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掌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教学重点】 1.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什么是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有什么不同?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 是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是时刻改变的。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是怎么样的呢?如图1,一条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 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上节课做了实验,得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画出 的图像多如图2所示 V/(m.s1) 0图1t/ 0图2tt/s 0图3t△tt/s 图2: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图像上无论△t取多大,对应的速度变化量△v与△t 之比都是一样的,即物体在任一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加速度均相等(也即直线上各点的斜率 相等) 我们把物体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 练习: A、B、C、D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以 下问题: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2. 掌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 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教学重点】 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什么是瞬时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有什么不同?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在运动中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匀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 是不变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瞬时速度是时刻改变的。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 v-t 图是怎么样的呢?如图 1,一条平行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物体的 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上节课做了实验,得出了小车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图像又是怎么样的呢?大家画出 的图像多如图 2 所示: 图 2: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图像上无论 Δt 取多大,对应的速度变化量 Δv 与 Δt 之比都是一样的,即物体在任一时间间隔内的平均加速度均相等(也即直线上各点的斜率 相等)。 我们把物体沿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 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少 练习: A、B、C、D 四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请回答以 下问题: 0 图 1 t/s v/(m.s-1 ) v 0 图 3 tΔt t/s v/(m.s-1 ) v4 v3 v2 v1 v0 0 图 2 t t/s v/(m.s-1 ) v v0
(1)哪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 (2)哪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而加速度不同? (3)同一时刻,哪两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但速度不相同? 4)同一时刻,哪一物体的加速度比另一物体小,但速度比另一物体大? v/(m.s4) v/(m s-) 讨论:当V-t图像是曲线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图4) 1.相同的时间间隔△t内增加的速度△ⅴ不同,所以不同时间段内平均加速度不同 2.曲线上某点的斜率就是对应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如果Δt取得极短,那么曲线可看 作直线,物体在这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此时,用极短时间内的匀加速运动的加 速度代替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所以图像是曲线,说明物体的运动是瞬时加速度不断变 化的变速运动 3、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物体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加速度为负,物体减速运动 三、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2) 由图2我们看到,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故由一次函数方程“y=kx+b”得“v= Fat+vo” (由以上分析,直线的斜率k代表加速度a),即:v=vo+at 或者,如果已知开始计时(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o,t时刻的瞬时速度为V,那么 由a=△v△t=(v-Vo)(t0)得v=vo+at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和计算: 1.由于a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at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 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v,就得到t时刻物体的速度 2.vo为开始计时时刻的速度,v是经过t后的瞬时速度。 3.规定正方向,用正负号代入,由于v、vo、a都是矢量,故在运算时要规定正方向 确定各物理量的正负号之后再代入公式,一般以v为正方向,匀加a>0,匀减a0,说明与v同向,v<0,说明与v反向解题时要画运动过程示意图,要在图上标出正方 向与各物理量的符号及方向 4v=vo+at不仅适用于匀加速,也适用于匀减速 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上2个例题 解题规范: 1.画出简单的物理模型 2.列出已知量(注意符号),列出所用公式 3.代入数据,计算 4.验证合理性 两个重要推论:(只适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1.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此段时间初速度与未速度的平均值,即:
