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之章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及其流转的 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熟悉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国民收入 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流转及其恒等式,了解GDP的 局限性、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绿色GDP的概念
第 2 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国民收入核算及其流转的 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 熟悉国民收入核算的重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国民收入 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国民收入流转及其恒等式,了解 GDP 的 局限性、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绿色 GDP 的概念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在国民经济的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 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总量。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必须首先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核算方 法。本章首先介绍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继而研究国民收入的流 转及其恒等式,最后对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2.1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具体地说,它是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生产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及由此形 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民收入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定义:一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二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协 作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三是指这些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内从他们的收入中消费的商品和劳务。国民收入通常以货币为单位来计量。最终产品 和劳务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加工和转售,最后直接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和劳务。 掌握国民收入这个概念,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国民收入是流量。经济分析中 的变量分为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而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 变量变动数值。国民收入是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存量。第二,国民收入在经济分析和统 计中有不同的含义。经济分析中的国民收入指国民总产值、国民净产值等。统计中的国民 收入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总和。第三 国民收入有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之分。名义国民收入是以当年价格来计算的,等 于各种商品与劳务总量与其当年价格乘积之和,它反映了实物和价格的变化。而实际国民 收入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 者的关系如下。 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价格指数×100% 目前,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这种广泛意义上的国民收入,根据核算资 料来源和包含内容的不同,采用了各有特定含义的不同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生 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狭义的国民收入(NI)、个人收 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指标 2.1.1GDP与GNP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GDP与GNP
31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第 2 章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国民经济中的总量关系。在国民经济的诸多总量中,国民收入是 最具代表性的经济总量。要研究宏观经济运行,必须首先了解国民收入的概念及其核算方 法。本章首先介绍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及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继而研究国民收入的流 转及其恒等式,最后对国民收入核算的调整及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2.1 国民收入核算的指标体系 国民收入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经济活动业绩的数量指标。具体地说,它是 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投入生产资源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以及由此形 成的收入的一个数量指标。 国民收入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来加以定义:一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通 常为一年)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二是指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协 作生产这些产品和劳务所取得的收入;三是指这些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身份的居民在一定 时期内从他们的收入中消费的商品和劳务。国民收入通常以货币为单位来计量。最终产品 和劳务是指在全社会范围内不再加工和转售,最后直接供消费和使用的产品和劳务。 掌握国民收入这个概念,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国民收入是流量。经济分析中 的变量分为存量和流量。存量是某一时点存在的变量数值,而流量是在某一时期内发生的 变量变动数值。国民收入是流量,而国民财富则是存量。第二,国民收入在经济分析和统 计中有不同的含义。经济分析中的国民收入指国民总产值、国民净产值等。统计中的国民 收入则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参与经济活动的各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总和。第三, 国民收入有名义国民收入和实际国民收入之分。名义国民收入是以当年价格来计算的,等 于各种商品与劳务总量与其当年价格乘积之和,它反映了实物和价格的变化。