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诗100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想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时年诗人67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 浙江省绍兴市)。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 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 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 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 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 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 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 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 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此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躺着不动。“孤村”:一作荒村。“轮台”: 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个中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僵卧”、“夜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白 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卧床睡眠中“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 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 素:“尚思为国戍轮台。”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 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 最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 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 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 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可见,思想性与艺术性较为完美的统一,使得此诗成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 也成为中国古代包括老年诗在内的所有诗歌的代表作之 宋诗魅力之我观
宋 诗 1 0 0 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宋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想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此诗作于宋光宗绍熙三年(公元 1192 年),时年诗人 67 岁,闲居在故乡山阴(今 浙江省绍兴市)。这首诗在写法上别具一格。其主要特色在于以梦境抒发情怀。写到梦境 的诗词,在陆游之前已有不少佳作。李白的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描绘的是光怪陆离、 异彩纷呈的梦;杜甫的诗《梦李白二首》,摹写的是渗透了诗人与李白形离神合、肝胆相 照友谊的梦;苏轼的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记叙的是诗人悼念亡妻、寄 托哀思的梦。而陆游诗中的梦,大都是爱国之梦。清代赵翼《瓯北诗话》卷六曾评陆游诗 道:“即如记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人生安得有如许梦!此必有诗无题,遂托之于 梦耳。”此评语认为陆游的诗记梦并非全是写真梦,有的属于托梦咏怀。这是颇有见地的。 事实上,陆游的诗记梦,有的是写真梦,而更多的还是托梦咏怀,当然,也不排除二者兼 而有之。这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似可视为既写真梦又托梦咏怀之作。 此诗前三句,写梦因。“僵卧”:躺着不动。“孤村”:一作荒村。“轮台”: 汉代西域地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诗中泛指边防重镇。个中包含三个层次。 一是梦境产生的前提:“僵卧”、“夜阑”。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白 日忧国忧民,才会在夜阑卧床睡眠中“有所梦”,而倘若不是“僵卧”,不是“夜阑”, 就不可能有梦的出现。故“僵卧”与“夜阑”是梦境产生的前提。二是梦境产生的主观因 素:“尚思为国戍轮台。”如果诗人没有为国戍边的情怀,就不可能有“铁马冰河入梦来”。 三是梦境产生的外界条件:“风吹雨。”可以说,正是有了“风吹雨”这一外界条件,诗 人才在似睡非睡、模模糊糊之中生出“铁马冰河”的梦境来。 最后一句,写梦境。与诗人那些通篇记梦的诗作有别,此诗写梦境也独树一帜。全诗 由梦因引出“铁马冰河”的梦境之后便戛然而止,给人留下更多联想、想象的空间。人们 尽可以据此梦境展开丰富的想象,具体想象诗人当年是如何身披铁甲,手持兵器,骑那披 着铁甲的战马驰骋沙场、英勇杀敌,作此诗时他又是如何梦绕神牵“九州同”的。 可见,思想性与艺术性较为完美的统一,使得此诗成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 也成为中国古代包括老年诗在内的所有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宋诗魅力之我观
(一)宋诗中的理趣与情趣 长期以来,一直将诗与晢理视为难以相容的对立物,认为晢理会导致诗歌的抽象和枯燥,而 在宋人笔下却妙趣横生,十分的有特色 末代是个“理”的时代,宋诗尚理是一大特色,而这儿的“理”并不是指理学家研究人之心 性的“理”,那它是什么?我认为苏轼的观点可以代表一批宋代诗人的观点,他说:“物固是理” 《答俞梏书》),又云:“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上曾丞相书》)可见“理”是指含在大 自然客观物象之中的客观规律。宋代诗人越来越自觉深入到细腻的晢理思索和人生体验,不光是 理学家能从“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接通”中悟出“道理透彻处”,也不光禅僧能从蝇钻 窗纸中悟出“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的禅理,诗人受大自然的山石、竹木、水波 烟云等“常理”的启发,感悟到人生、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就是含在景物意象中的哲理了。宋代 诗人特别擅长使用日常生活场景抒发哲理,他们将平凡的世俗事件升华为某种人生哲理,从而描 写出具有哲理意味的画面 宋人追求平淡自然,抹去文字表面的色彩,就自然会追寻字面深处包涵的深蕴。而深刻者, 莫如哲理,更何况,宋代是个哲理盛行的时代。安史之乱,不仅撼动了大唐帝国的宝座,而且也 使整个时代充满了危机感。由宋以来,探讨补天的方针、变法与反变法等等,在文人学者之间, 从未间断过。故诗含哲理,亦成了宋诗之主要特征之一。正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所评:“天 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就诗史内容的承继关系而言,宋人之前,不能说没有哲理诗。六朝时期的玄言诗,唐代王维 的禅理诗,都可以说是纯粹的晢理诗。但这些诗,大都“质木无文,淡而寡味”,因此,也就不 能真正形成晢理诗的诗风。直至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善于不时在山水景物的描写中出现精警的富 有哲理意味的诗句,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揭示盛衰交替的客观规律:“人世 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由眼前之景升华到对整个中国历史,对人生的体验,回味往事 所带给人的哲理感受 宋人成功的哲理诗,或称理趣诗,主要是由刘禹锡的这种不脱离意象的哲理诗处发展而来 如果上溯得更久远些,大致与中国重直觉、重形象的文化心理有关。