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教学资源_课程电子讲义(吴猛)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20.41KB,团购合买
第一篇 绪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质及其意义 第二篇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第三篇 《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第四篇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频资料要点)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

第一篇绪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质及其意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绪论部分主要向学生阐释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一切近代哲学的当代性质 及其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对现代性所行使的批判职能,从这一角度理解 和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为学生研读原著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质 马克思哲学是区别于一切近代哲学的当代哲学,即它超出了现代形而 上学,击破、瓦解了笛卡儿所建立现代形而上学的基础一一意识的内在 性。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在于他对现代性原则行使批判职能。 对现代性的批判 现代性即现代世界的原则、纲领,它有两个基本支柱,即资本和现代 形而上学,这两者具有共谋关系,资本是现代性的世俗动力和基础,它以 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为原则;现代形而上学是现代性的思想体系和观 念领域,以分析合理性为原则。批判在晢学上的基本含义就是澄清前提和 划定界限,马克思所作的工作就是对资本、现代形而上学进行批判,对资 本的批判同时也是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反之亦然。现代性在近代历史 中表现为三个主要标志物:机器、泰罗制和电脑 三、中国的社会现实 研究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性或者当代意义的现实任务在于,理解和把 握中国的社会现实,即我们在处在这样的矛盾当中,一方面中国正面临着 现代化的任务,另一方面这一任务是在相当独特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背 景中被提出来的

第一篇绪论: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质及其意义 【教学目的和要求】 绪论部分主要向学生阐释马克思哲学区别于一切近代哲学的当代性质 及其意义,以及马克思哲学对现代性所行使的批判职能,从这一角度理解 和把握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为学生研读原著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一、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质 马克思哲学是区别于一切近代哲学的当代哲学,即它超出了现代形而 上学,击破、瓦解了笛卡儿所建立现代形而上学的基础——意识的内在 性。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在于他对现代性原则行使批判职能。 二、对现代性的批判 现代性即现代世界的原则、纲领,它有两个基本支柱,即资本和现代 形而上学,这两者具有共谋关系,资本是现代性的世俗动力和基础,它以 最大限度地追求剩余价值为原则;现代形而上学是现代性的思想体系和观 念领域,以分析合理性为原则。批判在哲学上的基本含义就是澄清前提和 划定界限,马克思所作的工作就是对资本、现代形而上学进行批判,对资 本的批判同时也是对现代形而上学的批判,反之亦然。现代性在近代历史 中表现为三个主要标志物:机器、泰罗制和电脑。 三、中国的社会现实 研究马克思哲学及其当代性或者当代意义的现实任务在于,理解和把 握中国的社会现实,即我们在处在这样的矛盾当中,一方面中国正面临着 现代化的任务,另一方面这一任务是在相当独特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的背 景中被提出来的

第二篇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为学生梳理马克思写作的《博士论文》的理论背景。带领学生研读《博士 论文》的序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分析马克思所指出的德谟克利特和伊壁 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一般差别以及物理学上的细节差别,使学生了解马克思当时所 坚持的自我意识立场以及对对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态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准备材料:自我意识和客观精神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后,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双方关 于实体和自我意识的立场争论是马克思写作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博士论文》序言 马克思在《博土论文》的序言中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立场,即哲学上的自我意 识立场。这一立场在论文中通过对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的解析、特别是通过对德谟 克拉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而表述出来。 第三节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马克思批判地追溯了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的三种体系,即怀疑派、伊壁鸠鲁派 和斯多亚这些派别的历史根源,进一步讨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物理学上的一 般差别,指出两者对立的背后的深刻矛盾,即坚持必然性、肯定一切和必然性、否 定一切 第四节细节差别: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在物理学上的细节差别,来说明上 述的对立及其产生的根源,并引伸出自己的哲学立场。马克思着重分析了原子脱离 直线而偏斜运动及其哲学意义,即发挥了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提供了批判或否定 的环节:实践意义在于论证了人的自由

