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研究方法的计划和准备 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 定性与定量测量 定性与定量抽样
第六讲 研究方法的计划和准备 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 定性与定量测量 定性与定量抽样
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 定量研究者更关注设计、测量和抽样,因为他们的演绎取向强调在搜 集和分析资料前要有详细的计划;定性研究着更关注的议题是原始资 料的丰富性、结构以及对资料的感觉,因为归纳取向强调在数据搜集 中逐渐显现出洞察力和概括力 定量研究:问题—变量—假设—避免逻辑错误,线性路径 定性研究:个案、情境—— 细致的调查一非线性路径,研究设计 的完善在整个过程中,从资料中获得东西 。 选择主题的方式: 个人经验 2. 对于媒体报道事件的好奇心 3. 某个领域内的知识状况 4. 基于解决问题 5 个人价值 6. 日常生活
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 定量研究者更关注设计、测量和抽样,因为他们的演绎取向强调在搜 集和分析资料前要有详细的计划;定性研究着更关注的议题是原始资 料的丰富性、结构以及对资料的感觉,因为归纳取向强调在数据搜集 中逐渐显现出洞察力和概括力 1. 定量研究:问题——变量——假设——避免逻辑错误,线性路径 2. 定性研究:个案、情境——细致的调查——非线性路径,研究设计 的完善在整个过程中,从资料中获得东西 选择主题的方式: 1. 个人经验 2. 对于媒体报道事件的好奇心 3. 某个领域内的知识状况 4. 基于解决问题 5. 个人价值 6. 日常生活
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 ·将主题浓缩为研究问题的方法: . 首先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就这个主题而言,最令你感兴趣的是什么? 2. 文献检索:完整复制先前的研究或略作修改;探讨前人研究中的未预期结 果;遵循后续研究的建议;延伸既有的解释或理论到新的主题或背景; 挑战某项发现或驳斥某项关系; 3. 与他人讨论你的想法:对有经验的人请教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与不同意见 的人讨论可能的问题(逻辑矛盾;限制因素—时间、成本、资料) 4. 应用到某个特定的情境:聚焦主题到某个时期、或某个社会、区域,有哪 些可能的议题会涉及其中; 5. 界定研究的目的与期望的结果:划定使用的范围
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 将主题浓缩为研究问题的方法: 1. 首先应该问自己一个问题:就这个主题而言,最令你感兴趣的是什么? 2. 文献检索:完整复制先前的研究或略作修改;探讨前人研究中的未预期结 果;遵循 后续研究的建议;延伸既有的解释或理论到新的主题或背景; 挑战某项发现或驳斥某项关系; 3. 与他人讨论你的想法:对有经验的人请教曾经思考过的问题;与不同意见 的人讨论可能的问题(逻辑矛盾;限制因素——时间、成本、资料) 4. 应用到某个特定的情境:聚焦主题到某个时期、或某个社会、区域,有哪 些可能的议题会涉及其中; 5. 界定研究的目的与期望的结果:划定使用的范围
定性设计的议题 个案和情景:解释为主,资料的边界是模糊不清的;极少使用变量 和假设、也很少将社会生活转化为数字。 扎根理论:当资料搜集与理论化的过程交错进行时,需要进一步观 察的理论问题进一步出现,于是就要对先前的资料重新思考,结合 新资料来回答问题。 情境是关键:定量研究往往追求的是跨文化、跨时空的规律;对于 定性研究者来说失去了整体,部分也就没有意义。 利用手头现成资料:需要对所拥有的材料具有丰厚的知识,具有将 材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注重过程:特殊性、偶然性的因素,丰富的细节,对个案敏锐的洞 察。 诠释: 一级诠释 对做出社会行为的人,由其个人的理由和动机。 二级诠释 把特定的人的的行动置于行为链或特定情境中,与一 般理论相连,朝更为广阔的诠释层买进。 三级诠释 给出该研究的一般性理论意义