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即以 水寓理。 到王安石、苏轼的时代,诗含晢理渐成风气。如王安石的“莫谓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出一辙。宋人的理趣诗经苏黄之手而至杨万 里、陆游之手,蔚然成风,更兼朱熹等理学家的加盟,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遂使哲理诗成为宋诗的一大妙处。文学批评家认为写 诗应该是:“写大我须有小我的亲切,写小我须有大我的普遍”。宋人受“万物皆理”“物我同一” 的理学观影响,使他们在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花一鸟,无不具有了理性,甚至 日常生活中的一举手、一投足、走路、乘舟、饮酒、品荼、送行等,也往往带有晢理思辨的性质 正是宋人这种从“小我的亲切”处,寻求“大我的普遍”遂使诗作更具广泛的审美意义,因而被 人广泛传颂。至于宋人将虱、蛆、打喷嚏、打哈欠等写入诗中,很多人批评它不雅,然而魏晋时 期就有以“扪虱而读”作为一种风度,所以这些东西正体现了末人的生活情趣,无可厚非 宋诗之美,是有缺陷的美,以传统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可以说宋诗是个丑妇:而以变化的、 革新的、反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就可以说,宋诗是个奇特的美人。她的奇特之处,愈被批评者所 指摘,就愈显示出她的非凡,愈显示她独特的魅力。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人无疵不可交,书无瑕 不可读。此意甚好,仔细体味方知其妙。宋诗就是这种有疵之人,有瑕之书。 要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不仅需要了解设题的角度,提高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同时 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知识和能力的积极参与,因此还必须积累一些必要的鉴赏知识。如 1.意境与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
(一)宋诗中的理趣与情趣 长期以来,一直将诗与哲理视为难以相容的对立物,认为哲理会导致诗歌的抽象和枯燥,而 在宋人笔下却妙趣横生,十分的有特色。 宋代是个“理”的时代,宋诗尚理是一大特色,而这儿的“理”并不是指理学家研究人之心 性的“理”,那它是什么?我认为苏轼的观点可以代表一批宋代诗人的观点,他说:“物固是理” (《答俞梏书》),又云:“观万物之变,尽其自然之理。”(《上曾丞相书》)可见“理”是指含在大 自然客观物象之中的客观规律。宋代诗人越来越自觉深入到细腻的哲理思索和人生体验,不光是 理学家能从“野色更无山隔断,天光直与水接通”中悟出“道理透彻处”,也不光禅僧能从蝇钻 窗纸中悟出“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平生被眼瞒”的禅理,诗人受大自然的山石、竹木、水波、 烟云等“常理”的启发,感悟到人生、社会的发展规律,这就是含在景物意象中的哲理了。宋代 诗人特别擅长使用日常生活场景抒发哲理,他们将平凡的世俗事件升华为某种人生哲理,从而描 写出具有哲理意味的画面。 宋人追求平淡自然,抹去文字表面的色彩,就自然会追寻字面深处包涵的深蕴。而深刻者, 莫如哲理,更何况,宋代是个哲理盛行的时代。安史之乱,不仅撼动了大唐帝国的宝座,而且也 使整个时代充满了危机感。由宋以来,探讨补天的方针、变法与反变法等等,在文人学者之间, 从未间断过。故诗含哲理,亦成了宋诗之主要特征之一。正如钱钟书在《谈艺录》中所评:“天 下有两种人,斯分两种诗。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 就诗史内容的承继关系而言,宋人之前,不能说没有哲理诗。六朝时期的玄言诗,唐代王维 的禅理诗,都可以说是纯粹的哲理诗。但这些诗,大都“质木无文,淡而寡味”,因此,也就不 能真正形成哲理诗的诗风。直至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善于不时在山水景物的描写中出现精警的富 有哲理意味的诗句,如“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揭示盛衰交替的客观规律;“人世 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由眼前之景升华到对整个中国历史,对人生的体验,回味往事 所带给人的哲理感受。 宋人成功的哲理诗,或称理趣诗,主要是由刘禹锡的这种不脱离意象的哲理诗处发展而来。 如果上溯得更久远些,大致与中国重直觉、重形象的文化心理有关。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即以 水寓理。 到王安石、苏轼的时代,诗含哲理渐成风气。如王安石的“莫谓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 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同出一辙。宋人的理趣诗经苏黄之手而至杨万 里、陆游之手,蔚然成风,更兼朱熹等理学家的加盟,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等,遂使哲理诗成为宋诗的一大妙处。文学批评家认为写 诗应该是:“写大我须有小我的亲切,写小我须有大我的普遍”。宋人受“万物皆理”“物我同一” 的理学观影响,使他们在观察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花一鸟,无不具有了理性,甚至 日常生活中的一举手、一投足、走路、乘舟、饮酒、品茶、送行等,也往往带有哲理思辨的性质。 正是宋人这种从“小我的亲切”处,寻求“大我的普遍”遂使诗作更具广泛的审美意义,因而被 人广泛传颂。至于宋人将虱、蛆、打喷嚏、打哈欠等写入诗中,很多人批评它不雅,然而魏晋时 期就有以“扪虱而读”作为一种风度,所以这些东西正体现了宋人的生活情趣,无可厚非。 宋诗之美,是有缺陷的美,以传统的审美标准来评价,可以说宋诗是个丑妇;而以变化的、 革新的、反传统的标准来衡量,就可以说,宋诗是个奇特的美人。她的奇特之处,愈被批评者所 指摘,就愈显示出她的非凡,愈显示她独特的魅力。曾经有位名人说过,人无疵不可交,书无瑕 不可读。此意甚好,仔细体味方知其妙。宋诗就是这种有疵之人,有瑕之书。 要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不仅需要了解设题的角度,提高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同时 还需要文学、文体以及其他知识和能力的积极参与,因此还必须积累一些必要的鉴赏知识。如: 1.意境与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鉴赏时,必须先明确,作者是
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岁寒三友(松、竹、 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 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意境是诗中意 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 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 把握。 2.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或借物抒情 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前者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慨。后者如白居 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这首诗 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苍苍霜草”点染了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 的凄清。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3.表现方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了解一些常见的艺 术手法,如烘托、虚实、用典、象征、抑扬、动静(“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另外还必须掌握一些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 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 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増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 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 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语言特色。