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哲学课程历史 中国大陆的高校中,开设基督教方面的课程,从事有关基督教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还是相对来说新鲜的事情。大学的基督教教育与神学院的基督教教育有什么不 同呢?大学的基督教教育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呢?在此从一个较为宽广的 视野出发,结合复旦大学晢学系宗教学科的整体课程安排,以及近年来复旦大学文 科平台课的开设,谈一点体会 历史 复旦大学哲学系于1997年设立宗教学专业的硕士点,每年约招收约5名硕 士生;于2000年开始招收宗教学专业的本科生,隔年招生一次,每次20人左 右;于2001年设立宗教学博士点,开始招收宗教学的博士生,每年约3人;并 开展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先后接受研究基督教、道教、佛教与文学、民间宗教的 博士后工作人员共三名。第一届宗教学专业的本科生24名,已于2004年7月毕 此外,还与上海市三自爱国会合作,于2003年开设两年制的宗教学硕士研 究生课程班,目前38名来自上海基督教新教教会的牧师、传道员已进入第三学 期的学习。 复旦大学是一所有基督教渊源的大学。复旦大学的创立人和第一任校长马相 伯是天主教耶稣会会士。复旦大学原名“复旦公学”、“复旦学院”,脱胎于震 旦学院。震旦学院也是由马相伯创立的,是一所借鉴耶稣会的教学模式建立的教 会院校。复旦大学当初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自然受到耶稣会的影响,但也表现出马 相伯力图结合中国国情和赶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改革精神。后者也是导致他与 法国在上海的保守的耶稣会会士发生冲突,从而离开震旦,另建复旦的原因。复 旦大学的第二任校长李登辉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也是一位对基督教有深入研究 的著名学者。复旦大学的办校模式在李登辉领导下溶入了耶鲁大学的某些风格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震旦学院还是当初的复旦大学,与神学院还是有着重大 区别的。即使震旦学院,马相伯就已经规定三条原则: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 谈教理。复旦学院则是一所晢学、文学、政法、数学、理化,旁及制造、驾驶等 门类的世俗学校。 当然,复旦大学的这一基督教的渊源关系,在1949年后中断了相当长的时 间。不过在文革之后,复旦大学在全国各高校中率先恢复了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 教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其中哲学系尹大贻先生《基督教哲学》(1988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书堪称1949年以来大陆第一本关于基督教哲学的专著。 202年发表胡景钟、张庆熊主编的《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 社),203年发表《基督教神学的范畴一一历史的和文化比较的考察》(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6年春,复旦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以本校哲学 系为主,联合本校其它院系如历史系、中文系、外文系、社会学系、国际政治系 从事跨学科研究。该中心主要研究课题涉及基督教哲学、教父神学、近现代西方
基督教哲学课程历史 中国大陆的高校中,开设基督教方面的课程,从事有关基督教的教学和研究工 作,还是相对来说新鲜的事情。大学的基督教教育与神学院的基督教教育有什么不 同呢?大学的基督教教育应该遵循什么样的理念和方法呢?在此从一个较为宽广的 视野出发,结合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科的整体课程安排,以及近年来复旦大学文 科平台课的开设,谈一点体会。 历史 复旦大学哲学系于 1997 年设立宗教学专业的硕士点,每年约招收约 5 名硕 士生;于 2000 年开始招收宗教学专业的本科生,隔年招生一次,每次 20 人左 右;于 2001 年设立宗教学博士点,开始招收宗教学的博士生,每年约 3 人;并 开展博士后流动站工作,先后接受研究基督教、道教、佛教与文学、民间宗教的 博士后工作人员共三名。第一届宗教学专业的本科生 24 名,已于 2004 年 7 月毕 业。 此外,还与上海市三自爱国会合作,于 2003 年开设两年制的宗教学硕士研 究生课程班,目前 38 名来自上海基督教新教教会的牧师、传道员已进入第三学 期的学习。 复旦大学是一所有基督教渊源的大学。复旦大学的创立人和第一任校长马相 伯是天主教耶稣会会士。复旦大学原名“复旦公学”、“复旦学院”,脱胎于震 旦学院。震旦学院也是由马相伯创立的,是一所借鉴耶稣会的教学模式建立的教 会院校。复旦大学当初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自然受到耶稣会的影响,但也表现出马 相伯力图结合中国国情和赶上世界教育发展潮流的改革精神。后者也是导致他与 法国在上海的保守的耶稣会会士发生冲突,从而离开震旦,另建复旦的原因。复 旦大学的第二任校长李登辉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也是一位对基督教有深入研究 的著名学者。复旦大学的办校模式在李登辉领导下溶入了耶鲁大学的某些风格。 但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震旦学院还是当初的复旦大学,与神学院还是有着重大 区别的。即使震旦学院,马相伯就已经规定三条原则: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 谈教理。复旦学院则是一所哲学、文学、政法、数学、理化,旁及制造、驾驶等 门类的世俗学校。 当然,复旦大学的这一基督教的渊源关系,在 1949 年后中断了相当长的时 间。不过在文革之后,复旦大学在全国各高校中率先恢复了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 教学科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其中哲学系尹大贻先生《基督教哲学》(1988 年, 四川人民出版社)一书堪称 1949 年以来大陆第一本关于基督教哲学的专著。 2002 年发表胡景钟、张庆熊主编的《西方宗教哲学文选》(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3 年发表《基督教神学的范畴——历史的和文化比较的考察》(上海 人民出版社)。1996 年春,复旦大学基督教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以本校哲学 系为主,联合本校其它院系如历史系、中文系、外文系、社会学系、国际政治系 从事跨学科研究。该中心主要研究课题涉及基督教哲学、教父神学、近现代西方