而实际国民 收入是指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收入,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二 者的关系如下。 实际国民收入=名义国民收入/价格指数×100% (2-1) 目前,在许多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这种广泛意义上的国民收入,根据核算资 料来源和包含内容的不同,采用了各有特定含义的不同指标。这些指标主要包括:国民生 产总值(GNP)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净值(NNP)、狭义的国民收入(NI)、个人收 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I)。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个指标。 2.1.1 GDP 与 GNP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 GDP 与 GNP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 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一定时期 定义中有一个“一定时期”的限制。在经济学中,把这一类在一定时期内取值的变量 称为流量,如某企业某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指的是该企业12个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总和。人 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发展,发展的一个方面就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显然我们很难用存量来衡 量一个国家的发展。GDP也是一个流量概念,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 离开了“一定时期”这个时间限制,就亳无意义。 2)生产 本期产出GDP是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若某国 某年生产价值300亿美元的小麦,只卖掉200亿美元,所剩100亿美元小麦可看做是该国 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GDP;相反,虽然生产了300亿美元的小麦,然而却 卖掉了400亿美元产品,则计入GDP的仍是300亿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100亿美元。 3)最终产品和劳务 最终产品指的是买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最终使用,而不是再销售或用于深加工 或制作。中间产品是购买后用于进一步加工、制造或再销售的产品或服务。 因为最终产品的价值包含了所有生产最终产品的中间品的价值,所以,最终产品的价 值包括在GDP中,而中间产品不包括在其中,这样就能避免重复计算,夸大GDP的价值 例如,某农户A本期生产了价值100美元的小麦,卖给了面粉厂B生产出价值200美 元的面粉,B又把这价值200美元的面粉卖给食品加工厂C,C又生产出价值为300美元 的面包卖给了顾客。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300美元应计入当期的 GDP,如果把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之和600美元计入当期GDP,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产生 严重的扭曲。 4)市场价值 GDP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一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市场价值一定要有市场交易 行为才能形成,这样一国经济中有些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因而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 GDP中,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地下经济。这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有些地下经济是为逃税 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在西方,税收很重,如果交易通过正式渠道, 收入者要较高的价格但是只获得较低的收入,所以对一些低收入者而言宁愿用现金结算, 可以要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也有竞争力,交易双方得利,损失的是国家。这种情况在我 国也有,开发票要上税,价格就要高些;不开发票的就可以低点。而有些地下经济活动本 身就属于非法行为,如走私、贩毒等。由于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 32
32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1. GDP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一定时期一个国家的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 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要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 一定时期 定义中有一个“一定时期”的限制。在经济学中,把这一类在一定时期内取值的变量 称为流量,如某企业某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指的是该企业 12 个月主营业务收入的总和。人 类社会一直在不断发展,发展的一个方面就是物质财富的积累,显然我们很难用存量来衡 量一个国家的发展。GDP 也是一个流量概念,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离开了“一定时期”这个时间限制,就毫无意义。 2) 生产 本期产出 GDP 是一定时期内(如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若某国 某年生产价值 300 亿美元的小麦,只卖掉 200 亿美元,所剩 100 亿美元小麦可看做是该国 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同样应计入 GDP;相反,虽然生产了 300 亿美元的小麦,然而却 卖掉了 400 亿美元产品,则计入 GDP 的仍是 300 亿美元,只是库存减少了 100 亿美元。 3) 最终产品和劳务 最终产品指的是买者购买产品和服务的目的是最终使用,而不是再销售或用于深加工 或制作。中间产品是购买后用于进一步加工、制造或再销售的产品或服务。 因为最终产品的价值包含了所有生产最终产品的中间品的价值,所以,最终产品的价 值包括在 GDP 中,而中间产品不包括在其中,这样就能避免重复计算,夸大 GDP 的价值。 例如,某农户 A 本期生产了价值 100 美元的小麦,卖给了面粉厂 B 生产出价值 200 美 元的面粉,B 又把这价值 200 美元的面粉卖给食品加工厂 C,C 又生产出价值为 300 美元 的面包卖给了顾客。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最终产品——面包的价值 300 美元应计入当期的 GDP,如果把所有中间产品的价值之和 600 美元计入当期 GDP,就会造成重复计算,产生 严重的扭曲。 4) 市场价值 GDP 是以市场价值来衡量一国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市场价值一定要有市场交易 行为才能形成,这样一国经济中有些活动不进入公开市场,因而没有价格,也就无法计入 GDP 中,这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地下经济。这是指为了逃避政府管制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有些地下经济是为逃税 或逃避政府的最低工资法、劳动保障法等。在西方,税收很重,如果交易通过正式渠道, 收入者要较高的价格但是只获得较低的收入,所以对一些低收入者而言宁愿用现金结算, 可以要较低的价格,在市场上也有竞争力,交易双方得利,损失的是国家。这种情况在我 国也有,开发票要上税,价格就要高些;不开发票的就可以低点。而有些地下经济活动本 身就属于非法行为,如走私、贩毒等。