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百家争鸣 的出现 (1)了解道、儒、墨、法诸家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荀 孔子和儒家思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子的思想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想的形成 (2)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的主要思想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1 教师语:让我们追随着战马飞驰声,回到汹涌澎湃的春秋战国,体悟那英雄辈 出、璀璨群星的思想家们的生活时代。 播放《中华文明》相关片段。 提问:我们从视频中了解到“百家争鸣”哪些背景呢?
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学目标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教学要求 “百家争鸣” 的出现 孔子和儒家思 想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 的主要思想 (1) 了解道、儒、墨、法诸家 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2) 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 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指导学生归纳孔子、孟子、荀 子的思想内容的区别与联系 启发学生思考“百家争鸣” 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1 教师语: 让我们追随着战马飞驰声,回到汹涌澎湃的春秋战国,体悟那英雄辈 出、璀璨群星的思想家们的生活时代。 播放《中华文明》相关片段。 提问: 我们从视频中了解到“百家争鸣”哪些背景呢?
学生回答: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群雄争霸. 教师语:伴随着政治经济大变革而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鞭笞各位“仁 慈″思想家创造了无数的救世思想,并收徒讲学加以传播,为民、为理想奔走各方 铸就了中国的灿烂辉煌的“百家争鸣”时代。让我们这些卓越的思想家们上演一 场“百家争鸣”的大戏吧,用他们的思想回答古代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吧! 新课导入·2 中国古代有一本书,有人说只要读懂这本书就可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了。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由《论语》导入百家争鸣。 基础达标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 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A) A.“有教无类”B.“举一反三” C.“温故而知新”D.“当仁不让于师” 解析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 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2013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 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 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 人是 (B) A.老子B.墨子 C.荀子D.韩非子
学生回答: 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群雄争霸…… 教师语: 伴随着政治经济大变革而来的社会动荡和人民疾苦,鞭笞各位“仁 慈”思想家创造了无数的救世思想,并收徒讲学加以传播,为民、为理想奔走各方, 铸就了中国的灿烂辉煌的“百家争鸣”时代。让我们这些卓越的思想家们上演一 场“百家争鸣”的大戏吧,用他们的思想回答古代中国的未来何去何从吧! 新课导入●2 中国古代有一本书,有人说只要读懂这本书就可以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了。 那么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呢? 由《论语》导入百家争鸣。 基础达标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明确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 育政策。下列能体现出孔子“教育公平”思想的是 (A) A. “有教无类” B. “举一反三” C. “温故而知新” D. “当仁不让于师” 解析 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 类”的意思是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 2. (2013 年江苏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卷)为响应党中央厉行节约的号召,许多学校 加入到反对“舌尖上的浪费”的“光盘行动”中。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 提出“兼爱”、“非攻”的同时,就倡导“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 人是 (B) A. 老子B. 墨子 C. 荀子D. 韩非子
解析“兼爱”、“非攻”是墨子墨家学派的主张墨子还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浪费。 3.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 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了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 (B)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解析A是孔子的思想,B是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C是孟子的思想,D为老子的 思想。 4.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 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C) 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②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③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④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①②B.③④ C.①o④D.①②③④ 解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 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在做什么是一种愚民政策。 5.(2014年南通模拟卷)安徽无为县始建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 而治”之意。该县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A)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解析 “兼爱”、“非攻”是墨子墨家学派的主张,墨子还提倡节俭,反对奢侈 浪费。 3. 最近,有一网民提出构建皖北交通大网络的设想,以加快安徽崛起步伐。该设想 把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故里连接了起来。下列言论不属于这四人的是 (B) 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解析 A 是孔子的思想,B 是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C 是孟子的思想,D 为老子的 思想。 4. 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都认识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和作用,并由此产生了早期的 民本思想。下列思想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是 (C) 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②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③ 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④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为国家统治人民,指使驱赶他们去做事 就行了,不要让他们明白在做什么,是一种愚民政策。 5. (2014 年南通模拟卷)安徽无为县始建于隋朝,县名取“思天下安于无事,无为 而治”之意。该县名称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一位思想家的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 A. 老子B. 孔子C. 墨子D. 韩非子