基督教神学、中国基督教史、圣经研究、宗教对话、宗教与国际关系、美国宗教 等领域。该中心自成立以来与海外二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前后邀请四十多位海外学者来本校讲演和授课。该中心已经建立网站,网址如 下:www.bigvine,并编辑出版《基督教学术》年刊,第一辑和第二辑已分别于 2002年和2003年出版 与欧洲、北美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相比较,已经与香港、台湾和一些有着 基督教教会背景的大学相比较,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中国大陆的高校有着如下特 点 (1)中国大陆的高校没有神学系 (2)中国大陆进入大学宗教学系或宗教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明 确宣认的宗教信仰的,很少有受洗的基督徒; (3)中国大陆宗教学系或宗教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不在宗教界(基督 教界、佛教界、道教界等)工作。 面对中国大陆高校宗教学教学的这种情况,我们常常听到来自两方面的责难。 方面来自某些对宗教缺乏理解的管理层干部和学生的家长,他们担心我们把学生 培养成为基督徒、佛教徒等:另一方面来自某些热心传教的基督教界人士,他们责 怪我们只把基督教当作学问研究,不直入基督教的生命,不向学生传教。对于第 种意见,我们的回答是要区分宗教和宗教学;对于第二种意见,我们的回答是要区 分宗教系和神学系。我们并不认为我们只把基督教当作学问研究。我们的基督教教 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是以基督教的文化底蕴 为根基的
基督教神学、中国基督教史、圣经研究、宗教对话、宗教与国际关系、美国宗教 等领域。该中心自成立以来与海外二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学术交流关系, 前后邀请四十多位海外学者来本校讲演和授课。该中心已经建立网站,网址如 下:www.bigyi.net,并编辑出版《基督教学术》年刊,第一辑和第二辑已分别于 2002 年和 2003 年出版。 与欧洲、北美的一些历史悠久的大学相比较,已经与香港、台湾和一些有着 基督教教会背景的大学相比较,包括复旦大学在内的中国大陆的高校有着如下特 点: (1) 中国大陆的高校没有神学系; (2) 中国大陆进入大学宗教学系或宗教学专业学习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明 确宣认的宗教信仰的,很少有受洗的基督徒; (3) 中国大陆宗教学系或宗教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大部分不在宗教界(基督 教界、佛教界、道教界等)工作。 面对中国大陆高校宗教学教学的这种情况,我们常常听到来自两方面的责难。 一方面来自某些对宗教缺乏理解的管理层干部和学生的家长,他们担心我们把学生 培养成为基督徒、佛教徒等;另一方面来自某些热心传教的基督教界人士,他们责 怪我们只把基督教当作学问研究,不直入基督教的生命,不向学生传教。对于第一 种意见,我们的回答是要区分宗教和宗教学;对于第二种意见,我们的回答是要区 分宗教系和神学系。我们并不认为我们只把基督教当作学问研究。我们的基督教教 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而这种人文精神是以基督教的文化底蕴 为根基的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是我们从事基督教教学的基本理念。作为一 所综合性的大学,其基督教教学自然有不同于基督教神学院的特点。我们不像神 学院那样,以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和宣教布道的能力为主,而是希望通过基督教 教学,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并在信仰自由的原则下由学生自己确立其终极 关怀和为社会服务的献身精神。 基督教与人文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督教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道德 情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举例来说,歌德( Goethe)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家,他在思想成熟的后期做出这样的断言:“让知识和灵性的文化尽其 所能地进步,让人类精神尽其所能地扩展;离开了基督教的宏伟壮丽和道德感召 (这在福音书中随处可见),就谈不上人类精神的任何进步。”基督教对于整个 人类精神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 大学生毕业后要服务于社会。一个宗教学专业的学生要关心人类社会的最根 本的问题,从终极关怀的高度出发为大众服务。对于一个学习西方哲学的学生来 说,有必要反复提到苏格拉底的名字,对于一位学习基督教的学生来讲,势必 而再,再而三地讲到有一个名叫耶稣的人曾经生活在世人之中,他为了拯救人类 而献身于十字架。不论一个人持何信仰,不论他信不信基督教,都能从耶稣的生 平事迹中学到为普世大众服务的献身精神。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虽然以学术研究为主,但在这种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 们寻求领悟什么是终极实在,并把自己的生命安放在终极实在的基础上,从终极 实在那里获得精神力量和希望。我们激发对人类的命运和福祉的终极关怀,培养 种对人类世世代代和地球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基督教像其他宗教一样,虽然不 能解决世界上的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具体问题,但是它可以提供单靠经济 计划、政治纲领和法律条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即内在取向的改变,整个心态的 改变,人的心灵的改变,以及从一种错误的人生态度向一种新的生命方向的改 变。这种总体上的价值取向的改变,不是靠简单的灌输所能得到的,而是要靠师 生们在学习和总结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史和反省自己活生生的经验的基础上,唤 起自己的良知来实现。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宗教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断言某一宗教是人类得救的 唯一之路。世界上的各大宗教都有终极关怀和人文精神,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为 人类文明做出贡献。基督教深刻地看到人的有限性。面对无限的上帝,我们必须 承认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知识都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关于世界、人类、终极实在 得救和解放的方式还知之甚少。即使基督徒主张,他们有关上帝的知识是启示的 知识,他们也须记住上帝是在历史中进行启示的,而这样的启示仍然没有结束
