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37,文件大小:64.0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71403 课程名称:财政学 英文名称:Public Financ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分 适用对象:本科大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财政学》是全因普通高等院校财经类本科专业要求普遍开设的十一门 “核心课程”之一,更是财政学专业(含税收)的学科基础课程。《财政学》 是以政府民主、科学理财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既立足于宏观经济,又 作用与微观经济:既立足于经济活动,又关乎政治社会活动:既立足于经济 学,又涉及管理学: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应用学科。 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 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系统梳理了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的发展变迁 不仅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还涉及各类财 政支出、税收、公债、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体制、政府管制、财政风险和财 政监督等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同时,本课程还包括宏观财政政策的 基本理论和政策手段的知识,非常全面地涵盖了财政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 与知识。 《Public Finance》is one of the“core courses'”that are required for the high education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subjects in the whole country. It is also a basic course for the subject of Public Finance (including Taxa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ublic Financeis how the govemment intelligently and democratically finance itself,which is not only on the basis of macroeconomics but affects microeconomics,which is not only established on economy practice but involves soci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which is not only involves economics but management.So,the course is a compound one of theoretics and practice.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expands widely and connotatively,including the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71403 课程名称:财政学 英文名称:Public Financ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48 学时 学 分:3 分 适用对象: 本科大二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二、课程简介 《财政学》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财经类本科专业要求普遍开设的十一门 “核心课程”之一,更是财政学专业(含税收)的学科基础课程。《财政学》 是以政府民主、科学理财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它既立足于宏观经济,又 作用与微观经济;既立足于经济活动,又关乎政治社会活动;既立足于经济 学,又涉及管理学;既是一门基础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实践应用学科。 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面广,内涵丰富,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 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系统梳理了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的发展变迁。 不仅包括财政支出、财政收入、预算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还涉及各类财 政支出、税收、公债、国有资产、预算管理体制、政府管制、财政风险和财 政监督等方面的基本业务知识与技能。同时,本课程还包括宏观财政政策的 基本理论和政策手段的知识,非常全面地涵盖了财政学各个领域的基本理论 与知识。 《Public Finance》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that are required for the high education in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dergraduate subjects in the whole country. It is also a basic course for the subject of Public Finance (including Taxation). The research object of 《Public Finance》is how the government intelligently and democratically finance itself, which is not only on the basis of macroeconomics but affects microeconomics, which is not only established on economy practice but involves soci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which is not only involves economics but management. So, the course is a compound one of theoretics and practice. The content of the course expands widely and connotatively,including the

theories about fiscal expenses,revenue and budget administration,as well as the opera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about fiscal expenses,taxation,public debts. states'assets,budget system,government's controlling.fiscal risk and fiscal supervise.At last,it also concem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asures of macro fiscal policies.Therefore,the course contains nearly all the fields of theoretics and practice of public finan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财政学》这门课程是原国家教委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和保征人才培 养基本规格的要求,决定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财经类本科专业要普遍开设十 一门“核心课程”之一,因而也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共同必修课程。1998 年,在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计划”中,又将《财政学》列为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也是财政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正确认识财政与经济的辩征关系,深刻领会财 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财税工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意 义:掌握财政基础理论,把握财政分配的规律性:弄清并把握财政分配的基 本范畴及其与之相关的基本政策手段:熟悉财政、税收、预算、国债、国有 资产及财政监督等财政制度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 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密切 关注国民经济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财税改革与发展变化状况,学会用所学理 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断更新、充实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目的 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及特殊分配关系,财政学是研 究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本章主要讨论公共财政概论 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 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 四、重点难点 1.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对象

theories about fiscal expenses, revenue and budget administration, as well as the operat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about fiscal expenses, taxation, public debts, states’ assets, budget system, government’s controlling, fiscal risk and fiscal supervise. At last, it also concerns the basic theories and measures of macro fiscal policies. Therefore, the course contains nearly all the fields of theoretics and practice of public finance.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财政学》这门课程是原国家教委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需要和保征人才培 养基本规格的要求,决定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财经类本科专业要普遍开设十 一门“核心课程”之一,因而也是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共同必修课程。1998 年,在教育部组织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 计划”中,又将《财政学》列为经济类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它也是财政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一。 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是正确认识财政与经济的辩征关系,深刻领会财 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财税工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意 义;掌握财政基础理论,把握财政分配的规律性;弄清并把握财政分配的基 本范畴及其与之相关的基本政策手段;熟悉财政、税收、预算、国债、国有 资产及财政监督等财政制度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 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密切 关注国民经济的改革发展,特别是财税改革与发展变化状况,学会用所学理 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断更新、充实所学的知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教学目的 财政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关系及特殊分配关系,财政学是研 究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本章主要讨论公共财政概论 的研究对象、内容体系、学习意义和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 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2 四、重点难点 1.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对象

