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石油大学:《无机化学 Inorganic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八章 原子结构 内容提要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8,文件大小:407.7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第八章原子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氢原子光谱和能级的概念。 (2)了解氢原子轨道、概率和概率密度、电子云等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 取值和意义;熟悉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的伸展方向 (3)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熟练的写出常见元素原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掌握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熟悉原子半径、电离度、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 的变化规律 重点内容概要 本章至第十一章的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特别注意讨论微观 结构的基本思路和得出的重要结论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以氢原子结构为重点讨论了单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初步介绍了用量子力 学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思路和结论。 第二,讨论了多电子的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 第三,联系核外电子的分布,讨论了元素周期律 1氢原子光谱与Bohr理论 氢原子光谱是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实验基础之一。 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每一种元素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中谱线的频率公式为 v=3.289×10 此式即 Rydberg(里德堡)公式。 当n=2,n2分别取3,4,5,6时,算出的频率即为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区四条谱线的频率 N Bohr(玻尔)首先认识到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结构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 Bohr认为,核外电子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 当电子在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n=1得轨道上时,氢原子处于基态

第八章 原子结构 •教学基本要求• (1) 了解氢原子光谱和能级的概念。 (2) 了解氢原子轨道、概率和概率密度、电子云等概念。熟悉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 取值和意义;熟悉 s、p、d 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的伸展方向。 (3) 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和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能熟练的写出常见元素原子 的核外电子排布,并能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4) 掌握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熟悉原子半径、电离度、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 的变化规律。 •重点内容概要• 本章至第十一章的内容属于物质结构的基础知识。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要特别注意讨论微观 结构的基本思路和得出的重要结论及其应用。 本章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 以氢原子结构为重点讨论了单电子原子核外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初步介绍了用量子力 学研究微观粒子运动的思路和结论。 第二,讨论了多电子的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分布规律。 第三, 联系核外电子的分布, 讨论了元素周期律。 1.氢原子光谱与 Bohr 理论 氢原子光谱是人们认识原子结构的实验基础之一。 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每一种元素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是最简单的原子光谱。 氢原子光谱中谱线的频率公式为 n =3.289×10 15 1  2 2  1 2  1 1 s  n n - Ê ˆ - Á ˜ Ë ¯ (8­1) 此式即 Rydlberg(里德堡)公式。 当 n1=2, n2 分别取 3,4,5,6 时,算出的频率即为氢原子光谱中可见光区四条谱线的频率。 N.Bohr(玻尔)首先认识到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结构之间的联系,提出了原子能级的概念。 Bohr 认为,核外电子在不同能级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 当电子在离核最近、能量最低的 n=1  得轨道上时,氢原子处于基态

当电子获得能量跃迁到能量较高的n=2,3,4,…轨道上时,氢原子处于激发态。 电子由不稳定的激发态回到基态或能量较低的状态时,就会辐射能量,产生原子光谱。由于能 级是不连续的,即量子化的,产生的原子光谱中谱线也是不连续的。 各能级之间的能量之差△E决定了原子光谱中各谱线的频率v的大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E=h (8-2) 式中:h为 Planck(普朗克)常量,h=6626×103J将式(8-1)带入式(8-2)得 △E=h×3289×105/1 n2 △E=RH (8-3) (n2n2 式中,R1为 Rydberg常量,R=2.179×1013J。令n2=∞,由式(8-3)可以确定氢原子个能级的能 量 R 可见,氢原子各能级的能量随着n的增大而升高。 n=1时,E1=-R=-2.179×10-13,即基态氢原子的能量。 n=∞时,E=0,氢原子的电子脱离了原子核的束缚而发生电离。 氢原子的电离能为: Ⅰ=△E=R 12∞2=2179×10 2. Schrodinger方程与量子数 1924年, de broglie(德布罗依)首先提出:电子不但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 他认为,质量为m,运动速度为v的粒子,其波长为 a=h/my de broglie的假设三年后即为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由于核外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运动规律必须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Schrodinger(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它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 y. 8y 2(E-v)y 解 Schrodinger方程可以求出波函数v和能量E。 对于氢原子系统,其势能V=-一,故其 Schrodinger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难以求解,需变换