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是我们从事基督教教学的基本理念。作为一 所综合性的大学,其基督教教学自然有不同于基督教神学院的特点。我们不像神 学院那样,以培养学生的宗教信仰和宣教布道的能力为主,而是希望通过基督教 教学,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并在信仰自由的原则下由学生自己确立其终极 关怀和为社会服务的献身精神。 基督教与人文精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督教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和道德 情操的培养做出了巨大贡献。举例来说,歌德(Goethe)是一位杰出的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家,他在思想成熟的后期做出这样的断言:“让知识和灵性的文化尽其 所能地进步,让人类精神尽其所能地扩展;离开了基督教的宏伟壮丽和道德感召 (这在福音书中随处可见),就谈不上人类精神的任何进步。”基督教对于整个 人类精神的进步无疑是巨大的资源和宝贵的财富。 大学生毕业后要服务于社会。一个宗教学专业的学生要关心人类社会的最根 本的问题,从终极关怀的高度出发为大众服务。对于一个学习西方哲学的学生来 说,有必要反复提到苏格拉底的名字,对于一位学习基督教的学生来讲,势必一 而再,再而三地讲到有一个名叫耶稣的人曾经生活在世人之中,他为了拯救人类 而献身于十字架。不论一个人持何信仰,不论他信不信基督教,都能从耶稣的生 平事迹中学到为普世大众服务的献身精神。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虽然以学术研究为主,但在这种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我 们寻求领悟什么是终极实在,并把自己的生命安放在终极实在的基础上,从终极 实在那里获得精神力量和希望。我们激发对人类的命运和福祉的终极关怀,培养 一种对人类世世代代和地球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基督教像其他宗教一样,虽然不 能解决世界上的环境、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具体问题,但是它可以提供单靠经济 计划、政治纲领和法律条款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即内在取向的改变,整个心态的 改变,人的心灵的改变,以及从一种错误的人生态度向一种新的生命方向的改 变。这种总体上的价值取向的改变,不是靠简单的灌输所能得到的,而是要靠师 生们在学习和总结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史和反省自己活生生的经验的基础上,唤 起自己的良知来实现。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宗教多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断言某一宗教是人类得救的 唯一之路。世界上的各大宗教都有终极关怀和人文精神,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为 人类文明做出贡献。基督教深刻地看到人的有限性。面对无限的上帝,我们必须 承认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知识都是极其有限的。我们关于世界、人类、终极实在、 得救和解放的方式还知之甚少。即使基督徒主张,他们有关上帝的知识是启示的 知识,他们也须记住上帝是在历史中进行启示的,而这样的启示仍然没有结束
终极实在的启示之光不仅照射在基督教的文化区域内,而且也普照世界各地。因 此,各种文化区域中的人,各种不同的伟大宗教传统,通过互相交流,有助于促 进对终极实在的认识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因此大学的宗教教育要提倡以宽容的态 度对待不同信仰的人。毋庸否认,在世界的宗教史上,发生过许多不宽容的事 件,造成许多流血冲突。但是这不属于宗教的精神实质。即使在历史上频频出现 宗教战争和镇压异端的基督教中,还应看到,真正反映基督教精神实质的是耶稣 基督本人在与不同信仰的人打交道时身体力行的宽容态度:耶稣生活在希伯来的 宗教信仰的传统中,他传递上帝国的福音,但他对一位叙利亚腓尼基妇女和一位 罗马军官的信仰采取友好态度,他表彰撒马利亚异教徒爱邻人,而这甚至激恼了 他的某些犹太同胞 大学是崇尚理性进行学术研究的地方。在进行宗教研究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 尊重事实,以说理的方式进行合情合理的论证。我们不能以武断的方式推崇一种 观点和禁止另一种观点。宗教信仰在大学里要以处理学术问题的方式来讨论。我 们应该看到,宗教并非单纯是信仰。例如,基督教的神学从一开始起就是希伯来 的信仰与希腊哲学的结合。如果说宗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仰”的话,那么哲 学的一种重要特征就是“说理”。“信仰”给人以希望和动力,“说理”则使人 的头脑清醒起来,减少由于盲动带来的损失。一方面基督教神学要通过哲学为其 宗教信仰论证,另一方面哲学又通过理性的论证批判某些宗教观点,起着某种 启蒙”的作用。基督教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与神学间既合作又对立的运动的结 果。因此在基督教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正题”和"反题”,每一个看 起来十分精致,无暇可击的论证的建立,或迟或早会遭到一个更加有力的论证的 反驳。正是这种互相说理的论辩推动着基督教思想的发展。虽然这样的论辩没有 也不可能有最终的结果,但是它们锻炼了人类的理智,促进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 这些最高层次的问题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也要正视基督教在历史上的失误之处。这种失误表现在宗 教战争、异端迫害、以信仰的名义反对某些新兴的科学思想、教会随着势力的扩 张而出现某些高级教职人员或僧侣的腐败、争权夺利等诸多方面。承认这些过 错,对于一位信仰者来说也许是一场痛苦的经验,但是只有公正地评价历史上的 功过,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有利于宗教和社会的发展。举例来说,政教分离 的原则的建立,就是建立在总结历史上无数次血腥的宗教战争的基础之上的。 前车覆,后车试”,不要重犯历史上的错误。大学的基督教教学要客观、中 肯、全面地评价基督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是是非非,清醒地看待复杂的宗教 现象,使学生学会通过反思历史为现代的实践定向。 总之,我认为大学的基督教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为主导 理念,进一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怀、宽容的态度、笃实的知识、服 务于社会的志愿
