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一生(节选)教学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课型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特里萨修女的仁爱、博爱、大爱的精神 2了解传记文学在表现人物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文学性 3学习优秀人物的博爱精神,为自己的前行道路提供精神给养和信仰支撑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伟大而光辉的形象 【教学难点】从宏大的背景下整体理解人物 【教学方法】诵读式、讨论式 【教学课件】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反思】 【课前检测】 、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褴褛()(): 嶙峋()(): 骷髅()(): 呆滞:()() 黏满() 二、解释词语 1饶有趣味 2不可思议 3无人问津 4义正词严 三、填空 1本文节选自《 》。《仁爱一生》一书主要有五大部分: 事 业篇 、回响篇和金石篇。课文节选自第二部分事业篇,对原文部分内容,编者已 作浓缩与改编 2本文是一篇传记文学,体现了 的特点。在刻画人物方面,课文运用了 对比等多种手法。 3本文叙述了特里萨修女初到 贫民窟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选取了特里萨 在贫民窟 三件事,折射出特 里萨 的崇高性和伟大性 四、根据原文填写相关的词语。 1这里到处是 的小木屋和衣衫 的脏孩子。 2迫于特里萨修女的 医院才对这个垂死的老妇人予以治疗 3修女们 收养丢弃在修道院门口的婴孩,抱回了其他地方所见的弃婴,有些穷 人 还将自己养不起的孩 送过来。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二、检查预习 三、导入新课 四、简介背景
1 仁爱一生(节选) 教学案 授课时间: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授课课型: 【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了解特里萨修女的仁爱、博爱、大爱的精神。 2 了解传记文学在表现人物的真实性、典型性和文学性。 3 学习优秀人物的博爱精神,为自己的前行道路提供精神给养和信仰支撑。 【教学重点】理解人物伟大而光辉的形象。 【教学难点】从宏大的背景下整体理解人物。 【教学方法】诵读式、讨论式 【教学课件】多媒体 【教学课时】1 课时 【教学反思】 【课前检测】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词注音并解释 褴褛( )( ): 嶙峋( )( ): 骷髅( )( ): 呆滞:( )( ): 黏满( ) 二、解释词语 1 饶有趣味 2 不可思议 3 无人问津 4 义正词严 三、填空 1 本文节选自《 》。《仁爱一生》一书主要有五大部分: 、事 业篇、 、回响篇和金石篇。课文节选自第二部分事业篇,对原文部分内容,编者已 作浓缩与改编。 2 本文是一篇传记文学,体现了 的特点。在刻画人物方面,课文运用了 、 、 、对比等多种手法。 3 本文叙述了特里萨修女初到 贫民窟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选取了特里萨 在贫民窟 , , 三件事,折射出特 里萨 的崇高性和伟大性。 四、根据原文填写相关的词语。 1 这里到处是 的小木屋和衣衫 的脏孩子。 2 迫于特里萨修女的 ,医院才对这个垂死的老妇人予以治疗。 3 修女们 收养丢弃在修道院门口的婴孩, 抱回了其他地方所见的弃婴,有些穷 人 还将自己养不起的孩子 送过来。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检查预习 三、导入新课 四、简介背景
1《仁爱一生》 《仁爱一生》一书主要有五大部分:理想篇、事业篇、花絮篇、回响篇和金石篇。课文节 选自第二部分事业篇,对原文部分内容,编者已作浓缩与改编。 2特里萨修女 特里萨修女即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 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年8月27日-1997年9月5日, 又称作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 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而于1979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 Beatification。目前特蕾莎修女 的名称也变为真福特雷莎修女(| essed teresa)。 3人物评价 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12岁 起,直到87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 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 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 新的道路 德蕾莎修女一生中曾18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 Gallup' s most admired and woman po‖)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在20世纪80-90年代间数次当选。19 年,德蕾莎修女被美国人民投票选为二十世纪最受尊敬人物榜单之首( Gallup's List of Most Widely Admired People of the20 th Century)。排在她后面的是马丁路德金与美国前总统 肯尼迪。在此次广泛囊括各年龄层(除婴孩外)的调查投票中,她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全美 人民心目中的伟人。 五、整体了解 1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思路 课文共22节,按照记叙的事件,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节) 第二部分(8-9节) 第三部分(10-22节) 2本文叙述了特里萨修女初到 贫民窟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选取了特里萨 在贫民窟 三件事,折射出特 里萨 的崇高性和伟大性 六、研习课文 (一)分析第一部分 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2第1节,简要交待特里萨开展贫民窟服务前的经历以及为开展服务的准备工作 ①第一句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②脱下道袍,改穿平民服装,说明了什么? 3第2、3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 2
