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 论 郑也夫著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信任:溯源与定义 7 第二章人的本性 22 第三章合作的进化 40 第四章理性与习俗 58 第五章 领地、亲族和共同体 77 第六章 信任对复杂的简化 98 第七章 信任与社会秩序 113 第八章 早期城市化与民间社团 130 第九章秘密社会 154 第十章货币与信任 170 第十一章科举与学历(专家系统论一) 185 第十二章同行评议与科学(专家系统论二) 208 第十三章走向杀熟之路 222 参考书目 249 主题索引 257 人名索引 260
前言 写作这本书的念头是十七年前产生的,当时绝对没有想到它 会是今天这副模样。那念头最初表现在我的第一篇社会学习作一 《试论“关系学”》(写于1982年)中。1987年我接到一位美国学者 的来信,说那篇文章被翻译和收入他编选的一部中国社会学的文 集中。我知道那文章不行,即使译成洋文,印成铅字。而那未果 的念头十七年来与我不即不离。不离,是出于对那个问题的偏爱。 不即,表面上看似乎是兴趣转移,忙于他事,真实的原因是我没 有能力去抓住那念头,以令自己满意的方式解析它,实现它。 思想的念头象种子,穿越时间的封冻,企求破土而出。不同 的是,种子有着严格的规定性,念头却不能规定作品日后的模样。 人们说比喻总是蹩脚的,我却以为将念头比作河流源头或许更贴 切。在源头流淌的过程中,加入了一条又一条支脉,以至在它走 到归宿地时已经改变了儿时模样。那么源头的意义何在呢?没有 源头挟带着不改的初衷扑向前方,就不会遇到第一条河流,没有 它们汇合的喜悦,就不会继续向前,遭遇第二条、第三条河流
乃至无法驻足,信马由缰。 我虽曾经怀有研究“关系学”的一点念头,却苦于无所适从。 遭遇到帕森斯和希尔斯的特殊主义与普遍主义”的概念后,支撑 着又向前跋涉了一程,难以为继。从沈原兄处拿到了爱森斯塔德 送给他的那本《保护人,被保护人与朋友》(其实我与那老头关系 也不赖),便在1991年底,一挥而就完成了《代价论》的最后一章, 也就是那书中与这念头相关的那一章。老实说,我并不觉得爱森 斯塔德的那本书有多精彩,但是那书中的一个概念structure of trust(信任结构)照亮了我的求索。在我了结掉其他事情,专 心致力于信任的研究时(大约1997年),才发现,短短的几年间这 项研究在国外竟成热门。但我已没有选择了。阅读洋人有关信任 的著作时,与社会生物学的思想不期而遇。我扔掉了其他书籍, 一连阅读了三十本生物学著作。自然,生物学的思想在拙作中留 下了深深的印迹。 1998年三月我调到人民大学,立即为社会学系研究生讲授名 为“信任研究的课程。因为是半路项替一位教授的课程, 讲了十 周(每周三小时),意犹未尽。1999年二月为多学科的硕士生和 社会学系本科生们重开这门课程。此前,自1998年十一月开始本 书的写作。大约作了三年的研究,讲了两年课,写了一年书,三 者交错和交织在一起。 以上是本书酝酿和写作的心路历程。以下讲述本书的结构和 大意。 本书照例以定义开篇。在追溯了“信任与“trust”的汉英词 源,它们在《论语》、《圣经》、《古兰经》中的意思,在俗话中的 意思,以及理论家著作中信任的含义后,作出了笔者自己对信任 的界定。这是第一章。 2
之所以在第二章探讨人的本性,在于以为本性从深层对信任 发生影响。本章的探讨走出了传统哲学、伦理学的巢白,从当代 进化生物学中获取思想营养。评介了生物学家提出的三种利他: 亲族利他,互惠利他,群体选择性利他。在当代生物学界,群体 选择性利他是争论的焦点。一笔者赞同,是文化力量导致此种 利他形态的存活。为什么文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重组基因为人类 设定的行为模式?“幼态持续”为人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条件,而 模仿是这一过程中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力量。此为第二章。 信任与合作有着不解之缘,因此第三章讨论合作的进化。