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酸碱解离平衡 8.1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8.2盐的水解 8.3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
8.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8.2 盐的水解 8.3 电解质溶液理论和酸碱理论的发展 第8章 酸碱解离平衡
酸碱理论的发展 >酸碱电离理论(Arrhenius acids and bases) >酸碱质子理论(Bronsted acids and bases) >酸碱电子理论(Lewis acids and bases) >1887年,瑞典科学家S.Arrhenius提出电离理 论:电解质溶于水中,部分自发地电离为带电 的离子,未离解的分子和离子之间存在电离平 衡
酸碱理论的发展 ⚫ 化
电离理论 >经典酸碱的定义: >酸(aci):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出H+的物质。 >碱(base):凡是在水溶液中能够电离产生OH的 物质。 >Arrheniusi酸碱理论的意义 >从物质的化学组成上揭示了酸碱的本质,明确指出H+是酸 的特征,OH是碱的特征。 >很好地解释了强酸、强碱的中和热都等于57.99 kJ-mol-1的 实验事实,揭示了中和反应的实质。 >应用化学平衡原理找到衡量酸、碱强度的定量标度。 >该理论至今仍普遍使用
电离理论 ⚫ 化
电离理论的局限性 >把酸碱局限在水溶液中,因而无法解释非水溶液 中的酸碱行为,例如: NHCI+NaNH,=2 NH3 NaCI >把碱局限于氢氧化物,因而无法解释Na2CO3, Na,PO4呈碱性,NH,Cl呈酸性的实验事实
电离理论的局限性 ⚫ 化
酸碱质子理论 >定义:1923年由J.Bronsted(丹麦)和 T.Lowry(英国)分别提出。 >质子理论认为: >凡是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称为酸(Bronsted acid),HAc,NH,H,SO,HCO3 >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碱(Bronsted base),H-,Ac-,NH3,CO32-
酸碱质子理论 ⚫ 化
共轭酸碱对 >根据质子理论,酸和碱是相互联系的: 酸+碱三共轭碱+共轭酸 HCl+H,O→CI+H,O NH:+H,ONH,+HO* HAc+H,O Ac+HO H,S03+H,0=HS03+H,0 HCO+H,0、=CO3+H,O AI(H,O)+H,OAI(OH)(H,O)+H.O >共轭关系: 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共轭酸(conjugate acid),右边 的碱是左边酸的共轭碱(conjugate base)
共轭酸碱对 ⚫ 化
共轭酸碱对的相互关系 酸越容易给出质子,其对应的共轭碱就越 难得到质子,即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 容易得到质子,其对应的共轭酸就越难失去质 子,即碱越强,其对应的共轭越弱。 酸碱关系是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 一一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物质的酸性或碱性要通过给出质子或接受 质子来体现
共轭酸碱对的相互关系 酸越容易给出质子,其对应的共轭碱就越 难得到质子,即酸越强,其共轭碱越弱;碱越 容易得到质子,其对应的共轭酸就越难失去质 子,即碱越强,其对应的共轭越弱。 酸碱关系是有酸才有碱,有碱才有酸—— 一一对应、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物质的酸性或碱性要通过给出质子或接受 质子来体现
常见的共轭酸碱对 Acid,HA Base,A Stronger HCIO Strong acids. CIO Very weak bases. Weaker acid HCI 100%dissociated cr Negligible tendency base HSO in aqueous HSO to be protonated in HNO: solution. NO3 aqueous solution. H.O HO HSO S0,2 H.POa H2PO HNO2 NO2 HF Weak acids. F Weak bases. CHCO2H Exist in solution CH CO2 Moderate tendency H.CO as a mixture of HCO to be protonated in HS HA,A and HO. HS aqueous solution. NH" NHs HCN CN- HCO3 C02 HO OH- NH3 Very weak acids NH2 Strong bases Weaker OH Negligible tendency 02- 100%protonated in Stronger acid Ha to dissociate. H aqueous solution. base
常见的共轭酸碱对 ⚫ 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