2.公共财政概论的内容体系。 3.公共财政概论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绪论界定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全书的内容体系,指出学习公共 财政概论的重要意义,介绍学习方法。绪论部分对全书的学习起启发和引导 作用。 2.基本概念 财政、财政学、公共财政概论、唯物辩证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3.基本原理 (1)财政乃公众大事、国家要事,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兴衰。 (2)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财政分配活动及 其规律性。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分配 活动和分配关系及其规律性。 (3)唯物辩证法是最根本的学习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科学研究方法 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论。 (4)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不同。实证分析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 述事物和“实然”状态,说明研究对象究竞“是什么”,或者究竞是什么样的。 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应然”状态。 4.课堂讨论 (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及其重要性。 (2)举例说明什么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2.公共财政概论的内容体系。 3.公共财政概论的学习方法。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绪论界定公共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概括全书的内容体系,指出学习公共 财政概论的重要意义,介绍学习方法。绪论部分对全书的学习起启发和引导 作用。 2.基本概念 财政、财政学、公共财政概论、唯物辩证法、实证分析、规范分析。 3.基本原理 (1)财政乃公众大事、国家要事,关乎民生福祉和国家兴衰。 (2)财政学作为研究财政分配关系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财政分配活动及 其规律性。公共财政概论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分配 活动和分配关系及其规律性。 (3)唯物辩证法是最根本的学习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创立的科学研究方法, 是研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必须遵循的科学方法论。 (4)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不同。实证分析是指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描 述事物和“实然”状态,说明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或者究竟是什么样的。 规范分析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应当是什么”,即“应然”状态。 4.课堂讨论 (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财政现象及其重要性。 (2)举例说明什么是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

第一章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一、教学目的 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 成,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财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公 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模式。本章主要讨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概 念,阐释不同时期的公共财政思想,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初,对公共财政的基本 内涵与外延能有比较清楚的理解。 1.教学目标 掌握财政的概念、财政的一般属性与公共属性、熟悉财政思想 2.育人目标 了解财政文明起源,初步建立公共意识以及社会主义财政的公共属性。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3-4 四、重点难点 1.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的概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3.财政思想与公共财政思想的演变。 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与公共财政思想演变。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大、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是公共财政概述。首先介绍财政的起源,指出财政不仅是一个历史范 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然后由财政概念引出公共财政的含义,并分析公共财政 与国家财政的关系;最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是公共财政思想。主要概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思想与 公共财政思想的演变,结合实际分三个阶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思想的演 变。 2.基本概念 财政、国家、政府、一般属性的财政、特殊属性的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公共财政思想 一、教学目的 财政本质上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是一个历史范畴,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 成,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化。财政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公 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运行模式。本章主要讨论公共财政的基本概 念,阐释不同时期的公共财政思想,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初,对公共财政的基本 内涵与外延能有比较清楚的理解。 1.教学目标 掌握财政的概念、财政的一般属性与公共属性、熟悉财政思想 2.育人目标 了解财政文明起源,初步建立公共意识以及社会主义财政的公共属性。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3-4 四、重点难点 1.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政的概念。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 3.财政思想与公共财政思想的演变。 4.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财政思想与公共财政思想演变。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第一节是公共财政概述。首先介绍财政的起源,指出财政不仅是一个历史范 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然后由财政概念引出公共财政的含义,并分析公共财政 与国家财政的关系;最后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是公共财政思想。主要概括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中的财政思想与 公共财政思想的演变,结合实际分三个阶段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思想的演 变。 2.基本概念 财政、国家、政府、一般属性的财政、特殊属性的财政、公共财政、国家财

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六项 扣除、国家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价值分配论、剩余产品(价值)决定论 社会共同需要论、现代财政制度。 3.基本原理 (1)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国家和政府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3)财政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一般属性的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 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财政的特殊属性,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 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所决定。 (4)就一般属性而言,公共财政具备财政所有的共性和构成要件:就特殊 属性而言,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财政模式。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 统一的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是与国家治理相适 应的民主法治财政:是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财政。 (6)马克思“六项扣除”理论中的每一项都与财政分配直接相关,都离不 开财政的主导作用。 (7)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课堂讨论 (1)如何理解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 (2)如何理解公共财政的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 (3)怎么理解马克思的先扣后分理论? (4)结合现实,如何理解中国的大国财政。 5.课程思政素材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各类财政思想 第二章公共财政职能 一、教学目的