由于这些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和服务的交易躲过了政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府的记录,因此没有计入GDP中。在美国,地下经济的规模估计为4000~13000亿美元, 占GDP的9%~30%。在欧洲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这一比例更高。 (2)非市场经济活动。非市场经济活动是指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的经济活 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和家务劳动等都是典型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没有经过市场交换,没有 市场价值,不计入GDP。例,如果一个女主人花5美元请了一个搬运工给自己送了一次煤 气罐,则这个搬运工的收入就应计入当期的GDP:如果女主人和这个搬运工结婚了,也许 这位搬运工的生活费和他当搬运工时的收入一样多,但由于不是市场活动,因而不再计入 GDP。另外当居民居住自己拥有的住房时,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居民实际上相当于自己做 了房东所提供的服务,并将租金付给自己,这部分租金也不被计入GDP,而居民租借其他 人的房屋时的租金就会计入GDP。 5)名义GDP和实际GDP GDP有名义GDP和实际GDP之分。 所谓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nominal GDP是指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市价所计 算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如中国2006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即是2006年生产的全部最 终产品和劳务用2006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名义GDP的变动受到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影响,如果价格增加一倍,名义GDP 也将提高一倍,而实际最终产品的数量并没有丝毫变化,这是因为价格因素的存在。由于 无法通过名义GDP的数量大小来比较两个时期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孰多孰少,这样 就要引入实际GDP的概念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real GDP)是指以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所计算出来的当期全 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按照同样的价格标准计算出来的,剔除掉了价格因素,各期实 际GDP的大小直接反映出当前最终产品产量的多少,这样就便于比较各期国内经济实际增 长情况 名义GDP可以由下面这个公式转化为实际GDP。 实际GDP=名义GDP 价格指数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名义GDP与实际GDP的计算,如表2-1所 表2-1实际GDP和名义GDP的计算 2005年名义GDP 2006年名义GDP 2006年实际GDP 石油 2(单价)×1桶=2 3×2桶=6 2×2桶=4 理发 单价)×1次=1 4×3次=12 1×3次=3 2+1=3 6+12=18 4+3=7
33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第 2 章 府的记录,因此没有计入 GDP 中。在美国,地下经济的规模估计为 4 000~13 000 亿美元, 占 GDP 的 9%~30%。在欧洲一些国家,如意大利这一比例更高。 (2) 非市场经济活动。非市场经济活动是指那些公开的但没有市场交易行为的经济活 动。自给自足的生产和家务劳动等都是典型的非市场经济活动,没有经过市场交换,没有 市场价值,不计入 GDP。例,如果一个女主人花 5 美元请了一个搬运工给自己送了一次煤 气罐,则这个搬运工的收入就应计入当期的 GDP;如果女主人和这个搬运工结婚了,也许 这位搬运工的生活费和他当搬运工时的收入一样多,但由于不是市场活动,因而不再计入 GDP。另外当居民居住自己拥有的住房时,也存在相似的问题。居民实际上相当于自己做 了房东所提供的服务,并将租金付给自己,这部分租金也不被计入 GDP,而居民租借其他 人的房屋时的租金就会计入 GDP。 5) 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GDP 有名义 GDP 和实际 GDP 之分。 所谓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指用生产商品和劳务的那个时期的市价所计 算出来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如中国 2006 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即是 2006 年生产的全部最 终产品和劳务用 2006 年的市场价格计算出来的市场价值。 名义 GDP 的变动受到最终产品的数量和价格的影响,如果价格增加一倍,名义 GDP 也将提高一倍,而实际最终产品的数量并没有丝毫变化,这是因为价格因素的存在。由于 无法通过名义 GDP 的数量大小来比较两个时期生产出来的最终产品的数量孰多孰少,这样 就要引入实际 GDP 的概念。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指以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所计算出来的当期全 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都是按照同样的价格标准计算出来的,剔除掉了价格因素,各期实 际 GDP 的大小直接反映出当前最终产品产量的多少,这样就便于比较各期国内经济实际增 长情况。 名义 GDP 可以由下面这个公式转化为实际 GDP。 GDP GDP = 名义 实际 价格指数 (2-2) 下面举个例子来说明名义 GDP 与实际 GDP 的计算,如表 2-1 所示。 表 2-1 实际 GDP 和名义 GDP 的计算 单位:美元 2005 年名义 GDP 2006 年名义 GDP 2006 年实际 GDP 石油 2(单价)×1 桶=2 3×2 桶=6 2×2 桶=4 理发 1(单价)×1 次=1 4×3 次=12 1×3 次=3 合计 2+1=3 6+12=18 4+3=7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在本例中,假定最终产品和服务只有石油和理发两种,按照名义GDP计算,2005年 的是3美元,2006年的是18美元,2006年相对于2005年名义GDP增至到6倍,但这种 增长大部分是由于价格上涨引起的。如果我们把2005年作为基期计算,2006的实际GDP 是7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23倍,这种增长是由于石油的生产增加2倍,理发这种服务 次数增加3倍引起的,反映出了最终产品数量的增长 2 GNP 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相近的一个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外所生产的最和方的位用指在一定时内一个国家的在内 国民生产总值又分为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实际发生的国民生产总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经济能够 生产的总产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长期内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源的最大生产 潜力。当一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在此产出水平上也达到了充分就业,所以潜在的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充分就业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潜在 国民生产总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从概念上讲,GNP和GDP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但它们所指“国家”的含义有所不同。