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文言文阅读(上) 文言文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高中学生应当进一步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够独立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所谓“读 懂”,包括两大方面:其一,理解语句的意思;其二,把握文意并进 行分析、概括。在此基础上,能对教材中的文学名篇做一点鉴赏。在 阅读过程中还应注意整理、积累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理解句意 理解句意应具体落实到以下四项能力上: 1.实词的理解 这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文言实词是影响文言文阅读的大碍。阅 读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比如商务出版社的《文言实词》,由北大 教授编写的《文言文常用字字典》,当然词语具体的意思还应该结合 语境理解 2.文言虚词的理解 虚词数量不多,比如常见的“知、乎、者、也、其、则、以、焉、 哉”等,用法、功能应该掌握。 3.辨析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第九讲 文言文阅读 ( 上 ) 文言文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项学习内容。高中学生应当进一步提高 文言文阅读能力。基本要求是:能够独立读懂浅易的文言文。所谓“读 懂”,包括两大方面:其一,理解语句的意思;其二,把握文意并进 行分析、概括。在此基础上,能对教材中的文学名篇做一点鉴赏。在 阅读过程中还应注意整理、积累有关中国古典文学的常识。 一、理解句意 理解句意应具体落实到以下四项能力上: 1. 实词的理解 这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文言实词是影响文言文阅读的大碍。阅 读时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比如商务出版社的《文言实词》,由北大 教授编写的《文言文常用字字典》,当然词语具体的意思还应该结合 语境理解。 2. 文言虚词的理解 虚词数量不多,比如常见的“知、乎、者、也、其、则、以、焉、 哉”等,用法、功能应该掌握。 3. 辨析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
这需要把文言文真正理解,即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要符合现代 汉语的表达,同时也涉及“句读”的问题。 以上问题要充分的解决,对词义解析是个关键。可以通过对实词 和虚词的区分来掌握。 (1)实词词义解析示例 ①古今义不同 例如,“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中的“可怜”就 是古今义不同的词。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像杜甫有句诗,“百 花高楼更可怜”中的“可怜”也是可爱的意思 再如,“(蔺)相如前进缶”中的“前进”是“前”与“进?两个单音词 组合的短语,意思是“走上前呈献”,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前进的意 思相去甚远。 再比如《孔雀东南飞》中“渠”与今天说的渠水不一样,而是作为 人称代词使用。古今异义现象,在文言虚词中也存在,如“特与婴儿 戏耳”中的“特”字应取古义“只、“只不过”的意思,而不能视作现代汉 语中的“特别”、“特意”。再比如“亲戚的古今含义也是有区别:“亲 和“戚”有专指义,一个指父系,一个指母系,是有血缘关系的。 ②一词多义
这需要把文言文真正理解,即用现代汉语表达出来,要符合现代 汉语的表达,同时也涉及“句读”的问题。 以上问题要充分的解决,对词义解析是个关键。可以通过对实词 和虚词的区分来掌握。 (1) 实词词义解析示例 ①古今义不同 例如,“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 体无比”中的“可怜”就 是古今义不同的词。这里的“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像杜甫有句诗,“百 花高楼更可怜”中的“可怜”也是可爱的意思。 再如,“(蔺)相如前 进缶 ”中的“前进”是“前”与“进”两个单音词 组合的短语,意思是“走上前呈献”,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前进的意 思相去甚远。 再比如《孔雀东南飞》中“渠”与今天说的渠水不一样,而是作为 人称代词使用。古今异义现象,在文言虚词中也存在,如“特与婴儿 戏耳”中的“特”字应取古义“只”、“只不过”的意思,而不能视作现代汉 语中的“特别”、“特意”。再比如“亲戚”的古今含义也是有区别:“亲” 和“戚”有专指义,一个指父系,一个指母系,是有血缘关系的。 ②一词多义
