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让我们起航 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非常棒:学 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答。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 乐的心绪漾动,我们也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老师寄语 说明:本次考试总分为100分,其中卷面分占3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分) 经典诗句填空。(8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4)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⑤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学习和思 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 ”。(《论语为政》) ⑥《天净沙·秋思》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两句是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6分)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cu,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huan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决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 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 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滋润心田的 是一股股清泉细流。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应和()贮()蓄花团锦ci()瘫huon()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美不胜收”的意思是 (1分) ④4)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 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1分) 3.综合性学习(共8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阅读的视 野。请你完成以下“语文”知识任务 (1)【对联集锦】对联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 入座。(2分) 油漆店 B.裁缝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2)【新新词语】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人类使用的语言大家庭里也时常会出 现新成员,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吗?(2分) ①out ②伊妹儿 (3)某同学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现: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常会出现错 别字。你能就街头、荧屏、报刊规范用字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吗?(1分) 我的建议
二中实验学校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让我们起航, 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你会惊奇地发现你非常棒:学 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动笔吧!仔细审题,冷静作答。愿你们在答题中有一种快 乐的心绪漾动,我们也期待着和你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 ——老师寄语 说明:本次考试总分为 100 分,其中卷面分占 3 分。考试时间为:120 分钟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5 分) 1. 经典诗句填空。(8 分)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 。(《钱塘湖春行》) ② ,江春入旧年。(《次北固山下》) ③烟笼寒水月笼沙, 。(《泊秦淮》) ④ ,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 ⑤2013 年 3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党校建校 80 周年庆祝大会上讲到,学习和思 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___________ ,_______ ”。(《论语 为政》) ⑥《天净沙•秋思》中描写苍凉萧瑟的秋景的两句是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⑷题。(6 分) 轻轻地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眼前花团锦 cù,美不胜收:解决散步时的分歧彰显 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瘫 huàn 的史铁生在秋天怀念与母亲决别的情景时收获着“好好 儿活”的勇气;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 贮.蓄的绿色奉献给济南的冬天……在语文的世界里,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滋润心田的 是一股股清泉细流。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应和.( ) 贮.