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单元学习目标 教材简析 本单元课文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选编了4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 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编排上采用了“一篇精读课文+三篇略读课文”的方式 文章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精 读课文《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三篇略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人》 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这一单元课文以介绍性的语言为主,侧重于 谋篇布局及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二”及“回顾·拓展二”,让学生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并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 内容简说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北京的春节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表 藏戏 现了藏戏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各具特色的 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民居展示了我国地方民居的多姿多彩。 和田的维吾 课文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和当地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表 尔人达了作者对和田的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性格的赞美。 学习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
1 第二单元 本单元课文围绕“中华民风民俗”这一专题选编了 4 篇课文。这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介绍了各具特 色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编排上采用了“一篇精读课文+三篇略读课文”的方式。 文章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等各个角度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民俗风情画。精 读课文《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三篇略读课文《藏戏》《各具特色的民居》《和田的维吾尔人》 分别从戏曲、建筑和生活习俗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民族的特点。这一单元课文以介绍性的语言为主,侧重于 谋篇布局及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二”及“回顾·拓展二”,让学生 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激发学生探究不同文化的兴趣,并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题 内容简说 北京的春节 《北京的春节》描绘的是节日风俗,再现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隆重与热闹、温馨与美好, 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藏戏 藏戏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课文讲的是藏戏的形成和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表 现了藏戏突出的雪域神奇色彩和不可抗拒的艺术魅力。 各具特色的 民居 侧重写了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楼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 展示了我国地方民居的多姿多彩。 和田的维吾 尔人 课文介绍了能歌善舞的维吾尔人豁达乐观的性格特征和当地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表 达了作者对和田的维吾尔人勤劳质朴、豁达乐观性格的赞美。 1.会写 14 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感受作者介绍的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学习详写和略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及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感受祖国各民族多样的民俗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课时分配 6.《北京的春节》…… …………2~3课时 7.《藏戏》… 1~2课时 83.《各具特色的民居》…… 1~2课时 9°.《和田的维吾尔人》…………… 口语交际·习作二 …3~4课时 回顾·拓展二… 1~2课时 教法与学法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再现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加深学生的感悟。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的相关资料,增进对祖 国的了解。 3.本单元略读课文较多,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6.北京的春节 课题 北京的春节 课型 新授课
2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感受作者介绍的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学习详写和略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以及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的描述相结合的特点。 1.学习本单元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好句。 2.进一步了解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谋篇布局,准确用词、生动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3.感受祖国各民族多样的民俗文化,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6.《北京的春节》……………………………………………………………… 2~3 课时 7 * .《藏戏》……………………………………………………………………… 1~2 课时 8 * .《各具特色的民居》………………………………………………………… 1~2 课时 9 * .《和田的维吾尔人》………………………………………………………… 1~2 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二 ……………………………………………………………… 3~4 课时 回顾·拓展二 …………………………………………………………………… 1~2 课时 1.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再现与课文有关的画面,加深学生的感悟。 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搜集整理其他地区的民风民俗的相关资料,增进对祖 国的了解。 3.本单元略读课文较多,要注重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6.北京的春节 课题 北京的春节 课型 新授课