定性设计的议题 个案和情景:解释为主,资料的边界是模糊不清的;极少使用变量 和假设、也很少将社会生活转化为数字。 扎根理论:当资料搜集与理论化的过程交错进行时,需要进一步观 察的理论问题进一步出现,于是就要对先前的资料重新思考,结合 新资料来回答问题。 情境是关键:定量研究往往追求的是跨文化、跨时空的规律;对于 定性研究者来说失去了整体,部分也就没有意义。 利用手头现成资料:需要对所拥有的材料具有丰厚的知识,具有将 材料灵活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注重过程:特殊性、偶然性的因素,丰富的细节,对个案敏锐的洞 察。 诠释: 1. 一级诠释——对做出社会行为的人,由其个人的理由和动机。 2. 二级诠释——把特定的人的的行动置于行为链或特定情境中,与一 般理论相连,朝更为广阔的诠释层买进。 3. 三级诠释——给出该研究的一般性理论意义
定量设计议题 变量和假设语言 自变量、应变量、中介变量 定量研究的语言就是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语言。明确陈述研究方案与较大理 论之间的关联,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更抽象更普遍的理论关联,关键在于研究 者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因果理论和假设 、 假设与因果性 假设是个有待检验的命题,或是一个关于两变量之间关系的暂时性陈述。是 关于社会如何运作的猜测,以价值中立的形式叙述出来。 因果假设的五大特征:至少有两个变量、变量之间为因果关系、可以表示为 一项可用经验证据加以检验的预测、在逻辑上与理论相关联、可被证伪 2、检验与提炼假设 一个假设往往要经历数次检验和重复支持才能被普遍接受。随着时间的变化 假设往往会随之改变,有最多经验支持的假设被视为一段时期内最好的解释。 3、假设的类型 ① 虚无假设:证明关系不存在,假设需要无数次的检验,否定性证据往往更加重 要。如果不能证明有关,宁可承认无关。 ② 替换性假设:在0.01的显著度下拒绝假设(100次有少于99次的证明) ③ 尽力避免双重负载假设:需要清楚地陈述是否是联合效应假设
定量设计议题 变量和假设语言 自变量、应变量、中介变量 定量研究的语言就是变量与变量之间关系的语言。明确陈述研究方案与较大理 论之间的关联,任何问题都可以找到更抽象更普遍的理论关联,关键在于研究 者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因果理论和假设 1、假设与因果性 假设是个有待检验的命题,或是一个关于两变量之间关系的暂时性陈述。是 关于社会如何运作的猜测,以价值中立的形式叙述出来。 因果假设的五大特征:至少有两个变量、变量之间为因果关系、可以表示为 一项可用经验证据加以检验的预测、在逻辑上与理论相关联、可被证伪 2、检验与提炼假设 一个假设往往要经历数次检验和重复支持才能被普遍接受。随着时间的变化, 假设往往会随之改变,有最多经验支持的假设被视为一段时期内最好的解释。 3、假设的类型 ① 虚无假设:证明关系不存在,假设需要无数次的检验,否定性证据往往更加重 要。如果不能证明有关,宁可承认无关。 ② 替换性假设:在0.01的显著度下拒绝假设(100次有少于99次的证明) ③ 尽力避免双重负载假设:需要清楚地陈述是否是联合效应假设
定量设计议题 解释的维度 分析的单位及层次的阐明对于清楚地思考和设计研究方案相当重要。受 到主题与研究问题的限制,避免逻辑上的错误。(是否在一个层次讨论问题) 对于相似的主题或研究问题,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分析单位或层次中做出选择 分析层次:理论解释所论及的社会事实的层次。它界定出研究者使用的假设 概念与理论的类型。 分析单位是指研究者在测量变量时所使用的单位类型(内容、个人、组织、 社会制度)。决定研究者测量变量的方式,而且与解释时的分析层次大致相 连。 因果解释中的潜在错误 同义反复:循环论证,惩罚会预防犯罪,因为惩罚本身就是一种预防,无法 经受经验数据的检验。 目的论:无法被经验所验证,缺少真实的自变量,“引发因素”及其不明确 层次谬误:证据的单位与所要论述的单位不相配,用群体层次的集合资料解 释个人行为,用平均收入来衡量某一个人的消费行为。 简化论:用特定个人的证据解释宏观事件,一次事件被简化为摸个关键人物 的行动。 虚假相关:没有找到隐藏的真实变量