当电子获得能量跃迁到能量较高的 n=2,3,4,  …轨道上时, 氢原子处于激发态。 电子由不稳定的激发态回到基态或能量较低的状态时,就会辐射能量,产生原子光谱。 由于能 级是不连续的, 即量子化的,产生的原子光谱中谱线也是不连续的。 各能级之间的能量之差 ΔE 决定了原子光谱中各谱线的频率 ν 的大小,两者之间的关系为: ΔE= hv (8­2) 式中:h 为 Planck(普朗克)常量, h =6.626×10 ­34J∙s  将式(8­1)带入式(8­2)得 ΔE = h × 3.289  × 10 15 1  2 2  1 2  1 1 s  n n - Ê ˆ - Á ˜ Ë ¯ 即 ΔE = RH  1  2 2  1 2  1 1 s  n n - Ê ˆ - Á ˜ Ë ¯ (8­3) 式中, RH 为 Rydberg 常量,RH=2.179×10 ­18J。令 n2=∞,由式(8­3)可以确定氢原子个能级的能 量: En =  2 R H  n - (8­4) 可见,氢原子各能级的能量随着 n 的增大而升高。 n=1 时,E1= -RH = - 2.179×10 ­18J,  即基态氢原子的能量。 n=∞时, E =0 • , 氢原子的电子脱离了原子核的束缚而发生电离。 氢原子的电离能为: 18  2 2  1 1  2.179 10  1 H  I E R J Ê ˆ - = D = Á - ˜ = ¥ Ë • ¯ 2.Schrödinger 方程与量子数 1924 年, de Broglie(德布罗依)首先提出:电子不但具有粒子性,而且具有波动性。 他认为,质量为 m,运动速度为 v 的粒子,其波长为 l = h / mv de Broglie 的假设三年后即为电子衍射实验所证实。 由于核外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其运动规律必须用量子力学来描述。 Schrödinger(薛定谔)方程是量子力学的一个基本方程,它是一个二阶偏微分方程, ( ) 2 2 2  2 2 2 2  8 m  E V x y z h y y y p y ¶ ¶ ¶ + + = - - ¶ ¶ ¶ 解 Schrödinger 方程可以求出波函数y 和能量 E。 对于氢原子系统,其势能 2 e  V r = - ,故其 Schrödinger 方程在直角坐标系中难以求解,需变换

至球坐标系中求解。 以直角坐标表示的波函数v(xy,2)则变换为球坐标表示的波函数v(r,,)。令 (r,0.q)=R(r)⊙(0,(q) 经变量分离法将球坐标中的 Schrodinger方程分解为三个分别只含r、b、φ的单变量的微分方程 分别求解后得到R(r),⊙(),(q),相乘即得v(,,q) 为了使 Schrodinger方程的解具有合理性(即ψ具有连续性、单值性、有限性和归一化性),需 要引入三个量子数,即主量子数n,角量子数l,磁量子数m 这三个量子数的取值为 =0,1,2,3,…,(n-1) m=1,±1,±2,±3 ±l 每一组取值合理的三个量子数则表征一个确定的单电子波函数Umn(r,0,) 解氢原子的 Schrodinger方程得到的一些波函数列表于8-1中, 波函数也称为原子轨 解氢原子或类氢离子系统的 Schrodinger方程还得到总能量: En=-R 式中:Z为原子序数。对于单原子系统,能量值与主量子数n有关。 表8 氢原子的一些波函数(a0为Bohr半径) 轨道 w nim(, 8, R,(r) Ym(,9) yao 2 412zc ao a 4\tAo(ao 24ao(ao V4公cos sin 6 cos a 412丌 24a 4 Sin 0 cos p a 4 12radla sine sin kinesin p 24ao(ao