终极实在的启示之光不仅照射在基督教的文化区域内,而且也普照世界各地。因 此,各种文化区域中的人,各种不同的伟大宗教传统,通过互相交流,有助于促 进对终极实在的认识和人文精神的发展。因此大学的宗教教育要提倡以宽容的态 度对待不同信仰的人。毋庸否认,在世界的宗教史上,发生过许多不宽容的事 件,造成许多流血冲突。但是这不属于宗教的精神实质。即使在历史上频频出现 宗教战争和镇压异端的基督教中,还应看到,真正反映基督教精神实质的是耶稣 基督本人在与不同信仰的人打交道时身体力行的宽容态度:耶稣生活在希伯来的 宗教信仰的传统中,他传递上帝国的福音,但他对一位叙利亚-腓尼基妇女和一位 罗马军官的信仰采取友好态度,他表彰撒马利亚异教徒爱邻人,而这甚至激恼了 他的某些犹太同胞。 大学是崇尚理性进行学术研究的地方。在进行宗教研究和教学的时候要充分 尊重事实,以说理的方式进行合情合理的论证。我们不能以武断的方式推崇一种 观点和禁止另一种观点。宗教信仰在大学里要以处理学术问题的方式来讨论。我 们应该看到,宗教并非单纯是信仰。例如,基督教的神学从一开始起就是希伯来 的信仰与希腊哲学的结合。如果说宗教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仰”的话,那么哲 学的一种重要特征就是“说理”。“信仰”给人以希望和动力,“说理”则使人 的头脑清醒起来,减少由于盲动带来的损失。一方面基督教神学要通过哲学为其 宗教信仰论证,另一方面哲学又通过理性的论证批判某些宗教观点,起着某种 “启蒙”的作用。基督教的思想就是这种哲学与神学间既合作又对立的运动的结 果。因此在基督教思想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正题”和“反题”,每一个看 起来十分精致,无暇可击的论证的建立,或迟或早会遭到一个更加有力的论证的 反驳。正是这种互相说理的论辩推动着基督教思想的发展。虽然这样的论辩没有 也不可能有最终的结果,但是它们锻炼了人类的理智,促进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 这些最高层次的问题。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也要正视基督教在历史上的失误之处。这种失误表现在宗 教战争、异端迫害、以信仰的名义反对某些新兴的科学思想、教会随着势力的扩 张而出现某些高级教职人员或僧侣的腐败、争权夺利等诸多方面。承认这些过 错,对于一位信仰者来说也许是一场痛苦的经验,但是只有公正地评价历史上的 功过,总结经验教训,才能真正有利于宗教和社会的发展。举例来说,政教分离 的原则的建立,就是建立在总结历史上无数次血腥的宗教战争的基础之上的。 “前车覆,后车试”,不要重犯历史上的错误。大学的基督教教学要客观、中 肯、全面地评价基督教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是是非非,清醒地看待复杂的宗教 现象,使学生学会通过反思历史为现代的实践定向。 总之,我认为大学的基督教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为主导 理念,进一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情怀、宽容的态度、笃实的知识、服 务于社会的志愿
内容特色 复旦大学的“基督教哲学"课程是在宗教专业的课程的总体设计下进行的 近年来也推向全校的文科平台课。这一课程设计有如下特点 、兼顾各大宗教,课程设制平衡。大学的宗教学专业应开设有关世界各大 宗教的课。不应使某一个宗教独领风骚,而要兼顾诸宗教课程间的平衡关 系。本课程虽然名为“基督教哲学”,但注意与其他宗教和文化传统的比较 研究,并建议学生还可选听复旦大学宗教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佛教哲 学、佛教史、伊斯兰教的理论与历史、道教的理论与历史、犹太教的理论与 历史等课程合。考虑到中国宗教的特殊情况,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特殊性,希 望学生还能去听“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的课程 注重宗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神学院不同,大学的宗教学专业的基督教 教学是一种学术性的专业教学,是把基督教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在此要 注意宗教学和宗教的不同。宗教学不同于宗教,是一种专门的学科,是人 文学科的一个分支。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和宗教学 这在国际学界已是通行的看法,但在中国总还有某些人存在这样那样的误 解,他们往往把宗教本身与宗教学混为一谈,不把大学的宗教专业当作人 文学科的一个专业,而相反把它与佛学院和神学院等以信仰为主的学习等 同起来。由于大学的宗教学专业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基督教哲学”这 门课程虽然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基督教的信仰,但我们的重点正如该课程名 称所指明的是基督教哲学,而且学理性很强
内容特色 复旦大学的“基督教哲学”课程是在宗教专业的课程的总体设计下进行的, 近年来也推向全校的文科平台课。这一课程设计有如下特点: 一、 兼顾各大宗教,课程设制平衡。大学的宗教学专业应开设有关世界各大 宗教的课。不应使某一个宗教独领风骚,而要兼顾诸宗教课程间的平衡关 系。本课程虽然名为“基督教哲学”,但注意与其他宗教和文化传统的比较 研究,并建议学生还可选听复旦大学宗教专业开设的其他课程,如:佛教哲 学、佛教史、伊斯兰教的理论与历史、道教的理论与历史、犹太教的理论与 历史等课程合。考虑到中国宗教的特殊情况,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特殊性,希 望学生还能去听“中国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的课程。 二、注重宗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神学院不同,大学的宗教学专业的基督教 教学是一种学术性的专业教学,是把基督教当作一门学科来研究。在此要 注意宗教学和宗教的不同。宗教学不同于宗教,是一种专门的学科,是人 文学科的一个分支。人文学科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艺术学和宗教学。 这在国际学界已是通行的看法,但在中国总还有某些人存在这样那样的误 解,他们往往把宗教本身与宗教学混为一谈,不把大学的宗教专业当作人 文学科的一个专业,而相反把它与佛学院和神学院等以信仰为主的学习等 同起来。由于大学的宗教学专业注重知识性和科学性,“基督教哲学”这 门课程虽然不可避免地要讲到基督教的信仰,但我们的重点正如该课程名 称所指明的是基督教哲学,而且学理性很强
