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①谁家新燕啄春泥②海日生残夜③夜泊秦淮近酒家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⑤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⑥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评分标准:每空1分 2.(1)hezh簇痪(评分标准:每空05分)(2)决别诀别(评分标准:每空1分) (3)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意思对即可)(1分) (4)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1分) 3.(1)①B②A(评分标准:每空1分) (2)①跟不上潮流,落后了②电子邮件(评分标准:每空1分) (3)(在下面4项答案中任选其一,1分)1.有关部门组织小队注意错别字问题,并且定 期进行检查;2.多组织文字培训班,争取让错别字不出现; 3.加强对街边小摊的管理,对错别字现象进行适当的处罚 4.群众自觉,发现后监督检举揭发 (4)(评分标准:每句1分) 【A】“这次活动,使我更加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或“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 生活处处有语文” 【B】它不仅点缀着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 【C】“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就会发现她的无穷魅力”或“只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人,才 会发现她的无穷魅力”。 4.《伊索寓言》(1分),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2分) 二、(一)5.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1分)。间接写出了春草的茂盛(柔软)与可爱(1 分)。6.C(2分) 7.“闹”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还展现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 分)8.这样写诗采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春(春花竞相开放)的 热闹景象。(2分) 9.A、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1分)C、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满是的)(1分)10.想象句: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1分) 好处:作者由带甜味的花香想象到满树的果实,突出了花味的甜美,花香的浓郁。(1分) 由此自然引出下文对蜂蝶采蜜的描写。(1分) (二)11.我感受到村里人的热情、淳朴;感受到他们对新老师到来的由衷喜悦;感受到 他们对老师的崇敬和对教育的重视。(从这3点中选2个答案)(评分标准:每条1分) 12语言描写(1分)动作描写(1分)陈老师骂人、砸书的原因是她恨铁不成钢,(1分) 这些行为恰恰体现了陈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1分) 13.①听出了孩子们不辜负陈老师期望,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的决心。(2分) ②一是离开大山,到外面去。(1分)二是努力读书,走出贫穷和落后的境地。(1分) 14.:陈老师来山区教书,并将寝室搬到操场边,用爬雪地来激励学生,(1分)可见她 是个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1分) 15.暗示着孩子们努力读书,将会有美好的未来。(意对即可)(2分) (三)16.(1)通“悦”,愉快(2)老师传授的知识 (3)吃饭(评分标准:每题1分) 17.(1)温习(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让的人可以当老师了(凭这 点可以当老师了) (2)几个人一同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每句2分) 18.示例: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C、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每句1分) 19.不同(1分)“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学会的知识要时常看看,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1 分)而“温故而知新”强调的是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要从中得出一些新的感悟(1分) 20.态度:不改其乐(1分)精神:安贫乐道(1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海日生残夜 ③夜泊秦淮近酒家 ④何当共剪西窗烛 ⑤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⑥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2.⑴ hè zhù 簇 痪 (评分标准:每空 0.5 分)⑵决别 诀别(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 (意思对即可)(1 分) ⑷一片片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一股股清泉细流滋润心田。(1 分) 3.⑴① B ②A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⑵① 跟不上潮流,落后了 ②电子邮件 (评分标准:每空 1 分) ⑶(在下面 4 项答案中任选其一,1 分)1.有关部门组织小队注意错别字问题,并且定 期进行检查; 2.多组织文字培训班,争取让错别字不出现; 3.加强对街边小摊的管理,对错别字现象进行适当的处罚; 4.群众自觉,发现后监督检举揭发; ⑷(评分标准:每句 1 分) 【A】“这次活动,使我更加认识到:生活处处有语文”或“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认识到: 生活处处有语文” 【B】它不仅点缀着生活,而且服务于生活。 【C】“只要细心观察生活的人,就会发现她的无穷魅力”或“只有细心观察生活的人,才 会发现她的无穷魅力”。 4.《伊索寓言》(1 分),说明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2 分) 二、(一)5.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1 分)。间接写出了春草的茂盛(柔软)与可爱(1 分)。 6.C (2 分) 7. “闹”不仅有嗡嗡的响声,还展现了一片喧闹沸腾的景象。 (2 分) 8.这样写诗采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百花争春(春花竞相开放)的 热闹景象。(2 分) 9.A、质地:嫩嫩的,软绵绵的(1 分) C、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满是的)(1 分) 10.想象句: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1 分) 好处:作者由带甜味的花香想象到满树的果实,突出了花味的甜美,花香的浓郁。(1 分) 由此自然引出下文对蜂蝶采蜜的描写。(1 分) (二)11 .我感受到村里人的热情、淳朴;感受到他们对新老师到来的由衷喜悦;感受到 他们对老师的崇敬和对教育的重视。(从这 3 点中选 2 个答案)(评分标准:每条 1 分) 12 语言描写(1 分)动作描写(1 分) 陈老师骂人、砸书的原因是她恨铁不成钢,( 1 分) 这些行为恰恰体现了陈老师对学生深深的爱。(1 分) 13 .① 听出了孩子们不辜负陈老师期望,要好好学习走出大山的决心。(2 分) ② 一是离开大山,到外面去。(1 分)二是努力读书,走出贫穷和落后的境地。(1 分) 14 .:陈老师来山区教书,并将寝室搬到操场边,用爬雪地来激励学生,( 1 分)可见她 是个热爱教育事业,关爱学生,善于教育学生的好老师。(1 分) 15 .暗示着孩子们努力读书,将会有美好的未来。(意对即可)(2 分) (三)16.⑴通“悦”,愉快 ⑵老师传授的知识 ⑶吃饭 (评分标准:每题 1 分) 17.⑴温习(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这让的人可以当老师了(凭这 点可以当老师了)。 ⑵几个人一同行走,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每句 2 分) 18.示例: A、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每句 1 分) 19.不同(1 分)“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学会的知识要时常看看,巩固已经学会的知识。(1 分)而“温故而知新” 强调的是 在温习旧知识的时候要从中得出一些新的感悟(1 分) 20.态度:不改其乐(1 分)精神:安贫乐道(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