GNP所说的“一国”指一国国民,即只要是该国公 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GDP所说的“一国”指 国境内,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无论哪国人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 入。GDP和GNP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2-3) 从历史沿革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用GDP代替GN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标准,反 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初期,劳动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 不大,所以各国主要以GNP作为经济核算的指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和 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大,按“国民”原则统计国民收入,无法准确衡量一 定区域范围的生产总量。1993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GDP取代GNP,作为国民经 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2.1.2NNP 国民生产净值( net national product,N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增 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扣除资本消耗(折旧)以后的价值。它表示的是能够用 于消费、追加固定资产及储备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在于:
34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在本例中,假定最终产品和服务只有石油和理发两种,按照名义 GDP 计算,2005 年 的是 3 美元,2006 年的是 18 美元,2006 年相对于 2005 年名义 GDP 增至到 6 倍,但这种 增长大部分是由于价格上涨引起的。如果我们把 2005 年作为基期计算,2006 的实际 GDP 是 7 美元,增加到 2005 年的 2.3 倍,这种增长是由于石油的生产增加 2 倍,理发这种服务 次数增加 3 倍引起的,反映出了最终产品数量的增长。 2. GNP 和国内生产总值比较相近的一个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国民在国内、 国外所生产的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国民生产总值又分为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和潜在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实际发生的国民生产总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一国经济能够 生产的总产值。潜在国民生产总值反映了长期内劳动、资本、土地等生产资源的最大生产 潜力。当一国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时,经济在此产出水平上也达到了充分就业,所以潜在的 国民生产总值又称充分就业国民生产总值。现实国民生产总值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潜在 国民生产总值。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国民生产总值(GN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从概念上讲,GNP 和 GDP 都是指一个国家一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但它们所指“国家”的含义有所不同。GNP 所说的“一国”指一国国民,即只要是该国公 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入。GDP 所说的“一国”指 一国境内,即只要是在该国领土上,无论哪国人创造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都应计 入。GDP 和 GNP 之间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下式来表示。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 (2-3) 从历史沿革来看,越来越多的国家用 GDP 代替 GNP 作为国民经济核算的新标准,反 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初期,劳动和资本在国家间的流动 不大,所以各国主要以 GNP 作为经济核算的指标。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和 劳动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越来越大,按“国民”原则统计国民收入,无法准确衡量一 定区域范围的生产总量。1993 年,联合国统计司正式决定用 GDP 取代 GNP,作为国民经 济核算的重要指标。 2.1.2 NNP 国民生产净值(net national product,NN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新增 加的产值,即从国民生产总值(GNP)中扣除资本消耗(折旧)以后的价值。它表示的是能够用 于消费、追加固定资产及储备的产品和服务的总量。它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区别在于: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前者不包括折旧,而后者包括折旧,用公式表示就是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相应于国内生产总值,在考虑国民生产净值时也要考察国内生产净值 net domestic product, NDP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新创造的价值,即从国内生产总 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折旧)后的价值。可表示为 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从理论上讲,国内生产净值才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新增价值,但由于折旧是按 定的折旧方法计提的,常常与实际的设备磨损并不一致,从而造成国内生产净值的高估 或低估,因此,在实践中很少使用这一指标。 2.1.3NI、P与DI NI 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国 民收入核算的各个总量指标。 狭义的国民收入( national income,ND)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从国民生产净值(NNP)中扣除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加上政府补贴就可以得到表现所有 生产要素报酬的国民收入。之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把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扣除而加上政 府补贴,是因为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虽构成产品价格,但并不代表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 而政府补贴虽未列入产品价格,但它最终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国民收入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国民收入(N)=国民生产净值(NNP)-转移支付-间接税+政府补贴 虽然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在量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是对净产出的统计,只不过统 计的依据不同:国民生产净值是按市场价值统计的,而国民收入则是按要素的价值来统计 2. PI 个人收入 personal income,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 入的总额。