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病原生物学班级 和免疫学 专业,层次临床、全科医学(大专) 授课方式 专业技 教师 术职务 (大,小班,大班时 学2学时 实习) 第一章抗原 授课题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和特性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章,节) 第三节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第四节抗原的分类 第五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1《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五版),陈兴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7 基本教或主要参2医学微生物学y本科教材(第六版),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2 书 3.《医学免疫学》本科教材(第三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08 4免疫学图像素材库,司传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抗原的概念、特性;抗原特异性;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及其意义。 2.熟悉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分类 3.了解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超抗原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内容 抗原的概念、特性 (10分钟) 2.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15分钟) 3.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15分钟) 4.抗原的分类 (10分钟) 5.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35分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多媒体、胶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2.抗原的概念、特性 难点: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教研室审阅意见 安排合理,同意实施 姜凤良(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月日
陕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案(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病原生物学 和免疫学 班级 专业,层次 临床、全科医学(大专) 教 师 专业技 术职务 授课方式 (大,小班, 实习) 大班 学 时 2 学时 授课题目 (章,节) 第一章 抗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和特性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第三节 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基本教材或主要参 考书 1.«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五版),陈兴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4.7 2.«医学微生物学»本科教材(第六版),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3.12 3.«医学免疫学»本科教材(第三版),陈慰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00.8 4.免疫学图像素材库,司传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 1.掌握抗原的概念、特性;抗原特异性;医学上重要的抗原及其意义。 2.熟悉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抗原的分类。 3.了解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超抗原的概念及意义。 教学内容: 1.抗原的概念、特性 (10 分钟) 2.决定免疫原性的条件 (15 分钟) 3.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15 分钟) 4.抗原的分类 (10 分钟) 5.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35 分钟)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 教具:多媒体、胶片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医学上的重要抗原; 2.抗原的概念、特性; 难点:抗原的特异性和交叉反应; 教研室审阅意见 安排合理,同意实施。 姜凤良 (教研室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1.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和致敏T淋巴细胞,并 能与相应抗体和致敏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半抗原 2.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决定簇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 团,又称表位 小结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5分钟)3.TDAg和T1-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比较(表)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及其意义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动物免疫血清 *同种异型抗原 *异嗜性抗原 *自身抗原 *肿瘤抗原 超抗原 1.何谓抗原?何谓半抗原?有哪些特性? 复习思考顾2.何谓抗原决定簇?在抗原中起什么作用? 作业题 3.TDAg和1-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4.试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及其意义 5.何谓异嗜性抗原?有何意义? 教学后记 第一章抗原 第一节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抗原的概念 抗原( antigen,Ag)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和致敏T淋巴细胞,并能与 相应抗体和致敏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 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与分化并产生抗体和致敏T淋巴细胞的性
小 结 (5 分钟) 1.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抗原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和致敏 T 淋巴细胞,并 能与相应抗体和致敏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半抗原。 2.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决定簇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 团,又称表位。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3.TD-Ag 和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比较(表) 4.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及其意义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动物免疫血清 *同种异型抗原 *异嗜性抗原 *自身抗原 *肿瘤抗原 *超抗原 复习思考题 作业题 1.何谓抗原?何谓半抗原?有哪些特性? 2.何谓抗原决定簇?在抗原中起什么作用? 3.TD-Ag 和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有何不同? 4.试述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及其意义 5.何谓异嗜性抗原?有何意义? 教学后记 第一章 抗 原 第一节 抗原的概念与特性 一、抗原的概念 抗原(antigen,Ag)是一种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或/和致敏 T 淋巴细胞,并能与 相应抗体和致敏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物质。 二、抗原的特性 1.免疫原性 是指能刺激机体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与分化并产生抗体和致敏 T 淋巴细胞的性
