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 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 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 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 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 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将文气,以文气来 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 神气。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 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 提要钩玄可以和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相结合,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 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 【单元导读】 本单元所选文章,照顾到不同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利用对比推论,最后告诫北宋统治者不可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语言多用对偶、排比,感情 愤郁,沉痛激切 《伶官传序》是议论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通过总结后 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 戒骄奢,防微杜渐。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气势旺盛。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是韩愈为悼念其侄写的一篇祭文。文章在抒写对亡 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作者很重视语言的复沓重 叠,回环转折,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叙了作者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情厚谊,并阐述了文与 可的创作理论,是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虽为悼文,语言却凝练生动,活 泼幽默,乐中寓悲,凄恻动人 本单元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 或忧愤于家国破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指的是散文形与神、内在与外在的相互关系与特征。作者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通过 字句音节体现出来。诵读时,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这就是古代散文家和鉴赏家常 讲的“气脉”或“文气”。文气贯通,作品就有了生命力和感染力。文气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浸透到文字中的表现。 把握文章中的思想感情脉络有多种途径。 第一,提要钩玄,通过梳理归纳,搞清作品的层次和线索,可以获得对作品思想情感以 及某些艺术手法的认识。 第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探求。古人在创作和欣赏时,常常将文气,以文气来 反映作者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流程。作者的神气通过音节字句来表现,读者则由音节字句寻求 神气。不同的阅读速度往往会有不同的收获。快读可以对文章的总体风貌获得较为完整的印 象,缓读可以细细体会文章的风神情味。 提要钩玄可以和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相结合,在获得对作品情意的深切了解之后,再进 一步研究作者表情达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 【单元导读】: 本单元所选文章,照顾到不同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利用对比推论,最后告诫北宋统治者不可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语言多用对偶、排比,感情 愤郁,沉痛激切。 《伶官传序》是议论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通过总结后 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 戒骄奢,防微杜渐。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气势旺盛。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是韩愈为悼念其侄写的一篇祭文。文章在抒写对亡 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作者很重视语言的复沓重 叠,回环转折,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叙了作者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情厚谊,并阐述了文与 可的创作理论,是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虽为悼文,语言却凝练生动,活 泼幽默,乐中寓悲,凄恻动人。 本单元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 或忧愤于家国破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
1、六国论 【知人论世】 苏洵(1009—10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 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 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 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 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 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 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 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 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 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2、3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 系? 课文第2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 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 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 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 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 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 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 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 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1、六国论 【知人论世】 苏洵(1009——1066)经历了北宋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当时辽崛起于北,西夏崛起 于西北,时时进行侵略,给北宋朝廷造成极大的威胁。北宋朝廷为求苟安,对他们实行妥协 退让,每年都要向他们交纳几十万银两和大量的绢。例如: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 年)“澶 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 年), 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 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 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一)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各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的?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中心论点就是文章开头第一句话:“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一个分论点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第二个分论点是“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 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 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 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 上站稳了脚。 (二)课文第 2、3 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与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关 系? 课文第 2 段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作者主要是用事例和 引用的方法,针对韩、魏、楚三国赂秦的弊端进行论证。先摆出秦“战胜而得”与诸侯“战 败而亡”的事实,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秦之所大欲”与“诸侯之所大患, 固不在战”的论断。否定了与论题相反的论点,既照应了开头,又为下文的进一步论证作好 了准备。接下来,从“思厥先祖父”到“而秦兵又至矣”几句,虽是想象之辞,但形象地说 明了诸侯之地得来不易,然而他们却“视之不甚惜”,为苟安一时,便轻易地拱手与人,这 样,非但不能保全自己,反而加深了敌人的侵吞欲壑,遗患无穷 接着,作者运用推理得出结论:由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 诸侯就越地少国弱,而“侵之愈急”,暴秦就越地多国强,因而得出结论为“故不战而强弱 胜负已判矣”。而后下一肯定判断:终究发展到国家破灭是必然的。