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凯恩斯学派、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六项 扣除、国家分配论、国家资金运动论、价值分配论、剩余产品(价值)决定论、 社会共同需要论、现代财政制度。 3.基本原理 (1)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 又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2)国家和政府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3)财政具有一般属性和特殊属性。一般属性的财政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 凭借政治权力参与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所进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及 形成的特殊分配关系。财政的特殊属性,由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 形态、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所决定。 (4)就一般属性而言,公共财政具备财政所有的共性和构成要件;就特殊 属性而言,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匹配的财政模式。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是人民性与公共性相 统一的财政;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是与国家治理相适 应的民主法治财政;是开放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财政。 (6)马克思“六项扣除”理论中的每一项都与财政分配直接相关,都离不 开财政的主导作用。 (7)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和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4.课堂讨论 (1)如何理解财政既是一个历史范畴,也是一个经济范畴。 (2)如何理解公共财政的一般属性与特殊属性。 (3)怎么理解马克思的先扣后分理论? (4)结合现实,如何理解中国的大国财政。 5.课程思政素材 马克思主义国家观、各类财政思想 第二章 公共财政职能 一、教学目的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某些特定领域,市场也会失灵,因此要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章首先介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有效性,并指出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说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领域。在此基础 上,重点介绍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让学生不仅能够准确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可以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 现实问题。 1.教学目标 掌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职能 2.有人目标 提升学生的公共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懂得集体利益中的个体责任,不做 “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因情教育。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4-6 四、重点难点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点是为什么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职能,三大职能之间有何一致性与矛盾性。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财政职能是公共财政运行的前提,而其理论基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因此 本章主要围绕这两大问题展开。 第一节是政府与市场。首先说明市场的有效性,这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而市场的有效性又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条件。市场失灵 包括市场失效与市场无效,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撑,纵观世界各国, 完全依赖市场的无政府经济不存在,而完全依赖政府计划排斥市场手段的计划经 济也有较大缺陷。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 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在某些特定领域,市场也会失灵,因此要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章首先介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分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 有效性,并指出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说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领域。在此基础 上,重点介绍公共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让学生不仅能够准确理解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而且可以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 现实问题。 1.教学目标 掌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财政职能 2.育人目标 提升学生的公共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懂得集体利益中的个体责任,不做 “自私自利”的经济人;国情教育。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4-6 四、重点难点 1.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重点是为什么要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职能,三大职能之间有何一致性与矛盾性。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财政职能是公共财政运行的前提,而其理论基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因此 本章主要围绕这两大问题展开。 第一节是政府与市场。首先说明市场的有效性,这是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起决定性作用的前提,而市场的有效性又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前提条件。市场失灵 包括市场失效与市场无效,市场失灵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支撑。纵观世界各国, 完全依赖市场的无政府经济不存在,而完全依赖政府计划排斥市场手段的计划经 济也有较大缺陷。因此,必须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发 挥政府作用

第二节是财政职能。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源于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资源配 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三个方面。三种职能之间既有一致 性,又有矛盾性。 2.基本概念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市场低效、市场无效、 垄断、自然垄断、公共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俱乐部产品、公共资源、免 费搭车、外部性、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公共产品供给、公共产品 生产、外部性内部化、政府管制、科斯定理、庇古税、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 职能、增长、发展、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 3.基本原理 (1)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有效方式,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满足完全 竞争市场假定,即众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买卖双方拥 有完全信息、产品的同质性 (2)市场包括市场低效和市场无效两个方面。市场低效是指现实市场中因 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如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无效是指即使现实的市场严格 符合完全竞争的所有条件,但其运行结果仍存在缺陷,不符合整个社会要求,如 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波动等。 (3)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这是经过长期实践形 成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和共同财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并非万能,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资源配置所产生,最终实现全 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重点包括供给公共产品、矫正外部性、对自然垄 断进行管制等。财政介入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包括: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 门之间的合理配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运用财政收支政策:调节市场机制: 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等方面。 (5)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就是要求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财政介入收入分配的机制和 手段包括:运用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规范政府的资产性收入:规

