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2014-11-1514:38 章节 第一章绪论(6学时) 教学目的 理解作物栽培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了解我国在作物起源中所占的地位 和要求 掌握作物的分类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能够对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简单的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掌握作物的分类 难点:作物栽培研究法的应用 §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1学时) 教学进程 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含章节 作物栽培学定义:研究对象:性质:农业自然科学:特点:综合性、实践 教学内容、性、应用性:任务: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 教学方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 法、辅助手 段) 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最初的理论来源: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和历史上的生产经验总结 直接的理论来源:作物生理学、作物生态学和现代生产经验总结 理论基础:作物栽培生理学、农田生态学和作物栽培研究的理论精华 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研究法 )作物栽培的特点 严格的地域性:明显的季节性:技术的适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系统的复杂 根据以上论述,在进行作物栽培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技术适用、持续发展、灵活协调” 二)作物栽培研究法 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2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1学时) 作物起源过程;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先的差异(6个方面的差异) 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茹可夫斯基大基因中心学说 我国作物的来源 本土作物;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一带引入的作物:公元后从 亚、非、欧各洲引入的作物:从美洲引入的作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3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1学时) 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 始森林减少,草原退化严重,土地受水蚀、风蚀面积大:物种受到威胁或正在减 少:遗传种质资源正在减少:由于单纯追求高产,致使许多古老的作物、土著的 品种因不被重视和遭到排挤而失传或者灭绝。 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引种概念: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 地的作物资源。它包括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二)引种的原则:1.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 阶段都要求相应的生活生态条件与之相协调;2.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3.被引种 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 作物的分类 (一)广义作物、狭义作物的概念 (二)分类 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这是通常采用的最主要的分类法,按 照这一分类法可将作物分成3大部分,8大类别 粮食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 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其他作物) 同料和绿肥作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第一章 绪论 2014-11-15 14:38 章节 第一章 绪论(6学时) 教学目的 和要求 理解作物栽培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了解我国在作物起源中所占的地位, 掌握作物的分类方法以及各自的特点,能够对作物栽培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简单的 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与任务,掌握作物的分类。 难点:作物栽培研究法的应用。 教学进程 (含章节 教 学 内 容 、 学时分配、 教 学 方 法、 辅助手 段) §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法(1学时) 一、作物栽培学的性质和任务 作物栽培学定义;研究对象;性质:农业自然科学;特点:综合性、实践 性、应用性;任务:根据作物品种的要求,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与之 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作物品种的基因型得以表达,使其遗传潜力得以发 挥。 二、作物栽培学的理论基础 最初的理论来源: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和历史上的生产经验总结 直接的理论来源:作物生理学、作物生态学和现代生产经验总结 理论基础:作物栽培生理学、农田生态学和作物栽培研究的理论精华 三、作物栽培学的特点和研究法 (一)作物栽培的特点 严格的地域性;明显的季节性;技术的适用性;生产的连续性;系统的复杂 性。 根据以上论述,在进行作物栽培过程中要尽量做到“因地制宜、不违农时、 技术适用、持续发展、灵活协调”。 (二)作物栽培研究法 生物观察法;生长分析法;发育研究法;生长发育研究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 §2作物的起源和起源地(1学时) 一、作物的起源 作物起源过程; 栽培作物与其野生祖先的差异(6个方面的差异)。 二、栽培植物起源中心 瓦维洛夫起源中心学说; 茹可夫斯基大基因中心学说。 三、我国作物的来源 本土作物;公元前100年前后从中亚和印度一带引入的作物;公元后从 亚、非、欧各洲引入的作物;从美洲引入的作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3 作物的多样性和作物分类(1学时) 一、作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我国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主要表现在: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原 始森林减少,草原退化严重,土地受水蚀、风蚀面积大;物种受到威胁或正在减 少;遗传种质资源正在减少:由于单纯追求高产,致使许多古老的作物、土著的 品种因不被重视和遭到排挤而失传或者灭绝。 二、作物引种及引种原则 (一)引种概念: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当地所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 地的作物资源。它包括简单引种和驯化引种。 (二)引种的原则:1.生活条件需得到满足,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每个 阶段都要求相应的生活生态条件与之相协调;2.克服限制因子的影响;3.被引种 作物对引种地的环境有逐步适应的过程。 三、作物的分类 (一)广义作物、 狭义作物的概念; (二)分类 根据作物的生理生态特性分类; 按作物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分类:这是通常采用的最主要的分类法,按 照这一分类法可将作物分成3大部分,8大类别。 粮食作物(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 经济作物(纤维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其他作物) 饲料和绿肥作物 教学方法:讲授法