最后又引用古人的话“以 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作比喻论证,贴切恰当,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 又含有收束之意,而且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 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 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3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 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 “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 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 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 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 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 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 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丛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 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 2、3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三)怎样理解第4、第5段? 本文2、3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 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 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 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 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 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 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擅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 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 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 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 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 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 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 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 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这一段,是从正面直接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从而抓住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 赂秦”的实质进行论证。所以,只要作者有力地、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第一个分论点,就从根 本上论证了中心论点。 课文第 3 段论证了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 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 “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五国一旦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 秦所歼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 国家,但由于燕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 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 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 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 的分论点,否定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 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 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 2、3 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三)怎样理解第 4、第 5 段? 本文 2、3 段已运用确凿的论据对中心论点作了严密的论证,使论点、论据、论证三 者有机地统一了起来。但作者并没有就此辍笔,而是在第四段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正确主张, 以此同史实相比照,形成矛盾,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中,认清孰是孰非。这是对中心论点的 加深和补充,具有“豹尾”之妙。 末段,作者又巧妙地运用类比论证,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据史载, 北宋王朝在景德元年曾与辽国(契丹)订立屈辱条约:每年给辽国十万两银,二十万匹绢, 两国以白沟河为界,史称“擅渊之盟”。在宋仁宗庆历四年又与西夏议和,每年给西夏银七 万二千两,绢十五万二千匹,茶三万斤。 宋王朝的软弱屈辱政策,虽可苟安一时,但实际上却加速了它走向灭亡的进程。作者 是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借六国赂秦来批评北宋王朝赂契丹、西夏的苟安政策。所以,最后 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作者这样篇末点题,犹如画龙点睛,使主题得到了升 华,给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战斗力量和现实意义。 (四)本文的论证语言有什么特色? 本文的语言除气势俊伟、古劲简练外,表现在论说语言的分寸感上。如“向使三国各 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交,或未 易量”,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妄下 断语,表现了作者论述语言的准确性与分寸感,恰到好处
(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 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 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3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 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 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 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 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 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 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 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 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 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 政论佳作。 【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如果将第4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5段,文章 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 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 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 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 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3段开始,·先肯定燕、赵 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 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 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5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附:【苏辙《六国论》】
(五)本文的论证虽然周密,但有些说理却欠妥当,你能找出来并加以分析吗?这样会不会 影响中心论点的成立?为什么? 本文中的某些论述欠妥,正好可以用来启发、教育学生不要盲目相信书本,而要敢于 质疑,善于独立思考、动脑分析。 例如,课文第 3 段中论证燕国的灭亡是“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就是欠妥的。作 者并没有抓住根本问题,而是撷取了一个偶然情况作为论据,把问题简单化了,难以令人置 信。要知道,当时强秦灭燕,是历史的必然。只不过“以荆卿为计”加速了燕的灭亡罢了。 从逻辑上说,作者是将必然的趋势当作或然的情况来论述,这在逻辑上讲不通,是违反客观 实际的。所以说,这个论断是不妥的。再者,作者论六国灭亡,只论及赂秦的弊端及用武不 终等等,却没有论及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这一根本问题,这是不全面不深刻的。当然,这是作 者受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的结果。 但正如本课“思考与练习一”中提示所说:“前人论史实,看法不一定正确,论述也 不一定全面。但是本文能够抓住关键性的问题来论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说, 作者能根据其写作意图,提出论点,进行自圆其说的论证。况且,作者撰写此文的本意是对 宋王朝屈辱妥协的政策进行讽诫,同时也是对统治者的委婉进说。因此,本文虽有不确之处, 但论证说理纵横恣肆,严密紧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与战斗性,仍不失为一篇脍炙人口的 政论佳作。 【作者意图和写作方法分析】。 如果将第 4 段末句改为“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可有慎哉”,•并删去第 5 段,文章 也是完整的。这样做好不好? 六国灭亡原因各不相同,而以地赂秦者不过三国,作者巧妙地提出“不赂者以赂者丧” 这一论断,这样就把灭亡的原因集中到“弊在赂秦”这一中心论点上来了。至于为什么要“赂 秦”,作者则直到最后才说出了最要紧的一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这叫做“立片言以 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注意:苏辙同题文章中最紧要的一句是“不知天下之势”。)作 者这样来论述问题是有极强的针对性,因为北宋正是为辽、西夏“积威之所劫”而年年纳币。 如果删去“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之故事”,就看不出这一点了,这是违背作者的意图的。 其次,从布局上看,本文是从论史逐步转向论策的。因此从第 3 段开始,•先肯定燕、赵 的“远略”,接着又批评了他们的错策。循此继进,作者又为六国设想出总体的战略:第一 步,不赂秦,不附于秦,不派刺客,不杀良将;第二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 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这样的设想是为下文“不赂而胜之”一语作铺垫的。这 个总体的战略设想也是针对北宋朝廷说的。