第二节是财政职能。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源于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资源配 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三个方面。三种职能之间既有一致 性,又有矛盾性。 2.基本概念 帕累托最优、帕累托改进、完全竞争市场、市场失灵、市场低效、市场无效、 垄断、自然垄断、公共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俱乐部产品、公共资源、免 费搭车、外部性、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公共产品供给、公共产品 生产、外部性内部化、政府管制、科斯定理、庇古税、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 职能、增长、发展、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自动稳定器、相机抉择。 3.基本原理 (1)市场机制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最有效方式,其前提条件是必须满足完全 竞争市场假定,即众多的消费者和生产者、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买卖双方拥 有完全信息、产品的同质性。 (2)市场包括市场低效和市场无效两个方面。市场低效是指现实市场中因 存在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使市场机制无法实现对资源的高效配置, 如垄断、公共产品、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无效是指即使现实的市场严格 符合完全竞争的所有条件,但其运行结果仍存在缺陷,不符合整个社会要求,如 收入分配不公、宏观经济波动等。 (3)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这是经过长期实践形 成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和共同财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充分发挥市场 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但市场并非万能,必须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4)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由政府介入或干预资源配置所产生,最终实现全 社会资源配置的最优效率状态。重点包括供给公共产品、矫正外部性、对自然垄 断进行管制等。财政介入资源配置的机制和手段包括:实现资源在政府和私人部 门之间的合理配置;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合理运用财政收支政策;调节市场机制; 提高财政配置资源的效率等方面。 (5)财政收入分配职能就是要求财政运用多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 和调节,以期达到收入分配的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财政介入收入分配的机制和 手段包括:运用政府税收调节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规范政府的资产性收入;规

范工资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6)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就是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通过运用多种财政手段,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财 政介入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自 动”稳定器、财政收支结构优化等。 (7)三种职能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其一致性表现为互为条件, 相互促进。收入分配是各职能的前提,调整资源配置的过程也就是调整经济利益 的过程,经济稳定与发展则一般表现为前两种职能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实现前 两种职能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之间、资源配置职能 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之间、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之间也存在 定矛盾之处,需要根据各种财政调节手段的不同功能,并结合一定时期的政策目 标对运行机制实施政策调节,以形成相对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 4.课堂讨论 (1)如何理解政府与市场关系? (2)结合现实,如何把握财政的资源配置范围? (3)如何理解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是不同的概念? (4)举例说明,政府如何参与收入再分配? 5.课程思政素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教育的内卷、群体免疫中的搭便车行为 第三章财政支出总论 二、教学目的 财政支出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 分配活动。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公共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 政支出的规模、结构、效应和绩效。本章重点介绍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 支出的规模变化及理论解释,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及理论解释,财政支出的经济 效应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让学生掌握财政支出有关的系统知识和理论,并对未来 财政支出改革方向有一定了解。 1.教学目标

范工资制度;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6)财政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就是财政作为政府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通过运用多种财政手段,有意识地影响和调控经济,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财 政介入经济稳定与发展的机制和手段包括:“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财政“自 动”稳定器、财政收支结构优化等。 (7)三种职能之间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性。其一致性表现为互为条件, 相互促进。收入分配是各职能的前提,调整资源配置的过程也就是调整经济利益 的过程,经济稳定与发展则一般表现为前两种职能的结果,反过来又成为实现前 两种职能的前提条件。同时,资源配置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之间、资源配置职能 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之间、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之间也存在一 定矛盾之处,需要根据各种财政调节手段的不同功能,并结合一定时期的政策目 标对运行机制实施政策调节,以形成相对协调的财政运行机制。 4.课堂讨论 (1)如何理解政府与市场关系? (2)结合现实,如何把握财政的资源配置范围? (3)如何理解公共产品的提供与生产是不同的概念? (4)举例说明,政府如何参与收入再分配? 5.课程思政素材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教育的内卷、群体免疫中的搭便车行为 第三章 财政支出总论 二、教学目的 财政支出是国家(政府)把筹集到的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各个方面的 分配活动。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公共政策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财 政支出的规模、结构、效应和绩效。本章重点介绍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 支出的规模变化及理论解释,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及理论解释,财政支出的经济 效应以及财政支出绩效,让学生掌握财政支出有关的系统知识和理论,并对未来 财政支出改革方向有一定了解。 1.教学目标

