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1则、第4则、第5则、第6则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 于乡党朋友也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旷安宅而弗居 选文解读 孟子对人性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仁、义、礼、智的发源都在人的内心之中 孟子在第1则选文中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 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是说人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和同情的 心理,简单地说就是人人都有怜恤别人、同情别人的心理。“先王”以下几句不 妨放到后面去谈。为什么说人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呢?孟子是这样解释的:“所 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一一非 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 举的例子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说服力。的确,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 面,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一不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 着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不为任 何目的就自然而然地为那个将要落井的孩子而恐惧而同情,这就证明了人都有怜 恤别人的心理(由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所谓“不忍人之心”和“怵惕恻隐之心 以及下文所说的“恻隐之心”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照孟子的看法,人本然地 拥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像他本然地拥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 样。所以他断然地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 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 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说:“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 此(怵惕恻隐之心)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 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 恶而以为非也。”这些解释很有参考价值。“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 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就是推让、谦让。“端”就是发端。“四体”就 是四肢。总之,没有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就不是人。而同情心、羞 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因此人拥有仁、义、礼、 智之发端就像他拥有四肢一样 人都有仁之发端、义之发端、礼之发端、智之发端,所以也都有做到仁、义 礼、智的可能性:“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
《仁义礼智,我固有之》教学参考 重点、难点 1.主要是讲授第 1 则、第 4 则、第 5 则、第 6 则选文。 2.引导学生把握孟子的“四端”说。 3.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 于乡党朋友也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旷安宅而弗居 选文解读 孟子对人性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仁、义、礼、智的发源都在人的内心之中。 孟子在第 1 则选文中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 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谓“人皆 有不忍人之心”,是说人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觉得不忍和同情的 心理,简单地说就是人人都有怜恤别人、同情别人的心理。“先王”以下几句不 妨放到后面去谈。为什么说人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理呢?孟子是这样解释的:“所 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 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孟子 举的例子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说服力。的确,如果忽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 面,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 着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的。不为任 何目的就自然而然地为那个将要落井的孩子而恐惧而同情,这就证明了人都有怜 恤别人的心理(由这句话也可以看出,所谓“不忍人之心”和“怵惕恻隐之心” 以及下文所说的“恻隐之心”其实都是一样的意思)。照孟子的看法,人本然地 拥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就像他本然地拥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心 一样。所以他断然地说:“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 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 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朱熹在《孟子集注》解释说:“恻,伤之切也。隐,痛之深也。 此(怵惕恻隐之心)即所谓不忍人之心也。……羞,耻己之不善也。恶,憎人之 不善也。辞,解使去己也。让,推以与人也。是,知其善而以为是也。非,知其 恶而以为非也。”这些解释很有参考价值。“羞恶”就是因自身的不善而羞耻、 见他人的不善而憎恶。“辞让”就是推让、谦让。“端”就是发端。“四体”就 是四肢。总之,没有同情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就不是人。而同情心、羞 恶心、谦让心、是非心分别是仁、义、礼、智的发端,因此人拥有仁、义、礼、 智之发端就像他拥有四肢一样。 人都有仁之发端、义之发端、礼之发端、智之发端,所以也都有做到仁、义、 礼、智的可能性;“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