教学方法 方法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的成长和变迁的过程。教师虽然比 学生有着更多一些的知识,但不能断言教师对终极实在的领悟一定比学生高 明。终极实在同时开启教师和学生。终极实在体现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之中,因而 也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只要教师和学生都以真实的人格全心全意的投入,以 真人对真人,互相来激发和培养彼此的“本心”,一方面探索世界和人生,了解 各种不同的宗教群体的信仰,体认他们,肯定他们,从中发掘一切有益的东西 另一方面返观自己的“本心”,去除各种来自世俗习惯观念和自私自利之心的遮 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更深入地领悟终极实在。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是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中的自由讨论。在这种讨论中,没有 一个问题是愚蠢的,没有一种观点是被禁止的。但是如果谁企图以强制的方法推 行某一种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蛮不讲理,不让别人处在同等的地位上 表述和讨论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就是违背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是不能允许的。 我们相信正是在这种充分自由讨论中,学生和教师才能真正进入到宗教的深 层次的领域中去。我们不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这种自由讨论会把人误入歧途。 我们不断言任何一种宗教为唯一正确的,我们不劝别人只要信不要思考。虽然在 各派宗教中,都有过一些代表人物鼓吹他们的宗教是唯一正确的,其他的宗教都 是歪门邪道,唯有先信了他们的教义,然后才能明白这教义的奥妙,并在宗教的 崇拜和修行的过程中得救。对于这样的主张,我们不想争论;我们甚至愿意承 认,这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较前阶段的人来说,或对于某些不重视问题和论证 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条通向宗教真理的途径。但是对于大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 这条途径不受欢迎。 我们相信充分的自由讨论能把人引入正道,乃基于对人性中的积极因素的信 心,基于对人的交往理性的信心。用那些具有宗教色彩的用语来表达,这是具于 对“圣言 逻各斯”的信心。道”体现为理性,运行于人类的理 性交往中。“道”的运行越通畅,就越能把人引向正道。充分的自由讨论就是使 道”的运行畅通,从而使人悟道,走向正道 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主张,在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 起调节作用。经济越开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越少,经济运行的效益就越高。同 样,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禁忌越少,各种意见越充分地发表,讨论越自由,交往 的理性就越向真理开放。在自由的讨论中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运作,用带有哲 学的话语来说,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真理本身”,它体现为“逻各斯”,在不 知不觉中转化和推进争辩的各方
教学方法 方法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双向的成长和变迁的过程。教师虽然比 学生有着更多一些的知识,但不能断言教师对终极实在的领悟一定比学生高 明。 终极实在同时开启教师和学生。终极实在体现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之中,因而 也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只要教师和学生都以真实的人格全心全意的投入,以 真人对真人,互相来激发和培养彼此的“本心”,一方面探索世界和人生,了解 各种不同的宗教群体的信仰,体认他们,肯定他们,从中发掘一切有益的东西, 另一方面返观自己的“本心”,去除各种来自世俗习惯观念和自私自利之心的遮 蔽,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都能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更深入地领悟终极实在。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是在学术自由的氛围中的自由讨论。在这种讨论中,没有 一个问题是愚蠢的,没有一种观点是被禁止的。但是如果谁企图以强制的方法推 行某一种观点,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蛮不讲理,不让别人处在同等的地位上 表述和讨论自己的观点,那么他就是违背了学术自由的原则,是不能允许的。 我们相信正是在这种充分自由讨论中,学生和教师才能真正进入到宗教的深 层次的领域中去。我们不像某些人担心的那样,这种自由讨论会把人误入歧途。 我们不断言任何一种宗教为唯一正确的,我们不劝别人只要信不要思考。虽然在 各派宗教中,都有过一些代表人物鼓吹他们的宗教是唯一正确的,其他的宗教都 是歪门邪道,唯有先信了他们的教义,然后才能明白这教义的奥妙,并在宗教的 崇拜和修行的过程中得救。对于这样的主张,我们不想争论;我们甚至愿意承 认,这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的较前阶段的人来说,或对于某些不重视问题和论证 的人来说,或许是一条通向宗教真理的途径。但是对于大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 这条途径不受欢迎。 我们相信充分的自由讨论能把人引入正道,乃基于对人性中的积极因素的信 心,基于对人的交往理性的信心。用那些具有宗教色彩的用语来表达,这是具于 对“圣言”、“道”、“逻各斯”的信心。“道”体现为理性,运行于人类的理 性交往中。“道”的运行越通畅,就越能把人引向正道。充分的自由讨论就是使 “道”的运行畅通,从而使人悟道,走向正道。 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主张,在市场经济的自由运行中,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 起调节作用。经济越开放,国家对经济的管制越少,经济运行的效益就越高。同 样,在思想交流的过程中禁忌越少,各种意见越充分地发表,讨论越自由,交往 的理性就越向真理开放。在自由的讨论中也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运作,用带有哲 学的话语来说,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真理本身”,它体现为“逻各斯”,在不 知不觉中转化和推进争辩的各方