例:下面各句中的“疾”字就有各自的使用意义: A.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痛心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烈 C.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疾,快速 D.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疾,妒忌 E.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 F.举疾首蹙而相告曰。疾,痛苦 疾:疾病、痛苦、憎恨、痛心、快速、强烈、妒忌 许多文言词语有多个义项,其中大多数义项与现代汉语中该词的 义项基本相同,应记住的是今之不用的古义项。应记忆一些课文的例 句。遇到多义词,先不忙定解,注意与它搭配使用的词语的意思,再 从识记的义项里选出较为接近的试一试,相互比较,通盘考虑后再确 定词义 ③形异义同 例如,下面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词义都比较接近: 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例:下面各句中的“疾”字就有各自的使用意义: A.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疾,痛心 B.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疾,强烈 C.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疾,快速 D.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疾,妒忌 E.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憎恨 F.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疾,痛苦 疾:疾病、痛苦、憎恨、痛心、快速、强烈、妒忌 许多文言词语有多个义项,其中大多数义项与现代汉语中该词的 义项基本相同,应记住的是今之不用的古义项。应记忆一些课文的例 句。遇到多义词,先不忙定解,注意与它搭配使用的词语的意思,再 从识记的义项里选出较为接近的试一试,相互比较,通盘考虑后再确 定词义。 ③形异义同 例如,下面各句中画横线的词,词义都比较接近: A.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B.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过者,受下赏 D.屈平之作《离骚》…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斥骂毁谤批评讽喻 C项谤”与D项“刺”的使用意义最为接近) 熟悉的字,陌生的义;陌生的字,熟悉的义。这种现象,在文言 文中,很普遍。阅读时,要格外留意。 ④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古时字少,一个字代几个字使用,同时也 可能是古人写错了字后就一直沿用了下来了。比如《鸿门宴》中“不 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通“早”。 例如,下列句中画横线的字都是通假字。 A.相如奉璧奏秦王(“奉通“捧”) B.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县”通“悬”) C.堕军实而长寇仇(堕”通“毁”) D.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趣”通“趋”)
C.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过者,受下赏 D.屈平之作《离骚》……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斥骂 毁谤 批评 讽喻 (C 项“谤”与 D 项“刺”的使用意义最为接近) 熟悉的字,陌生的义;陌生的字,熟悉的义。这种现象,在文言 文中,很普遍。阅读时,要格外留意。 ④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古时字少,一个字代几个字使用,同时也 可能是古人写错了字后就一直沿用了下来了。比如《鸿门宴》中“不 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通“早”。 例如,下列句中画横线的字都是通假字。 A.相如奉璧奏秦王(“奉”通“捧”) B.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县”通“悬”) C.堕军实而长寇仇(“堕”通“毁”) D.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趣”通“趋”)
不识通假,往往造成曲解词义,影响正确理解文意。辨识的根本 方法是以字义为出发点,以字音为依据来揣摩,发现意思讲不通了或 不合事理,就要考虑到通假”的问题了 完全掌握通假字要靠积累,一点一滴的积累 ⑤实词活用 文言中实词活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词性的变化 第二方面:特殊的动宾关系 例如,下列句中画橫线的词,在使用时都有词性变化的特点。 1.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 2.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3.此三子与臣而将四矣 此三子与臣而将四矣”,这里一个数词“四”不是数词,它有 动词的意思:有四个、有四位。“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其中 “芽”是发芽,名词作动词用。 “穷”,不是穷富的“穷”,是用尽了的意思 名词变为动词主要体现再下面几个方面:
不识通假,往往造成曲解词义,影响正确理解文意。辨识的根本 方法是以字义为出发点,以字音为依据来揣摩,发现意思讲不通了或 不合事理,就要考虑到“通假”的问题了。 完全掌握通假字要靠积累,一点一滴的积累。 ⑤实词活用 文言中实词活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方面:词性的变化 第二方面:特殊的动宾关系 例如,下列句中画横线的词,在使用时都有词性变化的特点。 1. 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 2. 庞涓自知智穷兵败 3. 此三子……与臣而将四矣 “此三子……与臣而将四矣”,这里一个数词“四”不是数词,它有 动词的意思:有四个、有四位。“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其中 “芽”是发芽,名词作动词用。 “穷”,不是穷富的“穷”,是用尽了的意思。 名词变为动词主要体现再下面几个方面:
