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有天堂 周国平 制作者:兰冰
应该有天堂 周国平 制作者:兰冰
认识周回平 周国平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 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 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 学》,随感录《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 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1995年底以 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5卷),译有 《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认识周国平 周国平生于上海,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 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 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 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 学》,随感录《人与永恒》,散文集《守望 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 1995年底以 前作品结集为《周国平文集》(1—5卷),译有 《尼采美学文选》、《尼采诗集》等
1990年4月,周国平的女儿诞生,但 是出生后即发现患有眼底肿瘤,不久 确诊为癌症。最后因医治无效,死于 1991年冬天,当时年仅一岁半。在妞 妞死后一年,周国平开始写作,并于 1993年7月完成了《妞妞:一个父亲 的札记》。本文选自其中“札记之 四——应该有天堂
1990年4月,周国平的女儿诞生,但 是出生后即发现患有眼底肿瘤,不久 确诊为癌症。最后因医治无效,死于 1991年冬天,当时年仅一岁半。在妞 妞死后一年,周国平开始写作,并于 1993年7月完成了《妞妞:一个父亲 的札记》。本文选自其中“札记之 四——应该有天堂
周国平散文中作品中充满思考,在《妞妞: 个父亲的札记》中,哪怕是纪实文学作品也 处处能让人动恻隐之心。周国平触动了人类对 婴孩保护爱惜的琴弦,他以父亲的身份在寂寞 的弹唱,他始终在妞妞身边,看着妞妞如何睁 大了眼睛要把这个拒绝她的世界清,妞妞将会 不带任何怨恨离去,她甚至将不眷恋这个为她 日渐消瘦的父亲,在周国平的心灵深处,歌颂 这个世界或者咒骂这个五彩缤纷的俗世对于注 定了必将失去小女儿的他来说都无徒劳,他替 所有父母亲写下了孩子的诞生给他们带来的心 境:
周国平散文中作品中充满思考,在《妞妞: 一个父亲的札记》中,哪怕是纪实文学作品也 处处能让人动恻隐之心。周国平触动了人类对 婴孩保护爱惜的琴弦,他以父亲的身份在寂寞 的弹唱,他始终在妞妞身边,看着妞妞如何睁 大了眼睛要把这个拒绝她的世界清,妞妞将会 不带任何怨恨离去,她甚至将不眷恋这个为她 日渐消瘦的父亲,在周国平的心灵深处,歌颂 这个世界或者咒骂这个五彩缤纷的俗世对于注 定了必将失去小女儿的他来说都无徒劳,他替 所有父母亲写下了孩子的诞生给他们带来的心 境:
你来了,目睹亲骨肉的诞生差不多就是 目睹自己的诞生,我好像再生了一回 你去了,目睹亲骨肉的死亡差不多就是 目睹自己的死亡,我好像已死了一回。 在短短的时间里,你使我重温了诞生, 又预习了死亡。为了前者,我感谢上苍。为 了后者,我诅咒上苍 上苍对我的感谢和诅咒均沉默无言
你来了,目睹亲骨肉的诞生差不多就是 目睹自己的诞生,我好像再生了一回。 你去了,目睹亲骨肉的死亡差不多就是 目睹自己的死亡,我好像已死了一回。 在短短的时间里,你使我重温了诞生, 又预习了死亡。为了前者,我感谢上苍。为 了后者,我诅咒上苍。 上苍对我的感谢和诅咒均沉默无言
认识《妞妞:一个父亲的礼记》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倾 进了对不得不离开世界的小女儿的爱,然而 这个世界尚未向她敞开大门。文章通篇只 个爱字,这种情感属于俗世所有父母亲,在 他的文字里表达出来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情 感,读者始终能在其中看到把生命看透,但 仍时刻爱着这个世界的周国平