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总量指标,国民收入并不等于个人收入 方面,企业本期利润中的所得税、未分配利润不会分配给个人构成个人收入;另一方面, 个人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一些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金、养老金、扶贫补助等),这些虽不 属于国民收入,但却构成个人收入。因此,只有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或加上这些项目后才能 得到个人收入。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个人收入(P=国民收入(ND)(未分配利润+所得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35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第 2 章 前者不包括折旧,而后者包括折旧,用公式表示就是 国民生产净值(NNP)=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2-4) 相应于国内生产总值,在考虑国民生产净值时也要考察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 国内生产净值(ND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本国居民新创造的价值,即从国内生产总 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的资本消耗(折旧)后的价值。可表示为 NDP=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2-5) 从理论上讲,国内生产净值才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全部的新增价值,但由于折旧是按 一定的折旧方法计提的,常常与实际的设备磨损并不一致,从而造成国内生产净值的高估 或低估,因此,在实践中很少使用这一指标。 2.1.3 NI、PI 与 DI 1. NI 国民收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国民收入泛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等国 民收入核算的各个总量指标。 狭义的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就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 从国民生产净值(NNP)中扣除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加上政府补贴就可以得到表现所有 生产要素报酬的国民收入。之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把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扣除而加上政 府补贴,是因为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虽构成产品价格,但并不代表生产要素创造的价值; 而政府补贴虽未列入产品价格,但它最终成了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国民收入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国民收入(NI)=国民生产净值(NNP)-转移支付-间接税+政府补贴 (2-6) 虽然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净值在量上有所不同,但两者都是对净产出的统计,只不过统 计的依据不同:国民生产净值是按市场价值统计的,而国民收入则是按要素的价值来统计。 2. PI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 入的总额。国民收入和个人收入是两个不同的总量指标,国民收入并不等于个人收入:一 方面,企业本期利润中的所得税、未分配利润不会分配给个人构成个人收入;另一方面, 个人可以从政府那里得到一些转移支付(如失业救济金、养老金、扶贫补助等),这些虽不 属于国民收入,但却构成个人收入。因此,只有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或加上这些项目后才能 得到个人收入。用公式可以表示如下。 个人收入(PI)=国民收入(NI)-(未分配利润+所得税+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2-7)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个人可支配收入( 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n)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个人 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它是对国民生产总值做了一系列扣除之后,加上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而得到的 国民生产总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2.1表示。 国民生产总值(GNP) 减:资本消耗(折旧) 等于:国民生产净值NNP) 减:间接税 企业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加: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等于:个人收入(PI) 减: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出 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DD) 图21国民生产总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图2.1中所列的两者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实际上不付给个 人的部分,再减去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出,加上个人得到的转移支付。也可以 表述为: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企业总储蓄(包括折旧和企业未分配利润),再减去政府 的净税收(等于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还可以表述为: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和一切 税收(直接税和间接税),再减去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加上转移支付 实例21 与GDP不同的是,GNP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即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 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动输出在 境外所获得收入就应该计算在GNP中。而GDP则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并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比方说 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GDP中。也就是说,GDP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 品价值,而GNP则计算一个地区实际获得的收入 GNP与GDP可以通过一些关系式进行换算: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 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以2001年为例,当年我国GDP为95933亿元,GNP为94346亿元,两者的差 额为1587亿元,也就是说,2001年外商来华投资和来华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中国人在国外投资和 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出1587亿元。由此可见,GDP与GNP两者虽有差异,但差额仅占GDP的