如果删去第 5 段话,上面这些话就变成无的放矢 了。 这种写法就叫做“借古讽今”。 附:【苏辙《六国论》】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 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 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 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 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 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 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 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 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 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 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 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 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 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尝读《六国世家》(指《史记》),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 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 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以上第一段,“不知天下之势”为一篇纲领。)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 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出 入要道),而蔽(护)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以上第二段,论述韩魏在战略上的重要地位。)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使归附)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 攻齐之刚、寿,而范睢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知矣。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 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 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 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 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徧受其祸。 (以上第三段,指出因韩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排斥)秦。秦 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助) 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引申为抵抗、对付) 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 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以上最后一段,提出“厚韩亲魏”的策略,归纳六国灭亡的原因。)
分论直 中心论点 (总分)数量上 为国者无 程度上 使为积威 力《第B 分之所功谈 道理上 第五段 总 (并列) 〔引古) 破灭弊在蛏秦 段 递邊) 齐亡之事实 不 毋从六国 者(总分 以 燕亡之教训 亡之故事 (第二段 赵亡之表剧 第六段) 训今)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 相同点 评论的内容这字都涉及到时代六欢亡,秦睡发 写作的意图三文备是为了古训今,对作者所是朝代的帝 论证的方法三文都用了对比的手法 务析结三文都采用了县指语形式 语言的运用三文是特合,运用了对、排比
盒《量诠》治亚二旧[个二 着是 音[装案着普 厕时屠》则撸被集苦一 《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 不同点 其主旨不同 《过论》是因时而作,意在汉。汉初战事甫 稀少 挤调檠,盒休养生、发展生产,为此贾谊写此,用以 劝双文帝要行仁政,莫路暴素辙 《阿房宫贴》是为帝而作,意在戒唐。当时的唐敬宗脂荒 大兴士木,起造宫窒,劳民伤财见此,植牧写此,借秦统治者 荒涯奢你、自取灭亡的虫实,讽喻敬帝应当节俭爱民 《六讼》是条事而作,意在整来。当时北米王对契丹和两夏 的军事夺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作者写此文是要 雷诉宋仁宗,应镶以六碳灭为整,不要对要丹和两夏瑶和 以兔傲六国那祥“为积威之所劫 其结论(论点)不同: 《过秦论》就史论史,言尽即止,结论落在 秦王朝“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一句 上,其讽谏之意在于言外。分 《六国论》在论证六国失败原因在于赌秦后 由古及今,再作引中,得出以北来之大,如 果一味屈辱萄安,勢在必亡,并置自于六 国之下的结论 《阿房宫赋》最是散文,后两段却是议论 论点就是讽喻之意 不要荒淫奢靡,重 亡秦覆辙,让“后人”哀叹前人的悲剧重演
2、伶官传序 【知人论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 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 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 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 家和诗人。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 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 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 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 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 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 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 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 授及官职的伶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喜好音乐戏曲,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 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 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诚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 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 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 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53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 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 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 年(926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 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多年后欧阳修就 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 立论的根据
2、伶官传序 【知人论世】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客有问曰:“六一, 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 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何?”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 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 家和诗人。与柳宗元,韩愈,王安石,曾巩,“三苏”苏轼,苏洵,苏辙合称“唐宋八大家”。 早年热心政治改革,但晚年对王安石变法有所不满。在散文理论上提出“以文明道”的 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洁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 怪癖晦涩。为文主张切合实用,重内容,反浮靡。积极培养后进,因而成为北宋中叶文坛领 袖。他的散文明畅简洁,丰满生动,说理透彻,抒情委婉。诗、词也有很高成就。他的《六 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新的体裁。著作有《新五代史》、《欧阳文忠公文集》,又与 宋祁等合修《新唐书》。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短序。《伶官传》是一篇合传, 写了敬新磨、景进、史彦琼、郭从谦四个伶人,记叙了五代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 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伶官,指古代宫廷乐官。本文是指供奉内廷, 授及官职的伶人。后唐庄宗李存勖喜好音乐戏曲,宠幸伶人,让许多伶人做了官,这些伶人 出入朝廷,作威作福,仗其势,擅权乱政,使唐朝廷上下离心,互相猜忌,祸乱不息,终成 叛逆。欧阳修写《伶官传》并冠以短序,是为了告诫当时北宋王朝执政者,以庄宗宠幸伶人, 身死国灭的历史事实为教训,居安思危,防微杜渐,并阐明了国家盛衰成败由于人事的深刻 道理。 时代背景: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建朝廷,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 我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在这 53 年间,先后换过四姓十四个国君,篡位、弑君现象屡见不 鲜,战乱频仍,后唐庄宗就是被杀的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优伶,“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 伶人由此用事”,于是被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所惑,使其得以重权在握。庄宗同光四 年(926 年),贝州将领皇甫晖兵变,叛乱四起,拥有兵权的史彦琼拒不发兵,后又单人独骑 逃走。庄宗亲征败北,众叛亲离,郭从谦又乘危作乱,乱箭射死庄宗。100 多年后欧阳修就 此事发表感慨,借事论理,指出王朝兴亡不在“天命”而主要在于“人事”。 