第二篇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教学目的和要求】 主要为学生梳理马克思写作的《博士论文》的理论背景。带领学生研读《博士 论文》的序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通过分析马克思所指出的德谟克利特和伊壁 鸠鲁在自然哲学上的一般差别以及物理学上的细节差别,使学生了解马克思当时所 坚持的自我意识立场以及对对自我意识哲学的批判态度。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准备材料:自我意识和客观精神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后,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双方关 于实体和自我意识的立场争论是马克思写作的理论背景。 第二节 《博士论文》序言 马克思在《博士论文》的序言中明确地表述了自己的立场,即哲学上的自我意 识立场。这一立场在论文中通过对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的解析、特别是通过对德谟 克拉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比较而表述出来。 第三节 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一般差别 马克思批判地追溯了古希腊自我意识哲学的三种体系,即怀疑派、伊壁鸠鲁派 和斯多亚这些派别的历史根源,进一步讨论德谟克利特和伊壁鸠鲁在物理学上的一 般差别,指出两者对立的背后的深刻矛盾,即坚持必然性、肯定一切和必然性、否 定一切。 第四节 细节差别:原子脱离直线而偏斜 马克思进一步分析了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在物理学上的细节差别,来说明上 述的对立及其产生的根源,并引伸出自己的哲学立场。马克思着重分析了原子脱离 直线而偏斜运动及其哲学意义,即发挥了自我意识的能动原则,提供了批判或否定 的环节;实践意义在于论证了人的自由

第三篇《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介绍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理论背景及其对当时德国社 会历史现实的批判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把握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以及 促使他放弃“自我意识”立场而转向批判现实的原因。通过准备材料中费尔巴哈哲 学的铺垫,使学生正确认识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以及马克思对费 尔巴哈哲学的继承和超越之处。 【教学内容】 第一节准备材料:费尔巴哈哲学及其意义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旨在于,全面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和基督教神学,把整个哲 学归结为基督教神学,并且在这个意义上对整个哲学进行批判。费尔巴哈的立脚点 是“现实的人”,其现实性的被提示为两种最基本性质:即感性和对象性。费尔 巴哈的宗教批判以及同人本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向马克思提示出了思考的线索和 主要的问题,但马克思当时对它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态度。 第二节对宗教的世俗基础的批判 《导言》直接衔接着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乃是宗教的 真理,反对宗教的斗争尽管是间接的,但自实质上也是反对那个以宗教为慰藉的世 界的斗争。 第三节德国的历史性与解放的可能性 马克思指出德国的历史性在于:其现实低于批判的水平;必须对黑格尔的法哲 学和国家哲学加以批判,才能解决历史的现实问题。德国的超越自己本身以及现代 各国所面的障碍的可能性在于: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 物质力量来摧毁

第三篇《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介绍马克思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理论背景及其对当时德国社 会历史现实的批判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把握在莱茵报时期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以及 促使他放弃“自我意识”立场而转向批判现实的原因。通过准备材料中费尔巴哈哲 学的铺垫,使学生正确认识费尔巴哈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之间关系,以及马克思对费 尔巴哈哲学的继承和超越之处。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准备材料:费尔巴哈哲学及其意义 费尔巴哈哲学的主旨在于,全面地批判了黑格尔哲学和基督教神学,把整个哲 学归结为基督教神学,并且在这个意义上对整个哲学进行批判。费尔巴哈的立脚点 是“现实的人”,其现实性的被提示为两种最基本性质:即感性和对象性。费尔 巴哈的宗教批判以及同人本主义相吻合的唯物主义向马克思提示出了思考的线索和 主要的问题,但马克思当时对它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态度。 第二节 对宗教的世俗基础的批判 《导言》直接衔接着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乃是宗教的 真理,反对宗教的斗争尽管是间接的,但自实质上也是反对那个以宗教为慰藉的世 界的斗争。 第三节 德国的历史性与解放的可能性 马克思指出德国的历史性在于:其现实低于批判的水平;必须对黑格尔的法哲 学和国家哲学加以批判,才能解决历史的现实问题。德国的超越自己本身以及现代 各国所面的障碍的可能性在于: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 物质力量来摧毁