艾 克斯罗德以其卓越的博弈论方法对“囚徒困境”与合作的产生作了 出色的解答,也为我们的讨论提供了思想的平台。对今天的社会 行为的研究者来说,艾克斯罗德的理论几乎是无法绕过的。笔者 在分析了互惠的伟大功能,互惠与道德的关系后,指出艾氏理论 中的两点缺陷。 第四章从人类的行为动因和手段选择两方面批判新古典经济 学的理性选择思想。将这一批判放在本书中,是企图为信任理论 建立更坚固的基础。要建立这一基础,就必须回答:合作与信任, 是产生于理性还是习俗,抑或合二而一?理性的局限在哪里?理 性与习俗是什么关系?信任与习俗又是什么关系?本章以批判学 术界中的一个重要思潮的方式,含蓄地回答着上述问题。 继定义之后的第二、三、四章,除了在笔者的信任理论的框 架中,有其逻辑上的内在关联,刚巧还覆盖了对当代社会学理论 发生着重大影响的三支姊妹学科:生物学,博弈论,经济学。在 了解了姊妹学科对信任、合作、人类行为的直接、间接的论述后, 再展开我们的理论,或许可以减少一点偏见,至少是盲目。 信任最初产生于亲族中,产生于领地上。领地为什么是人类 的生存的必要策略?边界的功能是什么?为什么在生物界中,几 3
乎只有人类发生了严重的领地之争?这些是第五章讨论的问题。 第五章还阐述了:解决领地之争是封建制产生的原因:领地过去、 现在都与信任有着不解之缘:而领地的形态在不断变异。 第六章同其前后两章关系密切。同上一章的关系是,从空间 (领地)的维度转向时间。因为简化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着熟悉, 熟悉意味着过去的交往,意味着历史。同下一章的关系是,都在 探讨信任的功能。信任若要发挥其社会功能(下一章的内容),必 先发挥其心理功能。信任在人类心理上的功能是简化。没有简化 的机制,人类是不堪负重的。人类拥有诸多简化机制:语言、货 币、标准、考分、声誉。信任是简化机制中的重要-一支。当下巨 大的信息量和未来丰富的变幻性,为环境与伙伴的确定性投上了 可疑的阴影,而生存不能放弃行动与合作,信任帮助我们简化判 定过程。简化思想是信任理论的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第七章讨论信任的社会功能,即为社会提供秩序。社会秩序 有三个来源:强制、互惠、习俗。强制型秩序的代价是自由和繁 荣的丧失,互惠无力造就完整的社会秩序一—比如一次性博弈(上 公共汽车)。自由、繁荣的社会秩序依赖习俗的力量、市场的力量 (即制度化的互惠),国家的管理。全权制消除了社会中间层,即 全部民间组织,而习俗和广泛的人际信任正是孕育其中的。因此 将国家机器置于恰当的位置,是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关键。 第八章是比较中西早期城市化过程中民间组织形式上的差 异。农村是熟人的社会,城市是陌生人组成的社会。信任最初产 生于亲族,以后扩大到熟人间。而城市文明的兴起,迫使人们走 进陌生的、匿名的社会中。生存的策略是结成群。西欧中世纪晚 期城市中的民间组织是行会一一 种自愿结合的团体,明清中国 城市中的民间组织是以会馆为中心的同乡团体。 第九章讨论秘密社会中的信任。主流、非主流,常态、变态, 4
是探索一般规律时必须兼顾的。秘密社会是认识信任的一个视角。 本章分析了两个个案一黑手党、青帮,提出:秘密社会产生于 权力控制与满足社会需求的双重真空,填补这一真空的民间组织 享有一种与主流社会不同的价值观;黑手党产生于政府权力的静 态真空一一西西里历史上是“三不管”地带;青帮则产生于政府权 力的动态真空—一清代的国家与社会没有为人员流动作好准备。 于是形成了一种特异的信任结构和权力垄断。 我们从信任的结构上将之分为人格信任与系统信任。人格信 任就是对某个具体人物的信任,以上所述亲族、领地、同乡会、 行会中的信任都属人格信任。系统信任则指对匿名者组成的制度 系统的信任。因为交往与流动的扩大,现代社会将很多过去属于 人格信任的事务移交给系统信任。而其中最大的两个系统是货币 和专家。第十章是从信任的角度讨论货币,讨论货币与普遍主义 信任的关系,货币借贷,以及货币系统中的风险。 第十一、十二章讨论第二种系统信任一一专家系统。学历、 同行评议、科学,三位一体地构成了专家系统的基础。第十一章 讨论最早的学历系统一一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以及现代学历社 会。