(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 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 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四.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是有规律可寻的,鉴赏得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此在鉴赏中要注意: 1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辨明诗歌意象:从情与境的结合上把握意境:明确题干 设问的角度与方式 2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作者意图。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 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 的《春夜喜雨》等等。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 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3借助已知的诗人风格知识答题。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 的诗作,例如辛弃疾、苏轼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清新自然的浪漫主义诗作,王 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4标出题干对应的诗句中的采分点:针对采分点列明答题要点。 当然,要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仔细揣摩、细 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
要通过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情的。另外,还须明白我们传统的审美习惯,岁寒三友(松、竹、 梅)、菊花象征人高洁的品格,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 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等等诸如此类的符合我国传统的审美特点。意境是诗中意 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是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 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鉴赏时,领会意境是必要的,而领会意境又必须具备对意象审美特点的 把握。 2.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或借物抒情 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前者如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 风吹又生”,作者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尽情发出对自然规律不可抗拒的感慨。后者如白居 易的《村夜》“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这首诗 前两句在写景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苍苍霜草”点染了秋色的浓重,切切虫吟渲染了秋夜 的凄清。透过这些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 3.表现方法。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了解一些常见的艺 术手法,如烘托、虚实、用典、象征、抑扬、动静(“以静衬动”,“以响衬静”)如“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等,有助于披文入情。 另外还必须掌握一些修辞手法及其作用。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 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 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风格流派。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感情气质、艺术素养等各不相同,因而在创作中 表现出各自独特的格调、气派和趣味,这就形成了作品的不同风格。比如李白的飘逸洒脱,杜甫 的沉郁顿挫,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柔美婉丽等。了解诗人的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所 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语言特色。(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2)平淡,也称质朴。其特 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3)绚丽。其 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4)明快。其特点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5) 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此而意他,或引而不发, 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6)简洁。就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四.掌握一些解题技巧 诗歌鉴赏是有规律可寻的,鉴赏得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此在鉴赏中要注意: 1.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辨明诗歌意象;从情与境的结合上把握意境;明确题干 设问的角度与方式。 2.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作者意图。有些题目本身就具提示性, 象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 的《春夜喜雨》等等。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却是出题人给你的暗示。 有些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是介绍相关诗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 用典或其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3.借助已知的诗人风格知识答题。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 的诗作,例如辛弃疾、苏轼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清新自然的浪漫主义诗作,王 维的“画中有诗”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 4.标出题干对应的诗句中的采分点;针对采分点列明答题要点。 当然,要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仔细揣摩、细 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相信我们在“操千曲” “观千剑”之后,一
