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教学资源_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路向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3,文件大小:155.33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全面发展”的新的时代精神。这正是我们可以把当代哲学的重大变化称之为“生存论转向” 所蕴含的根本性的价值取向 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路向 复旦大学哲学系吴晓明 时下多有谈论“生存哲学”或“生存论哲学”的,或者与我们的所指相类,或者大相迳 庭。那么我们所说的“生存论路向”究竟何谓呢?首先,它并不是指一个哲学部门或一种哲 学样式,换言之,它既不能作为一个哲学部门与其他部门—如存在论、认识论、逻辑学等 等—相并举,亦不是称谓某种多少与“生存”一词有牵连的哲学样式,如“生命哲学”或 “存在主义”等等,尽管这样的哲学样式完全可以是生存论路向的。其次,它也并不是意指 特定的哲学研究的对象或问题领域,仿佛“生存论哲学”乃是研究“生命”或“笠存问题 似的。我们所说的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路向,是就哲学在其根本性质上之彻底的“改弦更张 而言。因此,这一路向的生成首先意味着哲学史上的一个事件或变故,这个事件或变故重大 到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马克思是大体上把它理解为“哲学的终结”的;或者,如海德格尔 在“尼采的呼声”中所听到的消息那样,这个事件或变故乃是“超感性世界”的“腐烂”或 崩塌”。在这里,也许我们可以暂时并且大致上这样说,哲学—如果思还可以被称作“哲 学”的话—在这一“终结”或“崩塌”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改弦更张,便是当代哲学之生存 论路向的决定性生成 如果说,就哲学根本性质而言的“生存论路向”首先意味着源自上述变故的那种改弦更 张,那么在此变故的分野中就必定存在某种“对待”或“对照”。我们把保持在这一变故之 前、并且与“生存论路向”形成对待或对照的哲学之根本性质,称为“知识论路向”的(或 范畴性质”的)。何谓知识论路向?何谓生存论路向?两者的区分何在?这个问题很难明确 回答,因为给不出定义—给定义乃是知识论路向上的方式。然而我们还是应当给出一个扼 要的本质性描述,以便把两者的对照富于特征地提示出来:知识论路向的性质是概念的、逻 辑的和反思的,而生存论路向的原则却要求自身达于使得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的世界得以 成立的更具本源性的领域,因而其性质是前概念的、前逻辑的和前反思的。 即使是从这一扼要的描述中我们也能领会到,在这里生存论路向与知识论路向的“对 照”并不是二者之间的对立。正如海德格尔在《真理的本质》一文中并不推翻“符合论”关 于真理之为符合的“事实性”,而是更加切近也更加本源地把真理的本质揭示为“敞开状态” 或“活动着的参与”(“自由”)一样。但是,由于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的方式主要被领会 为理性的,所以生存论路向的先驱者们初始往往采取着非理性主义或反理性主义的方式。这 里我们只要举出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名字就够了。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非 或“反 …”的方式,使得他们一方面让渡出思想,一方面在对立的极端中反过来确证对方的独立 存在从而返回到同样的根据上去。此种局面的结果,正像海德格尔指证尼采终归是一个形而 o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全面发展”的新的时代精神。这正是我们可以把当代哲学的重大变化称之为“生存论转向” 所蕴含的根本性的价值取向。 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路向 复旦大学哲学系 吴晓明 时下多有谈论“生存哲学”或“生存论哲学”的 , 或者与我们的所指相类 , 或者大相迳 庭。那么我们所说的“生存论路向”究竟何谓呢 ? 首先 , 它并不是指一个哲学部门或一种哲 学样式 , 换言之 , 它既不能作为一个哲学部门与其他部门 ———如存在论、认识论、逻辑学等 等 ———相并举 , 亦不是称谓某种多少与“生存”一词有牵连的哲学样式 , 如“生命哲学”或 “存在主义”等等 , 尽管这样的哲学样式完全可以是生存论路向的。