当然,自由讨论不等于放任自流。大学的基督教教育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历 史,总结基督教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基督教的实 质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以研读基督教的经典文本为主。对于这些文本,一般需要 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作者在创作他们的文本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如何? (2)这种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对作者的创作活动的影响如何? (3)什么是作者原初的动机? (4)作者在其文本中究竟表述了哪些思想? 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的关系如何啦 (5)后人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思想的?有无误解或曲解?为什么?这与他们 (6)这些文本的历史意义如何?现实意义何在? 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既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要能理解基督教经典的作者 和历代阐释者的生活处境和思想情况,这也就是说要学会暂时悬置我们这个时代 和我们自己所属的群体对这个问题的现存看法,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 处地地体认对方的立场和动机。排除偏见、采取同情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情 心促进理解,而理解又促进不同宗教信仰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把交流的各方对 终极实在的认识引向新的高度 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习基督教的学生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或穆斯 林,而是在当今中国国情下归于无宗教信仰者一类的群体中的人。学生一入学的 时候,我们常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你们是不是想把我培养成为 一个基督徒、佛教徒或穆斯林?而一些宗教界的人士也会对大学的宗教教育持怀 疑态度,他们认为不入教门,就不可能知道宗教的真谛,因而大学的宗教教育是 隔靴搔痒。 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从事实出发。事实上,研究宗教不等于信仰宗教, 许多研究某一宗教的学者,其中包括许多杰出的学者,并不是这一宗教的信仰 者。在基督教的信徒中有人研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在佛教等信徒中也有 人研究基督教的,而这其中不少人做出令人称道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承认非 基督徒研究基督教,非佛教徒硏究佛教,他们的前理解与该宗教的信徒的前理解 是不同的。由于这种前理解的不同,容易出现张冠李戴和隔靴搔痒的情况。为了 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要走出前理解,进入到逐步理解的过程中去
当然,自由讨论不等于放任自流。大学的基督教教育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历 史,总结基督教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基督教的实 质。 大学的基督教教学以研读基督教的经典文本为主。对于这些文本,一般需要 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1) 作者在创作他们的文本时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如何? (2) 这种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对作者的创作活动的影响如何? (3) 什么是作者原初的动机? (4) 作者在其文本中究竟表述了哪些思想? (5) 后人是怎样理解作者的思想的?有无误解或曲解?为什么?这与他们 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处境的关系如何? (6) 这些文本的历史意义如何?现实意义何在? 要回答好这些问题,既要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又要能理解基督教经典的作者 和历代阐释者的生活处境和思想情况,这也就是说要学会暂时悬置我们这个时代 和我们自己所属的群体对这个问题的现存看法,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设身 处地地体认对方的立场和动机。排除偏见、采取同情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同情 心促进理解,而理解又促进不同宗教信仰或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把交流的各方对 终极实在的认识引向新的高度。 现在的问题是,大多数学习基督教的学生不是基督徒,也不是佛教徒或穆斯 林,而是在当今中国国情下归于无宗教信仰者一类的群体中的人。学生一入学的 时候,我们常听到这样的问题: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你们是不是想把我培养成为 一个基督徒、佛教徒或穆斯林?而一些宗教界的人士也会对大学的宗教教育持怀 疑态度,他们认为不入教门,就不可能知道宗教的真谛,因而大学的宗教教育是 隔靴搔痒。 我们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从事实出发。事实上,研究宗教不等于信仰宗教, 许多研究某一宗教的学者,其中包括许多杰出的学者,并不是这一宗教的信仰 者。在基督教的信徒中有人研究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的,在佛教等信徒中也有 人研究基督教的,而这其中不少人做出令人称道的成就。另一方面我们也承认非 基督徒研究基督教,非佛教徒研究佛教,他们的前理解与该宗教的信徒的前理解 是不同的。由于这种前理解的不同,容易出现张冠李戴和隔靴搔痒的情况。为了 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就要走出前理解,进入到逐步理解的过程中去