第十二章讨论同行评议与科学。学历是入场卷,同行评议才 是一个专家水准的最高的评判。科学是双刃剑,它似乎建立了俗 人对它的信任,但是它的与生俱来的怀疑主义在深层瓦解着人们 对诸多事务的信任。作为怀疑精神养育出的学人,我们无力为科 学所造成的扑朔迷离的人类前景提供指南。 本书对信任理论的建构,大致如上。第十三章从理论走回现 实。试对当下社会中甚嚣尘上的“杀熟现象作出一点解释。在第 一节中,又不自觉地陷入理论的思考:人的本能中蕴含着两种可 能性,当传统被涤荡后,杀熟的本能很容易被击活。后面三节的 讨论对象则是现当代历史中的制度、运动和经济活动,它们一步 5
步地为走向杀熟铺垫着路基。 十七年前的一个念头终成其果,无论如何是难得和幸运的。 欣慰之余,唯一的愿望是它能早日挂着墨香走向它的读者。笔者 在此静静地恭候着大家的评说。 郑也夫 一九九九年十一月四日 写于北京南礼士路寓所 6
第一章 信任:溯源与定义 多数学术著作是从为研究对象下定义开篇的。本书亦不例外。 很多惯例被人们无数次地模仿或遵从。但为什么存在着惯例,又 为什么要模仿,却是多数模仿者不去深究的。当然探究后的选择 行为也就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模仿了。若深究起来,模仿是包含 着最深刻的社会学与人类学意味的行为,多数模仿者不必因为在 该行为中放弃了思考和创新而汗颜,每个人都少不了模仿。尽管 如此,我在下定义前因职业癖好所致,不由自主地思索起为什么 要下定义,其意义何在。 在思想和价值观同商品和消费一样日益多样化的世界上,企 盼定义的统一,几近于痴人说梦。但正因为多样化和多元化了, 大家使用“信任”或“知识分子”这些词汇时的主观意味,往往并不 相同或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在从事一项较具规模的研究前,最好 先给个定义。人们并不要求你的定义与他们相同,却希望能从你 的定义中明白你讨论的是哪一桩事物,从而免除误读和误会。这 是定义的价值之一。 经济学家说,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社会科学家的研究对象 大多是前人己经屡屡发生过的行为或频繁打过交道的事物,它所 以能成为一项研究,是因为当代社会生活的独特压力刺激我们对 7
之投以学术的关注。很多研究对象还是前辈学者已经涉猎过,甚 至定义过的。捡点前人对该事物的称谓、叙述、认识、论说和界 定,是建立自己的定义的基础。而这一梳理过程无疑使定义工作 具备了又一重价值。 为什么很多事物早就发生和存在着,却刚刚成为专门研究的 对象,除了变迁的社会生活所给予的刺激外,还在于当代学者获 得的新的理论视角。因此,定义既是他们学术研究的起点,更是 他们已做出若干思考后的结晶。一个好的定义既促进了理论思考, 又在相当程度上是理论的投射。这是定义的更高价值。 本章要完成哪一水准的定义呢?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 乎中,斯风下矣。笔者但求尽己所能,从梳理语源学、中西方典 籍、社会流行语言和古典社会学大师以及当代学者的论述中,认 识和界定自己的信任定义。 一.中国语源与古代典籍中的信任 语言是活的历史,是古人思维的最好的记录。从语源学的探 讨中我们可以确凿地发见古人对诸多事物的看法。而汉语作为不 曾中断使用的象形方块字,尤其具备透视远古时代的便利。 在《说文》中,“信”从人言。耐人寻味的是,“信”字被列在 《说文》的“言”部,而非“人”部。我们或许可以认为,汉代以前 的人们认为,与“信”直接相关的是“言”。而这里暗含着言与行分 离的可能性。在辞典中“信”的意义甚多:(1)书信、消息,(2) 使者(发信臣),(3)凭据、符契,(4)诚实,(5)信用,(6)相 信,(7)信任,(8)的确,(9)任凭、听凭。辞典中辞义的排列 是根据词义使用频率,而我们的上述排列却是根据主观判定的辞 义逻辑意义,即从有形到无形,抽象的意思中的序列是:诚实, 信用,相信,信任。在古代汉语中一个“信”可包办这些意思,读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