【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本文共四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段)提出盛衰由于人事的论点,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这一 立论的根据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 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 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 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 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 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 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 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 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人文中, 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 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沦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 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 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 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 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 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 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 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 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 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 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 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 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 “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 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怍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
文章以“呜呼”的感叹突兀而起,一起笔就发出对历史的深沉感慨。接着用转折关系的 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叹一问,一退一进, 不仅使论点醒人耳目,而且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接着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 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这一“得”一“失”, 与论点中的一“盛”一“衰”相应,并领起下文。 第二部分(第二、三段),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段承上叙事,详述庄宗接受并执行晋王遗命的事例。 上段既然提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可以为证,这段接下来自然先写得天下的情 况。关于庄宗得天下的过程已经写入《新五代史》中的《唐本纪》,此处再写未免重复。也 造成文势的拖沓,而且不合序论的体制,所以这一段选用了“晋王三矢”的故事。这一故事 属于传说,不能确定为史实,因此,包括《新五代史》在内的正史均未收入。但这个故事在 当时社会有相当的影响,宋初王禹偁在《五代史阙文》中对此做了记载。这个故事生动而又 有典型意义,能给人以新鲜感。其精神也符合晋王和庄宗的情况,所以欧阳修把它选人文中。 为了慎重,在前面加了“世言”二字。这一故事是中心论点的主要例证,是支撑中心论点的 有力论据,也是下文议沦的依据。 这一段以“三矢”贯穿前后,分两层来写。第一层是庄宗接受遗命,先写晋王赐三矢, 次写晋王遗命,详细交待赐矢原因,再写庄宗将三矢“受而藏之”;第二层是庄宗执行遗命, 写庄宗出师、征战以三矢励志,大告成功,还三矢于先王。其中着力写庄宗对三矢的恭谨态 度。从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以及“其后用兵”的举动,可以看出他接受遗命,矢志复仇 的决心和意志,这正是他得天下的原因。“受”“藏”“遣”“告”“请”“盛”“负”“驱” “纳”等词,描绘出庄宗忠实执行父命的形象,概括了庄宗全盛时期的征战情况,体现了庄 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这就为下面的议论做了准备。这一段叙事语势比较 平缓,没有任何议论,但却寓论点于叙事之中,以叙事论证了论点,与第一段的“盛”和“得 天下”相照应。全段叙事欲抑先扬,为下文写“抑”张本。 第三段转而议论,评论庄宗的盛衰,阐明中心论点。 这一段由叙事转入议论。先以饱蘸感情的笔墨赞叹庄宗的成功,用“意气之盛”回应文 章开头的“盛”字和“得天下”三字,并顺承第二段的叙事;继而慨叹他的失败,用“何其 衰也”回应文章开头的“衰”字和“失之”二字,并转承第二段的叙事。这一大起而至大落 的转折,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两种情形作了极强烈的对照。同是一个人,由“盛”转“衰”, 变化如此巨大、鲜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下面连用两个设问句,前一句以反问的形式否定 “得之难而失之易”的说法。后一句强调成败得失“皆自于人”。这样设问既引人深思,又 寓结论于疑问之中。接着引《尚书》中的话怍答。并顺势从中引申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可以亡身”的道理。这就对庄宗的“成败之迹”做了概括、点明了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原
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沦点相照应,是 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 “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 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 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 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 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 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散而不乱气脉中贯】 1、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是怎样提挈 全文的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 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 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 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 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 也哉”? [明确]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 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 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蒡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 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
因,说明“盛”“衰”异时,截然相反,本源在于“人事”,与开头提出的沦点相照应,是 论证所得的结论,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第三部分(第四段)进一步议论,引出教训,总结全文。 本来行文到第二部分,论点已得到证明,似乎可以结束了,可是作者又进一步议论:用 “故”字承接上文,再次评论庄宗的盛衰,以“莫能与之争”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两 种截然相反的结果,引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的教训, 得出具有更普遍意义的结论,强调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果小看“忽微”, 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的下场。作者在这 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这就使事理更具有 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1、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你怎样理解?这句话是怎样提挈 全文的? [明确]“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是转折关系的反问句,强调人事的作用, 意思是盛衰之理,不仅在于天命,更在于人事。这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盛衰之理,由 于人事。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即全文都围绕它 进行论证: (1)紧接着这句话点出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事例,说明提出“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这一认识的历史根据。 (2)第二段叙述庄宗和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第三段从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 比中,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这就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 人事哉”进行了有力的论证,揭示了所谓“人事”的内涵。 (3)第四段承上文进一步议论,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历史 教训,强调可以能使人逸豫亡身的绝不仅仅限于伶人。深化了人们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 岂非人事哉”的理解。 2、在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强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 也哉”? [明确] 因为本文是为《伶官传》所写的序,这样强调既可以扣住题目,又可以使事理 推而广之,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更具有普遍性:能使人逸豫亡身的不仅限于溺爱伶人,如 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之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导致身死国灭 的下场。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批评朝政,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意味十分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