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练习题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1、给加点字注音。 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 骈死()梧枥()()菜()外见()食马()祗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抵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7、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者比作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8、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响,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 3、填空。 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 ①韩愈,字 代著名 家,他的著作收在《_ 里。他泪,急忙脱下衣裳技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和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 ②“说”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 19、《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③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 20、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2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不知马也 2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食或尽果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5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②食之不能尽 通含义: 27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③其真无马邪 8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 7翻译下面的句 29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0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1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32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8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3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③食不饱,力不足。()()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34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9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35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 10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1l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6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A、骈死于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 37.本文采用 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 C、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 “伯乐『指 “食马者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39.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1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用原文回 42.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 1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43.如果你
1 《马说》练习题 1、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槽枥( )( ) 粟( ) 外见( ) 食马( ) 祗( )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 3、填空。 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__》里。他 和 、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②“说”是一种文体,可以 也可以 但都是为了 。 ③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_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其真 不知马也__________ ⑤不以千里称也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___通______ 含义: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___通___含义:_____ ③其真无马邪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无马邪? 8.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 9.归纳文章第 2 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10.第 3 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 1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D 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既克,公问其故。 1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 1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②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17、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___________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 者比作“ ___________ ”。 18、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 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它…… 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 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 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 19、《马说》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3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 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 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8 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1 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2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3 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4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5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 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本文采用“______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______; “伯乐”指___________ ; “食马者” ____________ 。 38.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___________ 40.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如果你
是伯乐,你会怎样多发现人才,并人尽其才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44、如果你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你怎么办? 5.文章借有关伯乐与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5、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你也写个对联 将人才比作“ 46.分别概括123的层次: 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 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6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47.“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7.《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用问号结束。请根据文意 20.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2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008年山东省烟台市)《马说》答题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7.本文作者是 代文学家。(2分 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 A.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之不能尽其材 B故虽有名马虽千里不敢易也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屋舍俨然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1策之不以其道 连线中考 9.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吗呼!其真1.作者借千里马的遗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四、(2007年广东汕头卷)马说韩愈 ①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②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分) 本文作者托物寓意,讽刺 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愚味和昏庸,表达了自己痛感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五、(2006马说)(节选自韩愈《马说》)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上文第二段的4个“食” 正确的一项是(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A.1和2读音相同,意义不同。B.1和4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C2和3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D.3和4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2.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 A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指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句(?)结 3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束。请你细读原文,描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D.不以善小而不为 4.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分) A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19.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分)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2 是伯乐,你会怎样多发现人才,并人尽其才? 44、如果你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你怎么办? 45、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你也写个对联: , 。 46.