定量设计议题 解释的维度 分析的单位及层次的阐明对于清楚地思考和设计研究方案相当重要。受 到主题与研究问题的限制,避免逻辑上的错误。(是否在一个层次讨论问题) 对于相似的主题或研究问题,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分析单位或层次中做出选择。 1. 分析层次:理论解释所论及的社会事实的层次。它界定出研究者使用的假设、 概念与理论的类型。 2. 分析单位是指研究者在测量变量时所使用的单位类型(内容、个人、组织、 社会制度)。决定研究者测量变量的方式,而且与解释时的分析层次大致相 连。 因果解释中的潜在错误 1. 同义反复:循环论证,惩罚会预防犯罪,因为惩罚本身就是一种预防,无法 经受经验数据的检验。 2. 目的论:无法被经验所验证,缺少真实的自变量, “引发因素”及其不明确。 3. 层次谬误:证据的单位与所要论述的单位不相配,用群体层次的集合资料解 释个人行为,用平均收入来衡量某一个人的消费行为。 4. 简化论:用特定个人的证据解释宏观事件,一次事件被简化为摸个关键人物 的行动。 5. 虚假相关:没有找到隐藏的真实变量
定性与定量测量 为什么要测量 社会测量是为了提供关于现实的精确信息,并设计测量工具来测量社 会世界中不易观察的层面(态度、情感、意识),将研究中的资料与概念 连接起来。 定性与定量测量的差别: 时间安排:定量研究的测量设计发生在资料收集之前,独立于资料收集 和分析,定性测量发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 资料本身:定量测量要求从抽象想法、变量转向精确的数字信息(设计 特殊的资料收集技术);定性研究可以是数字形式,但并不将所有的观 察转换成单一的、普通的信息,可以包括口述文字、声音、图像。 如何连接资料与概念:定量研究专注于测量技术;定性研究根据情境和 已有的资料和想法,发现新的资料以发展新的想法,以便收到新的提示 测量的构成 概念化:彻底想通想透构想意义的过程,连接理论框架,带有价值观点 核心观念的界限范围、分析单位、层面、对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操作化:执行操作的程序,可以是一份问卷、观察方法、测量方法,如 何将概念表示在研究过程中。同时要考虑到实际限制
定性与定量测量 为什么要测量 社会测量是为了提供关于现实的精确信息,并设计测量工具来测量社 会世界中不易观察的层面(态度、情感、意识),将研究中的资料与概念 连接起来。 定性与定量测量的差别: 1. 时间安排:定量研究的测量设计发生在资料收集之前,独立于资料收集 和分析,定性测量发生在资料收集的过程中。 2. 资料本身:定量测量要求从抽象想法、变量转向精确的数字信息(设计 特殊的资料收集技术);定性研究可以是数字形式,但并不将所有的观 察转换成单一的、普通的信息,可以包括口述文字、声音、图像。 3. 如何连接资料与概念:定量研究专注于测量技术;定性研究根据情境和 已有的资料和想法,发现新的资料以发展新的想法,以便收到新的提示。 测量的构成 1. 概念化:彻底想通想透构想意义的过程,连接理论框架,带有价值观点。 核心观念的界限范围、分析单位、层面、对象,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区别 2. 操作化:执行操作的程序,可以是一份问卷、观察方法、测量方法,如 何将概念表示在研究过程中。同时要考虑到实际限制
量的概念化与操作化 表1:政治效能因子分析 内部效能 外部效能 集体效能 1.我对政治问题有较强的理解能力 0.842 -0.034 0.116 2.我觉得自己有能力参与社会公共事务 0.824 0.166 0.169 3.如果我向政府提意见,政府不会理会 0.091 0.869 0.134 4.我对政府的决定没什么影响力 0.041 0.875 0.026 5.公民的集体力量会改变政府决定 0.148 0.105 0.918 6.民意集体表达后会影响政府的决策 0.160 0.060 0.918 因子特征值>1:总方差=77.05% 具体测量的抽象构建 自变量 因变量 抽象构建 假设因果关系 抽象构建 概念化 概念化 理论 层面 概念定义 概念定义 操作 操作化 操作化 层面 经验 指标或测量一验证经验假设 指标或测量 层面 图7一1 概念化和操作化
量的概念化与操作化