《北京的春节》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语言质朴、生动,反 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本 课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的障碍,包括 设计说明 字、词、句等,以便进一步学习课文。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创设情境法、感悟品读法、读写结合法等多种教 学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老舍的语言 风格,学习按一定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2.搜集与春节有关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会写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习目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学习重点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2.搜集有关春节的资料图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1.谈话导入:同学们,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 理由。 、谈话导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1.唤起学生对春节热闹1写出三个过春节的情景。 入,引出新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喜庆气氛的回忆。 课。(用时:5|的。(播放动漫、童谣 2.欣赏动漫、童谣 分钟) 3.现在,就让我们跟 3.说说你对春节的印象。 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 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 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
3 设 计 说 明 《北京的春节》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语言质朴、生动,反 映出老北京人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愿,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本 课教学设计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并解决学习上的障碍,包括 字、词、句等,以便进一步学习课文。在教学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运用创设情境法、感悟品读法、读写结合法等多种教 学方法,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在品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品味老舍的语言 风格,学习按一定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与春节有关的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写本课的 14 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有关春节的资料图片。(学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谈话导 入, 引出新 课。(用时:5 分钟) 1.谈话导入:同学们, 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 理由。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 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 的。(播放动漫、童谣) 3.现在,就让我们跟 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 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 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 1.唤起学生对春节热闹 喜庆气氛的回忆。 2.欣赏动漫、童谣。 3.说说你对春节的印象。 1.写出三个过春节的情景
力十足的年文化。 1.把课文读正确、句子读 1.引导学生自由通读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自由读课文,圈画新字 2组织学生学习生字生词 2.在带点字恰当的读音下 新词,教师重点指导3.自学交流学习字词。面画横线。 熬”“榛”“栗”的读|正确读写“腊月、初旬、蒜瓣、|断( Jian Jian) 音及笔画。 饺子、栗子、翡翠、杂拌儿 万象更新( geng geng) 3.引导学生结合阅读榛子、爆竹、风筝、逛庙会、 差不多( chacha) 说出“热闹、忙乱、喜庆、走马灯、万象更新、张灯结 正月( zheng zheng) 初读课 团圆”等初步感受。 彩”等词语。 文,自学字 4.设疑,释疑 4.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 词。(用时: (1)作者是以什么作 (1)找出本文的记叙线词。 20分钟) 为记叙线索的?(明确:索。看一看插图,说一说老北 )腊八粥 时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京的春节哪些地方给你留下 )新衣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了什么印象。 )庙会 (2)让同学们自由读 (2)小组内交流读懂的 ((( )毛驴 课文,交流读懂的地方和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腊八蒜 不懂的地方 (3)说一说文中描写的 )年画 (3)请找出文中描写重要日子。(腊八、腊月二十 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 五、正月十九)
