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山西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农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级)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9,文件大小:358.1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农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级 2014-11-1515:08 《作物栽培学(1)》1级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作物栽培学(1)1级 英文名称: Crop Cultivation 课程编号:101A2008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农学 开课学期:5学期 学时:48 学分:3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综合运用农业、生物茡 中许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硏究农作物生育规律和产量形成机理,研究获得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体系和单项技术及其原理。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思想;能了解各 种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掌握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 栽培技术措施的基本原理,学会进行作物栽培试验硏究必要的基本技能,能在实际生产上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作物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国家有关作物生产和发展大政方针,理解作物生产在种植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不可 代替的重要作用,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作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作物需水规律和需肥规律。掌握作物合理群体结构及其调控技术,实现作物髙 产、优质的关键技术措施。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作物栽培学》(1)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序 讲授时数|实验时数|讨论时数|上机时数 其他 共计备注 绪论 6 作物生长发育

农学专业理论课程教学大纲(1级) 2014-11-15 15:08 《作物栽培学(1)》1级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作物栽培学(1)1级 英文名称:Crop Cultivation 课程编号:101A2008 课程类型:专业(方向)课 适用专业:农学 开课学期:5学期 学 时:48 学 分:3 二、 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作物栽培学是农学专业的专业课,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综合运用农业、生物学 中许多学科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农作物生育规律和产量形成机理,研究获得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的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体系和单项技术及其原理。通过教学,应使学生牢固树立学农、爱农思想;能了解各 种农作物的经济价值和发展前景;掌握其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 栽培技术措施的基本原理,学会进行作物栽培试验研究必要的基本技能,能在实际生产上根据具体情况,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作物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国家有关作物生产和发展大政方针,理解作物生产在种植业和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不可 代替的重要作用,掌握农作物生产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掌握主要农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 作物对环境条件的需求,作物需水规律和需肥规律。掌握作物合理群体结构及其调控技术,实现作物高 产、优质的关键技术措施。 四、 教学进度安排表: 《作物栽培学》(1)课程学时分配表 章序 讲授时数 实验时数 讨论时数 上机时数 其他 共计 备注 绪论 6 作物生长发育 6 3

作物产量与品质 作物与环境 8661 336 作物生产技术 复习 合计 33 15 48 五、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绪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及硏究方法,了解我囯在作物起源中所占的地位,掌握 作物的分类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初步掌握作物栽培的硏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研究法 第二节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一)农业的发生 (二)世界各地最早种植的作物 (三)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 (四)我国作物的来源 第三节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一)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二)作物的驯化和创造 (三)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四)作物的分类 第四节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一)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合一

作物产量与品质 8 3 作物与环境 6 3 作物生产技术 6 6 复习 1 合计 33 15 48 五、 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及难点 第一章 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及研究方法,了解我国在作物起源中所占的地位,掌握 作物的分类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初步掌握作物栽培的研究方法。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 (一)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二) 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三) 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研究法 第二节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 (一) 农业的发生 (二) 世界各地最早种植的作物 (三) 中国是世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 (四) 我国作物的来源 第三节 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 (一) 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二) 作物的驯化和创造 (三) 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四) 作物的分类 第四节 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一) 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合一

(二)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精耕细作 第五节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种植业区划 (一)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 (二)我国的种植业区划 (三)山西省种植业区划 第六节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一)粮食安全和资源保护 (二)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掌握作物的分类。 (二)难点:作物栽培研究法的应用。 四、本章知识点 (一)作物栽培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1作物栽培学的定义:该定义揭示了作物栽培学的硏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 及品质形成规律;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个探 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研究对象—作物栽培学是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 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作物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2.性质:农业自然科学 3.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 4.任务: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 1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三大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作物栽培生理茡、农田生态茡以及长期以来作物栽培硏究的理论精华是作物栽培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和 理论基础 2组成部分