认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周国平《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中倾 进了对不得不离开世界的小女儿的爱,然而 这个世界尚未向她敞开大门。文章通篇只一 个爱字,这种情感属于俗世所有父母亲,在 他的文字里表达出来的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情 感,读者始终能在其中看到把生命看透,但 仍时刻爱着这个世界的周国平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所引起的震撼 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处处显得浮华,人与人 之间关系愈加功利化的时代,她给人一个心灵 得以清洗的机会,我们都在寻求这种可以让人 愈加理解爱以及信念的书。周国平作为一个哲 学家不仅为自己思考,他更是用他的思考温暖 了这个开始寒冷的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即便 世界永远是冬天,终能争取到爱充满世界的 天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所引起的震撼 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处处显得浮华,人与人 之间关系愈加功利化的时代,她给人一个心灵 得以清洗的机会,我们都在寻求这种可以让人 愈加理解爱以及信念的书。周国平作为一个哲 学家不仅为自己思考,他更是用他的思考温暖 了这个开始寒冷的的世界,在他的世界里即便 世界永远是冬天,终能争取到爱充满世界的一 天
死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哲学家来说是可以 回避或者化解的痛苦,但对于身躯小得不足以 感知自己的妞妞来说却是最残忍的事情,她没 有体味人生的乐趣与苦楚就被剥夺了生下去的 权利,这是不公平的。上帝不仅无缘无故剥夺 妞妞的生命,也剥夺了周国平作为父亲的权利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所有为生命诞生 喜悦,又为生命流逝哀伤的人写的,在对弱者 怜爱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会有作安慰者的情 结。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在对生命是个奇迹的喜 悦中,我们善良的人看到的是你最珍爱的人却 离开你,不得不离开,无法拒绝
死对于一个善于思考的哲学家来说是可以 回避或者化解的痛苦,但对于身躯小得不足以 感知自己的妞妞来说却是最残忍的事情,她没 有体味人生的乐趣与苦楚就被剥夺了生下去的 权利,这是不公平的。上帝不仅无缘无故剥夺 妞妞的生命,也剥夺了周国平作为父亲的权利。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是所有为生命诞生 喜悦,又为生命流逝哀伤的人写的,在对弱者 怜爱的角度来讲,每个人都会有作安慰者的情 结。让人无法接受的是在对生命是个奇迹的喜 悦中,我们善良的人看到的是你最珍爱的人却 离开你,不得不离开,无法拒绝
《妞妞:一个父亲的礼记》感动一大批读到他 的人,《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已不仅属于一个 父亲: 我觉得,周国平为他女儿著这部书是他为捍 卫生命的尊严以笔为刀与死亡所做的一场肉博战。” (朱海军,《今晚报》1997年4月11日) “当我买下那本摆在书架上的《妞妞》,读完 了周国平满纸的冷峻和温柔,我想说的是,在这个 世界上,其实,我们都是妞妞。”(柳松,《南昌 晚报》1997年7月17日) “《妞妞》是为除周国平之外的另一个或其他许 多的寂寞而写的。周国平大概永远不会知道,陪着他 的寂寞坐着的,另外还有很多寂寞。”(黄集伟, 《齐鲁晚报》1997年8月23日)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感动一大批读到他 的人,《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已不仅属于一个 父亲: “我觉得,周国平为他女儿著这部书是他为捍 卫生命的尊严以笔为刀与死亡所做的一场肉博战。” (朱海军,《今晚报》1997年4月11日) “当我买下那本摆在书架上的《妞妞》,读完 了周国平满纸的冷峻和温柔,我想说的是,在这个 世界上,其实,我们都是妞妞。”(柳松,《南昌 晚报》1997年7月17日) “《妞妞》是为除周国平之外的另一个或其他许 多的寂寞而写的。周国平大概永远不会知道,陪着他 的寂寞坐着的,另外还有很多寂寞。”(黄集伟, 《齐鲁晚报》1997年8月23日)
与老舍《我的母亲》相比,同是悼 亡之作,周国平的文章显出了迥异的风 格。相比于老舍的含蓄克制,周国平在 情感表达上更直露。 不同于老舍,周国平本人是一位研 究哲学的学者,女儿短暂的生命历程, 触发了周国平对生命中许多问题的重新 思考
与老舍《我的母亲》相比,同是悼 亡之作,周国平的文章显出了迥异的风 格。相比于老舍的含蓄克制,周国平在 情感表达上更直露。 不同于老舍,周国平本人是一位研 究哲学的学者,女儿短暂的生命历程, 触发了周国平对生命中许多问题的重新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