(1)哪个物体的加速度为零而速度不为零? (2)哪一时刻两物体的速度相同而加速度不同? (3)同一时刻,哪两个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相同但速度不相同? (4)同一时刻,哪一物体的加速度比另一物体小,但速度比另一物体大? 讨论:当 V—t 图像是曲线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是如何变化的?(图 4) 1. 相同的时间间隔 Δt 内增加的速度 Δv 不同,所以不同时间段内平均加速度不同。 2. 曲线上某点的斜率就是对应时刻的瞬时加速度。(如果 Δt 取得极短,那么曲线可看 作直线,物体在这非常短的时间内做匀变速运动,此时,用极短时间内的匀加速运动的加 速度代替某时刻的瞬时加速度),所以图像是曲线,说明物体的运动是瞬时加速度不断变 化的变速运动。 3、斜率为正,加速度为正,物体加速运动,斜率为负,加速度为负,物体减速运动。 三、速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图 2) 由图 2 我们看到,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故由一次函数方程“y=kx+b”得“v=at+v0” (由以上分析,直线的斜率 k 代表加速度 a),即:v= v0+ at。 或者,如果已知开始计时(t=0)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0,t 时刻的瞬时速度为 V,那么 由 a=Δv/Δt=(v-v0)/(t-0)得 v= v0+ at。 这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对速度公式的理解和计算: 1. 由于 a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所以 at 就是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的 变化量,再加上运动开始时物体的速度 v0,就得到 t 时刻物体的速度。 2. v0 为开始计时时刻的速度,v 是经过 t 后的瞬时速度。 3. 规定正方向,用正负号代入,由于 v、 v0、a 都是矢量,故在运算时要规定正方向, 确定各物理量的正负号之后再代入公式,一般以 v0 为正方向,匀加 a>0,匀减 a0,说明与 v0 同向,v<0,说明与 v0 反向解题时要画运动过程示意图,要在图上标出正方 向与各物理量的符号及方向。 4. v= v0+ at 不仅适用于匀加速,也适用于匀减速。 让学生自己阅读书上 2 个例题 解题规范: 1. 画出简单的物理模型 2. 列出已知量(注意符号),列出所用公式 3. 代入数据,计算 4. 验证合理性 两个重要推论:(只适用与匀变速直线运动) 1.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此段时间初速度与未速度的平均值,即: 0 t/s v/(m.s-1 ) v A B C D 0 图 4 t/s v/(m.s-1 ) v
V平=(v+V)/2(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不适用) 用类比法证明:一共有7根柱子,长度分别为:3米、4米、5米、6米、7米、8米, 9米,即柱子的高度是均匀增加的,求这些柱子的平均高度是多少?(算法:全部相加除以 7即得,与第1根和最后一根的平均高度相同) 2.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Vu= V 证明:如下图,前t2阶段,初速度为Vo,未速度为vt加速度为a,时间为t2,故 有Vn2=Vo+at/2,后t2阶段:v=Va+at/2,两式相减即得结果 例题讲解 例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32,那么()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D.第ns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的末速度大2m/s 解析:由速度公式v=m+at可知,在任意时间t内,y为任意值,所以A错:在一定 时间t内的速度增量△1=y-10=a,它的大小既与a有关,又与t有关,当t为任意值时,△v 也为任意值,因此B错;当=1s,a=2m/s2时,△y=2m/s,即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m/s,所以 C正确;由于第n初和第(1)s末是同一时刻,同一时刻对应的速度是相同的,因此,D错。 答案:C 拓展:学习物理公式,不仅要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还要明确它们之间的约束 关系:对时间、时刻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大脑中要有清晰的物理图景 例2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最后2s内速度均匀的减少到零,则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 多大? VA=O VB Vc Vp= 解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上图所示,AB段为加速阶 段,BC为匀速阶段,CD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v。 故y=1+a=0+1×5=5m/s,而质点作减速运动的初速度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即:w n/s。在CD段的减速运动过程中:末速度w=0,由y=+at得a=(D-o/=10-5)/2=2.5 (m/s2),负号表示a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拓展:解题时要正确分析题意,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的草图,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再 运用相应的物理公式来求解:对于分段运动,一定要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前一段的末 速度大小等于后一段初速度的大小 巩固练习 已知物体的初速度是18km/h,加速度是0.5m/s3,问经过20s后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多 少 2.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m,加速度大小为3m,求 (1)第6秒未的瞬时速度
V 平均=(v+v0)/2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不适用) 用类比法证明:一共有 7 根柱子,长度分别为:3 米、4 米、5 米、6 米、7 米、8 米, 9 米,即柱子的高度是均匀增加的,求这些柱子的平均高度是多少?(算法:全部相加除以 7 即得,与第 1 根和最后一根的平均高度相同)。 2. 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Vt/2= V 平均=(v+v0)/2=s/t, 证明:如下图,前 t/2 阶段,初速度为 Vo,未速度为 Vt/2 加速度为 a,时间为 t/2,故 有 Vt/2 =Vo+a.t/2,后 t/2 阶段:v= Vt/2+ at/2,两式相减即得结果。 例题讲解 例 1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 2m/s2,那么( ) A.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 2 倍 B.在任意时间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2m/s C.在任意一秒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 2m/s D.第 ns 的初速度一定比第(n-1)s 的末速度大 2m/s 解析:由速度公式 vt=v0+at 可知,在任意时间 t 内,v 为任意值,所以 A 错;在一定 时间 t 内的速度增量 Δv=v -v0=at,它的大小既与 a 有关,又与 t 有关,当 t 为任意值时,Δv 也为任意值,因此 B 错;当 t=1s,a=2m/s2 时,Δv=2m/s,即末速度比初速度大 2m/s,所以 C 正确;由于第 ns 初和第(n-1)s 末是同一时刻,同一时刻对应的速度是相同的,因此,D 错。 答案:C 拓展:学习物理公式,不仅要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还要明确它们之间的约束 关系;对时间、时刻和物体的运动过程,大脑中要有清晰的物理图景。 例 2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 1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 5s 后作匀速直线运动, 最后 2s 内速度均匀的减少到零,则质点匀速运动的速度是多大?