(二) 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精耕细作 第五节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和种植业区划 (一) 我国农业自然资源的特点及其评价 (二) 我国的种植业区划 (三)山西省种植业区划 第六节 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一) 粮食安全和资源保护 (二)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 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一) 重点: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掌握作物的分类。 (二) 难点:作物栽培研究法的应用。 四、本章知识点 (一)作物栽培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1.作物栽培学的定义:该定义揭示了作物栽培学的研究对象:2个规律——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 及品质形成规律;1个关系——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1个探 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研究对象——作物栽培学是以农田作物栽培系统为 研究对象,研究环境、作物及措施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 2.性质:农业自然科学。 3.特点: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 4.任务:探讨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理论和技术措施。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 1.理论来源和理论基础(三大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作物栽培生理学、农田生态学以及长期以来作物栽培研究的理论精华是作物栽培学的重要理论来源和 理论基础。 2.组成部分

当今的作物栽培茡体系主要涵盖作物生理学、作物生态学、作物管理学三个相互联系的学科领域,形 成了作物栽培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三)作物栽培的特点与目标 1作物栽培的特点:严格的地域性;明显的季节性;技术的适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系统的复杂性。 2作物栽培的目标:满足粮食需求;保障食物安全;增加供给的多样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作 物生产效益;改善作物的品质 (四)作物栽培研究法 1.生物观察法。2.生长分析法。3.发育研究法。4.生长发育研究法。 (五)作物的起源 1作物的起源过程。2.作物起源过程总结。3.植物的起源也就是农业的起源,也就是人类文明史的 开始。 (六)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七)我国作物的来源 1本土作物 2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一带引入的作物 3公元后从亚、非、欧各洲引入的作物 4从美洲引入的作物 (八)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九)作物的分类 1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 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作物对C02同化途径的特点,又可分为三碳(C3)作物和四碳 C4)作物;此外,在生产上,因播种期不同,可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在南方还有冬播作 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还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等等。 2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粮食作物(或称食用作物):(1)谷类作物(也叫禾谷类作物);(2)豆类作物(或称菽谷类作物);(3)薯芋类作 物(或称根茎类作物)

当今的作物栽培学体系主要涵盖作物生理学、作物生态学、作物管理学三个相互联系的学科领域,形 成了作物栽培学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三)作物栽培的特点与目标 1.作物栽培的特点:严格的地域性;明显的季节性;技术的适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系统的复杂性。 2.作物栽培的目标:满足粮食需求;保障食物安全;增加供给的多样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作 物生产效益;改善作物的品质。 (四)作物栽培研究法 1.生物观察法。2.生长分析法。3.发育研究法。4.生长发育研究法。 (五)作物的起源 1.作物的起源过程。2.作物起源过程总结。3.植物的起源也就是农业的起源,也就是人类文明史的 开始。 (六)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七)我国作物的来源 1.本土作物 2.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一带引入的作物 3.公元后从亚、非、欧各洲引入的作物 4.从美洲引入的作物 (八)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九)作物的分类 1.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按作物对温度条件的要求,可分为喜温作物和耐寒作物;按作物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分为长日照作 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根据作物对C02同化途径的特点,又可分为三碳(C3)作物和四碳 (C4)作物;此外,在生产上,因播种期不同,可分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秋播作物,在南方还有冬播作 物。按种植密度和田间管理方式不同,还可分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等等。 2.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 粮食作物(或称食用作物):(1)谷类作物(也叫禾谷类作物);(2)豆类作物(或称菽谷类作物);(3)薯芋类作 物(或称根茎类作物)

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1)纤维作物(2)油料作物;(3)糖料作物;(4)其他作物(有些是嗜好作 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等,此外还有挥发性油料作物,如香茅草等。 饲料和绿肥作物 (十)作物栽培学的演进与发展 1作物栽培学的发展简史 2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合一”;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精耕细作 (十一)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 (十二)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 1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2作物生长模拟研究及其应用;3.作物智能栽培技术;4.多学 科相融合的现代栽培技术硏究;5生物高新技术的硏究将进一步促进作物栽培学的发展。 (十三)我国种植业区划 (十四)山西省种植业分区 五、考核要求 一)了解 1.作物栽培理论和作物栽培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2.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3.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我国作物的来源; 4.中国种植业分区和山西省种植业分区 (二)理解 1.作物栽培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2.广义的“作物”与狭义的“作物”概念区别 3.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4.可持续农业的涵义,食物安全与种植业三元结构的含义。 5.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 (三)掌握 作物栽培硏究法

