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中考复习题(附答案)语文训练2010-03-2911:12:20阅读1278评论0字 号:大中小订阅 1、给加点字注音。骈死()槽枥()()粟()外见()食马()祗() .pian cao li su x ian si zhi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①袛辱于奴隶人之手()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①只是②并列而死喂牲口用的食器③可是 3、填空。①韩愈,字 代著名 家,他的著作收在 》里。他和、 起称为唐宋八大家”。②"说 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但都是为了。③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 现的句子是: 。①退之唐文学昌黎 先生集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 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⑤不以千里称也 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 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 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①有时②它,代千里马③等同,一样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①才美不外见通 含义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通含义 含义: ③其真无马邪 通 含义 ①见现显露(或表现)②材才才能食饲喂③邪耶吗,表疑问 7.翻译下面的句子。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④其真无马邪? 8.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①一食或尽粟一石()()②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食不饱,力不足。()()④食之不 能尽其材。()() 9.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 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马说》中考复习题(附答案)语文训练 2010-03-29 11:12:20 阅读1278 评论0 字 号:大中小 订阅 1、给加点字注音。 骈死( )槽枥( )( )粟( )外见( ) 食马( )祗( ) 1.pián cáo lì sù xiàn sì zhǐ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 ③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①只是 ②并列而死 喂牲口用的食器 ③可是 3、填空。 ①韩愈,字__________,________代著名__________家,他的著作收在 《___________》里。他和 、 、 、 、 、 、 、一起称为“唐宋八大家”。 ②“说” 是一种文体,可以也可以 但都是为了 。 ③本文中韩愈说明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 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退之 唐 文学 昌黎 先生集 ②策之不以其道 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本文中有五个“也”字,请对其所表达的语气分别作出解说。 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 里而食也 _________②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_________ ③安求其能千里也 ___________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__________ ⑤不以千里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表示肯定语气,肯定“食马者”的无知。②表示句中停顿, 提醒读者注意“食马者”的无知给千里马带来的严重危害。③表示反诘语气,凝聚着 作者愤慨之情。④表示感叹语气,其间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对“食马者”的辛辣嘲讽。 ⑤表陈述语气,但流露出无限痛惜之情。 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①有时 ②它,代千里马 ③等同,一样 6.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它的本字和意义。 ①才美不外见 _____通 __________ 含义:________________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通___含义:_____通 ____ 含义:_____ ③其真无马邪 _____通_____ 含义:________ ①见 现 显露(或表现) ②材 才 才能 食 饲 喂 ③邪耶 吗,表疑问 7.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②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鸣 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无马邪? 8.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 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④食之不 能尽其材。( )( ) 9.归纳文章第2段文字的主要意思。它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指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 本原因,作论证的反面论据
10.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排比、引用、设问将“食马 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1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 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养C、策之不以其道策:用鞭子打D 执策而临之临:靠近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虽有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B、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D、既克,公问 其故。 1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用原文回答)食马者不知 其能千里而食也 1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①安求其能千里也? 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 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 17、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 治者比作“”。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即人才食马者 18、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 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 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 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 想对相马人说的话。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 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 19、《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0.第3段文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哪些?起什么作用?排比、引用、设问 将“食马 者”的愚妄写得淋漓尽致,点明全文主旨:其真不知马也。 11.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其真不知马也。对统治者 有眼不识英雄和摧残人才的现象进行猛烈地抨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慨之情。 1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骈死于槽枥之间:两马并驾,并列 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通“饲”,喂养 C、策之不以其道 策:用鞭子打 D 执策而临之 临:靠近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故虽有 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C、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D、既克,公问 其故。 14、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食马者不知 其能千里而食也 15、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①安求 其 能 千 里 也 ? ②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①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 ?②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 16、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一组是( ) A、 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 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17、本文托物寓意,文中“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 治者比作“ ”。 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千里马即人才 食马者 18、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 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的抽打它…… 这时一个路过的 相马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 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 想对相马人说的话。 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 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 19、《马说》的中心论点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袛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5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 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7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8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9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0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 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1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2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3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 一食或尽粟一石。 34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
20、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有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2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2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4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 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5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6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 到《马说》的一句话: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7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8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29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0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 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1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2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3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一食或尽粟一石。 34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5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 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 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 祗辱有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6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7.本文采用 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千 里马”指 伯乐”指 “食马者” “托物寓意”; 千里马”指人才;“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愚妄无知,平庸浅 薄封建的统治者。 38.第一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9.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40.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4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2.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4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35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 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 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祗辱有奴隶人 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6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37.本文采用“_______”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 里马”指 ______; “伯乐”指___________ ; “食马者” ____________ 。 “托物寓意”; “千里马”指 人才; “伯乐”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 “食马者” 愚妄无知,平庸浅 薄封建的统治者 。 38.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39.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___________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40.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41.文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千里马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2.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43.第三段中通过哪些语言来体现食马者的浅薄愚妄? “策之不以其道……天下无马” 44.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4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46.“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48、如果你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你怎么办?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 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49、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 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 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5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 被埋没了。)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 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 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1)故虽有名马:即使 (2)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3骈死于 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4)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5)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6)才美不外见通“现”见 (7)且(况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8)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 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 (9)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①执策而临之:面对 ①D其(难道)真 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3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按原文填空