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 多大? 解析:质点的运动过程包括加速→匀速→减速三个阶段,如上图所示,AB 段为加速阶 段,BC 为匀速阶段,CD 为减速阶段,匀速运动的速度即为加速阶段的末速度 v 。 故 v=v0+at=0+1×5=5m/s,而质点作减速运动的初速度即为匀速运动的速度,即:vB=v =5m/s。在 CD 段的减速运动过程中:末速度 vD=0,由 v=v0+at 得 a=(vD-vC)/t=(0-5)/2=-2.5 (m/s2),负号表示 a 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拓展:解题时要正确分析题意,画出物体运动过程的草图,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再 运用相应的物理公式来求解;对于分段运动,一定要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前一段的末 速度大小等于后一段初速度的大小。 巩固练习: 1. 已知物体的初速度是 18km/h,加速度是 0.5m/s2,问经过 20s 后物体的速度大小是多 少? 2. 一辆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 15m/s,加速度大小为 3 m/s2,求 (1)第 6 秒未的瞬时速度。 Vo Vt/2 v O t/2 t
(2)汽车未速度为零时所需的时间 3.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5s内的平均速度为18m/s,则物体运 动的加速度多大?10秒未的速度多大 小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公式:v=o+at从此式可以推导出:t=(v-vo)/a 2.当初速度v为零时,这个公式变为v=at 3.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取正值;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取负值。 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v-t图)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线向上倾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线向下倾斜 3.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4.从图像上可直接求出任何时刻的速度、达到任意速度所需的时间。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特殊规律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该段时间初、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2.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2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p-t图象中图线与t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道了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并推导出了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公式x=1+ar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 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师活动:我们分别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有时还要知道物体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请同学们做下面的问题 “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我们把子弹在枪筒中的 运动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子弹的加速度是a=5x103ms32,枪筒长x=0.64m,计算子弹
(2)汽车未速度为零时所需的时间。 3. 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 5s 内的平均速度为 18m/s,则物体运 动的加速度多大?10 秒未的速度多大? 小结: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1. 公式;vt=v0+at 从此式可以推导出:t=(vt-v0)/a 2. 当初速度 v0 为零时,这个公式变为 v =at。 3. 物体做匀加速运动,a 取正值;物体做匀减速运动,a 取负值。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v—t 图)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 2.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直线向上倾斜,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线向下倾斜。 3. 过原点的直线表示物体的初速度为零。 4. 从图像上可直接求出任何时刻的速度、达到任意速度所需的时间。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特殊规律 1. 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为该段时间初、未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2. 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2.4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 1.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及其应用。 2. 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1. v-t 图象中图线与 t 轴所夹的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 微元法推导位移公式。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知道了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等于物体的位移;并推导出了匀变速直线 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2 0 2 1 x = v t + at 。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 的关系。 二、进行新课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教师活动:我们分别学习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有时还要知道物体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请同学们做下面的问题: “射击时,火药在枪筒中燃烧,燃气膨胀,推动弹头加速运动。我们把子弹在枪筒中的 运动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假设子弹的加速度是 a=5x103m/s2,枪筒长 x=0.64m,计算子弹
