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 (2)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 (3)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 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 阐释历史联系现实 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 以人为本 的人文主义精神境界 2学情分析 针对选修班的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要提升阅读材料、分析材料, 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4教学过程4.1一学的 教学活动活动Ⅰ【讲授】第1课“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相互争论、彼 此吸收融合)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合为“十家” 所谓“争鸣”,指争论和辩难。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 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纷纷著书立说, 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出现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大背景,分析归纳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怎样?(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 大动荡—一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大发展一一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 大变革一一生产关系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 社会背景一一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1 / 8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百家争鸣的原因和意义; (2)主要流派及主要代表; (3)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 子、和韩非子的主要思想 2.过程与方法:分析图文材料,概括归纳知识; 阐释历史联系现实; 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百家争鸣”是时代的需要; 以人为本 的人文主义精神境界 2 学情分析 针对选修班的学生,在掌握基本史实、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更要提升阅读材料、分析材料, 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重点难点 重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和韩非子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儒家思想形成的原因。 4 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 1【讲授】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相互争论、彼 此吸收融合)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合为“十家”。 所谓“争鸣”,指争论和辩难。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 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纷纷著书立说, 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出现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大背景,分析归纳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怎样?(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 大动荡——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大发展——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 大变革——生产关系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 社会背景——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使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奴隶主阶级逐渐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 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认识历史规律: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过渡】:百家争鸣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主要有哪些 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三)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观点):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放在后面讲) 2.道家: (1)老子(创始人):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春秋晚期 思想观点:哲学观: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客观唯心主义) ②事物都存在对立的两面,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观: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②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商鞅、韩非子(集大成者)一一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②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③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一一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4.墨家:墨子(创始人)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一一代表平民百姓(小生产者)利益 【易错、易混提示】: 1.“道教等同于道家学说。”这种说法错误 道家学说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为《道德经》 而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才形成,其主要经典为《太平经》 2/8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2 / 8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使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奴隶主阶级逐渐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 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认识历史规律: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过渡】:百家争鸣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主要有哪些 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三)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观点):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放在后面讲) 2.道家: (1)老子(创始人):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春秋晚期 思想观点:哲学观: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客观唯心主义) ②事物都存在对立的两面,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观: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②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商鞅、韩非子(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②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③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4.墨家:墨子(创始人)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代表平民百姓(小生产者)利益 【易错、易混提示】: 1.“道教等同于道家学说。”这种说法错误。 道家学说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为《道德经》。 而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才形成,其主要经典为《太平经》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2.“无为”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不违道而为。老子认为治理天下,要化烦 为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不过分威逼百姓,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 利,这叫“无为而治” 3.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法治”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韩非子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性质是专制主义,完全是为了君主 人的利益: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保障民主的手段 总之,韩非子提倡的“法治”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其中并不含有现代“法治”的积极因 素 (四)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的学术文化和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一)春秋时期创立——孔子(“至圣”) 1、思想观点 (1)思想核心:“仁”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 ②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 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民本思想) ②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体现了孔子 思想的保守性) (3)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含义: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 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 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 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补充】: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很多贡献: 如:“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孔子整理《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后称为“六经”,是儒家经典。西 汉时期,五经 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2、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3 / 8 2.“无为”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不违道而为。老子认为治理天下,要化烦 为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不过分威逼百姓,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 利,这叫“无为而治”。 3.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法治”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韩非子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性质是专制主义,完全是为了君主一 人的利益;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保障民主的手段。 总之,韩非子提倡的“法治”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其中并不含有现代“法治”的积极因 素。 (四)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的学术文化和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一)春秋时期创立——孔子(“至圣”) 1、思想观点: (1)思想核心:“仁”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 ②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 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民本思想) ②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体现了孔子 思想的保守性) (3)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 含义: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 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 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 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补充】: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很多贡献: 如:“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孔子整理《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后称为“六经”,是儒家经典。