4 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 初读课 文, 自学字 词。(用时: 20 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通读 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组织学生学习生字 新词,教 师 重 点 指 导 “熬”“榛”“栗”的读 音及笔画。 3.引导学生结合阅读 说出“热闹、忙乱、喜庆、 团圆”等初步感受。 4.设疑,释疑。 (1)作者是以什么作 为记叙线索的?(明确: 时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让同学们自由读 课文,交流读懂的地方和 不懂的地方。 (3)请找出文中描写 的重要日子有哪些。 1.把课文读正确、句子读 通顺,同桌间互读检查。 2.自由读课文,圈画新字 生词。 3.自学、交流,学习字词。 正确读写“腊月、初旬、蒜瓣、 饺子、栗子、翡翠、杂拌儿、 榛子、爆竹、风筝、逛庙会、 走马灯、万象更新、张灯结 彩”等词语。 4.默读课文,思考问题。 (1)找出本文的记叙线 索。看一看插图,说一说老北 京的春节哪些地方给你留下 了什么印象。 (2)小组内交流读懂的 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3)说一说文中描写的 重要日子。(腊八、腊月二十 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 五、正月十九) 2.在带点字恰当的读音下 面画横线。 间.断(jiān jiàn) 万象更.新(ɡēnɡ ɡènɡ) 差.不多(chā chà) 正.月(zhēnɡ zhènɡ)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 词。 ( )腊八粥 ( )新衣 ( )庙会 ( )毛驴 ( )腊八蒜 ( )年画
1.引导学生了解春节 的时间和习俗。 1.默读课文,自主、合作 (1)北京的春节是从完成阅读思考题。 4.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 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 (1)快速浏览课文,找 开始,到结 束的? 出答案。 三、细读课 束,有一个多月。 2)阅读课文,填写 (2)默读课文,合作填 文,了解习 5.写出几种老北京春节的 学生活动卡 写学生活动卡。 俗。(用时 2.组织学生汇报交 2全班交流,理清顺/佘 10分钟) 流,教师相机点拨,理清|说说对北京春节的总体印象 顺序。 (年前一一繁忙;过年一一热 3.指导朗读课文,深闹:结束一一平静) 入体会老北京春节的习 3.朗读,体会 俗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 四、回顾总/习内容。 2.布置作业:抄写词 6.用所给的词语写句子。 结,布置作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张灯结彩 业。(用时:5 日夜不绝万不得已 分钟) 截然不同各形各色 色味双美灯火通宵 《老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 字里行间蕴涵了对北京浓浓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先让 学生初读课文、检查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在教学过程 中主要以读为主,使学生乐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 生情。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通过朗读春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日子,让学生加深感 受。最后的配乐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体会了作者热爱 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5 三、 细读课 文, 了解习 俗。(用时: 10 分钟) 1.引导学生了解春节 的时间和习俗。 (1)北京的春节是从 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 束的? (2)阅读课文,填写 学生活动卡。 2. 组 织 学生 汇 报 交 流,教师相机点拨,理清 顺序。 3.指导朗读课文,深 入体会老北京春节的习 俗。 1.默读课文,自主、合作 完成阅读思考题。 (1)快速浏览课文,找 出答案。 (2)默读课文,合作填 写学生活动卡。 2.全班交流,理清顺序, 说说对北京春节的总体印象。 (年前——繁忙;过年——热 闹;结束——平静) 3.朗读,体会。 4.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 从 开始,到 结 束,有一个多月。 5.写出几种老北京春节的 习俗。 四、 回顾总 结, 布置作 业。(用时:5 分钟) 1.教师总结本课的学 习内容。 2.布置作业:抄写词 语。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各形各色 色味双美 灯火通宵 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6.用所给的词语写句子。 张灯结彩: 教 学 反 思 《老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语言真挚感人, 字里行间蕴涵了对北京浓浓的热爱之情。教学时,我先让 学生初读课文、检查学生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在教学过程 中主要以读为主,使学生乐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 生情。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 通过朗读春节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日子,让学生加深感 受。最后的配乐朗读,使学生入情入境,体会了作者热爱 北京、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学习目标 2.学习课文安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学前准备 2.搜集与元宵节有关的资料。(师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1.听歌曲《恭喜》,重 、复习导 1.学生听歌曲《恭喜》 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7.文章描写了北京春节的 入,回顾旧 回顾除夕 2.提问:《北京的春 与热闹,展示了春节习 知。(用时:5 2.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 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 俗的 分钟 及写作顺序。 的?主要写了什么? 1.默读课文,把详写和略 1.设疑导读:文中哪|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 2.学生汇报。(明确作者 文章以为经线, 分写得简略? 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 以人们的 为纬线构筑 2组织交流,领悟详初一、正月十五”四个部分。 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 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3.小组探究:详略结合写 合作研 就开始了:人 3.引导探究:详略结法的好处。(对春节中的高潮 读,领悟写 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 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 法。(用时: 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 4.引导学生品读京味分则简略介绍,详略结合,重 15分钟) 语言的特点,必要时可以点突出,主次分明,北京的春 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 节的三次高潮 示范。 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引导读文,感受老4.交流研讨:分为“腊 。最后写 北京春节风俗文化,体会八”队、“除夕”队、“正月 春节结束。 作者的表达方法。 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 开朗读竞赛,品味语言