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并推出物体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做题并推导出物体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v2-2=2ax 点评:培养学生在解答题目时简化问题的能力和推导能力;在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 题时,如果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应用公式v2-vb=2ax求解,往往会使问题 变得简单,方便 教师总结:v=10+a①x=v2+at2② v2=2ax③是解答匀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同学们要理解公式的含义,灵活选择应用 教师活动:投影课堂练习(见“实例探究”),适当加入学生的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课堂练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v=v0+at v2=2ax③,这是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 式,同学们要理解公式的含义,灵活选择应用 在利用公式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 向:当a与1方向相同时,a为正值,公式即反映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当a与w方向相反对,a为负值,公式反映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代入公式求解时,与正方向相同的代人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应代入 负值 四、实例探究 1.公式x=v021+at2的基本应用 [例1]一辆汽车以10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6秒(汽车未停下)。汽 车行驶了102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汽车一直作匀减速运动,其位移可由多种不同方法求解。 x-at102-×(-1)×6 解法1:由x=va1+ar2得v= =20m/s 所以,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20m/s 解法2: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节=0,而V=10+a,得节=o2 2 又下=x=102=17m,解得1n 1×6 =20m/s t 6 所以,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20m/s 点拨:①运动学公式较多,故同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求解方法;②为确定解题结果是否 正确,用不同方法求解是一有效措施 2.关于刹车时的误解问题
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并推出物体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式。 学生活动:学生做题并推导出物体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v v 2ax 2 0 2 − = 点评:培养学生在解答题目时简化问题的能力和推导能力;在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问 题时,如果已知量和未知量都不涉及时间,应用公式 v v 2ax 2 0 2 − = 求解,往往会使问题 变得简单,方便。 教师总结: v = v + at 0 ① 2 0 2 1 x = v t + at ② v v 2ax 2 0 2 − = ③是解答匀 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式,同学们要理解公式的含义,灵活选择应用。 教师活动:投影课堂练习(见“实例探究”),适当加入学生的讨论。 学生活动:学生完成课堂练习。 点评:在应用中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三、课堂总结、点评 通过两节课的学习,掌握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三个基本公式, v = v + at 0 ① 2 0 2 1 x = v t + at ② v v 2ax 2 0 2 − = ③,这是解答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三个重要公 式,同学们要理解公式的含义,灵活选择应用。 在利用公式求解时,一定要注意公式的矢量性问题。一般情况下,以初速度方向为正方 向;当 a 与 v0 方向相同时,a 为正值,公式即反映了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 变化规律;当 a 与 v0 方向相反对,a 为负值,公式反映了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随时 间的变化规律。代入公式求解时,与正方向相同的代人正值,与正方向相反的物理量应代入 负值。 四、实例探究 1. 公式 2 0 2 1 x = v t + at 的基本应用 [例 1]一辆汽车以 10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 6 秒(汽车未停下)。汽 车行驶了 102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汽车一直作匀减速运动,其位移可由多种不同方法求解。 解法 1:由 2 0 2 1 x = v t + at 得 20 6 ( 1) 6 2 1 102 2 1 2 2 0 = − − = − = t x at v m/s 所以,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20m/s 解法 2: 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 2 0 t v v v + = ,而 v v at t = 0 + ,得 2 0 at v = v + 又 17 6 102 = = = t x v m/s,解得 20 2 1 6 17 2 0 = − = − = − at v v m/s 所以,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20m/s 点拨:①运动学公式较多,故同一个题目往往有不同求解方法;②为确定解题结果是否 正确,用不同方法求解是一有效措施。 2. 关于刹车时的误解问题
[例2]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 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10s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读题指导:车做减速运动,是否运动了10s,这是本题必须考虑的。 分析:初速度w=15m/s,a=-2m/s2,分析知车运动7.5s就会停下,在后25s内 车停止不动。 解:设车实际运动时间为t,=0,a=-2m/s2 由v=vo+at知 运动时间t=二o_-15 75 说明刹车后7.5s汽车停止运动。 由y2-v2=2ax得 所以车的位移x =56.25 点评:计算题求解,一般应该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达未知量 的关系式,然后再把数值代入式中,求出未知量的值。这样做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 量的关系,计算也比较简便 3.关于先加速后减速问题(图像的巧妙应用) [例3]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12s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 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20s,行进了50m。求汽车的最 大速度。 分析:汽车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 可以应用解析法,也可应用图像法。 解法1:设最大速度为vm,由题意,可得方程组 x==a11+Vm2+a2l2 t1+l2 0=v+a2I2 2x2×50 整理得vn1205m/ s 解法2: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等,都等于一,故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用m=,解得m=-20 2x2×50 可见,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非常简便快捷,以后大家要注意这种解法 解法3:应用图像法,做出运动全过程的νt图像,如图所示,。图线与t轴围成三角 形的面积与位移等值,故