西 汉时期,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2、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1)进步性:对当时:政治: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育: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对后世:关于仁的主张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局限性:政治:克己复礼反映其政治主张保守性,代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时代潮流:不能适应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趋势,不能满足诸侯国国君的愿望 所以儒家思想未能被统治者所接受。 【过渡】: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未受重视,但后来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改造,在战国 “诸子百家”中成为蔚然大宗。 (二)战国时期初步发展一一孟子、荀子 1、孟子(“亚圣”) (1)政治观 ①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注意:孔子“仁”的思想与孟子“仁政”思想的区别 “仁”:普遍的做人准则 “仁政”:对统治者的要求。 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2、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 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1)政治观 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王道与霸道】——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 王道: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道”是说 君主依靠道德礼教而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以德服人。与“霸道”相 对称 霸道:(诸侯统治天下)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以力服人。 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恶论”。 虽然荀子和孟子的伦理观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可谓 殊途同归。 3、孟、荀思想的影响:吸收其他学派(法家和道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吸收法家:如荀子主张“性恶论”,但认为通过学习“法治”和“礼义”,可以使人向善。 吸收道家:如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就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小结】: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点: 【本课小结】: 4/8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4 / 8 (1)进步性:对当时:政治: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育: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对后世:关于仁的主张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局限性:政治:克己复礼反映其政治主张保守性,代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时代潮流:不能适应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趋势,不能满足诸侯国国君的愿望, 所以儒家思想未能被统治者所接受。 【过渡】: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未受重视,但后来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改造,在战国 “诸子百家”中成为蔚然大宗。 (二)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荀子 1、孟子(“亚圣”): (1)政治观: ①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注意:孔子“仁”的思想与孟子“仁政”思想的区别 ——“仁”:普遍的做人准则; “仁政”:对统治者的要求。 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2、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 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1)政治观: 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王道与霸道】——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 王道: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道”是说 君主依靠道德礼教而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以德服人。与“霸道”相 对称。 霸道:(诸侯统治天下)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以力服人。 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恶论”。 虽然荀子和孟子的伦理观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可谓 殊途同归。 3、孟、荀思想的影响:吸收其他学派(法家和道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吸收法家:如荀子主张“性恶论”,但认为通过学习“法治”和“礼义”,可以使人向善。 吸收道家:如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就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小结】: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点: 【本课小结】: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 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 “以德治国”,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一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墨子的兼爱、非攻一一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时设计课堂实录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一学时 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相互争论、彼 此吸收融合)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合为“十家”。 所谓“争鸣”,指争论和辩难。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 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纷纷著书立说, 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出现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大背景,分析归纳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怎样?(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 大动荡一一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大发展一一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 大变革一一生产关系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 社会背景一一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使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奴隶主阶级逐渐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 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认识历史规律: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过渡】:百家争鸣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主要有哪些 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5/8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5 / 8 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 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 “以德治国”,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墨子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 1【讲授】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儒家思想形成的背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 (一)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相互争论、彼 此吸收融合)的局面。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有十个学派,合为“十家”。 所谓“争鸣”,指争论和辩难。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 按照本阶级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对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纷纷著书立说, 高谈阔论,互相辩难,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出现原因: (引导学生结合春秋战国的社会大背景,分析归纳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怎样?(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 大动荡——战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大发展——铁犁牛耕出现,生产力迅速发展 大变革——生产关系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 社会背景——大动荡、大发展、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时期) 1、经济上:铁犁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促使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奴隶主阶级逐渐衰落,新兴地主阶级崛起。 3、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 4、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 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 ★认识历史规律: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历史时代的产物,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 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过渡】:百家争鸣中涌现出了众多的流派,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主要有哪些 流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分别提出了怎样的观点?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三)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观点):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放在后面讲) 2.道家 (1)老子(创始人):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春秋晚期 思想观点:哲学观: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客观唯心主义) ②事物都存在对立的两面,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观: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②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商鞅、韩非子(集大成者)一一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②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③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4.墨家:墨子(创始人)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一一代表平民百姓(小生产者)利益 【易错、易混提示】: 1.“道教等同于道家学说。”这种说法错误 道家学说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为《道德经》。 而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才形成,其主要经典为《太平经》 2.“无为”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不违道而为。老子认为治理天下,要化烦 为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不过分威逼百姓,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 利,这叫“无为而治” 3.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法治”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韩非子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性质是专制主义,完全是为了君主 人的利益: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保障民主的手段 总之,韩非子提倡的“法治”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其中并不含有现代“法治”的积极因 (四)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的学术文化和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6/8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6 / 8 (三)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观点): 1.