45.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46.“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47.对对联。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48、如果你是“千里马”,没有伯乐,你怎么办? 示例一:我要毛遂自荐,主动展示自己的才能。示例二:我要努力完美自己,做得 更好。示例三:要做到心态平和,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49、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 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 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 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50、在作者看来,“伯乐”与“千里马”哪个更重要?为什么?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或者:因为没有伯乐,千里马也就 被埋没了。) 《马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 《马说》选自《韩愈文选》中的《杂说》。作者是唐朝的文学家,与柳宗元、欧阳 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学过的诗歌《早春呈水部 张十八员外》。 二、解释加粗字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即使 ⑵只辱于奴隶人之手:屈辱,埋没。 ⑶骈死于 槽枥之间:并列而死 ⑷ 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 ⑸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也:通“饲”喂 ⑹才美不外见 通“现”见 ⑺且(况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一样;等同 ⑻策之不以(按照)其道:马鞭, 引申为鞭打这里意为鞭策、驾驭 ⑼食之不能尽其材,通“才” 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懂得 ⑾执策而临之:面对 ⑿其(难道)真 无马邪:通“耶”,表示疑问语气 ⒀其真不知马也,恐怕 三 、按原文填空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之 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8、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 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 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10、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 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伯乐——识别人才之人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七、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 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 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九、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 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十、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 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 十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 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1、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表明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必然性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 其真不知马也。 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6、运用排比句式表达作者对“食马者”强烈愤慨之情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之 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7、本文的主旨是:其真不知马也 8、有一句话叫做“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由此可联想到《马说》中的哪 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9、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让我们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韩愈《马 说》中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环境对人才的决定作用。 10、面对不公平的待遇,表现作者愤世嫉俗心情的句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 有 四、文章通过巧妙地比喻来阐述深刻的道理,指出“伯乐”“千里马”“食马者” 的比喻义。 千里马——人才 伯乐——识别人才之人 食马者——不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 五、课文写了“千里马”的那些遭遇?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才? “遭遇”(见课文)。利用他们,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六、“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七、找出文中刻画食马者愚妄浅薄的语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表达上有怎样的 作用? 语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 下无马!” 修辞:排比 作用:表达了作者对食马者的讽刺、批判、不满。 八、怎样理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因为首先是没有得到正常的喂养,食不饱,本领根本表现不出来,所以和普通的马 都无法比,与食马者的无知愚妄浅薄,才造成了这样的原因。 九、本文揭示了当时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揭示了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 表达了作者希望统治者善 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作用。 十、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自己愤慨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情。 十一、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的理解? 写出了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也写出来了千里马对伯乐的依赖关系。如果没有 伯乐,我们也要自己储备知识能量,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为社会做贡献。 十二、本来应该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韩愈却认为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你赞 同作者的观点的?说说理由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 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 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 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六、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 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陋室铭》辅助练习 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 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赞同。因为在封建社会即使有人才,没有伯乐的发现也会被埋没甚至被摧残。 十三、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要有乐观向上的态度,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要拥有坚强 的意志并愿意在这里工作。 十四、对于人才,有人主张“待遇留人”假如你是一个部门的领导者,你将采取什 么办法把人才留住?并简要说明理由? 尊重人才,给他们施展的空间,让他们爱这里并愿意留在这里工作和发展。 十五、古往今来,曾有多少卓有才华的仁人志士被封建统治者埋没甚至迫害过,这 些人也由衷地发出了无言的感慨。试举两例。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刘禹锡——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十六、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 法是否一致?为什么? 不一样。马说是让伯乐发现人才,龚自珍是上层领导到下层去选拔人才 十七、对对联:上联:怀才不遇思伯乐 下联:仕途失意作马说 《陋室铭》辅助练习 一.基础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 ,字 ,是 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 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 的 文体。这种文体有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 音韵和谐,使用的是 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 )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 )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B.忘路之远近()C.渔人甚异之()D.具答之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F.君之病在肌肤()G.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髙,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阅读题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 B.忘路之远近( )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 )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 )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 的愿望和 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 的写法。 二、阅读题 (一)阅读《陋室铭》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A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 3)无案牍之劳形( 4)惟吾德馨( ③解释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 ④用原文填空: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 德情操? 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 2.用”/"线给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3.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②惟吾德馨() 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案牍之劳形() 4.用原文语句回答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A , 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①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 ②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 3)无案牍之劳形( ) 4)惟吾德馨( ) ③解释句子:孔子云:何陋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用原文填空: 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_ ⑤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 德情操? ⑥在横线上写出原文,并划出朗读的节奏。 A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 (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 耳无奥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本文作者是唐朝著名诗人_________________。 2.用"/"线给画线文字断句。(注意:此题不要求加标点) 3.解释下列画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有仙则名( ) ②惟吾德馨( ) ③谈笑有鸿儒( ) ④无案牍之劳形( ) 4.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 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 操? 答 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馨: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
①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②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5.请写出你的居室(无论你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 一室)最值得你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 操?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写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骈句。 ②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是 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何陋之有? 1、文章的作者是唐朝诗人______________。 2、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馨:______________。 ②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调: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