第四篇《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频资料要点) 第6节“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这一部分内容在《手稿》当中具有最重要的哲学地位,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1845年春,马克思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彻底 清算。而在此之前,哲学上具有原则高度的讨论集中于《手稿》的最后一部分,即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手稿》的理论外观虽然表现为对费尔巴 哈晢学的高度评价,但是在最后一部分中已经包含了清算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理 由。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晢学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开始逐渐超出了费尔 巴哈的晢学,否则我们就根本无法理解几个月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 及由此而导致的新世界观的创立,或者说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这里的“整个 哲学”并不是指整个黑格尔哲学,而是指作为现代形而上学的全部哲学。在这一节 中我们主要来讨论四个问题: (一)、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及其理论贡献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价相当高,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 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 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然而马克思仍隐约感到有必要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旧 哲学进行再度批判。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概括为三点: 第一,费尔巴哈“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思考加以阐述的宗 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从而,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 责 第二,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也使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 第三:费尔巴哈“把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的东西同自称是 绝对的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对立起来 黑格尔哲学的秘密 费尔巴哈从以下三点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性的解释: 第一,肯定神学。黑格尔从实体的异化出发,这在逻辑上就是从无限的东西 抽象的普遍的东西出发,从宗教和神学出发 第二,否定神学。他扬弃了无限的东西,扬弃了哲学、宗教和神学,设定了现 实的、感性的、实在的、有限的、特殊的东西 第三,恢复神学。他重新扬弃了肯定的东西,恢复了抽象、无限的东西。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特别是否定之否定做出了重新评价: 第一,把否定之否定所确定的肯定方面作为唯一的肯定,这是一种作为实体的 上帝观念; 第二,而通过否定将其视为是一种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这是 种主体即自我意识的观点

第四篇《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视频资料要点) 第 6 节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这一部分内容在《手稿》当中具有最重要的哲学地位,应当引起高度关注。 1845 年春,马克思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费尔巴哈哲学进行了彻底 清算。而在此之前,哲学上具有原则高度的讨论集中于《手稿》的最后一部分,即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手稿》的理论外观虽然表现为对费尔巴 哈哲学的高度评价,但是在最后一部分中已经包含了清算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理 由。马克思在对黑格尔辩证法和一般哲学进行批判的同时,也开始逐渐超出了费尔 巴哈的哲学,否则我们就根本无法理解几个月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 及由此而导致的新世界观的创立,或者说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这里的“整个 哲学”并不是指整个黑格尔哲学,而是指作为现代形而上学的全部哲学。在这一节 中我们主要来讨论四个问题: (一)、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及其理论贡献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评价相当高,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 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做出了真正的发现, 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然而马克思仍隐约感到有必要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旧 哲学进行再度批判。马克思将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概括为三点: 第一,费尔巴哈“证明了哲学不过是变成思想的并且经过思考加以阐述的宗 教。不过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另一种形式和存在方式;从而,哲学同样应当受到谴 责”; 第二,费尔巴哈“创立了真正的唯物主义和现实的科学,因为费尔巴哈也使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成了理论的基本原则”; 第三:费尔巴哈“把基于自身并且积极地以自身为基础的肯定的东西同自称是 绝对的肯定的东西的那个否定的否定对立起来”。 (二)、黑格尔哲学的秘密 费尔巴哈从以下三点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批判性的解释: 第一,肯定神学。黑格尔从实体的异化出发,这在逻辑上就是从无限的东西、 抽象的普遍的东西出发,从宗教和神学出发; 第二,否定神学。他扬弃了无限的东西,扬弃了哲学、宗教和神学,设定了现 实的、感性的、实在的、有限的、特殊的东西; 第三,恢复神学。他重新扬弃了肯定的东西,恢复了抽象、无限的东西。 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特别是否定之否定做出了重新评价: 第一,把否定之否定所确定的肯定方面作为唯一的肯定,这是一种作为实体的 上帝观念; 第二,而通过否定将其视为是一种唯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这是一 种主体即自我意识的观点