者也”,人都有四端,可自己说自己不行(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这 是自己贼害自己;说他的国君不行(说他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这是 贼害他的国君。拥有这四种发端不意味着人可以髙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关键是 必须保存和扩充这四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 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同“燃”。 “达”即通,这里指泉水流出去。“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有海,所以称 中国为海内,称外国为海外,称天下为四海。孟子认为,所有具有仁、义、礼、 智之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 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假如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不足以 侍奉父母。这就是保存和扩充仁、义、礼、智之发端的重要性。现在回头看看这 则选文开头的那段话:“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显然也是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只不过是就仁之发端一个方面而言的。“先王”即古代帝王,通常指历史上尧 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有名的帝王。孟子这段话意思是说,古代圣贤 之君正因为有怜恤别人的心理,所以就有了怜恤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理, 来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一件小东西那样容易了 言以蔽之,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发端,保存而且扩充这四端极为重要。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4则选文的意思跟第1 则是相关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意思是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我的本性中都具备 了(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包含在其中)。反省自己认为自己是真诚的,即是 说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就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 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强恕而行”恰恰是把“仁之端”扩充为 仁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第5则选文中,孟子打了一个奇妙的比喻。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即稻、黍、稷、麦 豆。“荑”通“稊”,是一种形似稗子的草,实如小米,叫做稊米。“稗”是 种一年生的禾草,叶子似稻,杂生于稻田中,对稻子的生长有害,其种子称为稗 子。跟稊米、稗子相比,五谷当然都是好的种子,但是假如五谷种下去之后不能 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稊米和稗子。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以这个道理作 基础,孟子说: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成熟的五谷一样, 没有太大的意义。这话说得太奇妙了。人的天性中固然都有仁的发端,然而必须 使它成熟。这种使它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必须坚信自己能够做到仁义礼智,能够“居仁由义”。在第6则选文中,孟 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 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说,自暴和自弃都是不可取的。自暴即“言 非礼义”,也就是说话违背礼义。自弃即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仁义行,一之 所以称之为自弃,是因为人原本拥有仁义的发端。孟子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者也”,人都有四端,可自己说自己不行(说自己做不到仁、义、礼、智),这 是自己贼害自己;说他的国君不行(说他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这是 贼害他的国君。拥有这四种发端不意味着人可以高枕无忧、万事大吉了,关键是 必须保存和扩充这四端:“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 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然”同“燃”。 “达”即通,这里指泉水流出去。“四海”,古人认为中国四周都有海,所以称 中国为海内,称外国为海外,称天下为四海。孟子认为,所有具有仁、义、礼、 智之发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 形成燎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 假如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四端扩充开来,就不足以 侍奉父母。这就是保存和扩充仁、义、礼、智之发端的重要性。现在回头看看这 一则选文开头的那段话:“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 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这显然也是强调扩充四端的重要性, 只不过是就仁之发端一个方面而言的。“先王”即古代帝王,通常指历史上尧、 舜、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等有名的帝王。孟子这段话意思是说,古代圣贤 之君正因为有怜恤别人的心理,所以就有了怜恤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理, 来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运转一件小东西那样容易了。一 言以蔽之,人人都有仁、义、礼、智之发端,保存而且扩充这四端极为重要。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七、仁义礼智,我固有之第 4 则选文的意思跟第 1 则是相关的:“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意思是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我的本性中都具备 了(仁、义、礼、智之发端就包含在其中)。反省自己认为自己是真诚的,即是 说行仁、行义等都发自内心,就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 道去做,追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强恕而行”恰恰是把“仁之端”扩充为 仁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第 5 则选文中,孟子打了一个奇妙的比喻。他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 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五谷”即稻、黍、稷、麦、 豆。