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代诗歌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例如上面所举的两首诗:苏轼以”扫不开"的”花影 比喻政敌,抒发自己的愤懑;柳宗元以″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自况,抒发政治上失意后 的孤傲和寂愤。这两首政治抒情诗,并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政治生活感受,而是从深 入观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花影的移动、寒江上的钓翁等,以这类形象来折射自己当时 的心态。这里再介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全唐诗》只收录黄巢三首诗,另一首是《自题像》,毛主席在《七律.吊罗荣桓同 志》中借用了这首诗中的"记得当年草上飞″句。上面两首"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咏菊 诗,旧时唐诗选本多弃置不选,解放后的新编唐诗选,大都选上了。无疑,如前所述,因 为时代不同,黄巢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不再被歧视,反被推崇,"情意美″的标准也随之有别。 第一首以挺立劲拔″满院栽″于″飒飒西风″中的菊丛,象征劳苦大众:为它的开不逢 时—″蕊寒香冷蝶难来——而鸣不平;继之,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要彻底打倒这不平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把春天的温暖同样给予菊花。这首诗所表 达的情意,是诗人对唐王朝腐败政治的强烈不满和极端失望,从而激发出主宰世界、扭转 乾坤的理想。这理想也可以说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它借历来文人以象征孤傲绝俗的 菊花形象表达出来 第二首据说是黄巢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而写的。这诗赋予菊花以坚强的斗争的性 格,用以象征敢于造反的农民起义者的形象。前两句比喻一旦农民起义兴起之后,唐王朝 就将像百花凋谢一样,走向灭亡。后两句寄托着诗人的希望,象征着将来起义军胜利占领 长安后的美好情景。 再介绍两首借小松树的形象寄意寓情的诗。一首是李商隐的《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代诗歌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大量流传的古今诗词来看,形象思维的运用,大致有三种情况: 一种叫"托物言志"或"寓情于物"。例如上面所举的两首诗:苏轼以"扫不开"的"花影 "比喻政敌,抒发自己的愤懑;柳宗元以"独钓寒江雪"的"蓑笠翁"自况,抒发政治上失意后 的孤傲和寂愤。这两首政治抒情诗,并不是作者直接抒发自己的政治生活感受,而是从深 入观察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花影的移动、寒江上的钓翁等,以这类形象来折射自己当时 的心态。这里再介绍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两首诗: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全唐诗》只收录黄巢三首诗,另一首是《自题像》,毛主席在《七律.吊罗荣桓同 志》中借用了这首诗中的"记得当年草上飞"句。上面两首 "托物言志"、"寓情于物"的咏菊 诗,旧时唐诗选本多弃置不选,解放后的新编唐诗选,大都选上了。无疑,如前所述,因 为时代不同,黄巢这位农民起义领袖不再被歧视,反被推崇,"情意美"的标准也随之有别。 第一首以挺立劲拔"满院栽"于"飒飒西风"中的菊丛,象征劳苦大众;为它的开不逢 时---"蕊寒香冷蝶难来"----而鸣不平;继之,表达了作者的宏伟抱负,要彻底打倒这不平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把春天的温暖同样给予菊花。这首诗所表 达的情意,是诗人对唐王朝腐败政治的强烈不满和极端失望,从而激发出主宰世界、扭转 乾坤的理想。这理想也可以说是诗化了的农民平等思想,它借历来文人以象征孤傲绝俗的 菊花形象表达出来。 第二首据说是黄巢应进士考试,未被录取而写的。这诗赋予菊花以坚强的斗争的性 格,用以象征敢于造反的农民起义者的形象。前两句比喻一旦农民起义兴起之后,唐王朝 就将像百花凋谢一样,走向灭亡。后两句寄托着诗人的希望,象征着将来起义军胜利占领 长安后的美好情景。 再介绍两首借小松树的形象寄意寓情的诗。一首是李商隐的《题小松》: 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 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益衰败的时代,对皇帝昏庸、宦官专政和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他不像黄巢那样起来造反,而是热衷于政治革新,但在当时朋党的倾轧中,他始终被排斥, 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他的不少诗晦涩难解,而这首咏物言志诗却比较通俗 明了。大意是: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淸风。桃李盛开 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 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请告诉那些去西园观花的人们:在雪飞霜落的园中 他们定会为枝叶光秃秃的桃李等花卉而悲伤动容!诗人热烈赞颂小松,寄寓着自己的傲岸 清高和政治抱负,以不耐霜雪的桃李嘲讽煊赫一时的显贵和奔走于其门庭邀宠之徒 另一首是较李商隐稍晩的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出身微寒,青年时代才华毕露,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 门,而又不甘潦倒,遂借小松的形象以言志、讽喻。大意是:小松刚出土,被埋没在深草 里,现在渐渐高出蓬蒿了。当它还幼小时,人们不识它是"凌云木",一直等到它长到″凌云 之后才赞叹它的高大。作者的寓意在于:目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材 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 上面介绍的几首诗中所描绘的花影、江雪、菊花、小松等,形象非常鲜明,与比喻 的对象非常贴切,作者(失意政治家、农民造反领袖、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 和性格便藉此真实地烘托出来。这一类托物言志诗,我们姑称之为″移花接木"。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是对 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在这张大写意画的画面上,涂上作者浓 重的感情色彩。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作者手里,所绘出的大写意画,其所取舍,其所着色 调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大相迥异。这里以李白和杜甫分别写的登岳阳楼诗为例。李白的《与 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这诗的大意是:登上岳阳楼,天岳山南面的景色尽收眼底;茫茫江水流向远方,洞 庭湖汪洋开阔。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君山衔着美好的月亮,升上天空。在这里,仿佛 住宿在云间:又似在天上传杯饮酒。醉后凉风四起,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一年几变枯荣事,百尺方资柱石功。 为谢西园车马客,定悲摇落尽成空。 李商隐生活在唐帝国日益衰败的时代,对皇帝昏庸、宦官专政和藩镇跋扈深为不满。 他不像黄巢那样起来造反,而是热衷于政治革新,但在当时朋党的倾轧中,他始终被排斥, 于禄微位卑的幕僚生活中度过一生。他的不少诗晦涩难解,而这首咏物言志诗却比较通俗 明了。大意是:我喜爱你独秀挺立在庭园中的小松,那细叶轻阴带来满座清风。桃李盛开 的季节,你虽然寂寞,但进入霜雪繁多的严冬,就显得郁郁葱葱。一年之内桃李等花卉几 经枯荣,而你长大后,则具栋梁之功。请告诉那些去西园观花的人们:在雪飞霜落的园中, 他们定会为枝叶光秃秃的桃李等花卉而悲伤动容!诗人热烈赞颂小松,寄寓着自己的傲岸 清高和政治抱负,以不耐霜雪的桃李嘲讽煊赫一时的显贵和奔走于其门庭邀宠之徒。 另一首是较李商隐稍晚的杜荀鹤的《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杜荀鹤出身微寒,青年时代才华毕露,由于"帝里无相识",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 门,而又不甘潦倒,遂借小松的形象以言志、讽喻。