尽管基督徒、佛教徒、无神论者等之间,在对宗教信仰等最高层次的文化领 域中的问题的看法上存在重大差异,但是他们都是人,都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世界 中。因此在有关宗教和哲学的问题上的前理解虽然不同,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问 题往往有相同的看法。宗教的理念必然落实在人生态度上,并要在日常的生活实 践中表现出来。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人体验到喜悦、幸福、痛苦、忧愁等 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才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喜悦、幸福、安宁或感到充满意 义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信仰的人是容易交流和达成共识的。这样我们就能从超 验的终极实在的世界回归到亲近的生活世界中来,使抽象的宗教观念与活生生的 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能逐渐进入到对方的生活形式和“语言游 戏”中去。尽管一个人不是佛教徒,他可以到庙里去,观看佛教的道场,甚至可 以聆听他们的念经和参与他们的坐禅;虽然一个人不是基督徒,他也可以去教堂 观看基督徒的礼拜仪式或跟他们一起过圣诞节等等。以这种方式我们能多少结合 信徒的生活世界理解信徒的宗教情感。由此我们再上升到最高层次的宗教理念中 去,试着用某一宗教信徒自己的宗教的表达方式来理解他们关于终极实在的看 法 这样的一种理解的途径是解释学的循环的途径,是在日常的生活世界、宗教 和哲学的文化的世界之间的反复循环。只要我们真情实意地投入到这一过程中 去,我们就能不断地从前理解进入到较好的理解中去。基督教的神学家在阅读和 讲解圣经和教义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释经学-解释学的方法。我们要 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社会需求 大学的宗教教学虽以读各大宗教的经典文本为主,但对于宗教专业的学生来 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组织学生参观宗教的活动场所,与教职人员和信徒进 行座谈。我们组织过学生到上海的天主教的佘山修道院和佛教的龙华寺等场所 去,分别与修士、修女、和尚、尼姑进行座谈,和参加他们的宗教仪式活动。使 人感到欣慰的是,宗教界的人士对这些年青的大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他们坦诚相 待,无拘无束地提问和回答各自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在暑假、寒假期间,学生 还结成团队进行社会调查,如去福建莆田调查“三一教”的情况,去江西九江调 查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的情况,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就宗教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走出校门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之外,我们 还把有影响和有见解的牧师、神父、和尚、宗教管理部门的干部和研究宗教的学 者请到学校里面来作报告。我们请代表各派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观点的人来讲 演;在基督教中有持基要派观点的人,也有持自由派观点的人。我们对报告人的 唯一要求是进行说理论证,而不是进行宣传鼓动。学生对于这些报告是非常感兴 趣的,他们常常会对报告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位既学神学又学自然科 学,既任英国牛津皇家显微学终身院士又当基督教的牧师的人来讲演的时候,学 生就问他研究自然科学和信基督教有什么关系。他说从他自己的经验而言,这两
尽管基督徒、佛教徒、无神论者等之间,在对宗教信仰等最高层次的文化领 域中的问题的看法上存在重大差异,但是他们都是人,都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世界 中。因此在有关宗教和哲学的问题上的前理解虽然不同,但是对日常生活中的问 题往往有相同的看法。宗教的理念必然落实在人生态度上,并要在日常的生活实 践中表现出来。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验,人体验到喜悦、幸福、痛苦、忧愁等 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才能给人的生活带来喜悦、幸福、安宁或感到充满意 义呢?在这个问题上不同信仰的人是容易交流和达成共识的。这样我们就能从超 验的终极实在的世界回归到亲近的生活世界中来,使抽象的宗教观念与活生生的 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我们能逐渐进入到对方的生活形式和“语言游 戏”中去。尽管一个人不是佛教徒,他可以到庙里去,观看佛教的道场,甚至可 以聆听他们的念经和参与他们的坐禅;虽然一个人不是基督徒,他也可以去教堂 观看基督徒的礼拜仪式或跟他们一起过圣诞节等等。以这种方式我们能多少结合 信徒的生活世界理解信徒的宗教情感。由此我们再上升到最高层次的宗教理念中 去,试着用某一宗教信徒自己的宗教的表达方式来理解他们关于终极实在的看 法。 这样的一种理解的途径是解释学的循环的途径,是在日常的生活世界、宗教 和哲学的文化的世界之间的反复循环。只要我们真情实意地投入到这一过程中 去,我们就能不断地从前理解进入到较好的理解中去。基督教的神学家在阅读和 讲解圣经和教义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相当完整的释经学-解释学的方法。我们要 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 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社会需求 大学的宗教教学虽以读各大宗教的经典文本为主,但对于宗教专业的学生来 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组织学生参观宗教的活动场所,与教职人员和信徒进 行座谈。我们组织过学生到上海的天主教的佘山修道院和佛教的龙华寺等场所 去,分别与修士、修女、和尚、尼姑进行座谈,和参加他们的宗教仪式活动。使 人感到欣慰的是,宗教界的人士对这些年青的大学生是非常欢迎的,他们坦诚相 待,无拘无束地提问和回答各自感兴趣和关心的问题。在暑假、寒假期间,学生 还结成团队进行社会调查,如去福建莆田调查“三一教”的情况,去江西九江调 查民间信仰和新兴宗教的情况,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就宗教专业的学生而言,除了走出校门进行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之外,我们 还把有影响和有见解的牧师、神父、和尚、宗教管理部门的干部和研究宗教的学 者请到学校里面来作报告。我们请代表各派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思想观点的人来讲 演;在基督教中有持基要派观点的人,也有持自由派观点的人。我们对报告人的 唯一要求是进行说理论证,而不是进行宣传鼓动。学生对于这些报告是非常感兴 趣的,他们常常会对报告人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有位既学神学又学自然科 学,既任英国牛津皇家显微学终身院士又当基督教的牧师的人来讲演的时候,学 生就问他研究自然科学和信基督教有什么关系。他说从他自己的经验而言,这两