至球坐标系中求解。 以直角坐标表示的波函数y ( x, y,z) 则变换为球坐标表示的波函数y (r,q ,j ) 。令 y (r,q ,j ) = R (r)gQ (q )gF (j ) 经变量分离法将球坐标中的 Schrödinger 方程分解为三个分别只含r 、q 、j 的单变量的微分方程, 分别求解后得到 R(r),Q(q ),F (j ) ,相乘即得y (r,q ,j ) 。 为了使 Schrödinger 方程的解具有合理性(即y 具有连续性、单值性、有限性和归一化性),需 要引入三个量子数,即主量子数n ,角量子数l ,磁量子数 m 。 这三个量子数的取值为 n =1,2,3,4,… l =0,1,2,3, …,(n-1) m =1, ± 1, ± 2, ± 3, …, ± l 每一组取值合理的三个量子数则表征一个确定的单电子波函数y nlm (r,q ,j ) 。 解氢原子的 Schrödinger 方程得到的一些波函数列表于 8-1 中, 波函数y 也称为原子轨道。 解氢原子或类氢离子系统的 Schrödinger 方程还得到总能量: 2 n H  2 Z  E R n = - (8-5) 式中:Z 为原子序数。对于单原子系统,能量值与主量子数 n 有关。 表 8-1 氢原子的一些波函数( 0 a  为 Bohr 半径) 轨道 y nlm (r,q ,j ) Rnl (r) Ynl (q ,j ) 1s  0  3  0  1 r a  e  p a - 0  3  0  1 2 r a  e  a - 1  4p 2s  2  0  3  0 0  1 1 2 4 2 r  r  a  e  p a a Ê ˆ - - Á ˜ Ë ¯ 2  0  3  0 0  1 2 8 r  r  a  e  a a Ê ˆ - - Á ˜ Ë ¯ 1  4p z 2p  2  0  3  0 0  1 1 cos  4 2 r  r  a  e  a a q p Ê ˆ - Á ˜ Ë ¯ 2  0  3  0 0  1 24 r  r  a  e  a a Ê ˆ - Á ˜ Ë ¯ 3  cos 4 q p x  2p  2  0  3  0 0  1 1 sin cos  4 2 r  r  a  e  a a q j p Ê ˆ - Á ˜ Ë ¯ 2  0  3  0 0  1 24 r  r  a  e  a a Ê ˆ - Á ˜ Ë ¯ 3  sin cos 4 q j p y  2p 2  0  3  0 0  1 1 sin sin 4 2 r  r  a  e  a a q j p Ê ˆ - Á ˜ Ë ¯ 2  0  3  0 0  1 24 r  r  a  e  a a Ê ˆ - Á ˜ Ë ¯ 3  sin sin  4 q j p

3.波函数与电子云 ■■■■■■■■■■■■■■■■■■■■■■■■■■■■■■ 波函数(r,,9)可分解为径向部分R(r)和角度部分Y(O,q),即 v(r,0.q)=R(r)Y(,g) 波函数的平方v2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电子云则是v2的形象化描述 氢原子处于基态(即1s态,n=1,1=0,m=0)时,波函数v,的径向部分R(r) 在近核处的数值最大(见图8-1), RIr 图8-11s波函数的R(r)-r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也最大(见图8-2(a),W的角度部分Y(,9)1+ 其图形是一个球(如图8-3所示)

3.波函数与电子云 波函数y (r,q ,j ) 可分解为径向部分 R(r ) 和角度部分Y (q ,j ) ,即 y (r,q ,j ) = R(r ) ·Y (q ,j ) 波函数的平方 2 y 表示电子在核外空间出现的概率密度,电子云则是 2 y 的形象化描述。 氢原子处于基态(即 1s 态,n=1,l=0,m=0)时,波函数y1s 的径向部分 R10 (r ) 在近核处的数值最大(见图 8-1), r 3 0 1  2 a R( r) 0 图 8-1 1s 波函数的 R(r) - r 图 电子出现的概率密度也最大(见图 8-2(a)).y1s 的角度部分 ( ) 1  , 4 Y q j p = , 其图形是 一个球(如图 8-3 所示)