6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 2.学习课文安排有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学习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 学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搜集与元宵节有关的资料。(师生)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 复习导 入, 回顾旧 知。(用时:5 分钟) 1.听歌曲《恭喜》,重 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2.提问:《北京的春 节》是按什么顺序来写 的?主要写了什么? 1.学生听歌曲《恭喜》, 回顾除夕。 2.交流本课的主要内容 及写作顺序。 7.文章描写了北京春节的 与热闹,展示了春节习 俗的 和 。 二、 合作研 读, 领悟写 法。(用时: 15 分钟) 1.设疑导读:文中哪 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 分写得简略? 2.组织交流,领悟详 略结合的写作方法。 3.引导探究:详略结 合的写法有什么作用? 4.引导学生品读京味 语言的特点,必要时可以 示范。 5.引导读文,感受老 北京春节风俗文化,体会 作者的表达方法。 1.默读课文,把详写和略 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学生汇报。(明确作者 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 初一、正月十五”四个部分。) 3.小组探究:详略结合写 法的好处。(对春节中的高潮 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 分则简略介绍,详略结合,重 点突出,主次分明,北京的春 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交流研讨:分为“腊 八”队、“除夕”队、“正月 初一”队、“正月十五”队展 开朗读竞赛,品味语言。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文章以 为经线, 以人们的 为纬线构筑 全文。作者先介绍北京的春节从 就开始了:人 们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购买年 货、过小年……做好过春节的充 分准备;紧接着,详细描述过春 节的三次高潮: , , 。最后写 春节结束
5.品读课文,交流体会 1.自由读“阅读链接” 1.快速浏览课文,思|中的短文,思考:短文介绍了 考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哪些节日习俗?同样是写过 9.(1)文中具体介绍除夕 年文化的热爱。 年,这三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 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 2启发思考:作者是么不同? 、品读课|运用什么写法使春节这 2.小组合作探究。(舒乙 文,领悟表达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春节 (2)文中第七自然段作者 特点(用时:的? 期间的各种美食和风俗习 10分钟) 3.对比写法。阅读课|惯。) 几个方面描写了人们欢 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3.交流感受。(①表达要 庆除夕的场景,表现了除夕的红 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看有一定的顺序②写作时要注 火热闹 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意详略,做到重点突出;③写 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写出自己 的真实感受。) 1.拓展阅读:春节各 10.填空。 四、总结回地的习俗。 1.学生阅读 过年就是 顾,布置作2.布置作业:请你结 10分钟)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 学 写短文,谈谈感受 业。(用时: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 把 带回家 谈谈感受或希望 7
7 5.品读课文,交流体会。 三、 品读课 文,领悟表达 特点。(用时: 10 分钟) 1.快速浏览课文,思 考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 年文化的热爱。 2.启发思考:作者是 运用什么写法使春节这一 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的? 3.对比写法。阅读课 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 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看 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 1.自由读“阅读链接” 中的短文,思考:短文介绍了 哪些节日习俗?同样是写过 年,这三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 么不同? 2.小组合作探究。(舒乙 的《北京的春节》介绍了春节 期间的 各种 美食 和风 俗习 惯。) 3.交流感受。(①表达要 有一定的顺序;②写作时要注 意详略,做到重点突出;③写 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写出自己 的真实感受。) 9.(1)文中具体介绍除夕 的活动分别是做年菜、 、 、 、 、 、 。 (2)文中第七自然段作者 从 、 、 几个方面描写了人们欢 庆除夕的场景,表现了除夕的红 火热闹。 四、 总结回 顾, 布置作 业。(用时: 10 分钟) 1.拓展阅读:春节各 地的习俗。 2.布置作业:请你结 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 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 谈谈感受或希望。 1.学生阅读。 2.学生写短文,谈谈感受 或希望。 10.填空。 过年就是 ,把 带回家
开始—腊月的初旬 北彩排 腊月二十三 板书设 俗 的第一个高潮 除夕 热闹喜庆 团圆祥和 \第二个高潮 初 第三个高潮 元宵节 本课安排了学生搜集与元宵节有关的资料这一环节, 通过资料的搜集、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同时设计了对比环节,将本课的写作方法与“阅读链接” 中两篇短文的写法加以对比,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写作方法 可以带来不同的感觉,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北京的春节》教学片段 交流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教学重点) 生;北京的春节美好快乐。我是从课文第11、12自然段感受到的。这是对元宵节活动的描写。我来 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生读) 生:从第12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可以看出北京的春节是美好快乐的。 师ε你能抓住“美好快乐”这个关键词,而且观察到这个词所处的位置在一 生:(齐)第12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 师ε刚才××同学从内容的角度抓住了“美好快乐”这一关键词,让我们感受北京春节的特点。能否 从表达的角度谈谈这句话在这两个自然段中所起的作用呢? 生:是对这两个自然段的总结。 师ε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总结句。能不能从这两自然段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句子? 生:第11自然段第一句话“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读完这句话就知道元宵节很快乐 是又一个高潮。 师:你说清了这句话在这两段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同理,我们把这句话叫做