( )蓄 花团锦 cù( )瘫 huàn( )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⑶“美不胜收”的意思是 (1 分) ⑷文末画线两句的句式不够协调,请调整后一句的语序,使它与前一句的句式一致,把调整 后的句子写出来。(可以增删一两个字词)(1 分) 3.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我们在精彩的语文世界里徜徉,吮吸着知识的营养,开拓阅读的视 野。请你完成以下“语文”知识任务。 ⑴【对联集锦】对联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阅读下面的对联,选择相应的店铺对号 入座。(2 分) A.油漆店 B.裁缝店 ①好将妙手夸针巧,漫把春光细剪裁。( ) ②此是春华秋实事业,并非东涂西抹文章。( ) ⑵【新新词语】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人类使用的语言大家庭里也时常会出 现新成员,你知道下面这些词语的含义吗?(2 分) ①out—— ②伊妹儿—— ⑶某同学在“漫游语文世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发现:街头巷尾、荧屏报刊中常会出现错 别字。你能就街头、荧屏、报刊规范用字提一条合理化建议吗?(1 分) 我的建议:
(4)活动结束后,李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的作文,下面是 其中的一段,老师发现:画线句都有语病,请你对它们进行修改。(3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生活海洋中飞跃的 串浪花,光彩夺目。【B】它不仅服务于生活,而且点缀着生活。生活中的语文多姿多彩, 不过,【C】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的人,才会发现她的无穷魅力。 【A】处应改为 【B】处应改为 【C】处应改为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3分)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请求, 老魔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这则寓言选自《 它的寓意是 二、阅读(42分) (一)春(节选)(13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 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 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分) 6.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 面与它最接近?()(2分) 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7.“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有什么表达效 果?(2分) 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2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9.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和生长旺盛的词语(2分) A、描写质地的 B、描写色泽的:绿绿的 C、描写生长旺盛的 10.第二段采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请默写出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二) 女教师(14分) 村里新来了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姓陈
⑷活动结束后,李华同学写了一篇题为《“生活处处有语文”给我的启示》的作文,下面是 其中的一段,老师发现:画线句都有语病,请你对它们进行修改。(3 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更加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语文是生活海洋中飞跃的一 串浪花,光彩夺目。【B】它不仅服务于生活,而且点缀着生活。生活中的语文多姿多彩, 不过,【C】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的人,才会发现她的无穷魅力。 【A】处应改为 【B】处应改为 【C】处应改为 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3 分) 乌龟和老鹰 乌龟请求老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请求, 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 这则寓言选自《________________》,它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42 分) (一)春(节选)(13 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 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 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 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5.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 分) 6.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 面与它最接近?( )(2 分) A、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 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 7.“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有什么表达效 果?(2 分) 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2 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9.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和生长旺盛的词语(2 分) A、 描写质地的: B、描写色泽的:绿绿的 C、描写生长旺盛的: 10.第二段采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方法,请默写出虚写的句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 分) (二) 女教师 (14 分) 村里新来了一名年轻的女教师,姓陈