(b) 图8-2 所以1s轨道和1s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 通常用界面图(见图8-2(b))表示电子云,也用等密度面(如图8-4所示)表示之。等密度 面是v2值相等的曲面,1s的等密度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圆球面,它在通过球心的某一平面上的截面 即表示为等密度线 界面图则是一个等密度面(如v2=0.10的等密度面),在该界面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很大(如 90%),界面之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很小(如10%)。 1.0 图8-31s的角度分布图 图8-41s态等概率密度面 从氢原子1s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D(r)-r图(见图8-5)可以看出,电子在核外出现概率最大 处是在半径为a的球壳上,因为概率兼顾了概率密度与球壳层体积两个因素

0 r 2  y 1s (a) (b) 图 8-2 所以 1s 轨道和 1s 电子云是球形对称的。 通常用界面图(见图 8-2(b))表示电子云,也用等密度面(如图 8-4 所示)表示之。等密度 面是 2 y 值相等的曲面,1s 的等密度面是一系列的同心圆球面,它在通过球心的某一平面上的截面 即表示为等密度线。 界面图则是一个等密度面(如 2 y =0.10 的等密度面),在该界面内电子出现的概率很大(如 90%),界面之外电子出现的概率很小(如 10%)。 x z y  0  1.0  0.75  0.6  0.5  0.4  图 8-3 1s 的角度分布图 图 8-4 1s 态等概率密度面 从氢原子 1s 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 D(r) - r 图(见图 8-5)可以看出,电子在核外出现概率最大 处是在半径为 0 a  的球壳上,因为概率兼顾了概率密度与球壳层体积两个因素

对于氢原子的2s激发态(n=2,1=0,m0),v2,的径向部分R2()在近核处数值也最大,但与 ls不同的是在r=2a的球面R0()的数值为零,这一球面称为节面(见图8-6)。 角度部分Y(0o)-V4x,所以23轨道和2电子云也是球形对称的(见图87(3) 同样,34s等轨道和电子云也都死球形对称的,但节面数等于(n-1-1) 节面的存在表现了电子的波动性。 2s的D()-r图(见图87(b)上有两个高峰值。D(r)-r图上高峰的数目等于(n-0) 广y 图8-5s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D()-r图 图862s的R()-r图

对于氢原子的 2s 激发态(n=2,l=0,m=0),y 2s 的径向部分 R20 (r ) 在近核处数值也最大,但与 1s 不同的是在 r=2 0 a  的球面 R20 (r ) 的数值为零,这一球面称为节面(见图 8-6)。 y 2s 的 角度部分 ( ) 1  , 4 Y q j p = ,所以 2s 轨道和 2s 电子云也是球形对称的(见图 8-7(a)). 同样,3s,4s 等轨道和电子云也都死球形对称的,但节面数等于(n - l - 1) . 节面的存在表现了电子的波动性。 2s 的 D(r) - r 图(见图 8­7(b))上有两个高峰值。 D(r) - r 图上高峰的数目等于(n - l).  2 2 4p r y D(r) a0 r 0  图 8-51s 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 D(r) - r 图 0  2  4  6  8  10  ­0.2  0.0  0.2  0.4  0.6  0.8  R20 r/a0 B  图 8­6  2s  的 R(r) - r 图

D(r) (a)2s的vr图及电子云图 (b)2s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图 图8-7 对于氢原子的2pz激发态(n=2,l=1,m=0),可以分别画出2pz的径向部分和角度部分的有关图 形 2pz的R21()-图(图88)上,R21(r)-r的最大值不在近核处,而在2a0处。在原子 核外,R1(r)为零。 2pa的D(r)-r图(见图89)上只有一个峰。 2pz的Y(,9)图(见图810(a)表明2pz轨道的角度部分Y(,q)的形状为相切的两个球。 2pz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见图8-10(b)),比2pz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瘦”一些,这是因为 F|2<