其次 , 它也并不是意指 特定的哲学研究的对象或问题领域 , 仿佛“生存论哲学”乃是研究“生命”或“生存问题” 似的。我们所说的当代哲学的生存论路向 , 是就哲学在其根本性质上之彻底的“改弦更张” 而言。因此 , 这一路向的生成首先意味着哲学史上的一个事件或变故 , 这个事件或变故重大 到这样一种程度 , 以至于马克思是大体上把它理解为“哲学的终结”的 ; 或者 , 如海德格尔 在“尼采的呼声”中所听到的消息那样 , 这个事件或变故乃是“超感性世界”的“腐烂”或 “崩塌”。在这里 , 也许我们可以暂时并且大致上这样说 , 哲学 ———如果思还可以被称作“哲 学”的话 ———在这一“终结”或“崩塌”的过程中所实现的改弦更张 , 便是当代哲学之生存 论路向的决定性生成。 如果说 , 就哲学根本性质而言的“生存论路向”首先意味着源自上述变故的那种改弦更 张 , 那么在此变故的分野中就必定存在某种“对待”或“对照”。我们把保持在这一变故之 前、并且与“生存论路向”形成对待或对照的哲学之根本性质 , 称为“知识论路向”的 (或 “范畴性质”的) 。何谓知识论路向 ? 何谓生存论路向 ? 两者的区分何在 ? 这个问题很难明确 回答 , 因为给不出定义 ———给定义乃是知识论路向上的方式。然而我们还是应当给出一个扼 要的本质性描述 , 以便把两者的对照富于特征地提示出来 : 知识论路向的性质是概念的、逻 辑的和反思的 , 而生存论路向的原则却要求自身达于使得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的世界得以 成立的更具本源性的领域 , 因而其性质是前概念的、前逻辑的和前反思的。 即使是从这一扼要的描述中我们也能领会到 , 在这里生存论路向与知识论路向的“对 照”并不是二者之间的对立。正如海德格尔在《真理的本质》一文中并不推翻“符合论”关 于真理之为符合的“事实性”, 而是更加切近也更加本源地把真理的本质揭示为“敞开状态” 或“活动着的参与”(“自由”) 一样。但是 , 由于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的方式主要被领会 为理性的 , 所以生存论路向的先驱者们初始往往采取着非理性主义或反理性主义的方式。这 里我们只要举出克尔凯郭尔和尼采的名字就够了。然而正是因为这种“非 ……”或“反 ……”的方式 , 使得他们一方面让渡出思想 , 一方面在对立的极端中反过来确证对方的独立 存在从而返回到同样的根据上去。此种局面的结果 , 正像海德格尔指证尼采终归是一个形而 9

上学家一样,萨特最后也把克尔凯郭尔归入黑格尔哲学的一脉。因此,真正说来,立足于自 身之上的生存论路向并不是试图取消并对立于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的原则,而是要求深入 到更为原始的根基中去,要求揭示使知识论路向及其内部对立得以成立和开展的发源地,或 者,如伽达默尔所解说的,要求去除知识论路向对于自身的全部天真性—此种天真性在近 代哲学的完成形式亦即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同一哲学”中表现得尤其充分,它们是概念的天 真、断言的天真和反思的天真。海德格尔曾声称,唯当终于认识到理性已成为思想最顽固的 敌人时,我们方始有可能真正开始思想;但这并不意味着拒斥思想,而是要求学会思想 比理性主义者更深刻地去思想 更加广泛地说来,知识论路向几乎就是哲学-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当这一路向在黑格尔 哲学中最终完成之际(一如其《精神现象学》之“绝对知识”),知识论路向乃是显现自身为 由来已久之原则、枢轴、“普照之光”,它大体上涵盖了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整部西 方哲学史。在这个范围内,虽说局部的例外、偏离或“叛逃”并非不可能,但它们仍然分享 着知识论路向的基地,而这一路向本身仍然内在巩固地贯彻到哲学思想之最遥远的边缘。以 至于可以这样说,它几乎就是西方哲学的惟一存在方式,是形而上学(特别是 ontology)之 构成的惟一路径。如果迄至黑格尔的整个西方哲学可以恰当地称为柏拉图主义的话,那么 知识论路向之哲学-形而上学几乎就是柏拉图主义的代名词。 作为柏拉图主义的近代完成,黑格尔哲学不只是形而上学之一种,而且是形而上学之一 切。这里所说的“一切”,尤其意味着知识论路向之全部环节及其完成。在这个意义上,正 像黑格尔的“哲学史”非常恰当地提示的那样,以往的各种哲学,都不过是此一完成形式的 个“环节”、一个片断或一个支脉。由于形而上学之完成与知识论路向之建构的最高阶段 无非是同一回事,所以生存论路向的决定性开启便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真正具有原则 高度的批判—相联系。海德格尔在1957年有一个讨论班报告,题为“形而上学的存在 神·逻辑学机制”。