质的概念化与操作化 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发展简洁清楚的定义,取决于资料,对材料的感觉, 想法和证据彼此依赖 操作化先于概念化 刘雨馨2009041062《浅谈网络的奥论监督功能一以“表哥”事件为例》 曹娟(2009041041)媒介热点研究题目:网络揭黑的传播特征及发展前 景一以雷政富不雅视频曝光事件为例 葛霞2009041050从副乡长上《非诚勿扰》看受众心理 4. 樊琴琴2009041049从江南style的风靡看网络传播的特性 5 陈雪莲(2009041043)研究选题网爆“奇葩男女"走红的社会根源 6 陈武利看客心理分析 7. 李建梅《网络流行语“你幸福吗”及其回复折射出的受众心理》 8. 何起银2008113345我国电影受众的适用与满足一以3D《泰坦尼克号》 在中国“狂热”为例的经验研究 程静(2009041045)从干露露母女江苏卫视棒棒棒撒野爆粗口看媒介价值 取向与娱乐至死 10. 崔冰洁(2009041046)浅析湖南卫视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 黎华宽浅析我国引进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改造-以《谢天谢地,你来啦》 为例
质的概念化与操作化 在掌握材料的基础上,发展简洁清楚的定义,取决于资料,对材料的感觉, 想法和证据彼此依赖 操作化先于概念化 1. 刘雨馨 2009041062 《浅谈网络的舆论监督功能——以“表哥”事件为例》 2. 曹娟(2009041041) 媒介热点研究题目:网络揭黑的传播特征及发展前 景——以雷政富不雅视频曝光事件为例 3. 葛霞 2009041050 从副乡长上《非诚勿扰》看受众心理 4. 樊琴琴 2009041049 从 江南style 的风靡 看网络传播的特性 5. 陈雪莲(2009041043)研究选题 网爆“奇葩男女”走红的社会根源 6. 陈武利 看客心理分析 7. 李建梅《网络流行语“你幸福吗”及其回复折射出的受众心理》 8. 何起银 2008113345 我国电影受众的适用与满足——以3D《泰坦尼克号》 在中国“狂热”为例的经验研究 9. 程静(2009041045)从干露露母女江苏卫视棒棒棒撒野爆粗口看媒介价值 取向与娱乐至死 10. 崔冰洁(2009041046)浅析湖南卫视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 11. 黎华宽 浅析我国引进电视娱乐节目的本土化改造-以《谢天谢地,你来啦》 为例
信度与效度 信度—指可靠性或一致性,意味着在完全一样或类似的条件下,相同 的结果被重复或再现。否则测量过程会产生反复无常、不稳定或不一致 的结果。 效度一意味着真实性,即构想或概念化某个观念的方法与测量之间的 匹配。也指一个有关现实的概念与真的现实之间的和适度。 定量研究中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意味着可信赖程度,由指标(问卷)所提供的信息不会因为指 标、工具或测量设计本身的特性而发生变化。 稳定性信度:跨越时间的效度,在某段时间内的观察可以代表总体情 况 2 代表性信度:跨越次总体或子群体的信度,使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或指 标对不同团体进行测量,会获得相同的答案 等值信度:使用多个测量工具或指标 例如:问卷中数个问题测量同一个构想,会得出同一个结果;用折半法检 验试题与长篇问卷的等值信度;每一个观察者都是一个指标,不同观 察者对同样的样本意见都一致,所以培训访员十分重要
信度与效度 信度——指可靠性或一致性,意味着在完全一样或类似的条件下,相同 的结果被重复或再现。否则测量过程会产生反复无常、不稳定或不一致 的结果。 效度——意味着真实性,即构想或概念化某个观念的方法与测量之间的 匹配。也指一个有关现实的概念与真的现实之间的和适度。 定量研究中的信度与效度 信度意味着可信赖程度,由指标(问卷)所提供的信息不会因为指 标、工具或测量设计本身的特性而发生变化。 1. 稳定性信度:跨越时间的效度,在某段时间内的观察可以代表总体情 况 2. 代表性信度:跨越次总体或子群体的信度,使用同一个测量工具或指 标对不同团体进行测量,会获得相同的答案 3. 等值信度:使用多个测量工具或指标 例如:问卷中数个问题测量同一个构想,会得出同一个结果;用折半法检 验试题与长篇问卷的等值信度;每一个观察者都是一个指标,不同观 察者对同样的样本意见都一致,所以培训访员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