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诗歌赏析专项练习 编写人:蒋海审批人:彭友班级:姓名 篇目:《宣州谢胱楼钱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秋思》 、宜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 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 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李白,字 ,是我国朝著名的 诗人,文 学史上誉为“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3、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修、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 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 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 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 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二)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 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 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 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
1 八下诗歌赏析专项练习一 编写人:蒋海 审批人:彭友 班级: 姓名: 篇目:《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渔家傲》《天净沙 秋思》 一、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 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 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一)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李白,字 ,号 ,是我国 朝著名的 诗人,文 学史上誉为“ ”。 2、《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是一首送别诗。写送别情景的诗句是 , 。 3、 在南朝宋代诗人中,“大谢”指 ,“小谢”指 。 4、“建安骨”又称 ,指东汉末年建安时代以 、 、 三父子为首的作家群 的诗文风格。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一、二两句蕴含了作者对时光飞逝,功业难成的精神苦闷,也饱含着诗人对污浊 的政治现实的感受。 B、三、四两句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壮阔明朗的万里秋空图画,也展示出诗人豪迈阔 大的胸襟。 C、五、六两句,上句赞美李云的风格刚健,下句自比小谢,流露出对自己才能的自 信。 D、最后两句写作者在精神上遭受重压之后,放弃对进步理想的追求,显示出逃避现 实的消极色彩。 6、简要谈谈你对“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的理解和看法。 (二)对《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的一位官为校书郎的族叔李云将要离去,李白为饯别行人而写成此诗。诗中不 直言离别,而是重笔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牢骚、愤懑。 B、此诗开头两句展示了这首诗的基调,但并没延续着写烦说忧,而是展现出另一番 天地。其中三、四句写春季天高气爽,万里长风中雁群高飞,面对着这样开阔的景致,可 以在高楼上把盏痛饮。 C、结尾两句说在这个社会里理想不能实现,诗人将解除烦忧、获取自由的希望寄托
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 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三)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 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答 【链接中考】 1、(2008江苏泰州中考题)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完成下列三题。(6分) 江城ρ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岀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 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 弃官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冮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 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 (1分) (2)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干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2 在明朝,这虽是一个渺茫的幻想,但表现了他那不甘沉沦的、豁达乐观的精神。 D、此诗开头两句用散文句法表达内心浓重的烦忧,诗的中间部分起伏跌宕,开阖变 化,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有无法解开的烦忧之结。 (三)阅读诗歌《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回答问题 1.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___________。 2.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4.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方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中考】 1、(2008 江苏泰州中考题)阅读李白的《秋登宣城谢朓北楼①》,完成下列三题。(6 分) 江城②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③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注]①谢朓,是李白很佩服的南齐杰出诗人。谢朓北楼,即谢朓楼,为谢朓任宣城太 守时所建,是宣城的登览胜地。这首诗作于天宝十三年(754),李白在长安为权贵所排挤, 弃官 而去,政治失意,漂泊流荡。②这里的“江城”,泛指水边的城。③“两水”,指 句溪和宛溪,“两水夹明镜”,是指两水绕城,水如明镜。 (1)这首诗中,最能体现秋天特点的句子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分) (2)联系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说说尾联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阅读诗歌《渔家微》,回答问题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 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 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 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 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 如身临其境 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归去已 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 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根据课文填充 (1)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下片 二句 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 (3)“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 感人 (三)阅读下面古诗《渔家傲》,按要求回答问题 1、作者是北宋时期的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是 2、这首词的上片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暗示出将士们的 之 情: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 以及思乡报国的感 情