大意是:小松刚出土,被埋没在深草 里,现在渐渐高出蓬蒿了。当它还幼小时,人们不识它是"凌云木",一直等到它长到"凌云 "之后才赞叹它的高大。作者的寓意在于:目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材 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 上面介绍的几首诗中所描绘的花影、江雪、菊花、小松等,形象非常鲜明,与比喻 的对象非常贴切,作者(失意政治家、农民造反领袖、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 和性格便藉此真实地烘托出来。这一类托物言志诗,我们姑称之为"移花接木"。 另一种是"触景生情"或"即境抒怀"。但它不是对原物或原景的"全息摄影",而是对 景物筛选、提炼、夸张之后,创作出的大写意画。在这张大写意画的画面上,涂上作者浓 重的感情色彩。同一景物,在不同的作者手里,所绘出的大写意画,其所取舍,其所着色 调往往不尽相同,甚至大相迥异。这里以李白和杜甫分别写的登岳阳楼诗为例。李白的《与 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这诗的大意是:登上岳阳楼,天岳山南面的景色尽收眼底;茫茫江水流向远方,洞 庭湖汪洋开阔。雁儿高飞,带走了忧愁;君山衔着美好的月亮,升上天空。在这里,仿佛 住宿在云间;又似在天上传杯饮酒。醉后凉风四起,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
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这诗的大意是:早就听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在东南方 位划分开吴、楚地界,日月星辰沉浮在湖水之中。亲朋们连一封信都没有,只有年老多病 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飘泊天涯。想到万里关山,兵荒马乱,倚在阑干边,不禁涕泗横流! 这两首诗,都是战乱时写登上岳阳楼所见景物和诗人当时的心态的。呈现在我们眼 前的都是具体的物象,没有抽象的概念。但是这两位伟大诗人所取的镜头却不同,色彩也 迥异。这是为什么呢? 李白那首诗,是在流放途中忽然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与朋友登上此楼而写 的。当时心情欢畅,故把眼前的景物写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亨着欢乐和喜悦,抒发了潇 洒豁达的豪情逸兴。 杜甫那首诗,是在经历了战乱漂泊、身世沉浮之后,迟暮之年,登上岳阳楼而写的。 所以他首先以洞庭湖的宽阔雄伟来衬托诗人的孤寂和悲凉,继之以当时自己形象的特写镜 头,抒发怀才不遇、昔日抱负成泡影的孤独悲凉心境和对战乱的哀愁。 这类”大写意画"式的形象思维,它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选撷物象的精当,并发挥语 言艺术的效果,在这些物象上涂沫浓重的情感色彩。譬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可以想象,李白送孟浩然时,周围的景物是非常丰富的,而诗人却就撷取这么几个 用诗的艺术语言编织起来。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同游的胜地黄鹤楼,隐约地流露出 片惜别之意。第二句点出老朋友去的地方是繁华都市扬州,时间是春光明媚的″烟花三月" 暗含对朋友远游的羡慕。尤其是后两句情景交融,读者从浩渺的江天景色中,似乎看到一 个鲜明的形象——诗人送走朋友后,长久伫立在江边凝望,从中感触到诗人对朋友深厚而 热烈的友情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谓″虚实相融″。·例如刘禹锡的《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杜甫的《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诗的大意是:早就听说洞庭湖的名胜,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洞庭湖在东南方 位划分开吴、楚地界,日月星辰沉浮在湖水之中。亲朋们连一封信都没有,只有年老多病 的诗人泛着一叶扁舟飘泊天涯。想到万里关山,兵荒马乱,倚在阑干边,不禁涕泗横流! 这两首诗,都是战乱时写登上岳阳楼所见景物和诗人当时的心态的。呈现在我们眼 前的都是具体的物象,没有抽象的概念。但是这两位伟大诗人所取的镜头却不同,色彩也 迥异。这是为什么呢? 李白那首诗,是在流放途中忽然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与朋友登上此楼而写 的。当时心情欢畅,故把眼前的景物写得有情有意,和诗人分亨着欢乐和喜悦,抒发了潇 洒豁达的豪情逸兴。 杜甫那首诗,是在经历了战乱漂泊、身世沉浮之后,迟暮之年,登上岳阳楼而写的。 所以他首先以洞庭湖的宽阔雄伟来衬托诗人的孤寂和悲凉,继之以当时自己形象的特写镜 头,抒发怀才不遇、昔日抱负成泡影的孤独悲凉心境和对战乱的哀愁。 这类"大写意画"式的形象思维,它的艺术感染力取决于选撷物象的精当,并发挥语 言艺术的效果,在这些物象上涂沫浓重的情感色彩。譬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可以想象,李白送孟浩然时,周围的景物是非常丰富的,而诗人却就撷取这么几个, 用诗的艺术语言编织起来。第一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同游的胜地黄鹤楼,隐约地流露出一 片惜别之意。第二句点出老朋友去的地方是繁华都市扬州,时间是春光明媚的"烟花三月", 暗含对朋友远游的羡慕。尤其是后两句情景交融,读者从浩渺的江天景色中,似乎看到一 个鲜明的形象----诗人送走朋友后,长久伫立在江边凝望,从中感触到诗人对朋友深厚而 热烈的友情。 第三种是"移花接木"和"大写意画"的溶合,姑称之谓"虚实相融"。•例如刘禹锡的《酬 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刘禹锡在宴饮中答谢白居易赠诗而写的和诗。首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长期被 贬在远方的愤懑,是自画像的″大写意画"。第二联用晋人向秀作《思旧赋》怀念被司马氏 所杀的友人嵇康的典故,抒发对同时被贬友人的怀念;用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观棋,棋未终 局,斧柄已烂,回家时同时代的人都死去的故事,抒发人事沧桑之伤感。第三联慨叹自 己?quot;沉舟″、″病树″似地潦倒了,只好看着别人在仕途上奔忙。这两联是″移花接木″式 的托典抒情、借物寄意。最后一联表白自己还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采用了即景抒情的 手法。就这首诗的结构来看,有实情的直抒、白描,有虚境的比喻、寄托,二者相融形成 诗的意境,故称"虚实相融”。 词用形象思维,也是这三种形式,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用"移花接木"式的形象思维写的词。作者积极抗金的主张屡遭政治打击后, 不免滋生了几许消极的孤高自许情绪,而又坚决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遂以梅花象征自 己的孤高与劲节。 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凡是咏物的诗或词,题目上的名字,一般不在篇中出现。咏梅 的诗或词,篇中一般不出现梅字;咏菊的诗或词,篇中一般不出现菊字;咏雪的诗或词, 篇中一般不出现雪字;以此类推。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容易出这样的毛病:咏物诗或词,题 目上的名字又在篇中重复。据说,谜语是从咏物诗词衍化而来的,你见过谜面上出现过谜 底的字吗?写诗填词都应该″借墨如金",力避字重、义重,即使出现在题与篇之中,也显 得累赘,臃肿 晏殊的《浣溪沙》: 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一首用"大写意画"式的形象思维写的词。作者精选几个特写镜头,以工巧而华 丽的艺术语言,抒发悼惜春残、年华飞逝的感慨,不失为词中名篇之 前面曾介绍过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幅出猎的大写意画,·但其中的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是"托古言志","西北望,射天狼"是″托物抒怀"。这些又是"移花 接木″式的形象思维。所以就词的全篇来说应是"虚实相融″式的形象思维。 现在不少初学诗词的老同志的作品中常有这样两种缺陷:一种是抒情直露,不会用 具体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致出现概念化和图解的毛病;另一种是咏物、写景、 怀古等作品,不是根据自己的情意来选择画面,勾划着色,而是作纯客观的白描,致使物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是刘禹锡在宴饮中答谢白居易赠诗而写的和诗。