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主讲:王艳
第四章 切 诊 主讲: 王艳
第一节脉诊 概述 脉诊:又称“切脉”,是指医生用 手指切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体验脉动应 指的形象,了解和判断病证的一种诊病 方法。 脉诊的历史渊源:始见于《内经》, 充实于脉经
第一节 脉诊 概述 脉诊:又称“切脉”,是指医生用 手指切按病人的动脉搏动,体验脉动应 指的形象,了解和判断病证的一种诊病 方法。 脉诊的历史渊源:始见于《内经》, 充实于脉经
脉象形成的原理 →●心脏搏动 ●脉道通利 血液充盈 五脏 ●气推动功能
一、脉象形成的原理 →● 心脏搏动 →● 脉道通利 →● 血液充盈 →五脏 功能 →●气推动功能
◆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脉 念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运行 ◆脉象正常的前提条件 五脏协 调
◆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心、脉 ◆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气血运行 ◆脉象正常的前提条件: 五脏协 调
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脉诊的部位 1、三部九候法(遍诊法)
二、脉诊的部位、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脉诊的部位 1、三部九候法(遍诊法)
二节的位和怎 部九相应经脉和穴位 诊断意义 头角之气一一发 天足少阳经(两额动脉)太阳穴了解头额及颢部的病痛 ----门目之气 上部地足阳明经(两频动脉)巨髏穴了解口腔、牙齿情况 (头 人手少阳经佴耳前动脉)耳门穴了解目和耳情况 一吾中之气一地 寸口一·天“4中 天手太阴经寸口部的太渊穴、经渠穴了解肺的情况 中部 手)地手阳明经 合谷穴 了解胸中之气 人手少阴经 神门穴 了解心的情况 候 下部 天足厥阴经 五里或太冲穴了解肝的情况 候 律 下部 足)地足少阴经 太溪穴 了解肾的情况 人|足太阴经 箕门穴或冲阳穴了解脾胃的情况 太溪候肾 地 图5-2三部九候诊法示意图
三部 九 候 相应经脉和穴位 诊断意义 上部 (头) 天 地 人 足少阳经(两额动脉) 太阳穴 足阳明经(两颊动脉) 巨髎穴 手少阳经(耳前动脉) 耳门穴 了解头额及颞部的病痛 了解口腔、牙齿情况 了解目和耳情况 中部 (手) 天 地 人 手太阴经 寸口部的太渊穴、经渠穴 手阳明经 合谷穴 手少阴经 神门穴 了解肺的情况 了解胸中之气 了解心的情况 下部 (足) 天 地 人 足厥阴经 五里或太冲穴 足少阴经 太溪穴 足太阴经 箕门穴或冲阳穴 了解肝的情况 了解肾的情况 了解脾胃的情况
2、三部诊法 ◆切人迎、跌阳-一候气 ◆切寸口-候十二经气 人迎…(° 水突 气舍 1611:34PM D父
2、三部诊法 ◆切人迎、趺阳----候胃气 ◆切寸口----候十二经气
3、寸口诊法 ①寸口位置 是指腕后高骨(桡骨茎突 寸关尺 内侧桡动脉所在的部位
3、寸口诊法 ① 寸口位置 是指腕后高骨(桡骨茎突) 内侧桡动脉所在的部位
②独取寸口的意义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十二经脉 汇聚之处--)映经脉气地的运行 ◆肺朝百脉,全身脏腑气血汇聚于肺 ■■■■ 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盛 衰 ◆寸口脉位表浅,易于切按,位于腕后
② 独取寸口的意义 ◆寸口位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十二经脉 汇聚之处------反映经脉气血的运行 ◆肺朝百脉,全身脏腑气血汇聚于肺 ------反映全身脏腑气血的盛 衰 ◆寸口脉位表浅,易于切按,位于腕后 ------便于检查
③寸口的分部、候脏腑 分为寸、关、尺:以桡骨茎突为标志 桡骨茎突内侧 关前 寸关尺 关后 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寸、关、尺三部各有浮 中、沉三候,要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相区别
③寸口的分部、候脏腑 分为寸、关、尺:以桡骨茎突为标志 桡骨茎突内侧-----关 关前------------寸 关后------------尺 寸口诊法的三部九候:寸、关、尺三部各有浮、 中、沉三候,要同遍诊法的三部九候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