“荑”通“稊”,是一种形似稗子的草,实如小米,叫做稊米。“稗”是一 种一年生的禾草,叶子似稻,杂生于稻田中,对稻子的生长有害,其种子称为稗 子。跟稊米、稗子相比,五谷当然都是好的种子,但是假如五谷种下去之后不能 生长成熟,还不如成熟的稊米和稗子。这个道理是很容易理解的。以这个道理作 基础,孟子说:仁的价值,也在于使它成熟,否则它就像没长成熟的五谷一样, 没有太大的意义。这话说得太奇妙了。人的天性中固然都有仁的发端,然而必须 使它成熟。这种使它成熟的功夫,就是“扩而充之”。 必须坚信自己能够做到仁义礼智,能够“居仁由义”。在第 6 则选文中,孟 子说:“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 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 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孟子说,自暴和自弃都是不可取的。自暴即“言 非礼义”,也就是说话违背礼义。自弃即自身不能居心于仁、由仁义行,──之 所以称之为自弃,是因为人原本拥有仁义的发端。孟子又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
来说明居心于仁、由义而行的必要性: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 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比喻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比喻行不 由义),真的是很可悲啊! 孟子的文章在表达方面非常奇妙。“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 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 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仁,人之安宅 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这是用不应该空 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不应该舍弃正路而不走,来比喻人应该居心于仁、由义而 行。“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这是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 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太 大的价值。这些比喻都鲜明生动,可谓神来之笔 问题探究 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 哉 提示 1.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 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 2.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 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 太大的价值,把扩充仁之端的必要性说得十分透彻而且生动 3.把仁比作人安适的住宅,把义比作人正确的道路,简洁有力、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人应该持守、践履仁义的道理。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 熟的子实(这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 是要扩大充实那仁的发端
来说明居心于仁、由义而行的必要性: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 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比喻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比喻行不 由义),真的是很可悲啊! 孟子的文章在表达方面非常奇妙。“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 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这是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 到汇集成江河,来比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仁,人之安宅 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这是用不应该空 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不应该舍弃正路而不走,来比喻人应该居心于仁、由义而 行。“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这是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价 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太 大的价值。这些比喻都鲜明生动,可谓神来之笔。 问题探究 简要分析以下比喻的妙处: 1.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 2.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3.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 哉! 提示: 1.用火由开始燃烧到成为熊熊大火、泉水由开始流出到汇集成江河,来比 喻把仁义礼智的发端扩大充实开来的气象,鲜明生动,言简意赅。 2.用五谷虽然是好的种子,但假如种下去之后没有生长成熟则没有太大的 价值,来比喻人天性中的仁之端固然是可贵的,但是假如不扩大充实之,也没有 太大的价值,把扩充仁之端的必要性说得十分透彻而且生动。 3.把仁比作人安适的住宅,把义比作人正确的道路,简洁有力、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人应该持守、践履仁义的道理。 思考与练习解题思路 一、孟子说:“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提示:人原本拥有的仁的发端就好比种子,但是假如它不能成长并且结出成 熟的子实(这就是仁),那就像没有长成的五谷一样没有多少价值。因此,关键 是要扩大充实那仁的发端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每段文字中得到的认识或 启发。(短文略) 提 记得父母的年纪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显示了对父母的拳拳深情。一“喜 “惧”,全是挚情 2.“不远游”是深情,“游必有方”也是深情。 3.母亲打得不痛,竟伤心以至于泣下,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是至孝使然 有关资料 1.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方其乍见孺子入井时,也著脚手不得。纵有许多私意,要誉乡党之类,也未 暇思量到。但更迟霎时,则了不得也。是非、辞逊、羞恶,虽是与恻隐并说,但 此三者皆自恻隐中发出来。因有恻隐后,方有此三者。恻隐比三者又较大得些子 孟子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怵惕恻隐”一段,如何说得如此好?只是平平 地说去,自是好。而今人做作说一片,只是不如他。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情性者也。端, 绪也。因情之发露,而后性之本然者可得而见 四端本诸人心,皆因所寓而后发见 问“推”字与“充”字。