经济作物(或称工业原料作物):(1)纤维作物(2)油料作物;(3)糖料作物;(4)其他作物(有些是嗜好作 物)。主要有烟草、茶叶、薄荷、咖啡、啤酒花、代代花等,此外还有挥发性油料作物,如香茅草等。 饲料和绿肥作物 (十)作物栽培学的演进与发展 1.作物栽培学的发展简史 2.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合一”;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精耕细作。 (十一)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 (十二)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 1.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2.作物生长模拟研究及其应用;3.作物智能栽培技术;4.多学 科相融合的现代栽培技术研究;5.生物高新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作物栽培学的发展。 (十三)我国种植业区划 (十四)山西省种植业分区 五、考核要求 (一) 了解 1. 作物栽培理论和作物栽培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2. 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 3. 作物的起源和起源中心,我国作物的来源; 4. 中国种植业分区和山西省种植业分区; (二) 理解 1. 作物栽培学的对象、性质与任务 2. 广义的“作物”与狭义的“作物”概念区别 3. 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4.可持续农业的涵义,食物安全与种植业三元结构的含义。 5.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 (三) 掌握 作物栽培研究法

(四)熟练掌握 作物栽培学中的作物分类 第二章作物的生长发育 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特性,理解作物器官之间的同伸关系,明确单子叶与 双子叶作物的根、茎、叶的区别,掌握作物的温、光特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在引种、栽培和育种上的应 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 (一)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 (二)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三)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第二节作物的器官建成 (一)种子萌发 (二)根的生长 (三)茎的生长 (四)叶的生长 (五)花的发育 (六)种子和果实发育 第三节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作物的感温性 (二)作物的感光性 (三)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四)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第四节作物生长的一些相关 (一)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二)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

(四) 熟练掌握 作物栽培学中的作物分类 第二章 作物的生长发育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各个器官的生长发育特性,理解作物器官之间的同伸关系,明确单子叶与 双子叶作物的根、茎、叶的区别,掌握作物的温、光特性和基本营养生长性在引种、栽培和育种上的应 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作物生长与发育的特点 (一) 作物生长与发育的概念 (二) 作物生长的一般进程 (三) 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第二节 作物的器官建成 (一) 种子萌发 (二) 根的生长 (三) 茎的生长 (四) 叶的生长 (五) 花的发育 (六) 种子和果实发育 第三节 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一) 作物的感温性 (二) 作物的感光性 (三) 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四) 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 第四节 作物生长的一些相关 (一)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二) 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

(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课程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作物不同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相关性,掌握单子叶与双子叶作物根、茎、叶的 区别。 (二)难点:作物的温、光特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在作物引种、栽培和育种上的应用。 四、本章知识点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二)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三)S型曲线及其S形生长进程的应用 (四)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作物生育期的概念2.作物生育期长短的表现3.影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的因素 4作物的生育时期 (五)种子萌发 1作物的种子的概念和组成 2作物种子萌发过程:有性繁殖作物的种孑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等3个阶段;无性繁殖作物的 萌发过程。 3种子发芽的内、外条件 (六)种子的寿命和种子休眠 (七)子叶出土类型 1.子叶出土的作物2.子叶不出土(留土)的作物3.子叶半出土作物。 (八)作物的根系 1.须根系 2.直根系 3根的生长 4作物根系的深度类型 5根生长的几种趋性:向水性、趋肥性、向氧性。根据根系的向氧性,所以要求耕层土壤通气性要好, 这是根系生长的必要条件。在生产上经常中耕,使土壤疏松通气,是促根的常用手段之

