . 上 海: 古籍出版社, 1978. [ 6] 陆九渊著. 钟哲点校. 陆九渊集[ M] . 北京: 中华书 局, 1980. [ 7] [ 宋]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M] . 济南: 齐鲁书社, 1996. [ 8] 陈成国. 礼记校注[ M] . 长沙: 岳麓书社, 2004. [ 9] 皮特#纽曼主编. 新帕尔格雷夫法经济大辞典( 第 3 册) [ Z]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 10] 戴维#M#沃克著. 李双元等译. 牛津法律大辞典 [ Z] . 北京: 法律出版社, 2003. [ 11] 马克斯#韦伯著. 于晓, 陈维纲等译. 新教伦理与资 本主义精神[ M] . 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 12] 安东尼#吉登斯著. 田禾中译. 现代性的后果[ M] . 上海: 译林出版社, 2000. [ 13] 萨特.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M] . 北京: 三联 书店, 1988. [ 14] 萨特. 存在与虚无[M] . 北京: 三联书店, 1987. [ 15] 李梦生. 5左传6译注[ M] .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4. [ 16] 马潇原. 论政治的道德化和道德的政治化[J] . 思 想战线, 1994, ( 3) . [ 17] 杜维明. 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 M] . 北京: 三联书 店, 1997. =责任编辑: 赵洪艳> 107
An Analysis of Improvement of the Judicatory Remedy System to the Environmental Nuis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economics ZHOU Lin-bin,FENG Xi (School gf La,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Lingnan College, University,Sun Ya-sen University,510275) Abstract:This article clams that law couts can apply the wealth maximization principle to smooth the conflicts of environmental right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economics it analyzes the liability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tort law of China,and brings forward the basic approach to improve Chinese water pollution tort law system.Further,this anicle suggest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defend ing sue mechanism in the envirommental evaluation procedure. Key words:environmental nuisance;judicatory remedy:perspective of law-economics An Analysis of Legitimateness in 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economics LI Sheng-lan,HUANG Jian-mei Lingnan College,Sun Ya-sen University,Guangzhou,510275) Abstrac:At present.the heated issues induced by the problems df uniqe block shareholder in state-owned enterprises,are focused on the insider control and missing popery right clamer non independence and inefficienc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expropriation o mi nority sharehol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and sacrifice of state-owned assets in takeover market.Wih regand to these issues,through the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analysis.this paper directly explores the problem of the legitmateess n 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in view of law-economics.By use of the whole optimization arilmeic under nocontinuity and non dfferentiation it estmates the threshdds of pre portions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and outside directors,and by use of unbalance panel data models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resholds and corprate performance,thus providing useful infomaion on legiimate 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to policy makers. Key words: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legitmateness:laweconomics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n Trust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IN Bin,LI P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arist Philosophy and Chinese Malernization,Sun Yat-sen University,Guanghou,510275) Abstract:China,as a typical Eastern society.distinctively differs from western ones n their paths into civilization and in their cultural traditions.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this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n trust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ics.Wih regard to commonalities,bath interp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rust in an ontological approach;both regand trust as the security of social order wthin the dim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ween trust and society.However,differences do exist.In meaning.China holds the position that tnust is the personal character while the West re gards tnust as guarantee for equal subjects interacions.In carrier of trust,they are either mentality or contract.In social mechanism they are ether unilateral promises and maintained by consciousness or mutual contracs and secured by laws. Key words:comparison;sincerity;trust:instiution Tendency Towards Entirety and Rural Community:the Possibility of "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 SHEN Bo (School 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Guangdong University g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510420) Abstract:"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 is the foundational pat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ics and clture Its 1994-2012 China Academie Joumal Electronie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enki.net
An Analysis of Improvement of the Judicatory Remedy System to the Environmental Nuis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economics ZHOU Lin-bin, FENG Xi ( School of Law , Sun Yat-se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275; Lingnan College, University , Sun Yat-sen University , 510275) Abstract: This article claims that law courts can apply the wealth maximization principle to smooth the conflicts of environmental righ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 economics it analyzes the liability principle of environmental tort law of China, and brings forward the basic approach to improve Chinese water pollution tort law system. Further,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et up the defending sue mechanism in the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procedure.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nuisance; judicatory remedy; perspective of law- economics An Analysis of Legitimateness in 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aw-economics LI Sheng-lan, H UANG Jian-mei ( Lingnan College, Sun Yat-se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heated issues induced by the problems of unique block shareholder in state- owned enterprises, are focused on the insider control and missing property right claimer non- independence and inefficiency of independent directors, expropriation of m-i nority shareholders.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sacrifice of state- owned assets in takeover market. With regard to these issues, through the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directly explores the problem of the legitimateness in 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in view of law- economics. By use of the whole optimization arithmetic under non- continuity and non- differentiation it estimates the thresholds of proportions of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and outside directors, and by use of unbalance panel data models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 between thresholds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thus providing useful information on legitimate 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to policy makers. Key words: exertion of corporate control; legitimateness; law- economics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n Trust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LIN Bin, LI Ping (Research Center for Marxist Philosophy and Chinese Modernization, Sun Yat-sen University , Guangzhou, 510275) Abstract: China, as a typical Eastern society , distinctively differsfrom western ones in their paths into civilization and in their cultural traditions. From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is paper aims at exploring the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views on trust and their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With regard to commonalities, both interpre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trust in an ontological approach; both regard trust as the security of social order within the dimen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ust and society. However, differences do exist. In meaning, China holds the position that trust is the personal character while the West regards trust as guarantee for equal subjects. interactions. In carrier of trust, they are either mentality or contract. In social mechanism they are either unilateral promises and maintained by consciousness or mutual contracts and secured by laws. Key words: comparison; sincerity; trust; institution Tendency Towards Entirety and Rural Community: the Possibility of / 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0 SHEN Bo (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Guangzhou, 510420) Abstract: / 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ism and Legalism0 is the foundational patter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s and culture. Its 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