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7课时) 教学内容:《201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P23例3。 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P23页例3。本节课是学生 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理解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实行教学 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学生能够通过画图、语 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 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 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 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 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 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 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相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 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2个小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 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 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相关除法的知识准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 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准确列出算式,画
《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 7 课时) 教学内容:《2013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 P23 例 3。 内容解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 P23 页例 3。本节课是学生 在学习并掌握了除法的初步理解和用 2~6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实行教学 的。教材通过对比的方式使学生加深对除法含义的理解,学生能够通过画图、语 言叙述等不同方式表征问题结构,重点是突出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把握,学生在理 解题意的基础上,根据运算的意义选择算法,又能够使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进一步 领会除法运算的含义。通过解答后的回顾与反思,渗透用乘法检验除法的方法, 并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用除法解答的两种情况的问题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平均 分,进而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教学中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 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知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逐 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和创新意识,为用乘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用所学的除法知识解决相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分的两种分法,感受出发在生活中 的作用。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能用除法知识解决与“平均分”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明确平均分的两种分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12 个小圆片 教学问题诊断: 图示理解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将抽象的文字用直观的图示表示出来,是 对一类数学问题的提炼和概括,既能反映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情况,也便于学生 清楚地看出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对数量关系的分析 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节课,学生能够依靠以前学过的相关除法的知识准确列出除法算式,但是 学生对“为什么这样列算式”可能不是真正理解,尤其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表示 题目的含义,再根据图来列算式有一定的难度。有些学生虽然准确列出算式,画
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自己画的图和列的算式之间没有建立起 联系。也就是学生对于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想到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用小圆片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摆 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与 算式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尝试画图列式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12块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12平均分成了3份,求一份是多少? 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12块糖,每份分4块,能够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算式?(12÷4=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12里有几个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 ○○○○○○○○ 算式:口○口=口
的图可能与题意不符,有些同学可能对于自己画的图和列的算式之间没有建立起 联系。也就是学生对于题目所表达的含义在理解上是有偏差的。 想到这种情况,我在上课开始,让学生先用小圆片动手摆一摆,通过动手摆 让学生理解题目的含义并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图形与 算式之间的联系,为下面尝试画图列式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我来分一分。 (1)把 12 块糖,平均分成 3 份,每份几块?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式?(12÷3=4)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把 12 平均分成了 3 份,求一份是多少? 所以用除法计算。) (2)把 12 块糖,每份分 4 块,能够分几份? 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代替糖) 师:怎样列算式?(12÷4=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这是求 12 里有几个 4?所以用除法计算。) 2.看图说话列式。 算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O,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个O,每2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算式:口○口=口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建立起动作表征,在图形 表征、动作表征、语言表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同时,在学 生头脑中建立起图与题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比较学习做好铺垫。】 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 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 解决问题)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教学例3左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5只蚕宝宝 已知条件 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实行指导)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 个 ,每 2 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引导学生表述图意:8 个 ,每 2 个一份,可分成几份? 算式:□○□=□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分一分、说一说,使学生建立起动作表征,在图形 表征、动作表征、语言表征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意义。同时,在学 生头脑中建立起图与题之间的联系,为下面的比较学习做好铺垫。】 3.揭题: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几”和“求一 个数里有几个几”都是用除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 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1. 教学例 3 左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所求问题是什么?(生:每个纸盒放几只?)板书:每个纸盒放几只?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2)画图理解题意。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教师对画图有困难学生实行指导)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15只蚕宝宝平均放在3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 是将15平均分成3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5(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15、3、5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师:我们的解答准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实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实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每盒放5只,3盒一共15只,上面的计算结果准确”。 