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阅读诗歌《渔家傲》,回答问题。 1、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 ,下阕 写 ,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2、“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3、选出对《渔家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 A.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概括,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他的怀乡思亲的 心绪。 B.边塞风光在作者笔下苍凉悲壮。“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 出边地的荒凉,这是托物寄兴。“四面边声连角起”一句,从视觉上进一步加深悲凉的感 受。至“千嶂里”两句,又从听觉上把整个塞上荒僻的情景生动形象地描画出来,使读者 如身临其境。 C.“浊酒一杯家万里”,由写人的生活细节转入人物内心的刻画。“家万里”归去已 不易,“燕然未勒”归去更无望。真是“举杯消愁愁更愁”。 D.“不寐”又紧密地把上景下情联系在一起。“羌管悠悠”是“不寐”时之所闻;“霜 满地”是“不寐”时之所见。内情外景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艺术境界。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根据课文填充。 (1)上片以“ ”字统领,描写了 “ ”“ ”“ ” 三幅边塞特有的景色,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2)下片 , 二句, 揭示全词的核心内容,表达了词人和“征夫”的矛盾心理。 (3)“ ”是引发征人愁思的直接原因, “ ”是“归无计”的心理外现。词的意境悲凉、壮阔,真切 感人。 (三)阅读下面古诗《渔家傲》,按要求回答问题。 1、作者是北宋时期的 , 、 ,我们还学过他的文章是 《 》。 2、这首词的上片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暗示出将士们的 之 情;下片着重写边关将士生活的 以及思乡报国的感 情
3、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4、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答: 5、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为主,着力渲染边塞景色的 尤其是一个“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下片以抒情为主,其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戍边将士的 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则表达了戍边将 士的 的矛盾心理。(2分) 6、用“/”划出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1分) 长烟落日孤城闭 7、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B、燕然/未勒/归/无计 C、羌管/悠悠/霜满/地D、将军/白发/征夫/泪 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壮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9、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 请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诗句: 理解分析: (四)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微》并谷题。 1、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 ,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词的下片抒情 ”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 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4、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不多于100字)
4 3、由“长烟落日孤城闭”你会联想到王维《使至塞上》中的“ , ”。另外再写出与“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意境相近的一句唐诗: 4、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 答: 5、这首词的上片写景为主,着力渲染边塞景色的 ,尤其是一个“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 ;下片以抒情为主,其中“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表达了戍边将士的 。而“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则表达了戍边将 士的 的矛盾心理。(2 分) 6、用“/”划出下面诗句的诵读节奏。(1 分)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 7、诵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浊酒/一杯/家/万里 B、燕然/未勒/归/无计 C、羌管/悠悠/霜满/地 D、将军/白发/征夫/泪 8、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的“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 B、“衡阳雁去无留意”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C、这首词既表达了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 D、这首词感情悲壮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 9、试分析评价“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0、古代诗词中有很多描写风光的诗句,其中既有写江南美景的,也有写北国风光的。 请写出一个表现西北风光的名句,并谈谈你的理解。 诗句: 理解分析: (四)赏析范仲淹的《渔家傲》并答题。 1、词的上片写景,以“异”字统领以下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既渲染了西北边地的荒漠,又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词的下片抒情,“ ”一句诗就强烈抒发出将士们壮志难酬 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 4、发挥想象,用一段话来表现“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不多于 100 字)
【连接中考】 1、(洛阳市)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 2、(遵义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分) 答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分) 答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3、(泰州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4、(仙桃市)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然后答题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2个字)。(1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 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天净沙秋思