[例 2] 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 15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 下,汽车以 2m/s2 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 10s 末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读题指导:车做减速运动,是否运动了 10s,这是本题必须考虑的。 分析: 初速度 v0=15m/s,a = -2m/s 2,分析知车运动 7 .5s 就会停下,在后 2 .5s 内, 车停止不动。 解:设车实际运动时间为 t,v =0,a= - 2m/s 2 由 v = v + at 0 知 运动时间 7.5 2 0 15 = − − = − = a v t s 说明刹车后 7 .5s 汽车停止运动。 由 v v 2ax 2 0 2 − = 得 所以车的位移 56.25 2 ( 2) 15 2 2 2 0 2 = − − = − = a v v x m 点评:计算题求解,一般应该先用字母代表物理量进行运算,得出用已知量表达未知量 的关系式,然后再把数值代入式中,求出未知量的值。这样做能够清楚地看出未知量与已知 量的关系,计算也比较简便。 3. 关于先加速后减速问题(图像的巧妙应用) [例 3]从车站开出的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走了 12s 时,发现还有乘客没上来, 于是立即做匀减速运动至停车。汽车从开出到停止总共历时 20s,行进了 50 m。求汽车的最 大速度。 分析:汽车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最大速度后,立即改做匀减速运动, 可以应用解析法,也可应用图像法。 解法 1:设最大速度为 vm,由题意,可得方程组 2 2 2 2 2 1 1 2 1 2 1 x a t v t a t = + m + 1 2 t = t + t 1 1 v a t m = 0 2 2 v a t = m + 整理得 5 20 2 2 50 = = = t x vm m/s 解法 2: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 匀加速阶段和匀减速阶段平均速度相等,都等于 2 m v ,故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 2 m v , 由平均速度公式得 2 m v = t x ,解得 5 20 2 2 50 = = = t x vm m/s 可见,用平均速度公式求解,非常简便快捷,以后大家要注意这种解法。 解法 3:应用图像法,做出运动全过程的 v-t 图像,如图所示,。v-t 图线与 t 轴围成三角 形的面积与位移等值,故
2x2×50 所以 -sm/ 20 4321 48121620
2 v t x m = ,所以 5 20 2 2 50 = = = t x vm m/s 六、词语点将(据意写词)。 1.看望;访问。 ( ) 2.互相商量解决彼此间相关的问题。 ( ) 3.竭力保持庄重。 ( ) 4.洗澡,洗浴,比喻受润泽。 ( ) 5.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 ) 七、对号入座(选词填空)。 冷静 寂静 幽静 恬静 安静 1.蒙娜丽莎脸上流露出( )的微笑。 2.贝多芬在一条( )的小路上散步。 3.同学们( )地坐在教室里。 4.四周一片( ),听不到一点声响。 5.越是在紧张时刻,越要保持头脑的( )。 八、句子工厂。 1.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缩写句 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用 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要点梳理(课文回放)。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 __________,__________,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以 及她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 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综合能力日日新 十、理解感悟。 (一)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 )的嘴角,好像有话要跟你说。在那极富 个性的嘴角和眼神里,悄然流露出恬静、淡雅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 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哀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 分矜( )持。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达·芬奇 凭着他的天才想象为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 永恒的美的象征。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成功不是只有将来才有,而是从决定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积累而成! 人若软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要挖井,就要挖到水出为止。 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今天拼搏努力,他日谁与争锋。 在你不害怕的时候去斗牛,这不算什么;在你害怕的时候不去斗牛,这没什么了 不起;只有在你害怕的时候还去斗牛才是真正的了不起。 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但无行动决无快乐。 只有一条路不能选择--那就是放弃之路;只有一条路不能拒绝--那就是成长之路。 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只要我努力过,尽力过,哪怕我失败了,我也能拍着胸膛说:"我问心无愧。" 用今天的泪播种,收获明天的微笑。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站的位置,而是所朝的方向。 弱者只有千难万难,而勇者则能披荆斩棘;愚者只有声声哀叹,智者却有千路万 路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最淡的墨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凑合凑合,自己负责。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 我中考,我自信!我尽力我无悔! 听从命运安排的是凡人;主宰自己命运的才是强者;没有主见的是盲从,三思而 行的是智者。 相信自己能突破重围。 努力造就实力,态度决定高度。 把自己当傻瓜,不懂就问,你会学的更多。 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 安乐给人予舒适,却又给人予早逝;劳作给人予磨砺,却能给人予长久。 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泪水,你必须选择一样! 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 相信自己我能行! 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明天的希望,让我们忘了今天的痛苦。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在于我们身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向走。 爱拼才会赢努力拼搏,青春无悔! 脚踏实地地学习。 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觉得自己做的到和不做的到,其实只在一念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