分别概括 123 的层次: 第一层(第 1 段)说明伯乐对手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 2 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层(第 3 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47.“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20.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21.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 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 控诉。 连线中考: 一、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 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 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①表明造成千里马“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的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第三段文字的中心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表达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④本文作者托物寓意,讽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识人才、不重人才、摧残人才的 愚味和昏庸,表达了自己痛感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 二、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 食 马 者 不 知 其 能 千 里 而 食 也 2.对文章的中心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天下无马。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D.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 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A 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夫现人风者得焉 C.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4.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理解正确的~项是() A 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证明它们的存在有先有后。 B 有了伯乐才会有千里马,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C.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没有千里马也就没有伯乐,说明他们彼此依存。 D.虽然世上有伯乐,但不如千里马多,说明伯乐难得。 5 . 文 章 借 有 关 伯 乐 与 千 里 马 的 传 说 , 将 愚 妄 浅 薄 的 封 建 统 治 者 比 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将 人 才 比 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而 以 伯 乐 喻 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集中抨击的社会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这篇文章托物寓意,抨击统治者的错误行为。但作者没有正面阐明该怎么做。参照最后一节, 你认为他主张怎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7.《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提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用问号结束。请根据文意 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三、(2008 年山东省烟台市)《马 说》答题: 7.本文作者是 , 代文学家。(2 分) 8.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之不能尽其材 B.故虽有名马\ 虽千里不敢易也 C.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 屋舍俨然 D.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策之不以其道 9.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0.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 四、(2007 年广东汕头卷)马说 韩愈 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4 分) 11.文章第二段流露出作者对“千里马”怎样的思想感情?(4 分) 五、(2006 马说)(节选自韩愈《马说》) 1.对上文第二段的 4 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1 和 2 读音相同,意义不同。B.1 和 4 读音不同,含义也不同。C.2 和 3 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 D.3 和 4 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2.《马说》托物寓意,抨击当时“食马者”“不只马”的错误行为。但韩愈没有从正面阐明应该怎么 做。参照第三段,你认为他主张怎么样对待“千里马”那样的人才? 3.〈〈马说〉〉的标点符号,是现代人加的。有人指出:末句“其真不知马也”,应该用问句(?)结 束。请你细读原文,揣摩文意,表明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1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 或: 食: 等: 1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3 分) 安求其能千里也? 19.根据选文,说说千里马被辱没的原因。(3 分)
plan cao li su x ian si2hD①只是②并列雨死喂牲口用的食器③可是3①退之唐文学昌|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雷要的是什么?在讲究素质T的今天,匹真正的干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 发挥 黎先生集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 中停概提读者注意食马者无知给干里马带来的严总,③表示反站飞聚着作者既之情④表示感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等的速 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⑥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癌情之情.二、(一)5①有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干里马的素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 时②它,代干里马③等同,一样6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⑧材才才能食饲喂③邪耶吗,表疑问7①喂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抵辱于奴隶人之手,死于槽析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②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③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 第①题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分析:这句话是造成干里马才干不能充分发挥的根本原因。而“吃不饱,力 思。④难道果真没有干里马吗?8①,hi吃②3i喂si喂国shi吃④s喂9指出千里马被理没的根本原因,不足“侧重在陈述干里马受害的现象.第②题其真不知马也。分析:这句话与第三段中的每一句话都相照应,是最恰 作论证的反面论据。10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1L其真当的概括.有的同学可能国答结尾的整个设问句,这是不恰当的,概括段意的句子,应是一个明确的陈述句,第③题 不知马也。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参考答案: 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分析:三段文字都写了千里马的可悲遭遇,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有的同学可能用全 ①材c同才②石:如m+斗为一石;③见:c如m同现?④称:damg称号⑤哪:y同零:@:如同只:文的第句话来概括,这是作者从另一角度陈述他的观点,这一观点与全文论述的角度是不一段的,文章内容都是伯 ⑦:p两马并驾,2、①有时②等等同,一样③道方法④安怎么3、《吕黎先生集》唐文学家哲学家韩|乐不在时的情况,而不是有了伯乐以后千里马如何受到重视,因此用第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概括全文的 意、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询、苏、曾巩.记叙议论说明一个道理5其真不知马6、D7B不知其能主旨是不恰当的第④题封建统治着,分析;本文作者论述的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批评的是封建社会中居高位 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9日行干里的良马,一领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0①安求能干里也?压制人才的人,批评的是一个群体,如果只答封建皇帝或封建官史都是不全面的。另外,作者批评的就是当时社会的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11①此、这②同,喂养③鞭打(驱使)④有时12、C13能识别人才的人食马者人,如果把封建两字丢掉,答案也是错误的 14、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譴責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微相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1本文的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D3D4.B5食马者千里马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 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2千里马的悲惨遗遇是:抵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3千里马被摧残埋没人才。6"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辔于识别人才,尊之以 埋没的根本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7.两种符号均可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6对食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综合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选择疑问,发人深思 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余味无穷 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马!”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三、答案:7.韩愈唐2分)8.B(分.(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10 分)(2)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T2分)10.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遇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 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饿摧残人才的批判.日分 而临之,日:“天下无马!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干里马.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四、9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治着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持遇的句子是:第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4表明作者对千里号(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其真不知马也,15能表明子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B伯乐更重要(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干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干里马也就被埋没 果一石.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一石·17运5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概的句子是:1,千里号的被理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五、答案:1C2.