这个报告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刻阐释,把形而上学明确地揭示为“存 在·神·逻辑学”(Ono- theo-logik);形而上学不仅是“神·逻辑学”,而且是“存在-逻辑 学”。这意味着:把整个哲学-形而上学揭示为知识论路向之性质的。在这种“逻辑学”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乃是概念和反思;对于黑格尔来说,是绝对的概念和绝对的反思。黑格 尔“是从决定性的中介方面来考察存在,也即从绝对概念方面并且因此就是根据这种绝对概 念,来考察存在。存在的真理就是本质’,也即绝对的反思。本质的真理就是无限的自我知 识意义上的概念” 在《存在与时间》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论路向与生存论路向的基本对照。前者被称为 “范畴性质”,它概括了在“逻各斯”中以各种方式可言及的“存在者的一切先天规定”;后 者被称为“生存论性质”,它与最广义的现成状态(范畴性质)相区别,是“着眼于此在的 生存结构而获得规定的”。上述二者乃是存在性质的两种基本可能性。因此,最简单地说来 例如就“在世界中”而言,所谓空间上“一个在一个之中”乃属范畴的性质,而“依寓于”、 融身于”等等则属生存论的性质。此外,海德格尔说,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工作先于任何心 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等等;这是因为这些学科乃是知识论性质的,但这里所谓的“先于” 根本不是一种形而上学图谋,而是意指通过生存论路向澄清和揭示“原初关联 20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rightsreservedhtp://www.cnki.net

上学家一样 , 萨特最后也把克尔凯郭尔归入黑格尔哲学的一脉。因此 , 真正说来 , 立足于自 身之上的生存论路向并不是试图取消并对立于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的原则 , 而是要求深入 到更为原始的根基中去 , 要求揭示使知识论路向及其内部对立得以成立和开展的发源地 , 或 者 , 如伽达默尔所解说的 , 要求去除知识论路向对于自身的全部天真性 ———此种天真性在近 代哲学的完成形式亦即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同一哲学”中表现得尤其充分 , 它们是概念的天 真、断言的天真和反思的天真。海德格尔曾声称 , 唯当终于认识到理性已成为思想最顽固的 敌人时 , 我们方始有可能真正开始思想 ; 但这并不意味着拒斥思想 , 而是要求学会思想 ——— 比理性主义者更深刻地去思想。 更加广泛地说来 , 知识论路向几乎就是哲学 - 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当这一路向在黑格尔 哲学中最终完成之际 (一如其《精神现象学》之“绝对知识”) , 知识论路向乃是显现自身为 一由来已久之原则、枢轴、“普照之光”, 它大体上涵盖了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以来的整部西 方哲学史。在这个范围内 , 虽说局部的例外、偏离或“叛逃”并非不可能 , 但它们仍然分享 着知识论路向的基地 , 而这一路向本身仍然内在巩固地贯彻到哲学思想之最遥远的边缘。以 至于可以这样说 , 它几乎就是西方哲学的惟一存在方式 , 是形而上学 (特别是 ontology) 之 构成的惟一路径。如果迄至黑格尔的整个西方哲学可以恰当地称为柏拉图主义的话 , 那么 , 知识论路向之哲学 - 形而上学几乎就是柏拉图主义的代名词。 作为柏拉图主义的近代完成 , 黑格尔哲学不只是形而上学之一种 , 而且是形而上学之一 切。这里所说的“一切”, 尤其意味着知识论路向之全部环节及其完成。在这个意义上 , 正 像黑格尔的“哲学史”非常恰当地提示的那样 , 以往的各种哲学 , 都不过是此一完成形式的 一个“环节”、一个片断或一个支脉。由于形而上学之完成与知识论路向之建构的最高阶段 无非是同一回事 , 所以生存论路向的决定性开启便与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 ———真正具有原则 高度的批判 ———相联系。海德格尔在 1957 年有一个讨论班报告 , 题为“形而上学的存在 - 神 - 逻辑学机制”。这个报告通过对黑格尔哲学的深刻阐释 , 把形而上学明确地揭示为“存 在 - 神 - 逻辑学”(OntoΟTheoΟLogik) ; 形而上学不仅是“神 - 逻辑学”, 而且是“存在 - 逻辑 学”。这意味着 : 把整个哲学 - 形而上学揭示为知识论路向之性质的。