解析“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以 无为”作为县名反映了老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6.(2014年徐州模拟卷)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 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 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 C.民贵君轻D.得道多助 解析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孟子 的民贵君轻思想督促君主注重人民的力量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孙中山认为二 者有相通之处。 7.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 采取的态度是 (A) A.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解析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伦理观是性恶论。C是法家的主张 8.(2014年徐州模拟卷)近来有学者提议将孔子的诞辰日(阳历9月28日)确定为 中国教师节”,以“彰显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国风范和气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孔子的生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 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为“美国教师节”;至今世界上已有29个国家把这一天定为 教师节”。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解析 “无为而治”是老子提出的政治主张,是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以 “无为”作为县名,反映了老子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深远影响。 6. (2014 年徐州模拟卷)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 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 主张 (C) A. 人性本善 B. 舍生取义 C. 民贵君轻 D. 得道多助 解析 三民主义中的民权主义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孟子 的民贵君轻思想督促君主注重人民的力量,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孙中山认为二 者有相通之处。 7. 有一家父母得知其小孩在外偷了东西,如果他们相信荀子的理论,可能对小孩 采取的态度是 (A) A.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错误 B.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善的,他犯错误是一时糊涂 C. 认为孩子的本性是恶的,必须严厉地惩罚他,使他害怕,以防再犯 D. 认为孩子犯错并非本性造成,而是环境不好,应择善而居 解析 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伦理观是性恶论。C 是法家的主张。 8. (2014年徐州模拟卷)近来有学者提议将孔子的诞辰日(阳历 9月 28日)确定为 “中国教师节”,以“彰显尊师重道、传承文化、提升道德的大国风范和气魄”。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将孔子的生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 年,美国参众两院 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为“美国教师节”;至今世界上已有 29 个国家把这一天定为 “教师节”。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A)
A.“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D.“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解析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孔子在教学方面的影响和地位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实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B、C选项是行为规范和治国 理念孔子没有提出“仁政”,D项错误。 9.(判断正误。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 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的认识题干内容与课本内容完 全一致要求学生熟记课本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0.(判断正误)(2014年徐州模拟卷)在学校整治环境的运动中,提倡“节约用 纸”和“光盘行动”的主张与墨家学派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A) 解析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学校提倡“节约用纸”和“光盘行动 的主张与墨家学派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巩固提升 选择题 1.(2014年徐州模拟卷)在课堂上,老师询问小明和小玟,你们心目中的好国君应 有怎样的作为,两人的回答如下图。小明和小玟的阐述,分别对应于春秋战国时代 的哪家思想
A.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 “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D.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解析 材料主要讲述的是孔子在教学方面的影响和地位,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 学实践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魅力。B、C 选项是行为规范和治国 理念;孔子没有提出“仁政”,D 项错误。 9. (判断正误。正确的填 A,错误的填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是中国 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 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百家争鸣”历史影响的认识,题干内容与课本内容完 全一致,要求学生熟记课本,理解“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0. (判断正误)(2014 年徐州模拟卷)在学校整治环境的运动中 ,提倡“节约用 纸”和“光盘行动”的主张与墨家学派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A) 解析 墨子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学校提倡“节约用纸”和“光盘行动” 的主张与墨家学派的观点有相同之处。 巩固提升 一、 选择题 1. (2014 年徐州模拟卷)在课堂上,老师询问小明和小玟,你们心目中的好国君应 有怎样的作为,两人的回答如下图。小明和小玟的阐述,分别对应于春秋战国时代 的哪家思想 (D)