5 【连接中考】 1、(洛阳市)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答: 2、(遵义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下列问题。 (1)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2 分) 答: (2)从“长烟落日”,你想到了学过的哪两句诗?(2 分) 答: (3)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答: 3、(泰州市)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完成下列三题。 (1)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 分) (2)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 分) (3)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 分) 4、(仙桃市)品读范仲淹的《渔家傲》,然后答题。 (1)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 ”(限 2 个字)。(1 分)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词的上片重在写景,主要描写了塞下秋景之“异”;词的下片集中抒情,主要抒 发了征人思乡爱国之情。 B. 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 C. 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以如霜的月光为背景,烘托了征人凄婉的愁思。 D. 这首词的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是宋词中的精品。 三、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阅读《秋思》,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代的散曲家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 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3、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的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 乡的人的 之情 4、“夕阳”照应上文中的“”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之情 5、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接道出 6、本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突出了景色的 (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7、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8、除了“夕阳西下”,词中点明时间的词语还有 等。(答出三 个即可) 冬9、“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 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二)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答题 天净沙”是 “秋思”是 。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 2、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3、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 个词语是 (三)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并答题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 什么样的景象? 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6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一)阅读《秋思》,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是 代的散曲家 。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 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 答: 3、前三句用九个细节构成一幅画面,极力渲染了 的气氛。表现一个长期漂泊异 乡的人的 之情。 4、“夕阳”照应上文中的“ ”字,见此情此景,自然牵动游子的 之情。 5、最后两句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直接道出 。 6 、 本 诗 描 绘 了 一 幅 深 秋 晚 景 图 , 突 出 了 景 色 的 ,诗中 (不少于三个)等字暗合了这种景色的基调。 7、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8、除了“夕阳西下”,词中点明时间的词语还有 等。(答出三 个即可) 9、“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看似恬静明丽,与上下句凄凉意境迥异,其实,它更能反 映诗人的浓浓乡愁。为什么? (二)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并答题。 1、“天净沙”是 ,“秋思”是 。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 是 2、前三句在写景抒情上的突出特点是 3、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 一个词语是 。 (三)赏析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并答题。 1、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 什么样的景象? 2、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 越发感到孤独。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 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 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四)选出《天净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枯藤”是秋初之景。“昏鸦”指黄昏时的归巢之鸦。见此景如何不 动游子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他人无家而我独有,使我没有一点思乡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但人感觉良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昏”字。最后一句 卒意显志。 【链接中考】 (无锡市)《秋词》与《天净沙秋思》比较阅读 秋词 天净沙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 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练习 ①、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
7 3、对这首小令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 “枯藤老树昏鸦”渲染了一种暗淡凄凉的气氛,暮鸦归巢,使游子动了思乡之情。 B “小桥流水人家”描写了诗人记忆中的故乡的幽美、恬静的景象,而今身在异乡, 越发感到孤独。 C “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于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 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 “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 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四)选出《天净沙》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枯藤”是秋初之景。“昏鸦”指黄昏时的归巢之鸦。见此景如何不 动游子思乡之情。 B、小桥流水人家 他人无家而我独有,使我没有一点思乡之情。 C、古道西风瘦马 古道荒凉,西风起而一年将尽。马因长途跋涉而累瘦,但人感觉良 好。 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昏”字。最后一句 卒意显志。 【链接中考】 一、(无锡市)《秋 词》与《天净沙 秋思》比较阅读 秋 词 天净沙 秋思 刘禹锡 马致远 自古逢秋悲寂寥, 枯藤老树昏鸦 我言秋日胜春朝。 小桥流水人家, 晴空一鹤排云上, 古道西风瘦马。 便引诗情到碧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秋思”“秋天的愁思”之意。开头四句写景极力渲染冷清凄凉的气氛,为下 文作铺垫,景中带有“悲秋”色彩。以“断肠人在天涯”点题,表明游子思乡之情。 练习: ①、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词》的作者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作者马致远是元代人。 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 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 D.这两首诗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