首联直抒胸臆,表达自己长期被 贬在远方的愤懑,是自画像的"大写意画"。第二联用晋人向秀作《思旧赋》怀念被司马氏 所杀的友人嵇康的典故,抒发对同时被贬友人的怀念;用晋人王质入山砍柴观棋,棋未终 局,斧柄已烂,回家时同时代的人都死去的故事,抒发人事沧桑之伤感。第三联慨叹自 己?quot;沉舟"、"病树"似地潦倒了,只好看着别人在仕途上奔忙。这两联是"移花接木"式 的托典抒情、借物寄意。最后一联表白自己还要振作精神,积极进取,采用了即景抒情的 手法。就这首诗的结构来看,有实情的直抒、白描,有虚境的比喻、寄托,二者相融形成 诗的意境,故称"虚实相融"。 词用形象思维,也是这三种形式,例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这是一首用"移花接木"式的形象思维写的词。作者积极抗金的主张屡遭政治打击后, 不免滋生了几许消极的孤高自许情绪,而又坚决不愿与主和派同流合污,遂以梅花象征自 己的孤高与劲节。 这里顺便说明一下,凡是咏物的诗或词,题目上的名字,一般不在篇中出现。咏梅 的诗或词,篇中一般不出现梅字;咏菊的诗或词,篇中一般不出现菊字;咏雪的诗或词, 篇中一般不出现雪字;以此类推。初学写作的人往往容易出这样的毛病:咏物诗或词,题 目上的名字又在篇中重复。据说,谜语是从咏物诗词衍化而来的,你见过谜面上出现过谜 底的字吗?写诗填词都应该"惜墨如金",力避字重、义重,即使出现在题与篇之中,也显 得累赘,臃肿。 晏殊的《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这是一首用"大写意画"式的形象思维写的词。作者精选几个特写镜头,以工巧而华 丽的艺术语言,抒发悼惜春残、年华飞逝的感慨,不失为词中名篇之一。 前面曾介绍过的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幅出猎的大写意画,•但其中的" 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是"托古言志","西北望,射天狼"是"托物抒怀"。这些又是"移花 接木"式的形象思维。所以就词的全篇来说应是"虚实相融"式的形象思维。 现在不少初学诗词的老同志的作品中常有这样两种缺陷:一种是抒情直露,不会用 具体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致出现概念化和图解的毛病;另一种是咏物、写景、 怀古等作品,不是根据自己的情意来选择画面,勾划着色,而是作纯客观的白描,致使物
象缺乏灵魂,或者寓意平淡。所以,学会形象思维,应该是这些同志提高创作水平的主攻 方向。 从上面所例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形象思维,不是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包括知 识学问、生活功底、思想情操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艺术修养。正如钱钟书所引西人文艺评论 所说:"大家异于常人,非由于技巧熟练,而达常人所不能达;直为想象高妙,能想常人所 不能想。”(《谈艺录》201页) 、鉴赏诗歌语言·推敲字词 鉴赏古典诗词,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已写 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 师”。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 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 雨后特有的美景。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 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明”字 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同学们自己体会!)虚词用得好,也 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 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 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三、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积累,举例说明。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 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解析: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 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 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 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析:“溅”、“惊” 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解析: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 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 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 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 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解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象缺乏灵魂,或者寓意平淡。所以,学会形象思维,应该是这些同志提高创作水平的主攻 方向。 从上面所例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形象思维,不是个单纯的技巧问题,而是包括知 识学问、生活功底、思想情操等多种因素形成的艺术修养。正如钱钟书所引西人文艺评论 所说:"大家异于常人,非由于技巧熟练,而达常人所不能达;直为想象高妙,能想常人所 不能想。"(《谈艺录》201 页) 二、鉴赏诗歌语言·推敲字词 鉴赏古典诗词,要特别注意对字词的推敲 许多诗中都有一些特别值得重视的词,通常使全诗增色不少甚至成为诗眼。诗僧齐己写 了一首《早梅》,有句云:“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数”改为“一”,因为题为“早 梅”,如果开了数枝,说明花已开久,不能算是“早梅”了,齐己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 师”。王驾写《晴景》一诗:“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 邻家。”王安石改“飞来”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令人真实地感受出晚春 雨后特有的美景。动词的提炼是古诗炼字的主要内容。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 陶潜“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尽人皆知。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蓬勃的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 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杜甫诗句:“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明”字 是形容词用如动词,使画面富有动态,更妙的是“吐”字(同学们自己体会!)虚词用得好,也 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的美学效果。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 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 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 三、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积累,举例说明。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 1: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 柳弯腰。