要用刑罚、权国君应顺应情势 势来统治巨人民自由 会秩序自然|涉人民的生活 安乐,社会自然平 小玟 A.儒家、道家B.法家、墨家 C.儒家、墨家D.法家、道家 解析小明所说的“刑罚”、“权术”、“威势”体现的是法家思想;小玟所说的 顺应情势”、“自由发展”、“自然平和”体现的是道家思想。 (B) A.《论语》B.《道德经》 2.“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 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自于 C.《墨子》D.《韩非子》 解析材料中的“不争”、“低下”,反映了道家无欲而安、因势利导、无为 而治的思想 A 望书量小立师缺 3.(冲A(2014年无锡模拟卷)有人提出,先秦有四大派思想家。其中第一派关注 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第二派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 求,这就是真实、宽容、自由;第三派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 平、公正;第四派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其中被中 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所采纳的思想是哪一派(C A.第一派B.第二派
A. 儒家、道家 B. 法家、墨家 C. 儒家、墨家 D. 法家、道家 解析 小明所说的“刑罚”、“权术”、“威势”体现的是法家思想;小玟所说的 “顺应情势”、“自由发展”、“自然平和”体现的是道家思想。 (B) A. 《论语》 B. 《道德经》 2. “上善若水”的意思是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水,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 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自于 C. 《墨子》 D. 《韩非子》 解析 材料中的“不争”、“低下”,反映了道家无欲而安、因势利导、无为 而治的思想。 3. (冲 A)(2014 年无锡模拟卷)有人提出,先秦有四大派思想家。其中第一派关注 社会,留下了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第二派关注人生,留下了人生追 求,这就是真实、宽容、自由;第三派关注国家,留下了治国理念,这就是公开、公 平、公正;第四派关注文化,留下了核心价值,这就是仁爱、正义、自强。其中被中 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所采纳的思想是哪一派(C) A. 第一派 B. 第二派
C.第三派D.第四派 解析第一派应是墨家第二派应是道家,第三派应是法家,第四派应是儒家。秦 统一后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治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对韩非子的理论进行了 具体的实践。C项正确。 4.(2014年南京模拟卷)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汉代司马 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B) A.缘法而治B.礼乐教化 C.无为而治D.兼爱非攻 解析材料中孔子希望用礼乐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就不会有争讼司马迁认 为在事情未发生之时就应当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两人的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 的范畴倡导的是礼乐教化 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 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这是墨子的话。大体意思是“看待别人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 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 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错选A 项。注意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不可能做到“视人之国,若 视其国 6.(冲A)“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梯, 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C. 第三派 D. 第四派 解析 第一派应是墨家,第二派应是道家,第三派应是法家,第四派应是儒家。秦 统一后,秦始皇采用法家思想治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对韩非子的理论进行了 具体的实践。C 项正确。 4. (2014 年南京模拟卷)孔子曾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汉代司马 迁也言:“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围绕治国之略,二者皆倡导 (B) A. 缘法而治 B. 礼乐教化 C. 无为而治 D. 兼爱非攻 解析 材料中孔子希望用礼乐规范人们的行为,这样就不会有争讼,司马迁认 为在事情未发生之时就应当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两人的思想都属于儒家思想 的范畴,倡导的是礼乐教化。 5.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 属于 (B)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解析 这是墨子的话。大体意思是“看待别人国家就像自己的国家,看待别人 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看待别人之身就像自己之身。”属于墨子的“兼爱”思想。 这道题注意不要联系到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从而错选 A 项。注意儒家所宣扬的“仁爱”思想是有等级差别的爱,不可能做到“视人之国,若 视其国”。 6. (冲 A)“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梯, 不能出世。”从中可以看出儒家思想的特点是 (B)
A.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解析“"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的含义是:“不熟知《春秋》的含义, 就不能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从这层含义可知儒家思想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大思想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 人″之首,并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他的思想学说曾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 对当今世界和现代化的发展也具有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 请回答 (1)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 也是学术发展、文化昌盛的时代。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文化昌盛”所 呈现的历史现象。 (2)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称颂孔子:“我全神贯注地读了他的 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还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孔子是18世纪启蒙 运动的守护神。”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 博爱″观的源泉。在这里,孔子的哪些思想令西方思想家如此痴迷? (3)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人才辈出,有哪些代表人物?在调整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 会方面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