2.教学例3右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5只蚕宝宝 已知条件 每个纸盒里放5只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将 15 只蚕宝宝平均放在 3 个纸盒里,求每个纸盒放几只,就 是将 15 平均分成 3 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3)在课件中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师:你能列式解答吗? 生:15÷3=5(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 15、3、5 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3=5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师:我们的解答准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实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实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每盒放 5 只,3 盒一共 15 只,上面的计算结果准确”。 2.教学例 3 右图 (1)读题,找出数学信息,(师: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师:所求问题是什么?(要用几个纸盒?)板书:要用几个纸盒? (2)画图理解题意。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15里面有几个5,用除法计算 (3)课件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15÷5=3(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15、5、3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5=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请学生画一画。 师:我们解答的准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实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实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3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5只,一共15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 计算准确” 【设计意图:教学例3,完全放手,由学生来寻找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 题,通过画图、交流、实行思路分析,学生在动作、图形、语言表征之间建立
师:所求问题是什么?(要用几个纸盒?)板书:要用几个纸盒? (2)画图理解题意。 师:你怎样来解决?请你来画一画图。 学生画图理解题意。 小组交流所画的图,理解题意。 请学生代表汇报: 从图中可知:求要用几个纸盒,就是求 15 里面有几个 5,用除法计算。 (3)课件出示示意图,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图。 请学生结合图再说一说。 (4)列式解题。 15÷5=3(个)。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计算? 师:请你说一说 15、5、3 分别指什么?(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15÷5=3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多请几个学生回答) (5)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请学生画一画。 师:我们解答的准确吗? 请学生画一画实行验证。 请学生回答,实行集体交流验证(课件显示验证过程)。 “3 个纸盒,每个纸盒里放 5 只,一共 15 只,同问题中蚕宝宝的总只数相等, 计算准确”。 【设计意图:教学例 3,完全放手,由学生来寻找信息,找出已知条件和问 题,通过画图、交流、实行思路分析,学生在动作、图形、语言表征之间建立
起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质疑、补充、 订正实行学习互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比较两题的异同(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 请小组汇报 学生互相交流、补充订正、完善答案。 师生小结: (1)不同点: 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 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 ①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②计算商时都用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师生归纳总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 每份数。 【设计意图:分析两种类型的除法问题之后,学生已经对这两种不同的除法 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对比、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 实行理解。】 、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练习五第1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练习五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请学生实行讲解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起联系,从而进一步理解除法的两种不同的意义。学生之间通过质疑、补充、 订正实行学习互动,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比较两题的异同(体会内在联系,理解数量关系)。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两道题有什么异同? 小组讨论。 请小组汇报: 学生互相交流、补充订正、完善答案。 师生小结: (1)不同点: 左图已知总只数与盒数,求每盒的只数。 右图已知总只数与每盒的只数,求盒数。 (2)相同点: ①是求平均分,都用除法计算。 ②计算商时都用到乘法口诀“三五十五”。 师生归纳总结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 每份数。 【设计意图:分析两种类型的除法问题之后,学生已经对这两种不同的除法 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通过对比、归纳、总结,有助于学生对本节课重难点 实行理解。】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练习五第 1 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后请学生说一说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2.练习五第 2 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请学生实行讲解自己是怎样解答的?
【设计意图:第1、2题是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实行对比编排 第1题,给学生提供了示意图,让学生借助图形实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两种情况的联系与区别。第2题,完全是文字题,要求学生读题,从语言文字 上实行分析,能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提升解决除法问题的水平。】 3.练习五第8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列式解答 (2)请学生说出这3道题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本道题是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一个乘法问题和两个除法问题 对比编排,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个数量之 间的关系,明确:知道其中两个量,能求出第三个量。】 4.出示图(见课件)。 请学生观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本题作为一道开放的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水平。从而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四、总结评价,谈谈收获 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 例315只蚕宝宝,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15只蚕宝宝,每个纸盒里放5只, 每个纸盒放几只? 要用几个纸盒? 15只蚕宝宝 15只蚕宝宝 已知条件 已知条件 平均放到3个纸盒里 每个纸盒放5只 15只 ?只 5只 15÷3=5(只) 15÷6=3(个) 口答:每个纸盒放5只。 口答:要用3个纸盒
【设计意图:第 1、2 题是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的实际问题实行对比编排, 第 1 题,给学生提供了示意图,让学生借助图形实行思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 两种情况的联系与区别。第 2 题,完全是文字题,要求学生读题,从语言文字 上实行分析,能说明选择算法的依据,提升解决除法问题的水平。】 3.练习五第 8 题。 (1)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列式解答。 (2)请学生说出这 3 道题的联系与区别。 【设计意图:本道题是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将一个乘法问题和两个除法问题 对比编排,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体会每份数、份数和总数三个数量之 间的关系,明确:知道其中两个量,能求出第三个量。】 4.出示图(见课件)。 请学生观察,提出用除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本题作为一道开放的题,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的水平。从而巩固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掌握。】 四、总结评价,谈谈收获 请学生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