曰:“推,是从这里推将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得此,充则填得来满了。注水相似,推是注下水去 充则注得这一器满了。盖仁义之性,本自充塞天地。若自家不能扩充,则无缘得 这个壳子满,只是个空壳子。”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此章论仁政之本,以“扩而充之”为主。首二节“不忍人之心”言治本,“行 不忍之政”言治法,“运之掌上”言治验。一提全神俱振,以下不过申明当扩充。 收四句用一反扣,则气更旺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用一两句话,概括你从每段文字中得到的认识或 启发。(短文略) 提示: 1.记得父母的年纪虽然是一件小事,却显示了对父母的拳拳深情。一“喜” 一“惧”,全是挚情。 2.“不远游”是深情,“游必有方”也是深情。 3.母亲打得不痛,竟伤心以至于泣下,看似不合情理,实际上是至孝使然。 有关资料 1.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 方其乍见孺子入井时,也著脚手不得。纵有许多私意,要誉乡党之类,也未 暇思量到。但更迟霎时,则了不得也。是非、辞逊、羞恶,虽是与恻隐并说,但 此三者皆自恻隐中发出来。因有恻隐后,方有此三者。恻隐比三者又较大得些子。 …… 孟子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怵惕恻隐”一段,如何说得如此好?只是平平 地说去,自是好。而今人做作说一片,只是不如他。 …… 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情也。仁义礼智,性也。心,统情性者也。端, 绪也。因情之发露,而后性之本然者可得而见。 四端本诸人心,皆因所寓而后发见。 …… 问“推”字与“充”字。曰:“推,是从这里推将去,如‘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得此,充则填得来满了。注水相似,推是注下水去, 充则注得这一器满了。盖仁义之性,本自充塞天地。若自家不能扩充,则无缘得 这个壳子满,只是个空壳子。”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此章论仁政之本,以“扩而充之”为主。首二节“不忍人之心”言治本,“行 不忍之政”言治法,“运之掌上”言治验。一提全神俱振,以下不过申明当扩充。 收四句用一反扣,则气更旺
孟子一生与人言,只是挑人不忍之心。此章是学问政治之大本。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陈澧曰:“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 善也。”(《东塾读书记》卷三)孟子所谓性善,只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 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人之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 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孟子以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扩而充之,则为仁、义 礼、智之四德。四德为人性发展之自然结果,而人之所以须发展人性,因必如此 方为尽“人之所以为人者”,非因四德为有利而始行之也。四德之行,当然可生 于社会有利之结果,此结果虽极可贵,然亦系附带的。犹之艺术家之作品,固可 使人愉悦,然此乃附带的结果;彼艺术家之创作,则所以表现其理想与情感,非 为求人悦乐愉快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章 人何以必须扩充此善端?此亦一问题也。若依功利主义说,则人之扩充善端 于社会有利,否则有害,此即墨子主张兼爱之理由也。惟依孟子之意,则人必须 扩充此善端者,因此乃人之所以为人也。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义,亦即人之所以别于禽兽者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评“五谷者,种之美者”章 所以贵乎熟者,只是要得此心与义理相亲。苟义理与自家相亲,则非理之事, 自然相远。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 末句收得极妙… (《四书评》 4.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章
孟子一生与人言,只是挑人不忍之心。此章是学问政治之大本。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陈澧曰:“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也,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 善也。”(《东塾读书记》卷三)孟子所谓性善,只谓人皆有仁义礼智之四“端”; 此四“端”若能扩而充之,则为圣人。人之不善,皆不能即此四“端”扩而充之, 非其性本与善人殊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孟子以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四端。扩而充之,则为仁、义、 礼、智之四德。四德为人性发展之自然结果,而人之所以须发展人性,因必如此 方为尽“人之所以为人者”,非因四德为有利而始行之也。四德之行,当然可生 于社会有利之结果,此结果虽极可贵,然亦系附带的。犹之艺术家之作品,固可 使人愉悦,然此乃附带的结果;彼艺术家之创作,则所以表现其理想与情感,非 为求人悦乐愉快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2.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章 人何以必须扩充此善端?此亦一问题也。若依功利主义说,则人之扩充善端 于社会有利,否则有害,此即墨子主张兼爱之理由也。惟依孟子之意,则人必须 扩充此善端者,因此乃人之所以为人也。孟子曰: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 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要素,人之名之定义,亦即人之所以别于禽兽者也。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3.评“五谷者,种之美者”章 所以贵乎熟者,只是要得此心与义理相亲。苟义理与自家相亲,则非理之事, 自然相远。 (宋·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一百一十八) 末句收得极妙…… (《四书评》) 4.评“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章