2 1 《仁爱一生》 《仁爱一生》一书主要有五大部分:理想篇、事业篇、花絮篇、回响篇和金石篇。课文节 选自第二部分事业篇,对原文部分内容,编者已作浓缩与改编。 2 特里萨修女 特里萨修女即特蕾莎修女。 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 of Calcutta),1910 年 8 月 27 日—1997 年 9 月 5 日, 又称作德兰修女、特里莎修女、泰瑞莎修女),是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 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因其一生致力于解除贫困,而于 1979 年得到诺贝尔和平奖。并被 教皇约翰·保罗二世在 2003 年 10 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单 Beatification。目前特蕾莎修女 的名称也变为真福特雷莎修女(Blessed Teresa)。 3 人物评价 她把一切都献给了穷人、病人、孤儿、孤独者、无家可归者和垂死临终者;她从 12 岁 起,直到 87 岁去世,从来不为自己、而只为受苦受难的人活着。 特蕾莎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 特蕾莎修女,没有高深的哲理,只用诚恳、服务而有行动的爱,来医治人类最严重的病源: 自私、贪婪、享受、冷漠、残暴、剥削等恶行;也为通往社会正义和世界和平,开辟了一条 新的道路。 德蕾莎修女一生中曾 18 次被提名为年度最受尊敬人物(Gallup's most admired man and woman poll)中的十大最受尊敬女性之一,并在 20 世纪 80-90 年代间数次当选。1999 年,德蕾莎修女被美国人民投票选为二十世纪最受尊敬人物榜单之首(Gallup's List of Most Widely Admired People of the 20th Century)。排在她后面的是马丁路德金与美国前总统 肯尼迪。在此次广泛囊括各年龄层(除婴孩外)的调查投票中,她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全美 人民心目中的伟人。 五、整体了解 1 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思路。 课文共 22 节,按照记叙的事件,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 节) 第二部分(8—9 节) 第三部分(10—22 节) 2 本文叙述了特里萨修女初到 贫民窟开展服务工作的情况,选取了特里萨 在贫民窟 , , 三件事,折射出特 里萨 的崇高性和伟大性。 六、研习课文 (一) 分析第一部分 1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2 第 1 节,简要交待特里萨开展贫民窟服务前的经历以及为开展服务的准备工作。 ① 第一句在文中作用是什么? ② 脱下道袍,改穿平民服装,说明了什么? 3 第 2、3 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在这里采用了什么写法?
4第4-—7节,叙述了特里萨建立贫民窟学校的经过以及影响。 ①为什么要建立贫民窟学校? ②为什么说教室是简陋的? ③除了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读读写写之外,还教给孩子们什么? ④办学有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4这一部分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5小结第一部分 (二)分析第二部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特里萨修女收养弃婴、建立“儿童之家”的过程。 (三)分析第三部分 课文的重点部分 ①为什么为垂死者“建造家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用原文的语言来回答。 ②第10-13节,译者从记者和特里萨两个人角度,叙述了筹建临终关怀医院的原因 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看,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③特里萨怎样为垂死者服务的?根据课文,列举相关的事例,体会特里萨的伟大之处 课文16-21节,着重描写了特里萨修女对垂死者的关怀。 同时练习书后“思考与练习”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讨论下列句子的含义 比起你身上的痛苦,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应当受到赞美的是你,你不要赞美我。 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 ④“你是应当受到赞美的。”请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特里萨修女应当受到赞美的原因 ⑤第22节,卒章显志,指出了特里萨修女开展临终关怀与服务的伟大之处。 七、总结课文 1主旨 2写作特色(传记) ①选材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②剪裁详略得当,粗细自如 ③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a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手法 b对比 c环境烘托 d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④语言朴实,描写生动,感染力强 【课后作业】 1书后思考与练习 2相关的辅导练习
3 4 第 4—7 节,叙述了特里萨建立贫民窟学校的经过以及影响。 ① 为什么要建立贫民窟学校? ② 为什么说教室是简陋的? ③ 除了教孩子们一些简单的读读写写之外,还教给孩子们什么? ④ 办学有怎样的影响,说明了什么? 4 这一部分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5 小结第一部分。 (二) 分析第二部分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特里萨修女收养弃婴、建立“儿童之家”的过程。 (三) 分析第三部分 课文的重点部分。 ① 为什么为垂死者“建造家园”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用原文的语言来回答。 ② 第 10—13 节,译者从记者和特里萨两个人角度,叙述了筹建临终关怀医院的原因。 从塑造人物的角度来看,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手法? ③ 特里萨怎样为垂死者服务的?根据课文,列举相关的事例,体会特里萨的伟大之处。 课文 16—21 节,着重描写了特里萨修女对垂死者的关怀。 同时练习书后“思考与练习”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讨论下列句子的含义 比起你身上的痛苦,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应当受到赞美的是你,你不要赞美我。 我一生活得像条狗,而我现在死得像个人。 ④“你是应当受到赞美的。”请根据课文内容概括特里萨修女应当受到赞美的原因。 ⑤第 22 节,卒章显志,指出了特里萨修女开展临终关怀与服务的伟大之处。 七、总结课文 1 主旨 2 写作特色(传记) ① 选材具有真实性和典型性 ② 剪裁详略得当,粗细自如 ③ 运用多种方法刻画人物 a 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手法 b 对比 c 环境烘托 d 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④ 语言朴实,描写生动,感染力强 【课后作业】 1 书后思考与练习 2 相关的辅导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