(《哀江南》孔尚任) 解析:在这里,一个“剩”字引人注目,作者并没有用“留”、“见”,其妙处就在“剩” 虽与“留”意思相近,但“剩”字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的意思;另外“剩” 字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留”则无这么多含义。“见”只就眼前而言,不能给 人以今昔对比的变迁感。 例 2: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解析:“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例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解析:“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例 4: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解析:看这句诗,“湿”言“光”,“疏”言“影”,本身就不寻常,王勃写春雨,雨下的 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光湿”,这个“湿” 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 清疏,一个“疏”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 妙于此。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 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解析: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例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王昌龄) 解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 候,作者 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 起了当年与 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 字将这种 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慘惨戚戚。(《声声慢》李淸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 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 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 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 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 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 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2、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四、布置作业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附答案]、“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 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 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 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 势,极为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 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
例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解析:曰细,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例 3: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王昌龄) 解析:前两句写少妇经过梳妆打扮之后,兴冲冲地登上翠楼,去赏春景。这时候,作者 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所遇者:闯入眼帘的柳色,使她想起了当年与 丈夫折柳送别的场景,想起了丈夫,不禁伤感。这是一位满脸稚气的少妇。一个“忽”字将这种 情绪上的变化写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1、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锡) 2、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王安石)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李清照)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有一:使 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浪淘沙》李煜)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杜甫)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 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 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 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或抓住能表现鲜明对比色彩的字眼,体会诗歌感情色彩的浓度:“流 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与绿道出了蒋捷感叹时序匆匆,春光易逝的这份儿“着 色的思绪”。就是抓住单一色彩表现的词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浓情:“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怜惜与伤别离的情愫尽在“绿”与“醉红”中。 1、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2、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杜甫) 四、布置作业 下列诗词中加点的字各有其妙处,请加以鉴赏分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 7、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8、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附答案]1、“直”写出烽烟之劲拔、坚毅,“圆”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 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 然景象之中。2、“生”字写出明月从海面冉冉升起的景象,富有动感,准确传神。3、“蒸”写出 湖面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都受到洞庭的滋养哺育,“撼”写出洞庭湖汹涌澎湃的气 势,极为有力。4、“低”写出人在舟中仰望天空的独特的视角,非常准确。“近”字写月亮仿佛 也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来安抚诗人那颗孤寂的心。5、“转”表明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