0 4a0 2a0 2 y 2s 0  2a0 r D(r ) (a) 2s  的 Ψ 2 ­r 图及电子云图 (b) 2s 轨道的径向分布函数图 图 8­7  对于氢原子的 2p Z激发态(n=2,l=1,m=0),可以分别画出 2p Z的径向部分和角度部分的有关图 形。 2p Z的 R21 (r) - r 图(图 8­8)上, R21 (r) - r 的最大值不在近核处,而在 2a0处。在原子 核外, R21 (r ) 为零。 2p Z的 D(r) - r 图(见图 8­9)上只有一个峰。 2p Z 的 Y (q ,j ) 图(见图 8­10(a))表明 2p Z 轨道的角度部分 Y (q ,j ) 的形状为相切的两个球。 2p Z电子云角度分布图形(见图 8­10(b)),比 2p Z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要“瘦”一些,这是因为︱ Y︱﹤1,︱Y︱2 ﹤︱Y︱

图882pz的R(r)-r图 60

0  2  4  6  8  10  0.00  0.05  0.10  0.15  R 21  r/a0  B  图 8­8  2p Z的 R(r) - r 图 0  2  4  6  8  10  0.0 D(r)  r/a0  B  图 8­9  2p Z的 D(r) - r 图 x, y  z - + q 30 o 60 o x, y  z q

(a)2pz轨道的角度分布Y2pz图(b)(Y2pz)2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的是Y2pz图形) 图8-10 2px和2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形状与2pz相同,但空间取向不同(如图8-11)。2px和2p,电 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也是如此(如图8-12)。 x 图8-11p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Dy p. 图8-12p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综合了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的2pz电子云界面图(如图8-13) x,y () 图8-132pz电子云界面图 既体现了v2随r的变化,又体现了v2随0,中的变化。就r而言,r=2a时y2最大;就0,中而言, 在z轴上v2最大。 2p电子云的空间分布也可以用密度面图来表示(如图8-14)

(a)2p Z 轨道的角度分布 Y2p Z图 (b)﹙Y2p Z﹚ 2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的是 Y2p Z图形) 图 8­10  2p X和 2p y轨道的角度分布图形状与 2p Z 相同,但空间取向不同(如图 8­11)。2p X和 2p y电 子云的角度分布图也是如此(如图 8­12)。 z - + py y  x z - + pz  图 8­11  p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 x z px z py y  x z pz  图 8­12  p 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图 综合了角度分布和径向分布的 2p Z电子云界面图(如图 8­13), x, y  z 图 8­13  2p Z电子云界面图 既体现了 2 y 随 r 的变化,又体现了 2 y 随θ,φ的变化。就 r 而言,r=2a0时 2 y 最大;就θ,φ而言, 在 z 轴上 2 y 最大。 2p  电 子 云 的 空 间 分 布 也 可 以 用 密 度 面 图 来 表 示 ( 如 图 8­14  ) . x  z - + px

图8-142pz电子云的空间分布等密度线 同理,也可以画出3s,3p,3d…的有关图形。 d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见图8-15)和d轨道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如图8-16)都是花瓣形的 2 d 图8-15d轨道角度分布

1.00  0.50 0.25 0.10 x z 图 8­14  2p Z电子云的空间分布等密度线 同理,也可以画出 3s,3p,3d,…的有关图形。 d 轨道的角度分布图(见图 8­15)和 d 轨道电子云的角度分布(如图 8­16)都是花瓣形的。 x z d 2  z  x y d 2 2  x - y = 2 p q x z xz d  f=0 y d yz = 2 p f x z xy  d = 2 p q 图 8­15  d 轨道角度分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