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长沙理工大学:《财政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版)第六章 税收原理及税制(个人所得税)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4,文件大小:521KB,团购合买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 计税办法及计税 征税办法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 计税办法及计税 代征税办法

1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 计税办法及计税 征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基本制度 纳税人 1、纳税人: 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 包括: 自然人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其中: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人投资,企业为个人所有; 企业规模校小,一般由业主直接从事企业经 营,利润归业主; 业主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 合伙企业:厂由2人或2人以上共同投资,企业归合伙人共同 所有; 一般由合伙人直接从事经营,通过合同协议来 确定投资者的权利、义务、贵任和风险,分 配企业利润; 合伙人对企业偾务负有无限清偿贵任

2 个人所得税基本制度 一、纳税人 1、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的个人 包括: 自然人 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 合伙企业 其中:个人独资企业:由一人投资,企业为个人所有; 企业规模较小,一般由业主直接从事企业经 营,利润归业主; 业主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 合伙企业:由2人或2人以上共同投资,企业归合伙人共同 所有; 一般由合伙人直接从事经营,通过合同协议来 确定投资者的权利、义务、责任和风险,分 配企业利润; 合伙人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清偿责任

、所得税纳税人分为:「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1) 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住所标准 几居住时间标准:一个纳税年度内住满365天 (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确定: 居民: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 境内住满一年的个人 居民分为: 「长期居民:境内居住满5年的居民 短期居民 非居民:「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却在境内居住,但一个纳税年 度内居住不满一

3 2、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分为: 居民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1)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划分标准: 住所标准 居住时间标准:一个纳税年度内住满365天 (2)居民纳税人与非居民纳税人的确定: 居民: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 境内住满一年的个人 居民分为: 长期居民:境内居住满5年的居民 短期居民 非居民: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却在境内居住,但一个纳税年 度内居住不满一年

课税对象 (一) 税目: 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4 二、课税对象: (一)税目: 工资、薪金所得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 对企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 稿酬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股息、利息、红利所得 财产租赁所得 财产转让所得 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

注:工薪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属于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二)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义务 1、居民的纳税义务: (1)一般: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2)特殊: 非长期居民:「由中国境内企业、个人雇主支付的所得 境外所得中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及其 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支付的部分 2、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1)一般: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5 注:工薪所得: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劳务报酬所得:属于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二)居民与非居民的纳税义务 1、居民的纳税义务: (1)一般: 境内所得 境外所得 (2)特殊: 非长期居民:由中国境内企业、个人雇主支付的所得 境外所得中由中国境内公司、企业及其 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支付的部分 2、非居民纳税人的纳税义务: (1)一般: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2)特殊: 1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 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限内在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 过183日的; 只就其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由中国境内企业、个人雇主 支付或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征收所得税。 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设在中国境内机构 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免缴所得税。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工薪所得:劳务活动所在地(发生地)为收入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生产经营地在中国境内; 3、财产租赁所得:财产在中国境内使用; 4、财产转让所得:不动产及土地:坐落地或存在地在境内 其他财产: 在中国境内转让

6 (2)特殊: 1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过90日的; 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限内在境内连续或累计居住不超 过183日的; 只就其在中国境内工作期间由中国境内企业、个人雇主 支付或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征收所得税。 中国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是由该雇主设在中国境内机构 负担的工资薪金所得,免缴所得税。 (三)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工薪所得:劳务活动所在地(发生地)为收入来源地; 2、生产经营所得:生产经营地在中国境内; 3、财产租赁所得:财产在中国境内使用; 4、财产转让所得:不动产及土地:坐落地或存在地在境内 其他财产: 在中国境内转让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需权的使用地在中国境内; 6、股息、利息、红利所得:持有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 或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取得的 所得; 7、奖金及中奖所得:中国境内的各种竞赛活动的奖金; 购买中国境内单位发行的形票取得的中奖所得

7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特需权的使用地在中国境内; 6、股息、利息、红利所得:持有中国境内的公司、企业 或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的各种债券、股票、股权取得的 所得; 7、奖金及中奖所得:中国境内的各种竞赛活动的奖金; 购买中国境内单位发行的彩票取得的中奖所得

三、税率 1、工薪所得: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级數 (%) 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 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 分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速算 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00元的 不超过1455元的 3 0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过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过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 分 30 2755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 分 35 5505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超过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三、税率 1、工薪所得: 7级超额累进税率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 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 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 的工资、薪金所得

❖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 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 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 的工资、薪金所得

2011年9月1日前的工薪所得税率表 级次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2000元 10 25 3 超过2000~5000元 15 125 4 超过5000-20000元 20 375 5 超过20000~40000元 25 1375 6 超过40000~60000元 30 3375 7 超过60000-80000元 35 6375 8 超过80000~100000 40 10375 元 9 超过100000元的部 45 15375 分

10 级次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过500~2000元 10 25 3 超过2000~5000元 15 125 4 超过5000~20000元 20 375 5 超过20000~40000元 25 1375 6 超过40000~60000元 30 3375 7 超过60000~80000元 35 6375 8 超过80000~100000 元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 分 45 15375 2011年9月1日前的工薪所得税率表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4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