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 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 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淸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 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 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 荒凉凄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诗歌语言·还原语序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要点解说: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 (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 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 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鄘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 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 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 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 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 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晩,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 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一一动一一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 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 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表面 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 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 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 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其他: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如毛 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 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 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语序颠倒的原因: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 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 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 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
是静止的,但凭颜色的渐变就写出它的动态来。“日”即“天天”之意,水是流动的,用一“日” 字,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6、“尽”与“闲”把读者引入一个寂静的世界:仿佛是在一群 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地清幽平静,写动见静, 以动衬静,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7、星辰低“垂”,写尽平野之广阔,月随江“涌”,写尽大 江奔流的气势,景象雄浑阔大。8、春草“自”碧,黄鹂“空”啼,景色幽美却无人问津,景象 荒凉凄惨。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鉴赏诗歌语言·还原语序 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 一、要点解说: 1.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 (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 “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2.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 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 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所谓使动用 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辛弃疾《贺新郎》 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 原来作者是把他们二人都用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风 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3.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 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 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 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4、定语的位置。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 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 5.以宾语面貌出现的状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 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秋风”、“春风”都不受“动”、“笑”的支配,而是分别表示“在秋风中 动”、“在春风中笑”的意思。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例如: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 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 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其他:苏轼《念奴娇》词:“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笑我多情。)如毛 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学生可以很快重排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 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学生再熟悉不过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学生 亦能很快重排为“欲目穷千里”。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二、语序颠倒的原因: 第一、是声律的要求。初盛唐成熟的“近体诗”和后来的词曲,除押韵和字数限制外, 还要讲究平仄的调配和对仗的工稳。为了符合声律的要求,诗人便不得不在词序安排上作些变通。 第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王维《山居秋暝》诗“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 时说:“按客观环境中的动作顺序,原是‘浣女’之归造成‘竹喧’;渔舟之下导致‘莲动’。但 如果就这样呆板地铺叙直陈为‘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那么画面中心就归结于被动因素‘竹’ 和‘莲’——这是动作过程的终点。由于动作至此终结,画面也便归于静止。”现按诗中顺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