(三)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一)重点:掌握作物不同器官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相关性,掌握单子叶与双子叶作物根、茎、叶的 区别。 (二)难点:作物的温、光特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在作物引种、栽培和育种上的应用。 四、本章知识点 (一)生长发育的概念 (二)生长与发育的关系 (三) S型曲线及其S形生长进程的应用 (四)作物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1.作物生育期的概念2.作物生育期长短的表现3.影响作物生育期的长短的因素 4.作物的生育时期 (五)种子萌发 1.作物的种子的概念和组成 2.作物种子萌发过程:有性繁殖作物的种子的萌发分为吸胀、萌动和发芽等3个阶段;无性繁殖作物的 萌发过程。 3.种子发芽的内、外条件 (六)种子的寿命和种子休眠 (七)子叶出土类型 1.子叶出土的作物 2.子叶不出土(留土)的作物 3.子叶半出土作物。 (八)作物的根系 1.须根系 2.直根系 3.根的生长 4.作物根系的深度类型 5.根生长的几种趋性:向水性、趋肥性、向氧性。根据根系的向氧性,所以要求耕层土壤通气性要好, 这是根系生长的必要条件。在生产上经常中耕,使土壤疏松通气,是促根的常用手段之—

根据作物根的以上3个特性,生产上经常用“蹲苗”措施来控上促下,而蹲苗的3个措施就是不灌水、 不施肥、勤中耕。 6影响根生长的条件 (九)茎的生长 1.单子叶作物的茎。 2.双子叶作物的茎。 3茎的生长 4影响茎、枝(分蘖生长的因素(1)种植密度。(2)施肥。(3)选用矮秆和茎秆机械组织发达的品 (十)叶的生长 1.单子叶作物的叶 2.双子叶作物的叶 3作物叶的生长(1)叶分化和生长的三个阶段。(2)叶的功能期。(3)叶面积指数 4.影响叶生长的一些因素 (十)花的发育 1.禾各类作物的花序 2.双子叶作物的花序 3开花、授粉和受精:(1)开花顺序(2)授粉与授粉方式(3)受精 4,影响花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的外界条件:(1)营养条件(2)温度(3)水分(4)天气 (十二)种子和果实发育 1作物的种子和果实:(1)禾谷类作物(2)双子叶作物 2种子和果实的发育 3影响种子和果实发育的因素 (十三)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1.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概念及其外在表现 2作物的感温性类型 3作物的感光性类型

根据作物根的以上3个特性,生产上经常用“蹲苗”措施来控上促下,而蹲苗的3个措施就是不灌水、 不施肥、勤中耕。 6.影响根生长的条件 (九)茎的生长 1.单子叶作物的茎。 2.双子叶作物的茎。 3.茎的生长 4.影响茎、枝(分蘖)生长的因素 (1)种植密度。(2)施肥。(3)选用矮秆和茎秆机械组织发达的品 种。 (十)叶的生长 1.单子叶作物的叶。 2.双子叶作物的叶 3.作物叶的生长 (1)叶分化和生长的三个阶段。(2)叶的功能期。(3)叶面积指数。 4.影响叶生长的一些因素 (十一)花的发育 1.禾各类作物的花序 2.双子叶作物的花序 3.开花、授粉和受精:(1)开花顺序 (2)授粉与授粉方式(3)受精 4.影响花器官分化、开花授粉受精的外界条件:(1)营养条件(2)温度(3)水分 (4)天气 (十二)种子和果实发育 1.作物的种子和果实 :(1)禾谷类作物 (2)双子叶作物 2.种子和果实的发育 3.影响种子和果实发育的因素 (十三)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 1.作物的温光反应特性概念及其外在表现 2.作物的感温性类型 3.作物的感光性类型