§4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1学时) 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一—“天人合一” 什么叫“三才“观念:典型例子:现实意义 人们仍需在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在运筹天时、地利 作物本性三者的关系中,在“天、地、人”的和谐中求得作物产量的增长 “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生态被破坏的当今尤应认真 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一一精耕细作 (一)“深耕细锄”、“粪多力勤”、“少种多收” )“盗天地时利”(巧用天时和地利):主要指复种、轮作、间作等,充 分合理利用季节和地力 (三)“地力常新壮”(维持土壤肥力) 三、我国传统农业的弊病 劳动强度过大,80%的人口为温饱而操劳,几千年自给半自给的封闭式经营 方式是必须及早摈弃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 §5种植业区划(1学时) 我国种植业区划 70年代末,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综合农业区和31个二 级农业区 山西省种植业分区 晋南盆地区:该盆地是山西省小麦、棉花生产基地。 晋中盆地区:是山西小麦和杂粮的主要产区 晋北盆地区:是全省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和甜菜的重要产区。 晋东南盆地区:是全省最小的山间盆地。是山西玉米、谷子等主要秋粮的重 要产区。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玉米、小麦、谷子大体各占1/3左右。本区是山西 麻皮的主要产区,所产潞麻在全国久负盛名 晋西黄土丘陵区:为不稳定的两年三熟制种植区 吕梁山区:为良好的宜林、宜牧山区。种植业重点发展马铃薯、胡麻 晋西北高寒风沙区:一年只能种一熟耐寒或喜凉作物,如马铃薯、莜 麦、胡麻、豆类、谷黍等杂粮作物 太岳、中条山区: 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中山以下的河谷丘陵地带,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 子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及油料作物 太行山区:农作物以玉米、 豆类为主。另外还有党参等中药材。 五台山、恒山区:,主要作物为谷子、马铃薯、玉米、豆类,生产水平较 低。气候凉爽适于马铃薯良种繁育,在五台山已建成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 教学方法:讲授法 §6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1学时) 作物栽培的目标 足粮食需求:保障食物安全:增加供给的多样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作物生产效益;改善作物的品质 、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 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作物生长模拟 研究及其应用:作物智能栽培技术:多学科相融合的现代栽培技术研究:生物高 新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作物栽培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法 1.作物栽培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2.我国在作物起源中占有什么地位? 3.栽培植物与其野生祖先的差异。 4.我国现存的四篇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以及观点 本章思考题5.你对可持续农业是怎样理解的? 6.研究作物起源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7.作物栽培有啥特点? 作物、食物安全的概念 9.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可将作物分成几类?请举例说 1.李焕章,韩学信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7.41-24 参考资料|2.杨守仁,郑丕尧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10
教学方法:讲授法 §4我国古代作物栽培的特点和经验(1学时) 一、我国古代的农学思想——“天人合一” 什么叫“三才“观念;典型例子;现实意义 人们仍需在顺应天、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去改造自然,在运筹天时、地利、 作物本性三者的关系中,在“天、地、人”的和谐中求得作物产量的增长。 “天人合一”的观念,在“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生态被破坏的当今尤应认真 坚持。 二、我国历代的种植业传统——精耕细作 (一)“深耕细锄”、“粪多力勤”、“少种多收”。 (二)“盗天地时利”(巧用天时和地利):主要指复种、轮作、间作等,充 分合理利用季节和地力。 (三)“地力常新壮”(维持土壤肥力) 三、我国传统农业的弊病 劳动强度过大,80%的人口为温饱而操劳,几千年自给半自给的封闭式经营 方式是必须及早摈弃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 §5种植业区划(1学时) 一、我国种植业区划 70年代末,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10个一级综合农业区和31个二 级农业区。 二、山西省种植业分区 晋南盆地区:该盆地是山西省小麦、棉花生产基地。 晋中盆地区:是山西小麦和杂粮的主要产区。 晋北盆地区:是全省春小麦、春玉米、马铃薯和甜菜的重要产区。 晋东南盆地区:是全省最小的山间盆地。是山西玉米、谷子等主要秋粮的重 要产区。在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玉米、小麦、谷子大体各占1/3左右。本区是山西 麻皮的主要产区,所产潞麻在全国久负盛名。 晋西黄土丘陵区:为不稳定的两年三熟制种植区。 吕梁山区:为良好的宜林、宜牧山区。种植业重点发展马铃薯、胡麻。 晋西北高寒风沙区:一年只能种一熟耐寒或喜凉作物,如马铃薯、莜 麦、胡麻、豆类、谷黍等杂粮作物。 太岳、中条山区: 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中山以下的河谷丘陵地带,粮食作物主要以小麦、玉米、 谷子为主。经济作物有棉花及油料作物。 太行山区:农作物以玉米、谷子、豆类为主。另外还有党参等中药材。 五台山、恒山区:,主要作物为谷子、马铃薯、玉米、豆类,生产水平较 低。气候凉爽适于马铃薯良种繁育,在五台山已建成脱毒马铃薯繁育基地。 教学方法:讲授法 §6可持续农业与作物栽培科技进步(1学时) 一、作物栽培的目标 满足粮食需求;保障食物安全;增加供给的多样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提高作物生产效益;改善作物的品质。 二、作物栽培科技进步 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 作物栽培学的新进展:作物的“源、流、库”理论及其应用;作物生长模拟 研究及其应用;作物智能栽培技术;多学科相融合的现代栽培技术研究;生物高 新技术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作物栽培学的发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本章思考题 1. 作物栽培学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2. 我国在作物起源中占有什么地位? 3. 栽培植物与其野生祖先的差异。 4. 我国现存的四篇最古老的农学论文的名称以及观点。 5. 你对可持续农业是怎样理解的? 6. 研究作物起源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7. 作物栽培有啥特点? 8. 作物、食物安全的概念。 9. 根据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可将作物分成几类?请举例说 明。 主要 参考资料 1. 李焕章,韩学信主编.《作物栽培学》.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4 1-24 2. 杨守仁,郑丕尧主编.《作物栽培学概论》.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10 1-40
备注 重点掌握作物的分类
备注 重点掌握作物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