儒家:孔子、孟子、荀子(放在后面讲) 2.道家: (1)老子(创始人):代表奴隶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春秋晚期 思想观点:哲学观:①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客观唯心主义) ②事物都存在对立的两面,对立的双方相互依存,不断转化。 (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政治观: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2)庄子: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②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3.法家:商鞅、韩非子(集大成者)——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①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系统的法治理论; ②提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③认为历史是发展的,统治者应因时而变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4.墨家:墨子(创始人) 生活时代:战国时期 思想观点:兼爱、非攻、节俭、尚贤——代表平民百姓(小生产者)利益 【易错、易混提示】: 1.“道教等同于道家学说。”这种说法错误。 道家学说为春秋末年老子所创,战国时期发展,其重要经典为《道德经》。 而道教是东汉时期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才形成,其主要经典为《太平经》。 2.“无为”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为所欲为,不违道而为。老子认为治理天下,要化烦 为简(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不要使用权谋,不过分威逼百姓,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 利,这叫“无为而治”。 3.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与我们今天倡导的“法治”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韩非子的“法治”是为了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其性质是专制主义,完全是为了君主一 人的利益;现代“法治”的目的是要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保障民主的手段。 总之,韩非子提倡的“法治”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其中并不含有现代“法治”的积极因 素。 (四)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是中国的学术文化和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3、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一)春秋时期创立——孔子(“至圣”) 1、思想观点 (1)思想核心:“仁”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 ②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 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民本思想) ②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体现了孔子 思想的保守性) (3)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 含义: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 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 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 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补充】: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很多贡献 如:“弟子三千,贤人七十 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孔子整理《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后称为“六经”,是儒家经典。西 汉时期,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2、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1)进步性:对当时:政治: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育: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对后世:关于仁的主张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局限性:政治:克己复礼反映其政治主张保守性,代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时代潮流:不能适应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趋势,不能满足诸侯国国君的愿望, 所以儒家思想未能被统治者所接受 【过渡】: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未受重视,但后来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改造,在战国 “诸子百家”中成为蔚然大宗。 (二)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荀子 1、孟子(“亚圣”) (1)政治观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7 / 8 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准则; 道家学说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先秦时期) (一)春秋时期创立——孔子(“至圣”) 1、思想观点: (1)思想核心:“仁”①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 ②实现“仁”,要做到待人宽容,“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2)政治思想: ①以德治民(为政以德),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民本思想) ②克己复礼,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体现了孔子 思想的保守性) (3)教育思想: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 含义: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意义: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 孔子的私学打破了受教育对象的地域、族类和家庭出身的限制,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尤 其是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力地推动了春秋以来的学术 下移运动,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 严格等级制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 【补充】: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文化教育方面还有很多贡献: 如:“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 孔子是我国第一个主张“因材施教”的教育家。 孔子整理《诗》《书》《礼》《易》《乐》和《春秋》,后称为“六经”,是儒家经典。西 汉时期,五经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他的言行载于《论语》一书。 2、评价孔子及其思想: (1)进步性:对当时:政治: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经济:有利于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教育:打破贵族垄断教育局面 对后世:关于仁的主张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芒;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2)局限性:政治:克己复礼反映其政治主张保守性,代表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时代潮流:不能适应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趋势,不能满足诸侯国国君的愿望, 所以儒家思想未能被统治者所接受。 【过渡】:孔子的思想虽然在当时未受重视,但后来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改造,在战国 “诸子百家”中成为蔚然大宗。 (二)战国时期初步发展——孟子、荀子 1、孟子(“亚圣”): (1)政治观:
人教版必修三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教案设计 ①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注意:孔子“仁”的思想与孟子“仁政”思想的区别 仁”:普遍的做人准则 “仁政”:对统治者的要求。 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2、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 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1)政治观: 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王道与霸道】—一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 王道: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道”是说 君主依靠道德礼教而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以德服人。与“霸道”相 对称 霸道:(诸侯统治天下)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以力服人。 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恶论” 虽然荀子和孟子的伦理观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可谓 殊途同归。 3、孟、荀思想的影响:吸收其他学派(法家和道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吸收法家:如荀子主张“性恶论”,但认为通过学习“法治”和“礼义”,可以使人向善。 吸收道家:如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就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小结】: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点 【本课小结】: 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 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一一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墨子的兼爱、非攻一—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8/8
人教版必修三 第 1 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教案设计 8 / 8 ①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 注意:孔子“仁”的思想与孟子“仁政”思想的区别 ——“仁”:普遍的做人准则; “仁政”:对统治者的要求。 ②提出“民贵君轻”思想。(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2、荀子(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位有名的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 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1)政治观: 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王道与霸道】——是两种不同的统一天下的指导思想。 王道:儒家认为:圣人成了君王,其统治即是王道,也可说成“圣王之道”。“王道”是说 君主依靠道德礼教而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政安抚臣民的统治方法,以德服人。与“霸道”相 对称。 霸道:(诸侯统治天下)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以力服人。 ②提出“君舟民水”的论断,强调人民群众力量巨大。(民本思想) (2)伦理观:主张“性恶论”。 虽然荀子和孟子的伦理观截然相反,却和孟子一样主张后天学习,通过学习成贤成圣,可谓 殊途同归。 3、孟、荀思想的影响:吸收其他学派(法家和道家)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 整,更能适应社会需要,战国后期,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吸收法家:如荀子主张“性恶论”,但认为通过学习“法治”和“礼义”,可以使人向善。 吸收道家:如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就反映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小结】: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点: 【本课小结】: 从春秋至战国末年,历史经历一个划时代的变革。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 家思想即在此氛围中产生,并在吸收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发展成长起来。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对当时和后来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的“仁政”—— “以德治国”,当代中国领导人倡导的“以德治国”、“以民为本”、 “和谐社会”的思想,是儒学在当代中国政治理念中的新体现。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墨子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