使人悲情顿生。 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③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表达的是( ),而马致远却抒发了( )。在表现手法上,《秋 词》是( ),《天净沙·秋思》是 ④默写表现思乡之情的名句三句。 品读《天净沙·秋思》,填空答题。(5分)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被《中原音韵》誉为“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28字,写了十种景物,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_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 “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3)欣赏下列诗歌,完成6-8题。(7分) 【甲】乡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 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 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2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分) 最欣赏的句子:
8 使人悲情顿生。 ②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 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 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 在“小桥流水人 家”。 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 ③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禹锡表达的是( ),而马致远却抒发了( )。在表现手法上,《秋 词》是( ),《天净沙•秋思》是( )。 ④默写表现思乡之情的名句三句。 二、品读《天净沙•秋思》 , 填空答题。 (5 分) (1)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咏景的佳作 , 被《中原音韵》誉为“ ”, 为历代所传诵。小令仅 28 字 ,写了十种景物 , 表现了一个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之情,其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 。 (2)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 “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3)欣赏下列诗歌,完成 6—8 题。(7 分) 【甲】 乡 愁(节选)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 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乙】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有天涯。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甲、乙两诗都把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物象。 甲诗寄托在邮票、船票、、等对应物上,乙诗则寄托在枯藤、老树……对应物上。甲、乙 两首诗都抒发了思乡之情,但甲诗已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2 分) 2.品读甲、乙两诗,找出自己最欣赏的诗句,并谈谈欣赏的理由。(2 分) 最欣赏的句子:
欣赏的理由 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 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三、辽宁省(课改实验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 “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28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八下诗歌赏析专项练习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1.太白青莲居士唐浪漫主义诗仙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谢灵运谢眺4、建安风骨曹操曹丕曹植刚健清新5、D6、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二)B(三)1.愁2.“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 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3.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4.示例一 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淸,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 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 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5.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 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 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 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9 欣赏的理由: 3.放飞思绪,想像甲诗中的“我”,跪在母亲的坟前会想些什么?乙诗中的“断肠人”, 一旦与“亲人”相聚会说些什么?(3 分) “我”的心理活动: “断肠人”的倾诉: 三、辽宁省(课改实验区)对《天净沙·秋思》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 “断肠人”更添悲愁。 B.“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之美。 C.全篇没有一句直接抒情,但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因此更加动人。 D.这首小令仅用 28 个字,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 八下诗歌赏析专项练习一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 (一)1.太白 青莲居士 唐浪漫主义 诗仙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3、谢灵运 谢眺 4、建安风骨曹操 曹丕 曹植 刚健清新 5、D6、表明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从而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豁达胸襟,但也表现了作者逃避现实的消极悲观的思想。 (二)B (三)1.愁 2.“昨日”那些时日弃我而去,不能挽留;现在的时日扰乱着 我的心,使我有许多烦忧 3.显示出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4.示例一: 逸兴、壮思本来很不容易说清,而诗人用“欲上青天揽明月”这一比喻很形象,很具体, 使人容易理解。示例二:诗人用“抽刀断水”比喻“举杯销愁”,使人更强烈地感受到了 诗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可调和,内心更加忧愁苦闷的心情。5.李白的理想与现实的矛 盾在当时的条件下是无法解决的。因此,他总是陷于“不称意”的苦闷中。而且,只能找 到“散发弄扁舟”这样一条摆脱苦闷的出路。这样做不免有些消极,但是他这样做也是在 表示对恶势力的不屈服,表示与现实社会的决绝