免疫反应性 是指抗原分子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T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 反应的性能。 *根据抗原的两种特性将抗原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完全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半抗原 半抗原+载体(蛋白质)→获得免疫原性成为完全抗原。 第二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异物性 异物性是抗原的首要条件,是指抗原分子与宿主正常组织细胞成分的差异程度。凡宿主 免疫细胞从未接触过的物质即被视为异物。抗原与宿主之间种系关系越远,异物性就越 明显,免疫原性也越强。 抗原的理化特性 1.分子量大小 分子量>10000da有免疫原性 分子量<40dal一般无免疫原性 2.化学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免疫原性强;多糖免疫原性较强:类脂、核酸免疫原性很弱;抗原分子的结 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也越强。 88 888 抗原性:++十 ++ 三多聚赖氨酸多聚丙氨酸◎氨酸谷氨酸 氨基酸的位置和间距与抗原性的关系 三、宿主及其它因素 宿主的遗传特性、年龄、营养,以及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等因素也影响抗原的免 疫原性 第三节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抗原特异性 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特点。一种抗原只能诱导相应淋巴细胞系发生应答:一般情 况下,一种抗原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一)抗原决定簇 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能。 2.免疫反应性 是指抗原分子能与相应抗体或致敏 T 淋巴细胞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 反应的性能。 *根据抗原的两种特性将抗原分为: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完全抗原。 只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半抗原。 半抗原+载体(蛋白质)→获得免疫原性成为完全抗原。 第二节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 一、异物性 异物性是抗原的首要条件,是指抗原分子与宿主正常组织细胞成分的差异程度。凡宿主 免疫细胞从未接触过的物质即被视为异物。抗原与宿主之间种系关系越远,异物性就越 明显,免疫原性也越强。 二、抗原的理化特性 1. 分子量大小 分子量>10 000dal 有免疫原性 分子量<4 000dal 一般无免疫原性 2. 化学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免疫原性强;多糖免疫原性较强;类脂、核酸免疫原性很弱;抗原分子的结 构越复杂其免疫原性也越强。 氨基酸的位置和间距与抗原性的关系 三、宿主及其它因素 宿主的遗传特性、年龄、营养,以及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剂量等因素也影响抗原的免 疫原性。 第三节 抗原特异性与交叉反应 一、抗原特异性 特异性是免疫应答最基本的特点。一种抗原只能诱导相应淋巴细胞系发生应答;一般情 况下,一种抗原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 T 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 (一)抗原决定簇 是指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抗原决定簇分为功能性决定簇和隐蔽性决定簇 *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总数 (二)抗原决定簇对抗原特异性的影响 抗血清 邻位 R=SO3H 抗 R=AsO3H? 化学基团的性质对半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影响 三)载体决定簇与半抗原决定簇 半抗原单独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半抗原+载体→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半抗原的抗体和抗载体的抗体) *载体效应:只有当初次和再次免疫时,将半抗原耦联在相同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半抗 原抗体的再次应答。 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一)共同抗原 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分为类属抗原和异嗜性抗原两类。 类属抗原:存在于同一种属或近缘种属的共同抗原;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二)交叉反应 由一种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与含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抗原结合发生 反应,故称交叉反应。 第四节抗原的分类 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 1.异种抗原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 2.同种异型抗原来自于同一物种的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 3.自身抗原 二、据抗原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是否依赖T细胞分类 1.胸腺依赖抗原(TD-Ag)需在T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如细菌、 病毒等蛋白质抗原。 2.非胸腺依赖抗原(∏-Ag)不需T细胞辅助即可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如细菌脂多 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等。 TDAg和T-Ag引起兔疫应答的特点比较 三、其他分类法 第五节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抗原决定簇分为功能性决定簇和隐蔽性决定簇。 *抗原结合价:指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抗原决定簇总数。 (二)抗原决定簇对抗原特异性的影响 化学基团的性质对半抗原与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影响 (三)载体决定簇与半抗原决定簇 半抗原单独不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 半抗原+载体→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产生抗半抗原的抗体和抗载体的抗体); *载体效应:只有当初次和再次免疫时,将半抗原耦联在相同载体上才能产生抗半抗 原抗体的再次应答。 二、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 (一) 共同抗原 带有共同抗原决定簇的抗原称为共同抗原。分为类属抗原和异嗜性抗原两类。 类属抗原:存在于同一种属或近缘种属的共同抗原;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种属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二) 交叉反应 由一种共同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可以与含共同抗原决定簇的两种抗原结合发生 反应,故称交叉反应。 第四节 抗原的分类 一、根据抗原的来源及与机体亲缘关系分类 1.异种抗原 指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 2.同种异型抗原 来自于同一物种的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 3. 自身抗原 二、据抗原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是否依赖 T 细胞分类 1. 胸腺依赖抗原(TD-Ag) 需在 T 细胞辅助下才能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如细菌、 病毒等蛋白质抗原。 2. 非胸腺依赖抗原(TI-Ag) 不需 T 细胞辅助即可刺激 B 细胞产生抗体,如细菌脂多 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素等。 * TD-Ag 和 TI-Ag 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比较 三、其他分类法 第五节 医学上重要的抗原物质
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如细菌、病毒、外毒素等,可制备疫苗,用于预防接种。 、动物免疫血清如破伤风抗毒素等,可引起超敏反应 三、同种异型抗原 1.血型抗原引起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症。 (1)ABO血型抗原 (2)Rh血型抗原 2.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四、异嗜性抗原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 五、自身抗原引起自身免疫病。 3.隐蔽抗原如精子、晶体蛋白等。 4.修饰抗原受感染、电离辐射、药物作用后产生 六、肿瘤抗原 5.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6.肿瘤相关抗原(TAA) *胚胎性抗原: 甲胎蛋白(AFP)协助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 癌胚抗原(CEA)协助结肠癌等肿瘤的诊断。 七、超抗原(SAg) 是一类对淋巴细胞具有强大激活能力的抗原 APC 普通抗原 超抗原 T细胞反应频率 1/10~1/104 1/20~1 超抗原 TCR结合部位 TcRa、[CDR3区TCRvβ链cDF MHCⅡ类分子结合部位肽结合沟非多区(-切 T细胞 T细胞 MHC限制性 粗抗原与的某些区结合引“a APC存在 一端与APC表面的MHcT类分子结合 超抗原作用示意图 超抗原与普通 抗原的特性比较
一、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 如细菌、病毒、外毒素等,可制备疫苗,用于预防接种。 二、动物免疫血清 如破伤风抗毒素等,可引起超敏反应。 三、同种异型抗原 1. 血型抗原 引起输血反应及新生儿溶血症。 (1) ABO 血型抗原 (2) Rh 血型抗原 2.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引起移植排斥反应。 四、异嗜性抗原 与某些疾病的发生有关。 五、自身抗原 引起自身免疫病。 3. 隐蔽抗原 如精子、晶体蛋白等。 4. 修饰抗原 受感染、电离辐射、药物作用后产生。 六、肿瘤抗原 5.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6. 肿瘤相关抗原(TAA) *胚胎性抗原: 甲胎蛋白(AFP) 协助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 癌胚抗原(CEA) 协助结肠癌等肿瘤的诊断。 七、超抗原(SAg) 是一类对淋巴细胞具有强大激活能力的抗原。 超抗原作用示意图 超抗原与普通 抗原的特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