在这种“逻辑学”中 , 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乃是概念和反思 ; 对于黑格尔来说 , 是绝对的概念和绝对的反思。黑格 尔“是从决定性的中介方面来考察存在 , 也即从绝对概念方面并且因此就是根据这种绝对概 念 , 来考察存在。‘存在的真理就是本质’, 也即绝对的反思。本质的真理就是无限的自我知 识意义上的概念”。 在《存在与时间》中 , 我们可以看到知识论路向与生存论路向的基本对照。前者被称为 “范畴性质”, 它概括了在“逻各斯”中以各种方式可言及的“存在者的一切先天规定”; 后 者被称为“生存论性质”, 它与最广义的现成状态 (范畴性质) 相区别 , 是“着眼于此在的 生存结构而获得规定的”。上述二者乃是存在性质的两种基本可能性。因此 , 最简单地说来 , 例如就“在世界中”而言 , 所谓空间上“一个在一个之中”乃属范畴的性质 , 而“依寓于”、 “融身于”等等则属生存论的性质。此外 , 海德格尔说 , 此在的生存论分析工作先于任何心 理学、人类学、生理学等等 ; 这是因为这些学科乃是知识论性质的 , 但这里所谓的“先于” 根本不是一种形而上学图谋 , 而是意指通过生存论路向澄清和揭示“原初关联”。 01

在谈到全部哲学形而上学的终结以及生存论路向的决定性开启时,我们应当毫不含糊 地提到马克思的名字。费尔巴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先驱者,但是马克思终于颇为惋 惜地说道,费尔巴哈毕竟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这正是就其行之未远并且最 终复归形而上学及其知识论路向而言的。当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 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时,其意义首先就在于决定性地超出知识论的路向,亦即决定性 地超出为概念、逻辑和反思所支配和统治的世界。(顺便说说,海德格尔后来对这条提纲的 解说是错误的)当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批判时,他同时正是在对“整个 哲学”或“一般哲学”进行批判。而这一批判在存在论基础上的巨大革命意义,就在于揭示 出这样一点,即:就像人的实在性不依赖于那种知识论性质的人之人性一样,物的实在性也 不来源于同一性质的物之物性,或其他诸如此类的形而上学的客观实在性,它们是、而且只 能是马克思所说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 在这个意义上,作为物性的物性和作为观念的观念是同一种东西,是“名为自然界的思想 物”,因而是同样性质的“唯灵论的存在物”。我们在这里不可能就此详细展开,也许可以通 过其他论文来进一步加以讨论。最后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由于近代性原则在现实生活和思 想领域中仍然居于支配地位,所以生存论路向的开启和深入阐发将长久地成为一项任务或工 作;甚至其思想资源还有待不断开掘和重新发现,这些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哲学,包括当代 西方哲学之主要的一部,也许还应当包括中国传统思想等等 马克思哲学与“生存论转向”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杨耕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造成的革命变革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这一变革的 实质就在于,它使哲学发生了“生存论转向”,即使哲学关注的焦点从超验世界转向“感性 世界”,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从“寻求最高原因”转向探究人的生存实践活动 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从 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语)。这样,马克思哲学便终结了“形而上 学”,使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形态转向生存论形态,从而展示了一个新的思想地平线 我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是指其本义,即关于存在之存在的哲学形态。这种哲学形 态所追求的是一切实在对象背后的那种终极存在,并把这种存在看作是事物具体的和特殊的 存在及其各种特性的基础即本体,然后据此推论出其他一切。