陈老师来报到的那天,正逢着下雪天,白皑皑的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来,紧紧 地把村子遮掩住了 陈老师是乘县教育局的小车子来的,车子驶到村口因为路滑就进不去了。陈老师想从车 上下来走着进村,可去接陈老师的村里人不肯,硬是把她阻在了车里面。村长说:陈老师是 从城里来的,城里人不能受冻。村里的人于是用肩膀把车子抬进了村里 陈老师去的是村小,其实村里压根儿就这一所学校,村长说,在大山里能有这样一所学 校已经相当不错了。 村小的校舍破破的,像城里废弃的仓库,校门口的操场也是坑玩洼洼,不过蛮大的,有 城里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长说,村里只能给娃儿们围大操场,盖校舍根本就不敢想。陈老 师眼睛湿湿的,几天后她将寝室搬到操场边,陈老师对村长说:“我会看着新校舍建起来的。” “想不想走出大山去?”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问学生。 “想!老师,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城里?”学生们睁着一双双大眼睛问。 “那要看你们的本事,不读书是出不去的。 “那我们不出去了。”下面的学生争着说 为啥?”陈老师惊问。 “读书太累。” “你们全是混蛋!”她气得把教科书往墙上砸过去。 看见老师生气,这些小学生全缩着小脑袋不做声了,教室内一下子变得静静的。窗外, 雪花满天飞舞着,“啪啪”打在窗提上,在玻璃窗上绽开一朵朵好看的小花。 “再问你们一遍,想读书吗?”陈老师坚持着最后的忍耐。 学生们也许是受惊吓了,这时候谁也不敢吭声。 “今天我在操场上爬给你们看,你们想读书了我再来上课。”陈老师一甩头,猛地打开 教室的门出去了 “陈老师!”学生们呼啦一下惊叫着也跟着往门外跑。 学生们齐齐地拥在矮矮的走廊下,寒风中狂飞的雪花呼呼地扑向他们的小脸。陈老师单 薄的身子跪在雪地上,任凭冰冷的雪花无情地摧残她秀美的头发,她张开手臂用十根手指狠 狠地抓着雪泥,像乞讨者似的一步一步往前爬 “老师,我们错了。”学生们急得哭了起来。 “老师,别这样,你的裤子磨破了。”学生们一个个跑过去想搀扶她。 “滚开,让我爬下去。”她在雪地上尖声地叫着 我们不滚开,我们要老师去课堂。” “想读书吗?” “想。”学生们哭着跪在雪地上。 “黑板上写着什么字?” 走一出一大一山一去。”大家一个字一个字地背着陈老师刚教的话。“继续念。” “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操场上嘹亮地响起 “都回教室去吧,老师想听你们的读书声。”陈老师满脸泪花地拥抱着孩子们。雪越下越大 这是大山里好多年以来下得最大的一场雪。陈老师终于从雪地上站了起来 14.读完本文第三段后你有何感受?请写出两点来。(2分) 15.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用了“混蛋”、“砸”等词语却不会影响陈老师 的美好形象,为什么?(4分)
陈老师来报到的那天,正逢着下雪天,白皑皑的雪花一朵一朵地从天空中飘下来,紧紧 地把村子遮掩住了。 陈老师是乘县教育局的小车子来的,车子驶到村口因为路滑就进不去了。陈老师想从车 上下来走着进村,可去接陈老师的村里人不肯,硬是把她阻在了车里面。村长说:陈老师是 从城里来的,城里人不能受冻。村里的人于是用肩膀把车子抬进了村里。 陈老师去的是村小,其实村里压根儿就这一所学校,村长说,在大山里能有这样一所学 校已经相当不错了。 村小的校舍破破的,像城里废弃的仓库,校门口的操场也是坑玩洼洼,不过蛮大的,有 城里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村长说,村里只能给娃儿们围大操场,盖校舍根本就不敢想。陈老 师眼睛湿湿的,几天后她将寝室搬到操场边,陈老师对村长说:“我会看着新校舍建起来的。” “想不想走出大山去?”有一次在课堂上她问学生。 “想!老师,你什么时候带我们去城里?”学生们睁着一双双大眼睛问。 “那要看你们的本事,不读书是出不去的。” “那我们不出去了。”下面的学生争着说。 “为啥?”陈老师惊问。 “读书太累。” “你们全是混蛋!”她气得把教科书往墙上砸过去。 看见老师生气,这些小学生全缩着小脑袋不做声了,教室内一下子变得静静的。窗外, 雪花满天飞舞着,“啪啪”打在窗提上,在玻璃窗上绽开一朵朵好看的小花。 “再问你们一遍,想读书吗?”陈老师坚持着最后的忍耐。 学生们也许是受惊吓了,这时候谁也不敢吭声。 “今天我在操场上爬给你们看,你们想读书了我再来上课。”陈老师一甩头,猛地打开 教室的门出去了。 “陈老师!”学生们呼啦一下惊叫着也跟着往门外跑。 学生们齐齐地拥在矮矮的走廊下,寒风中狂飞的雪花呼呼地扑向他们的小脸。陈老师单 薄的身子跪在雪地上,任凭冰冷的雪花无情地摧残她秀美的头发,她张开手臂用十根手指狠 狠地抓着雪泥,像乞讨者似的一步一步往前爬。 “老师,我们错了。”学生们急得哭了起来。 “老师,别这样,你的裤子磨破了。”学生们一个个跑过去想搀扶她。 “滚开,让我爬下去。”她在雪地上尖声地叫着。 “我们不滚开,我们要老师去课堂。” “想读书吗?” “想。”学生们哭着跪在雪地上。 “黑板上写着什么字?” “走― 出― 大― 山― 去。”大家一个字一个字地背着陈老师刚教的话。“继续念。” “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 … ”震耳欲聋的声音在操场上嘹亮地响起。 “都回教室去吧,老师想听你们的读书声。”陈老师满脸泪花地拥抱着孩子们。雪越下越大, 这是大山里好多年以来下得最大的一场雪。陈老师终于从雪地上站了起来。 14 .读完本文第三段后你有何感受?请写出两点来。(2 分) 15.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方法?句中用了“混蛋”、“砸”等词语却不会影响陈老师 的美好形象,为什么?( 4 分)