◎名词前有副词修饰,名词动用。如“失时不雨”,“不”为副词, “雨”作“降雨”讲 ◎后带宾语,名词动用。如“左右欲刃相如”,“刃”后带宾语“相 如”,“刃”作“杀”讲。 ◎名词后带补语,名词动用。如“一狼洞其中”,“洞”后带补语“其 中”,“洞”作“打洞”讲 下面是名词作状语的功能 1.(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2.吾得兄事之 3.得佳者笼养之 ◎名词用在动词前起到修饰、限制作用时,名词已经活用了,具 体怎样解释,要结合语境和它的作用来考虑。 ◎一般来说,当某一个实词在语句中的常规位置或语法作用出现 了变化时,其词性及词义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实词活用的根本原因。 再看下面的例子,仔细体会特殊的动宾关系的问题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臣请完璧归赵
◎名词前有副词修饰,名词动用。如“失时不雨”,“不”为副词, “雨”作“降雨”讲。 ◎后带宾语,名词动用。如“左右欲刃相如”,“刃”后带宾语“相 如”,“刃”作“杀”讲。 ◎名词后带补语,名词动用。如“一狼洞其中”,“洞”后带补语“其 中”,“洞”作“打洞”讲。 下面是名词作状语的功能: 1. (项伯)常以身翼蔽沛公 2.吾得兄事之 3.得佳者笼养之 ◎名词用在动词前起到修饰、限制作用时,名词已经活用了,具 体怎样解释,要结合语境和它的作用来考虑。 ◎一般来说,当某一个实词在语句中的常规位置或语法作用出现 了变化时,其词性及词义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实词活用的根本原因。 再看下面的例子,仔细体会特殊的动宾关系的问题: A.外连衡而斗诸侯 B.臣请完璧归赵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F.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外连衡而斗诸侯”,“斗诸侯”:使诸侯产生矛盾;完璧归赵今天 常用,使璧完好无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是为王、称王;“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不以相互学习为耻。 掌握实词活用规律很重要,但不必死记概念、条文。要在阅读实 践中(特别是通过书面和口头的“文、白对译”)逐渐提高“语言感觉” 的敏感性,解词义、通句意时要仔细想一想是否合乎逻辑,是否连贯 通畅。记住典型例句,对于理解活用”的意义是很有帮助的 对实词的冲破和对字面障碍的冲破,与积累有关、与推断相连, 采用记住典型例句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良策 (2)虚词的掌握 辨识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可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 ①虚词在语句中的位置 ②虚词在语句中的词别属性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E.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F.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外连衡而斗诸侯”,“斗诸侯”:使诸侯产生矛盾;完璧归赵今天 常用,使璧完好无损;“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是为王、称王;“巫 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不以相互学习为耻。 掌握实词活用规律很重要,但不必死记概念、条文。要在阅读实 践中(特别是通过书面和口头的“文、白对译”) 逐渐提高“语言感觉” 的敏感性,解词义、通句意时要仔细想一想是否合乎逻辑,是否连贯 通畅。记住典型例句,对于理解“活用”的意义是很有帮助的。 对实词的冲破和对字面障碍的冲破,与积累有关、与推断相连, 采用记住典型例句的方式不失为一种良策。 (2) 虚词的掌握 辨识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可综合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 ①虚词在语句中的位置 ②虚词在语句中的词别属性
③虚词与语句语气的关系 ④虚词在语句中的意义 文言虚词的用法、学法将在“整体阅读”中有详细的阐释。 文言虚词研究和文言实词研究的区别是两方面的。文言实词量 大,造成障碍的因素多,比如古今意义不同、一词多义、字形相异、 字意接近、通假现象、实词的活用。但是,实词抽象性少一点。 总之,读文言文要过词语关,丰富自己的积累,培养自己的判断 能力,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的是文言,提高的是素养。我们可 以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体会到古人的思想和智慧
③虚词与语句语气的关系 ④虚词在语句中的意义 文言虚词的用法、学法将在“整体阅读”中有详细的阐释。 文言虚词研究和文言实词研究的区别是两方面的。文言实词量 大,造成障碍的因素多,比如古今意义不同、一词多义、字形相异、 字意接近、通假现象、实词的活用。但是,实词抽象性少一点。 总之,读文言文要过词语关,丰富自己的积累,培养自己的判断 能力,这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学的是文言,提高的是素养。我们可 以在阅读古书的过程中体会到古人的思想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