36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3. DI 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I)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所有个人 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它是对国民生产总值做了一系列扣除之后,加上 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而得到的。 国民生产总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 2.1 表示。 国民生产总值(GNP) 减:资本消耗(折旧) 等于:国民生产净值(NNP) 减:间接税 企业未分配利润 企业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加: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等于:个人收入(PI) 减: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出 等于:个人可支配收入(DI) 图 2.1 国民生产总值与个人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关系 图 2.1 中所列的两者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实际上不付给个 人的部分,再减去个人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出,加上个人得到的转移支付。也可以 表述为: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企业总储蓄(包括折旧和企业未分配利润),再减去政府 的净税收(等于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还可以表述为:从国民生产总值中减去折旧和一切 税收(直接税和间接税),再减去企业的未分配利润,加上转移支付。 实例 2-1 与 GDP 不同的是,GNP 是按国民原则核算的,即只要是本国(或地区)居民,无论是否在本国境内(或 地区内)居住,其生产和经营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都应该计算在内。比方说,我国的居民通过劳动输出在 境外所获得收入就应该计算在 GNP 中。而 GDP 则是按国土原则核算的,它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 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生产经营活动的全部最终成果,并不将国与国之间的收入转移计算在内。比方说, 外资企业在中国境内创造的增加值就应该计算在 GDP 中。也就是说,GDP 计算的是一个地区内生产的产 品价值,而 GNP 则计算一个地区实际获得的收入。 GNP 与 GDP 可以通过一些关系式进行换算: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创造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 在本国创造的价值总和,以 2001 年为例,当年我国 GDP 为 95 933 亿元,GNP 为 94 346 亿元,两者的差 额为 1 587 亿元。也就是说,2001 年外商来华投资和来华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中国人在国外投资和 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出 1 587 亿元。由此可见,GDP 与 GNP 两者虽有差异,但差额仅占 GDP 的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0.16%,在其整体水平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GNP及其增长率也可用作比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成就和发展状况指标,从表2-2中可看出 发达国家GNP总量高而增值率低、发展中国家GNP总量低而增值率高的状况,中国和印度两国的GNP 增速都较高,大体上保持为5%~7% 表2-2部分国家1988-1994年间的GNP比较 1988 1989 1990 1992 1993 16910 18850 21620 26640 34630 美国5204500548960056564005937301625989966480136952020 加拿大 488206 544892568072582528 63690546350 42954 德国1193461118318715014881719512196945519107612045991 法国962758965441195439119883113220912516891330381 英国84140097551210115361044658 4142410143061105822 本2898339287174229320553350211365685941904714590971 韩国18200222152253671594175307938330831376505 273385274152298356251258242300250721 注:表中的单位,中国为亿元人民币,其他国家为百万美元 与GDP一样,GNP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反映非市场经济活动和社会福利水平,资源及环 境所导致的潜在、长期和隐蔽的经济损失得不到体现等。总体上来看,凡GDP核算体系的不足之处,往 往也是GNP的缺陷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考察一国经济成就的核算指标已不再重 视国民概念,目前世界各国在考察经济总量时一般采用的是GDP指标,我国也不例外 (资料来源:金雪军.西方经济学案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第136页) 2.2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所以,本节以核算GDP 为例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 2.21支出法 1.支出法 支出法是根据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总支出是指在一定 时期内一国经济在购买最终产品上的支出总额。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或被当期售出 或未被售出,未被售出的最终产品总额作为存货计入投资支出,所以,总支出等于国内生 产总值
37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第 2 章 0.16%,在其整体水平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 GNP及其增长率也可用作比较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成就和发展状况指标。从表 2-2中可看出: 发达国家 GNP 总量高而增值率低、发展中国家 GNP 总量低而增值率高的状况,中国和印度两国的 GNP 增速都较高,大体上保持为 5%~7%。 表 2-2 部分国家 1988—1994 年间的 GNP 比较 年 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中 国 14 930 16 910 18 850 21 620 26 640 34 630 46 760 美 国 5 204 500 5 489 600 5 656 400 5 937 301 6 259 899 6 648 013 6 952 020 加 拿 大 488 206 544 892 568 072 582 528 563 690 546 350 542 954 德 国 1 193 461 1 183 187 1 501 488 1 719 512 1 969 455 1 910 761 2 045 991 法 国 962 758 965 446 1 195 439 1 198 831 1 322 091 1 251 689 1 330 381 英 国 841 400 975 512 1 011 536 1 044 658 941 424 1 014 306 1 105 822 日 本 2 898 339 2 871 742 2 932 055 3 350 211 3 656 859 4 190 471 4 590 971 韩 国 182 009 222 152 253 671 594 175 307 938 330 831 376 505 印 度 273 385 274 152 298 356 251 258 242 300 250 721 291 054 注:表中的单位,中国为亿元人民币,其他国家为百万美元。 