4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5作物在温度和光周期诱导下植株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 6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1)在引种上的应用;(2)在栽培上的应用;(3)在育种上的 应用 (十四)作物生长的一些相关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概念;(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 2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1)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的相互交换;(2)地上部与地下部重 量保持定比例;(3)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对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不-致 3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1)禾谷类作物营养器官间的同伸关系;(2)禾谷类作物幼穗与营养器官的同伸 关系;(3)双子叶作物器官间的同伸关系 4个体与群体的关系:(1)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2)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 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3)利用作物群体自动调节原理采取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五、本章考核要求 (一)了解 1.掌握生长、发育、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概念 2.作物生产上的“种子”的概念 3.LA、LAD、NAR的概念 4.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概念 5.作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以及层次结构的概念;掌握同伸关系、叶龄指数和反馈的概念。 (二)理解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作物由营养体向生殖体过度的条件 2.种子休眠的原因、破除休眠的方法,种子发芽标准、条件,种子岀土类型 3.单子叶作物与双子叶作物根、茎、叶的区别;作物根系的深度类型;根生长的几种趋性以及“根冠 比”的概念;作物授粉的方式 (三)掌握 S"型生长曲线及其应用;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及其应用 (四)熟练掌握

4.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性 5.作物在温度和光周期诱导下植株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 6.作物温光反应特性在生产上的应用:(1)在引种上的应用;(2)在栽培上的应用;(3)在育种上的 应用 (十四) 作物生长的一些相关 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相关:(1)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概念;(2)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3)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调控 2.地上部生长与地下部生长的关系: (1)地上部与地下部物质的相互交换; (2)地上部与地下部重 量保持一定比例; (3)环境条件和栽培技术措施对地下部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不一致 3.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1)禾谷类作物营养器官间的同伸关系 ;(2)禾谷类作物幼穗与营养器官的同伸 关系 ;(3)双子叶作物器官间的同伸关系 4.个体与群体的关系:(1)作物个体和群体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2)合理的种植密度有利于 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 (3)利用作物群体自动调节原理采取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作物产量 五、本章考核要求 (一)了解 1. 掌握生长、发育、营养生长、生殖生长的概念 2. 作物生产上的“种子”的概念 3. LAI、LAD、NAR的概念 4. 生育期和生育时期概念 5. 作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群体以及层次结构的概念;掌握同伸关系、叶龄指数和反馈的概念。 (二)理解 1.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及其调控、作物由营养体向生殖体过度的条件 2. 种子休眠的原因、破除休眠的方法,种子发芽标准、条件,种子出土类型 3. 单子叶作物与双子叶作物根、茎、叶的区别;作物根系的深度类型;根生长的几种趋性以及“根冠 比”的概念;作物授粉的方式。 (三)掌握 “S”型生长曲线及其应用;作物器官的同伸关系及其应用。 (四) 熟练掌握

温光反应特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及三性在作物引种、栽培和育种上的意义及其应用 第三章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 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作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理解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掌握作物测产的方 掌握提高作物产量潜力和产品品质的途径。 课程内容 第一节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一)作物产量 (二)产量构成因素 (三)作物产量形成特点 第二节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 (一)源 (二)库 (三)流 (四)源、流、库的协调及其应用 第三节作物产量的潜力 (一)光、温、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潜力 (二)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 第四节作物品质及其形成 (一)作物品质的概念 (二)作物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第五节作物品质的改良 (一)优质品种的选用 (二)环境条件对品质的影响 (三)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温光反应特性、基本营养生长性及三性在作物引种、栽培和育种上的意义及其应用。 第三章 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的形成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要求学生了解作物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理解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掌握作物测产的方 法,掌握提高作物产量潜力和产品品质的途径。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作物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一)作物产量 (二)产量构成因素 (三)作物产量形成特点 第二节 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 (一) 源 (二) 库 (三) 流 (四) 源、流、库的协调及其应用 第三节 作物产量的潜力 (一) 光、温、水资源与作物生产潜力 (二) 提高产量潜力的途径 第四节 作物品质及其形成 (一) 作物品质的概念 (二) 作物品质形成的生理生化基础 第五节 作物品质的改良 (一) 优质品种的选用 (二) 环境条件对品质的影响 (三) 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关系 三、课程的重点难点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9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