A. 注重以人为本的理念 B. 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C. 着重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D. 重视研究人的前世来生 解析 “所谓不知《春秋》, 不能涉世”的含义是:“不熟知《春秋》的含义, 就不能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从这层含义可知,儒家思想注重研究社会现实。 二、 非选择题 7. 阅读下列材料: 孔子是世界上公认的大思想家,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 人”之首,并与穆罕默德、耶稣和释迦牟尼一起,被称为缔造世界文化的“四圣”。 他的思想学说曾对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过去两千多年的历史产生过巨大影响, 对当今世界和现代化的发展也具有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 请回答: (1) 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不仅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 也是学术发展、文化昌盛的时代。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文化昌盛”所 呈现的历史现象。 (2) 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称颂孔子:“我全神贯注地读了他的 这些著作,我从中汲取了精华……”还有西方学者直接认为:“孔子是 18 世纪启蒙 运动的守护神。”孔子思想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的动因,更成为西方“平等、仁慈、 博爱”观的源泉。在这里,孔子的哪些思想令西方思想家如此痴迷? (3)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人才辈出,有哪些代表人物?在调整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社 会方面他们提出了哪些主张?
(4)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 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孔子学 院正以每4天诞生1所的速度增加。试分析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 解析第一问考査学生“概括”能力,回答时避免具体繁琐地叙述·第二问结 合当时法国的历史情况回答孔子的哪些思想有可能为伏尔泰等人欣赏和利用;第 三问注意“战国时期”不要重复答孔子及其思想第四问可从儒学的历史价值和 现实意义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1)“百家争鸣”。(2)“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3)孟 子,“仁政”;荀子,“以德服人″。(4)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 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甚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史料研读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材料一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 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材料二“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 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
(4) 孔子学院在全球开设的速度,引发了世人包括中国人自己的惊奇。在不到两年 的时间里,全球新增 100 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孔子学 院正以每 4 天诞生 1 所的速度增加。试分析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 解析 第一问考查学生“概括”能力,回答时避免具体繁琐地叙述;第二问结 合当时法国的历史情况,回答孔子的哪些思想有可能为伏尔泰等人欣赏和利用;第 三问注意“战国时期”,不要重复答孔子及其思想;第四问可从儒学的历史价值和 现实意义两个方面作答。 答案 (1) “百家争鸣”。 (2) “仁者爱人”和“为政以德”。 (3) 孟 子,“仁政”;荀子,“以德服人”。 (4) 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 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儒家文化的优秀成果,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道德修 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甚至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 史料研读 一、 春秋时期的“礼崩乐坏” 材料一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 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 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季氏》 材料二 “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 不可胜数。” ——《史记·太史公自序》
【解读】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旧的社会 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挑战,诸侯之间的战争不断,人 民流离失所。各种新思想就是在这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 、早期的儒家及其思想 1.孔子的“仁”的思想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 而民善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引自《论语》 【解读】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减少刑法甚至免除刑法,要求统治者爱他的子 民,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都体现了孔子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集中体 现了孔子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孟子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 材料一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 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材料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解读】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期,是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旧的社会 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受到挑战,诸侯之间的战争不断,人 民流离失所。各种新思想就是在这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产生的。 二、 早期的儒家及其思想 1. 孔子的“仁”的思想 材料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 而民善也。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材料三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引自《论语》 【解读】 孔子强调为政以德,减少刑法甚至免除刑法,要求统治者爱他的子 民,这些朴素的民本思想都体现了孔子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集中体 现了孔子的思想道德观念和伦理观念。 2. 孟子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 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 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 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材料三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