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OH 阿司匹林(Aspirin) O-C-CH3 >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经学会用柳树皮的提取物来止痛; >l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aele Pifia从柳 树皮中分离得到了其有效成分水杨苷(salicin): >l897年,拜耳公司的职员FeliⅸHoffman和Arthur Eichengrt在水杨酸 分子上装配了一个乙酰基,得到药效更好,副作用小很多的抗炎症药 物-阿司匹林, >1899年,阿司匹林作为商品化的药物进入市场; >1979年,美国FDA准许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脑血栓再发药物使用; >1985年,适应症扩大到预防心脏梗塞再发: >目前阿司匹林的世界年产量约5万吨,临床主要用于:解热、镇痛 、抗风湿、抗凝血等。 OH OH CO2,NaOH COOH Ac2O COOH 120℃,10MPa 2
公元前3000年,人类已经学会用柳树皮的提取物来止痛 ; 1828年,法国药学家Henri Leroux和意大利化学家Rafaele Pifia从柳 树皮中分离得到了其有效成分水杨苷(salicin); 1897年,拜耳公司的职员Felix Hoffman和Arthur Eichengrt在水杨酸 分子上装配了一个乙酰基,得到药效更好,副作用小很多的抗炎症药 物--阿司匹林; 1899年,阿司匹林作为商品化的药物进入市场; 1979年,美国FDA准许阿司匹林作为预防脑血栓再发药物使用; 1985年,适应症扩大到预防心脏梗塞再发; 目前阿司匹林的世界年产量约5万吨,临床主要用于:解热、镇痛 、抗风湿、抗凝血等。 2 阿司匹林(Aspirin)
实验原理 乙酰水杨酸是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在少量浓硫酸(或 干燥的氯化氢,有机强酸等)催化下,发生反应而制得的。 反应方程式: H2S04 OCOCH3 (CH3CO)2O COOH COOH 反应机理: 0 0 COOH COOH H3C-C-OCOCH3 H3C-C-O-C-CH3 +OH CH3COOH OH COOH
反应方程式: 乙酰水杨酸是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和乙酸酐,在少量浓硫酸(或 干燥的氯化氢,有机强酸等)催化下,发生反应而制得的。 5 实验原理 反应机理:
实验原理 主要副反应: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在高温下,分子间可发 生酯化缩合,生成聚合物。 COOH + n H2O 6
主要副反应: 在生成乙酰水杨酸的同时,水杨酸在高温下,分子间可发 生酯化缩合,生成聚合物。 6 实验原理
实验试剂 水杨酸(6g,43.4mmol) 醋酸酐(12mL,127mmol 浓硫酸(8滴) 无水乙醇,活性炭 溶解度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性状 密度 熔点℃沸点℃ 水 乙醇 醚 水杨酸 C7H03 138.12 白色粉末1.44 157~159 微溶 易溶 易溶 醋酸酐 CaH Os 102.09 无色液体 1.08 -73.1 138.6 易溶 可溶 乙酰水 C.HgOa 180.16 白色粉末 1.35 135~138 杨酸 热溶 热溶 可溶
水杨酸 (6 g, 43.4 mmol) 醋酸酐 (12 mL, 127 mmol) 浓硫酸 (8 滴) 无水乙醇 ,活性炭 名称 分子式 分子量 性状 密度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水 乙醇 醚 水杨酸 C7H6O3 138.12 白色粉末 1.44 157~159 - 微溶 易溶 易溶 醋酸酐 C4H6O3 102.09 无色液体 1.08 -73.1 138.6 易溶 可溶 - 乙酰水 杨酸 C9H8O4 180.16 白色粉末 1.35 135~138 - 热溶 热溶 可溶 7 实验试剂
实验步骤 1、加料 8滴浓硫酸 在50mL茄形瓶中,加入6g 12mL醋酐 水杨酸和12mL醋酐,充分 6g水杨酸 搅拌均匀,在搅拌下加 入8滴浓硫酸,装上回流 冷凝管
在50 mL茄形瓶中,加入6 g 水杨酸和12 mL醋酐,充分 搅拌均匀,在搅拌下加 入8 滴浓硫酸,装上回流 冷凝管。 1、加料 6 g水杨酸 12 mL醋酐 8 滴浓硫酸 9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CaCL,干燥管 2、加热回流 水/油浴加热,控制温度在70-80℃下反 应0.5h。 监测反应终点 用三氯化铁溶液检测水杨酸是否反应完 全;用TLC法检测反应是否生成水杨 酸的聚合物。 10
水/油浴加热,控制温度在70-80℃下反 应0.5 h。 监测反应终点: 用三氯化铁溶液检测水杨酸是否反应完 全;用TLC法检测反应是否生成水杨 酸的聚合物。 10 2、加热回流 实验步骤 CaCl2干燥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