16.联系上下文,回答关于“走出大山去”的问题。(4分) ①从“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你听出了孩子 们怎样的心声? ②“走出大山去”的含义是什么? 17.结合选文,分析陈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分) 18.结尾对雪景的描写富含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 (三) 《论语》(节选)(15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不亦说乎 (2)传不习乎 (3)饭疏食饮水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按要求写出一例下列句子(3分) 谈学习方法的 B、谈学习态度的: C、谈个人修养的 4.“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一问题,两者强调的重点是 否相同?为什么?(3分) 5.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作文同学们,当我们用敏锐的双眸去细心地观察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 温暖和温情: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春天的和风是温暖的;伤心时一句安慰的话语是温暖的, 困境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是温暖的……家庭,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淡而无味的清茶:社会,没有 温暖便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说真话,抒 真情,忌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16 .联系上下文,回答关于“走出大山去”的问题。(4 分) ① 从“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走出大山去……”这震耳欲聋的声音里,你听出了孩子 们怎样的心声? ② “走出大山去”的含义是什么? 17 .结合选文,分析陈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2 分) 1 8 .结尾对雪景的描写富含深意,请谈谈你的理解。(2 分) (三) 《论语》(节选)(15 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⑤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⑴不亦说.乎 ⑵传.不习乎 ⑶饭.疏食饮水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按要求写出一例下列句子(3 分) A、谈学习方法的: B、谈学习态度的: C、谈个人修养的: 4.“学而时习之”与“温故而知新”都提到了温习学过的知识这一问题,两者强调的重点是 否相同?为什么?(3 分) 5.颜回身处“陋巷”,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2 分) 三、作文 同学们,当我们用敏锐的双眸去细心地观察生活时,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充满 温暖和温情:冬天的阳光是温暖的,春天的和风是温暖的;伤心时一句安慰的话语是温暖的, 困境时一个鼓励的眼神是温暖的……家庭,没有温暖便是一碗淡而无味的清茶;社会,没有 温暖便是一片毫无生机的荒漠。 请以“温暖”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500 字的记叙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说真话,抒 真情,忌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
二中实验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 1.经典诗句填空。(8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6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应和()贮()蓄花团锦c()瘫huan()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美不胜收”的意思是 分) (4)(1分) 3.综合性学习(共8分) (1)(2分)①( (2)(2分)①out ②伊妹儿 (3)我的建议: (1分) (4)(3分) 【A】处应该为 【B】处应该为 【C】处应该为 4.(2分)作者 之情传达出来 阅读(43分) (一)春(节选)(14分) 5.(2分) 6.()(2分) 7.(2分) 8.(3分) 9.(2分)A
二中实验学校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答题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 分) 1. 经典诗句填空。(8 分) ① ② ③ ④ ⑤___________ ,_______ ⑥ , 。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⑴——⑷题。(6 分) ⑴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应和.( ) 贮.( )蓄 花团锦 cù( )瘫 huàn( )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 分) ⑶“美不胜收”的意思是 (1 分) ⑷(1 分) 3.综合性学习(共 8 分) ⑴(2 分) ①( ) ②( ) ⑵(2 分)①out—— ②伊妹儿—— ⑶我的建议: (1 分) ⑷(3 分) 【A】处应该为 【B】处应该为 【C】处应该为 4.(2 分)作者 ,把 之情传达出来。 二、阅读(43 分) (一)春(节选)(14 分) 5.(2 分) 6.( )(2 分) 7.(2 分) 8.(3 分) 9.(2 分)A、 C
10.(3分) (二) 女教师(14分) 11.(2分) 2.(4分) 13.(4分) 14.(2分) 15.(2分) (三 《论语》(节选)(15分)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分) (1)不亦说乎 )(2)传不习乎( )(3)饭疏食饮水( 17.(4分) (1) 18.(3分) 、谈学习方法的: B、谈学习态度的 C、谈个人修养的: 19.(3分) 20.(2分)
10.(3 分) (二) 女教师 (14 分) 11 .(2 分) 12.(4 分) 13.(4 分) ① ② 14 .(2 分) 15.(2 分) (三) 《论语》(节选)(15 分) 16.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3 分) ⑴不亦说.乎( ) ⑵传.不习乎( ) ⑶饭.疏食饮水( ) 17.(4 分) ⑴ ⑵ 18.(3 分) A、谈学习方法的: B、谈学习态度的: C、谈个人修养的: 19.(3 分) 20.(2 分)
作文(30分)
三、作文(30 分) 100 200 300
□
400 500 600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