继而马克思展开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中包含了超出费尔巴哈的重 要理论因素。即马克思将否定之否定理解为历史原则的抽象表达,而费尔巴哈则仅 仅将其看作是哲学与自身的矛盾。 第一,马克思说明了这一运动在黑格尔那里采取了抽象的形式,即历史运动的 原则。黑格尔为历史运动找到了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一种有原则高度的 哲学表达,这是黑格尔的贡献。但这一原则同时又是虚假的,其本质性只存在于逻 辑的天国之中,因此历史的展开真正说来不过是逻辑图式的展开 第二,马克思由此说明了黑格尔所揭示的历史原则的批判性和非批判性,即它 在黑格尔那里还是非批判运动的批判形式。因此黑格尔的历史原则包含了两个方 面:历史原则本身是批判的,但其抽象的、思辨的形式使之成为非批判的实证主义 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 (三)、对思辨唯心论的存在论批判 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否定之否定的秘密无非就是劳动,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巨大 功绩。但他又对劳动做出了纯粹思辨的理解,将人与自我意识等同起来,绝对精神 返回自身就是要克服意识的对象。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意识的对象不过是对象化 的自我意识,因此重新占有这种异化,就是扬弃对象性本身。因此马克思认为黑格 尔不仅扬弃了对象的异化,而且扬弃对象性本身,人由此被看成非对象性的存在。 而马克思则继承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将现实性理解为感性和对象性,因此非对象性 的存在物就是唯灵论的存在物,即纯粹的无 马克思批判地分析黑格尔哲学的两个要点: 第一,对象本身对意识来说,是正在消逝的东西;第二,自我意识的外化就是 设定物性。 (四)、“纯粹的活动”和“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关于“对象性活动”的经典表述为:“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 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 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是,这种设定不是主体;他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 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这其中包含三项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的出发点不同于作为“纯粹活动”的我思、自我意识,而是一个 在存在论上具有感性特征的“对象性活动”,根本不同于在意识内在性之中的抽象 活动; 第二,“对象性活动”这个概念,即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地活动着,它的本质 规定中包含着对象性。对象性活动概念在现实的物质活动(劳动)中有其根源; 第三,“对象性活动”突破了现代形而上学的建制,这种活动不是从纯粹的内 在性中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结果证明了它的活动一向是、本来即是对 象性的活动。这就为实践观点的确立、为现实地理解人类生产劳动奠定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

继而马克思展开了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这一批判中包含了超出费尔巴哈的重 要理论因素。即马克思将否定之否定理解为历史原则的抽象表达,而费尔巴哈则仅 仅将其看作是哲学与自身的矛盾。 第一,马克思说明了这一运动在黑格尔那里采取了抽象的形式,即历史运动的 原则。黑格尔为历史运动找到了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一种有原则高度的 哲学表达,这是黑格尔的贡献。但这一原则同时又是虚假的,其本质性只存在于逻 辑的天国之中,因此历史的展开真正说来不过是逻辑图式的展开。 第二,马克思由此说明了黑格尔所揭示的历史原则的批判性和非批判性,即它 在黑格尔那里还是非批判运动的批判形式。因此黑格尔的历史原则包含了两个方 面:历史原则本身是批判的,但其抽象的、思辨的形式使之成为非批判的实证主义 和同样非批判的唯心主义。 (三)、对思辨唯心论的存在论批判 黑格尔的辩证法及其否定之否定的秘密无非就是劳动,这是黑格尔哲学的巨大 功绩。但他又对劳动做出了纯粹思辨的理解,将人与自我意识等同起来,绝对精神 返回自身就是要克服意识的对象。问题的核心在于,由于意识的对象不过是对象化 的自我意识,因此重新占有这种异化,就是扬弃对象性本身。因此马克思认为黑格 尔不仅扬弃了对象的异化,而且扬弃对象性本身,人由此被看成非对象性的存在。 而马克思则继承了费尔巴哈的思想,将现实性理解为感性和对象性,因此非对象性 的存在物就是唯灵论的存在物,即纯粹的无。 马克思批判地分析黑格尔哲学的两个要点: 第一,对象本身对意识来说,是正在消逝的东西;第二,自我意识的外化就是 设定物性。 (四)、“纯粹的活动”和“对象性活动” 马克思关于“对象性活动”的经典表述为:“当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 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 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是,这种设定不是主体;他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而 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这其中包含三项重要意义: 第一,马克思的出发点不同于作为“纯粹活动”的我思、自我意识,而是一个 在存在论上具有感性特征的“对象性活动”,根本不同于在意识内在性之中的抽象 活动; 第二,“对象性活动”这个概念,即对象性的存在物对象地活动着,它的本质 规定中包含着对象性。对象性活动概念在现实的物质活动(劳动)中有其根源; 第三,“对象性活动”突破了现代形而上学的建制,这种活动不是从纯粹的内 在性中转而创造对象,而是它的对象性的结果证明了它的活动一向是、本来即是对 象性的活动。这就为实践观点的确立、为现实地理解人类生产劳动奠定了坚实的理 论基础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