8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本课安排了学生搜集与元宵节有关的资料这一环节, 通过资料的搜集、交流,增强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同时设计了对比环节,将本课的写作方法与“阅读链接” 中两篇短文的写法加以对比,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写作方法 可以带来不同的感觉,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北京的春节》教学片段 交流中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教学重点) 生:北京的春节美好快乐。我是从课文第 11、12 自然段感受到的。这是对元宵节活动的描写。我来 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学生读) 生:从第 12 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可以看出北京的春节是美好快乐的。 师:你能抓住“美好快乐”这个关键词,而且观察到这个词所处的位置在—— 生:(齐)第 12 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 师:刚才××同学从内容的角度抓住了“美好快乐”这一关键词,让我们感受北京春节的特点。能否 从表达的角度谈谈这句话在这两个自然段中所起的作用呢? 生:是对这两个自然段的总结。 师: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做总结句。能不能从这两自然段中找出与之对应的句子? 生:第 11 自然段第一句话“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读完这句话就知道元宵节很快乐, 是又一个高潮。 师:你说清了这句话在这两段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同理,我们把这句话叫做——
生:(齐)总起句 师ε描写元宵节的两个自然段,运用总起句和总结句,使结构更加清晰,体现作者在统筹内容上的独 具匠心。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采用这样“总一分一总”统筹安排内容。这是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刚才 我们从内容、表达的角度从描写元宵节的段落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还能从内容、 情感、表达几个方面收集到一些信息,我们来比比看,看谁收集的信息多 (生再读第11、12自然段,批注、勾画) 生:“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句话描绘出元宵节的热闹 师:这个句子用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场景合适? 生:晚上街道上的各式各样的彩灯亮起来,就可以用这句话来描述。 师:你来口头描述一下 生:天色渐渐暗下来,新县城二环路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生:开庙会的时候,二环路装扮得很漂亮,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描写。庙会即将来临,人们早早做好了 准备,连二环路也焕然一新,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赏析:《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朴素而生动,字里行间透 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温馨和美妤。本教学片段通过师生之间的读书交流,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去评价别 人读书的好坏,而是伴随着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把评价与交流阅读体会结合起来,在阅读交流中真 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突出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 念,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悟文本内容
9 生:(齐)总起句。 师:描写元宵节的两个自然段,运用总起句和总结句,使结构更加清晰,体现作者在统筹内容上的独 具匠心。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采用这样“总—分—总”统筹安排内容。这是这段话在表达上的特点。刚才 我们从内容、表达的角度从描写元宵节的段落中捕捉到这样的信息。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还能从内容、 情感、表达几个方面收集到一些信息,我们来比比看,看谁收集的信息多。 (生再读第 11、12 自然段,批注、勾画) 生:“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这句话描绘出元宵节的热闹。 师:这个句子用在我们身边的哪些场景合适? 生:晚上街道上的各式各样的彩灯亮起来,就可以用这句话来描述。 师:你来口头描述一下。 生:天色渐渐暗下来,新县城二环路上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生:开庙会的时候,二环路装扮得很漂亮,也可以用这句话来描写。庙会即将来临,人们早早做好了 准备,连二环路也焕然一新,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 赏析:《北京的春节》按时间顺序介绍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语言朴素而生动,字里行间透 出人们欢欢喜喜过新年的温馨和美好。本教学片段通过师生之间的读书交流,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去评价别 人读书的好坏,而是伴随着自己对句子的理解和感悟,把评价与交流阅读体会结合起来,在阅读交流中真 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节不一样的民风民俗,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突出以人为本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 念,使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能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感悟文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