者没有什么关系;当他研究科学的时候,他采取客观的态度,进行实证的研究; 而当他进行教牧工作的时候,他从人际的交流和爱邻人的善行中感受到神的光辉 和喜悦。学生在其他人的报告中也能听到与此不同的观点,如有人主张科学与宗 教相矛盾,有人主张科学与宗教相融洽。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我们相信学生能 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答。 复旦大学的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教教学的前景取决于我们的教育的理念和社 会的需求,或者更正确一些说,取决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这 个问题也关系到我们的宗教学专业的学生的来源和分配去向。 当今中国已有相当大的各宗教团体的信徒的群体,随着改革开放,这一群体 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而且,对宗教感兴趣的人,远远不止信徒的群体,一切想 深入了解人类各大文明的人,都需要了解宗教。在中国的年青一代中,有许多人 虽然不是宗教信徒,但想从宗教中获得精神食量,寻求人生的真谛,把宗教的理 念和道德规范作为做人的准则。还有一些知识分子,看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道 德意识衰败的情况,希望能从宗教中学到一些东西,以此融合和更新中国的传统 文化,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中国的政治家现在也意识到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复活”和“宗教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他们需要一批具 有宗教专业知识的宗教管理干部 我们跟上海地区的宗教局的干部和基督教神学院的负责人讨论过有关宗教学 专业学生的分配去向问题。宗教局的干部期盼着招聘一批我们的学生,但数量不 会大,因宗教局的人数本来就不多。我们的学生一般来说是不会去佛学院的,他 们学佛经,但并不想吃素修行。虽然基督教神学院的负责人表示希望招聘一批有 大学以上宗教专业学历的人来改善他们的师资素质,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是基督 徒。在我们的学生中符合这样条件的人恐怕不多。总的来说,在目前宗教局和宗 教界不会成为我们学生的主要去向。大部分学生选择宗教学专业的学习主要出于 对宗教感兴趣,他们并不真正想从事宗教的管理工作或宣教布道的工作。由于社 会的需求情况和学生的志愿,就大部分毕业生而言,他们的去向将是文教单位 从事多少与宗教相关的文化工作,如在报社、出版社编辑有关宗教方面的著作, 在大学或社会科学院从事有关宗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有关 宗教方面的工作,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一点也不会后悔宗教专业的学习,因此这有 助于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人生态度的确立。当然,大学的宗教学专业与宗教 界在目前存在着脱钩现象,这是制约着学生分配,并困扰着复旦大学宗教学专业 发展的一个值得深思的因素。 总的来说,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志愿看,我们把大学的包括基督教在内的 宗教教学定位于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培养是比较恰当的。在当代社会中,大学 是文化建设的重镇。通过大学,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各关键部门的工作,包括基督 教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将得到发扬光大。中国明代儒学家王阳明先生说:“知之 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大学的宗教教学培养学生的高尚
者没有什么关系;当他研究科学的时候,他采取客观的态度,进行实证的研究; 而当他进行教牧工作的时候,他从人际的交流和爱邻人的善行中感受到神的光辉 和喜悦。学生在其他人的报告中也能听到与此不同的观点,如有人主张科学与宗 教相矛盾,有人主张科学与宗教相融洽。究竟哪一种观点正确,我们相信学生能 结合自己的经验,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答。 复旦大学的包括基督教在内的宗教教学的前景取决于我们的教育的理念和社 会的需求,或者更正确一些说,取决于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这 个问题也关系到我们的宗教学专业的学生的来源和分配去向。 当今中国已有相当大的各宗教团体的信徒的群体,随着改革开放,这一群体 的数量还在继续增加。而且,对宗教感兴趣的人,远远不止信徒的群体,一切想 深入了解人类各大文明的人,都需要了解宗教。在中国的年青一代中,有许多人 虽然不是宗教信徒,但想从宗教中获得精神食量,寻求人生的真谛,把宗教的理 念和道德规范作为做人的准则。还有一些知识分子,看到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道 德意识衰败的情况,希望能从宗教中学到一些东西,以此融合和更新中国的传统 文化,为建设精神文明服务。中国的政治家现在也意识到在中国社会中的“宗教 复活”和“宗教热”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为了社会的长治久安,他们需要一批具 有宗教专业知识的宗教管理干部。 我们跟上海地区的宗教局的干部和基督教神学院的负责人讨论过有关宗教学 专业学生的分配去向问题。宗教局的干部期盼着招聘一批我们的学生,但数量不 会大,因宗教局的人数本来就不多。我们的学生一般来说是不会去佛学院的,他 们学佛经,但并不想吃素修行。虽然基督教神学院的负责人表示希望招聘一批有 大学以上宗教专业学历的人来改善他们的师资素质,但前提是他们必须是基督 徒。在我们的学生中符合这样条件的人恐怕不多。总的来说,在目前宗教局和宗 教界不会成为我们学生的主要去向。大部分学生选择宗教学专业的学习主要出于 对宗教感兴趣,他们并不真正想从事宗教的管理工作或宣教布道的工作。由于社 会的需求情况和学生的志愿,就大部分毕业生而言,他们的去向将是文教单位, 从事多少与宗教相关的文化工作,如在报社、出版社编辑有关宗教方面的著作, 在大学或社会科学院从事有关宗教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即使他们将来不从事有关 宗教方面的工作,许多学生表示他们一点也不会后悔宗教专业的学习,因此这有 助于他们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和人生态度的确立。当然,大学的宗教学专业与宗教 界在目前存在着脱钩现象,这是制约着学生分配,并困扰着复旦大学宗教学专业 发展的一个值得深思的因素。 总的来说,从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志愿看,我们把大学的包括基督教在内的 宗教教学定位于人文精神和终极关怀的培养是比较恰当的。在当代社会中,大学 是文化建设的重镇。通过大学,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各关键部门的工作,包括基督 教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将得到发扬光大。中国明代儒学家王阳明先生说:“知之 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大学的宗教教学培养学生的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