【链接中考】 【简析】这一题主要考査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一题是对写景句的理解,这一题相对较为 简单:第二题是对思想感情的领悟,解题时就可以结合注释①提供的写作背景,联系前面 的写景句和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所蕴含的情感,揣摩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对内容的理解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因此需要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多练习,多思考 【参考答案】(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2)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 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本题2分,答“苦 闷”、“愁闷”、“郁闷”或“寂寞”、“孤寂”、“寂寥”给1分,答“寄情山水,缅 怀古人,复杂的情感无人理解”或“无人理解其思想情感”再给1分。) 二、《渔家傲》 (一)1、塞下秋景、守边将士思乡报国之情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 座孤城,异常荒凉3、BA、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 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本题2分,答对一个 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二)(1)异衡阳雁去四面边声长烟落日孤城闭(2) (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羌管悠悠霜满地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阅读下面古诗《渔家傲》,按要求回谷问题。 1、范仲淹,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2、略3、·大漠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 孤城万仞山。4、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感情。5、略6、 长烟/落日/孤城闭或长烟/落日/孤城/闭7、C8.D9.答: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亲人 是人之常情,这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军人的内心情感,真实合理。但抗敌大功尚未完成,回 家的事也就不能去计议了,这突出表现了他们以天下为先、以国事为重的胸襟。 10、略。(四)1、①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②将军白发征发泪2、C3、略 【连接中考】1、答案:(1)D(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 理即可)2、(1)睡觉(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 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 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 3、答案:(1)本题2分,一点1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 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2)本题1分。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 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 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3)本题2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 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4、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点有分析诗歌内容、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等。作者用近乎白 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 地”,“霜满地”不是指如霜的月光,是指满眼的白霜遍地,秋景之一。作者将直抒胸 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通过比较,A项符合一般诗词的规律,B项“长”“大”表示无尽头或者广阔无边,范围 广,跟D项的壮阔意境相一致,C项应该结合诗题去理解,霜应该是意象,不是月亮 答案:(1)雁去;(2)C
10 【链接中考】 【简析】这一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第一题是对写景句的理解,这一题相对较为 简单;第二题是对思想感情的领悟,解题时就可以结合注释①提供的写作背景,联系前面 的写景句和学过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所蕴含的情感,揣摩出诗歌的思想感情。 对内容的理解一般以主观题为主,因此需要同学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多练习,多思考。 【参考答案】(1)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诗人政治欠意的苦闷与寂寞之情。诗 人找不到出路,只得寄情山水缅怀古人,这种复杂的情感却无人理解。(本题 2 分,答“苦 闷”、“愁闷”、“郁闷”或“寂寞”、“孤寂”、“寂寥”给 1 分,答“寄情山水,缅 怀古人,复杂的情感无人理解”或“无人理解其思想情感”再给 l 分。) 二、《渔家傲》 (一)1、塞下秋景、守边将士思乡报国之情 2、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 座孤城,异常荒凉 3、B4、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 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本题 2 分,答对一个 方面得 1 分,意思对即可。(二)(1)异 衡阳雁去 四面边声 长烟落日孤城闭(2) (答: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3)(羌管悠悠霜满地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阅读下面古诗《渔家傲》,按要求回答问题。 1、范仲淹,政治家、文学家,《岳阳楼记》。2、略 3、 大漠古烟直, 长河落日圆”。(黄 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4、表现了作者壮志难酬、思念家乡的感情。5、略 6、 长 烟/ 落 日/ 孤 城 闭或 长烟/落日/孤城/闭 7、C 8.D9.答:守边将士思念家乡亲人 是人之常情,这两句诗写出了边塞军人的内心情感,真实合理。但抗敌大功尚未完成,回 家的事也就不能去计议了,这突出表现了他们以天下为先、以国事为重的胸襟。 10、略。(四)1、①雁去 边声 长烟 落日 孤城 ②将军白发征发泪 2 、C 3、略 【连接中考】1、答案:(1)D (2)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 理即可)2、(1)睡觉(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3)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 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 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 1 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 2 分。共 4 分) 3、答案:(1)本题 2 分,一点 1 分。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 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2)本题 1 分。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 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若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 之类的内容,也得 1 分)(3)本题 2 分。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 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 1 分,答对两点得全分) 4、解题指导:本题主要考点有分析诗歌内容、诗词意境的理解与感悟等。作者用近乎白 描的手法,描摹出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 地”, “霜满地”不是指如霜的月光,是指满眼的白霜遍地,秋景之一。作者将直抒胸 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出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通过比较,A 项符合一般诗词的规律,B 项“长”“大”表示无尽头或者广阔无边,范围 广,跟 D 项的壮阔意境相一致,C 项应该结合诗题去理解,霜应该是意象,不是月亮 答案:(1)雁去;(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