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规模变化及结构的变化及理论解释,对未 来财政支出改革方向有一定了解 2.育人目标 四史教育、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公共决策的关注、树立客观认识世界, 理性改造世界,有效治国理政的价值观。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3-4 四、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相关理论。 2.财政支出的效应 3.财政支出绩效。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本章主要介绍财政支出的概念、分类、规 模、结构、效应、绩效等内容 第一节是财政支出概述。财政支出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按照不 同的标准可将财政支出分成不同的类别。常见的财政支出分类有三种:一是按政 府职能可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环境保护等:二是按经济性质可划分为购 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三是按政府行政级次可划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 支出。 第二节是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不仅有绝对指标和 相对指标,还有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财政支出规模都呈现出一定的扩大趋势,相应地有四种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 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在财政支出分类的基础上。从全球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来看,财 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购买性支出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用于医 疗保健、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转移性支出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财政支出结构 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变化密切相关。 第三节是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以及具体支出形

掌握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规模变化及结构的变化及理论解释,对未 来财政支出改革方向有一定了解 2.育人目标 四史教育、国情教育;培养学生对于公共决策的关注、树立客观认识世界, 理性改造世界,有效治国理政的价值观。 二、课型:新授课 三、课时:3-4 四、重点难点 1.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相关理论。 2.财政支出的效应。 3.财政支出绩效。 五、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六、教学内容 1.内容摘要 财政支出是政府职能的重要体现。本章主要介绍财政支出的概念、分类、规 模、结构、效应、绩效等内容。 第一节是财政支出概述。财政支出可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来理解,按照不 同的标准可将财政支出分成不同的类别。常见的财政支出分类有三种:一是按政 府职能可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环境保护等;二是按经济性质可划分为购 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三是按政府行政级次可划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 支出。 第二节是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不仅有绝对指标和 相对指标,还有衡量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财政支出规模都呈现出一定的扩大趋势,相应地有四种解释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 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在财政支出分类的基础上。从全球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来看,财 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以及行政管理方面的购买性支出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用于医 疗保健、教育、社会保障方面的转移性支出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财政支出结构 变化主要与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职能变化密切相关。 第三节是财政支出的经济效应。通过对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以及具体支出形

式的调整,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包括: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经济增长效 应、挤出效应、收入分配效应。 第四节是财政支出绩效。财政支出绩效,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财政 支出安排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产出或者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 效率、效益及效果情况。财政支出绩效与社会经济组织绩效有着明显的差别, 其更关注社会效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 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第五节是财政支出改革。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围绕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调 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持续改进优化财政支出方式三方面进行。 2.基本概念 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增长率、财 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政府活动扩张理论、梯度渐 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非平衡增长理论、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的 收入效应、财政支出的替代效应、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财政支出的挤出效 应、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财政支出绩效、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 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 3.基本原理 (1)财政支出按政府职能可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 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 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恰恰能够反映政府职能的侧重 点。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从二者在全 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能够看出政府财政支出的方式,对分析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 义。 (3)财政支出按行政级次可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这种财政 支出分类可以反映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中的责任,对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 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4)从历史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规模都呈现 出一定的扩大趋势。 (5)从全球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来看,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以及行政管理

式的调整,可以产生不同的经济效应,包括:收入效应、替代效应、经济增长效 应、挤出效应、收入分配效应。 第四节是财政支出绩效。财政支出绩效,主要是从政府的角度来分析财政 支出安排过程中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产出或者公共服务提供方面的 效率、效益及效果情况。财政支出绩效与社会经济组织绩效有着明显的差别, 其更关注社会效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法主要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 因素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等。 第五节是财政支出改革。财政支出改革主要围绕科学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调 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持续改进优化财政支出方式三方面进行。 2.基本概念 财政支出、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财政支出规模、财政支出增长率、财 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政府活动扩张理论、梯度渐 进增长理论、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非平衡增长理论、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支出的 收入效应、财政支出的替代效应、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财政支出的挤出效 应、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财政支出绩效、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 分析法、最低成本法、公众评判法。 3.基本原理 (1)财政支出按政府职能可划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秩序和安全, 经济事务,环境保护,住房和社会福利设施,医疗保健,娱乐、文化和宗教,教 育,社会保障等,各项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比重恰恰能够反映政府职能的侧重 点。 (2)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可划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从二者在全 部财政支出中的占比能够看出政府财政支出的方式,对分析政府职能具有重要意 义。 (3)财政支出按行政级次可分为中央财政支出和地方财政支出,这种财政 支出分类可以反映各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中的责任,对分析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 以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4)从历史来看,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规模都呈现 出一定的扩大趋势。 (5)从全球财政支出结构变化来看,财政支出中用于经济建设以及行政管理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7页,可试读13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