问题在于,从亚里士多德一直 到黑格尔,形而上学中的“存在”日益脱离现实的事物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成为一种抽象 的存在、抽象化的本体,甚至成为一种君临人与世界之上的神秘的主宰力量。在这里,人的 存在被遮蔽了,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人的自由和价值都被消解在这种抽象的本体之中,无 论这种抽象的本体是“绝对理性”还是“抽象物质”。同时,在探究存在的存在的过程中 形而上学又把“求知”、“寻求最高原因”与人类面临的种种紧迫的生存问题分离开来,认为 01994-2008ChinaAcademie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

在谈到全部哲学 - 形而上学的终结以及生存论路向的决定性开启时 , 我们应当毫不含糊 地提到马克思的名字。费尔巴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被看作是先驱者 , 但是马克思终于颇为惋 惜地说道 , 费尔巴哈毕竟还是一位“理论家”和“哲学家” ———这正是就其行之未远并且最 终复归形而上学及其知识论路向而言的。当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 界 ,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时 , 其意义首先就在于决定性地超出知识论的路向 , 亦即决定性 地超出为概念、逻辑和反思所支配和统治的世界。(顺便说说 , 海德格尔后来对这条提纲的 解说是错误的) 当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对黑格尔辩证法进行批判时 , 他同时正是在对“整个 哲学”或“一般哲学”进行批判。而这一批判在存在论基础上的巨大革命意义 , 就在于揭示 出这样一点 , 即 : 就像人的实在性不依赖于那种知识论性质的人之人性一样 , 物的实在性也 不来源于同一性质的物之物性 , 或其他诸如此类的形而上学的客观实在性 , 它们是、而且只 能是马克思所说的“脱离现实的精神和现实的自然界的抽象形式、思维形式、逻辑范畴”。 在这个意义上 , 作为物性的物性和作为观念的观念是同一种东西 , 是“名为自然界的思想 物”, 因而是同样性质的“唯灵论的存在物”。我们在这里不可能就此详细展开 , 也许可以通 过其他论文来进一步加以讨论。最后还需要补充的一点是 : 由于近代性原则在现实生活和思 想领域中仍然居于支配地位 , 所以生存论路向的开启和深入阐发将长久地成为一项任务或工 作 ; 甚至其思想资源还有待不断开掘和重新发现 , 这些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哲学 , 包括当代 西方哲学之主要的一部 , 也许还应当包括中国传统思想等等。 马克思哲学与“生存论转向”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 杨 耕 马克思哲学在哲学史上所造成的革命变革是从本体论层面上发动并展开的。这一变革的 实质就在于 , 它使哲学发生了“生存论转向”, 即使哲学关注的焦点从超验世界转向“感性 世界”, 从宇宙本体转向人的生存状态 , 从“寻求最高原因”转向探究人的生存实践活动。 对于马克思哲学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 消除人的生存的异化状态 , 从 而“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马克思语) 。这样 , 马克思哲学便终结了“形而上 学”, 使西方哲学从知识论形态转向生存论形态 , 从而展示了一个新的思想地平线。 我在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是指其本义 , 即关于存在之存在的哲学形态。这种哲学形 态所追求的是一切实在对象背后的那种终极存在 , 并把这种存在看作是事物具体的和特殊的 存在及其各种特性的基础即本体 , 然后据此推论出其他一切。问题在于 , 从亚里士多德一直 到黑格尔 , 形而上学中的“存在”日益脱离现实的事物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 , 成为一种抽象 的存在、抽象化的本体 , 甚至成为一种君临人与世界之上的神秘的主宰力量。在这里 , 人的 存在被遮蔽了 , 人的创造性和主体性、人的自由和价值都被消解在这种抽象的本体之中 , 无 论这种抽象的本体是“绝对理性”还是“抽象物质”。同时 , 在探究存在的存在的过程中 , 形而上学又把“求知”、“寻求最高原因”与人类面临的种种紧迫的生存问题分离开来 , 认为 1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