与 GDP 一样,GNP 也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不能反映非市场经济活动和社会福利水平,资源及环 境所导致的潜在、长期和隐蔽的经济损失得不到体现等。总体上来看,凡 GDP 核算体系的不足之处,往 往也是 GNP 的缺陷所在。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生产要素流动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考察一国经济成就的核算指标已不再重 视国民概念。目前世界各国在考察经济总量时一般采用的是 GDP 指标,我国也不例外。 (资料来源:金雪军. 西方经济学案例. 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第 136 页) 2.2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方法 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这个指标,所以,本节以核算 GDP 为例介绍国民收入核算的三种基本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和增值法。 2.2.1 支出法 1. 支出法 支出法是根据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方法。总支出是指在一定 时期内一国经济在购买最终产品上的支出总额。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或被当期售出, 或未被售出,未被售出的最终产品总额作为存货计入投资支出,所以,总支出等于国内生 产总值
宏观经济学(原理与实务 支出法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将一定时期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 出数额加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我们用Q,Q2,……,Q代表购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数 量,用P1,P2,…,Pn表示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这样就可以用下式计算国 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P1·Q1+P2·Q2+…+Pn·Q (2-8) 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有四大部分,即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净出口。 消费支出(O)是指居民个人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它既包括居民用于商品的消费 支出,如衣服、食品、住房等,也包括居民消费的各种服务支出,如旅游、医疗、教育等。 个人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部分,即耐用品(如汽车、洗衣机、彩电等)的支出、非 耐用品的(如衣服、食品、书报等)的支出和服务(如教育、医疗等)的支出 投资支出(D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如设备、厂房等)的支出。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 产投资支出和企业存货两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又包括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投资。 政府采购(G)是指为维持政府部门正常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各级政府部门需要购买厂商 生产的产品与劳务,这笔开支一般用G来表示。它主要包括:国防开支,即为保证国家安 全对武器、弹药、军火的购买、军队官兵的薪金与国防科研经费等项开支;基础设施支出, 如架桥、修路等;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医疗、失业救济、困难补助)。 净出口( net export)是指出口额(1)与进口额(M的差额,即(x-M)。用支出法计算净出口 是因为进口表示资金用于购买的是国外的产品,收入流到国外,应从总购买中减去;而出 口表示外国对本国产品的购买,收入流进国内,所以应加入总购买中。净出口可能是正 也可能是负,也可能恰好等于零 通过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用图22表示。 国内生产总值(GDP) 消费支出(C) 耐用品 非耐用品 服务 投资支出() 固定资产投资 住宅投资 企业存货投资 政府采购(G) 国防 基础设施 转移支付 净出口(X-M
38 宏观经济学 原理与实务 支出法是从支出的角度出发,将一定时期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 出数额加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我们用 Q1,Q2,……,Qn 代表购买最终产品或服务的数 量,用 P1,P2,……,Pn表示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这样就可以用下式计算国 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 P1·Q1 + P2·Q2 +…+Pn·Qn (2-8) 按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主要有四大部分,即消费、投资、政府采购和净出口。 消费支出(C)是指居民个人购买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支出。它既包括居民用于商品的消费 支出,如衣服、食品、住房等,也包括居民消费的各种服务支出,如旅游、医疗、教育等。 个人消费支出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部分,即耐用品(如汽车、洗衣机、彩电等)的支出、非 耐用品的(如衣服、食品、书报等)的支出和服务(如教育、医疗等)的支出。 投资支出(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如设备、厂房等)的支出。投资支出包括固定资 产投资支出和企业存货两部分。固定资产投资又包括商业固定资产投资和住宅投资。 政府采购(G)是指为维持政府部门正常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各级政府部门需要购买厂商 生产的产品与劳务,这笔开支一般用 G 来表示。它主要包括:国防开支,即为保证国家安 全对武器、弹药、军火的购买、军队官兵的薪金与国防科研经费等项开支;基础设施支出, 如架桥、修路等;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医疗、失业救济、困难补助)。 净出口(net export)是指出口额(X)与进口额(M)的差额,即(X-M)。用支出法计算净出口, 是因为进口表示资金用于购买的是国外的产品,收入流到国外,应从总购买中减去;而出 口表示外国对本国产品的购买,收入流进国内,所以应加入总购买中。净出口可能是正, 也可能是负,也可能恰好等于零。 通过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用图 2.2 表示。 国内生产总值(GDP) 消费支出(C) 耐用品 非耐用品 服务 投资支出(I) 固定资产投资 住宅投资 企业存货投资 政府采购(G) 国防 基础设施 转移支付 净出口(X- M)
第2章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图22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
39 国民收入的核算及其流转 第 2 章 图 2.2 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