露居野处,失足迷途,真个可哀。 (《四书评》) 此章以“仁,人之安宅”二句为主,末节文情悱恻之至。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参考译文 1孟子说:“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感觉不忍的心情(即人都 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人都有同情心)。先王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于是就有了怜恤 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 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道理就在于)如果 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面,那么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一不 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 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由此看来,没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没有羞恶(因 自身不善而羞耻、见他人不善而憎恶)之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就不是 人;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 谦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有仁、义、礼、智之发端, 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发端自己却说自己不行(自己说自己做不到仁、 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有这四种发端却说他们的国君不行(说他 们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贼害他们的国君。所有具有这四种发 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 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 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不 足以侍奉父母。 2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恶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 之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是仁的发端):羞恶心,属于义(是义的发 端):恭敬心,属于礼(是礼的发端):是非心,属于智(是智的发端)。仁、 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 领悟罢了。所以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仁、义、礼、智),不向内心追 求就会失去它。” 3孟子说:“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 存了它(所以他才成为君子)。舜明白万物之理,洞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 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仁义根于内心而所行都从仁义出,不是认为仁义是美好 然后努力去推行它 4孟子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我的本性中都 具备了(仁义礼智之发端即在其中)。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诚的(就是说行仁、行 义等都发自内心),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 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露居野处,失足迷途,真个可哀。 (《四书评》) 此章以“仁,人之安宅”二句为主,末节文情悱恻之至。 (清·方宗诚《论文章本原》) 参考译文 1 孟子说:“人都有对别人的痛苦、不幸、危难等感觉不忍的心情(即人都 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人都有同情心)。先王有怜恤别人的心情,于是就有了怜恤 别人的政治。以怜恤别人的心情,实行怜恤别人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像在手掌上 运转小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人都有怜恤别人的心情,(道理就在于)如果 忽然看见一个小孩子将要掉到井里面,那么人们都会有恐惧同情的心理,──不 是为着跟那小孩子的父母结交,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那里求取名誉,也不是因为 厌恶那小孩子的哭声才这样。由此看来,没有同情之心,就不是人;没有羞恶(因 自身不善而羞耻、见他人不善而憎恶)之心,就不是人;没有谦让之心,就不是 人;没有是非之心,就不是人。同情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 谦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人有仁、义、礼、智之发端, 就好像他有四肢一样。有这四种发端自己却说自己不行(自己说自己做不到仁、 义、礼、智)的人,是自己残害自己;有这四种发端却说他们的国君不行(说他 们的国君做不到仁、义、礼、智)的人,是贼害他们的国君。所有具有这四种发 端的人,若晓得扩大充实它们,它们就会像火刚刚开始燃烧一样(最终将形成燎 原之势),就会像泉水刚刚开始流出去一样(最终将汇聚成大江大河)。假如把 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足以拥有天下;假如不把这这四种发端扩充开来,就不 足以侍奉父母。” 2 同情之心,人人都有;羞恶之心,人人都有;恭敬之心,人人都有;是非 之心,人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是仁的发端);羞恶心,属于义(是义的发 端);恭敬心,属于礼(是礼的发端);是非心,属于智(是智的发端)。仁、 义、礼、智,不是从外部给予的,自己本来就拥有这些,只是人们不用心思想、 领悟罢了。所以说:“向内心追求就会得到它(仁、义、礼、智),不向内心追 求就会失去它。” 3 孟子说:“人跟禽兽不同的地方只有一点点,一般人丢弃了它,君子则保 存了它(所以他才成为君子)。舜明白万物之理,洞察君臣、父子、夫妇、兄弟、 朋友等各种人际关系,仁义根于内心而所行都从仁义出,不是认为仁义是美好的 然后努力去推行它。” 4 孟子说:“人世间一切道理,大到君臣父子小到日常琐事,我的本性中都 具备了(仁义礼智之发端即在其中)。反省自己自己是真诚的(就是说行仁、行 义等都发自内心),再没有比这更大的快乐了。竭力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追 求仁德没有比这更近的了
5孟子说:“稻、黍、稷、麦、豆五谷,都是好种子;可是假如种下去之后 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稊米和稗子。仁,也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6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什么善言,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 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这就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 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 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即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义), 可悲啊!
5 孟子说:“稻、黍、稷、麦、豆五谷,都是好种子;可是假如种下去之后 不能生长成熟,还不如稊米和稗子。仁,也在于使它成熟罢了。” 6 孟子说:“自己残害自己的人没法和他谈什么善言,自己放弃而不求上进 的人没法和他有所作为。说话违背礼义,这就叫自己残害自己;自身不能居心于 仁、由义而行,这就叫自己放弃。仁,是人安适的住宅;义,是人正确的道路。 空着安适的住宅而不居(即不居心于仁),舍弃正确的道路而不走(即行不由义), 可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