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 美,使其遗受不应有的遗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遗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3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可同意用问号,即把最 每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本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干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干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 文采用托物寓意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里马指人才;怕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17.有时(或许)喂养(或通“饲”)等同或“一样”) 的统治者:“食马者”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6.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怕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 用.7.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干里马呢?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理没,1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第二段说明了什么?分析干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9.文中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干里的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0.第三段主 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11.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策之不以 其道…天下无马”12.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13.本文通篇 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14.本文通过描 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遇心情。1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 比喻了什么样的人?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16.作者以干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干里马的遭
3 一、1.pián cáo lì sù xiàn sì zhǐ2.①只是 ②并列而死 喂牲口用的食器 ③可是 3.①退之 唐 文学 昌 黎先生集 ②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 中停顿,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 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二、(一)5.①有 时 ②它,代千里马 ③等同,一样 6.①见 现 显露(或表现) ②材 才 才能 食 饲 喂 ③邪 耶 吗,表疑问 7.①喂 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②又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③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 思。④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8.①shí吃 ②sì喂 sì喂 ③shí吃 ④sì喂 9.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作论证的反面论据。10.排比、引用、设问 将“食马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11.其真 不知马也。对统治者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参考答案: 1、 ①材 cái:同“才”②石:dàn 十斗为一石;③见:xiàn 同“现”;④称: chēng 称号⑤邪:yé同“耶”; ⑥祗:zhǐ 同“只”; ⑦骈:pián 两马并驾,2、①或:有时②等:等同,一样③道:方法④安:怎么 3、 《昌黎先生集》 唐 文学家 哲学家 韩 愈、柳宗元、王安石、苏轼、苏洵、苏辙、曾巩 4、记叙 议论 说明一个道理 5、其真不知马 6、D 7、B8、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9、日行千里的良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10、①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②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11、①此、这②同“饲”,喂养③鞭打(驱使)④有时 12、C13、能识别人才的人 食马者 14、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1 本文的 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 千里马被 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之。 4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 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 对“食 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 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 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 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 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 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 表 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 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 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 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 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 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 表明作者对千里马 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 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 粟一石。 16 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 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 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 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 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 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5.本 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 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6.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 用。 7.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8.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9.文中 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0.第三段主 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11.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 其道……天下无马” 12.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13.本文通篇 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14.本文通过描 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5.本文中“伯乐”“千里马”各 比喻了什么样的人?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16.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 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 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 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 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世有伯乐,然后有千 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一、第①题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分析:这句话是造成千里马才干不能充分发挥的根本原因。而“吃不饱,力 不足”侧重在陈述千里马受害的现象。第②题其真不知马也。分析:这句话与第三段中的每一句话都相照应,是最恰 当的概括。有的同学可能回答结尾的整个设问句,这是不恰当的,概括段意的句子,应是一个明确的陈述句。第③题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分析:三段文字都写了千里马的可悲遭遇,有力地证明了这一观点。有的同学可能用全 文的第一句话来概括,这是作者从另一角度陈述他的观点,这一观点与全文论述的角度是不一致的,文章内容都是伯 乐不在时的情况,而不是有了伯乐以后千里马如何受到重视。因此用第一句话“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概括全文的 主旨是不恰当的。第④题封建统治者。分析:本文作者论述的是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批评的是封建社会中居高位而 压制人才的人,批评的是一个群体,如果只答封建皇帝或封建官吏都是不全面的。另外,作者批评的就是当时社会的 人,如果把“封建”两字丢掉,答案也是错误的。 二、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D 3D4.B 5 食马者 千里马 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 摧残埋没人才。 6“策之能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能通其意。”或,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 以 高位,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7.两种符号均可。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 可 用问号,即把最后两句综合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选择 疑问,发人深思, 余味无穷。 三、答案:7.韩愈 唐 (2 分) 8.B (3 分)9.(1)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2 分) (2)拿着鞭子,站在千里马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2 分) 10.表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以及对统治者埋没、 摧残人才的批判。(3 分) 四、9 驾驭(鞭打)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养它不能竭尽它的才能。 (或者: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l0 伯乐更重要。(1 分)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被埋没 11 为“千里马”的被埋没鸣不平。(或: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五、答案:1.C2. 策之以其道,食之能尽其材,鸣之而能通其意(主张封建统治者应当善于识别人才,尊之以高位, 养之以厚禄,任之以重权,使他们能充分施展才干。3.同意用句号,问而后答,一锤定音。也可同意用问号,即把最 后两句理解为:到底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真的不能识别千里马呢?发人深思,余味无穷。 17.有时(或许) 喂养(或通“饲”) 等同(或“一样”) 18.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19.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