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读》复习学案 仁者爱人 班级 姓名 复习要点 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理解词语的含义:盍、诸、病、伐、施、匡、微、弟、相 掌握特殊句式:何谓也、子食于有丧者之侧、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背诵重点句子: 2、理解孔子“仁"的含义 3、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重要思想陈述 1、对“仁”的理解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 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本质就是“仁 2.“仁"的根本是什么?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仁”的内涵是什么?即“仁”的真谛是什么? 仁”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就是它的核心,即“忠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仁"的更高程度是“圣”(智慧和道德达到最高境界) 子贡“博施”就是讲社会福利。广博,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 5仁"的具体行为表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孔子对养生丧死的礼非常重视,对待盲 人的态度孔子做人态度的诚敬 6、“仁”的实行方法“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行的方法。 三、课文基础知识掌握检测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好仁者,无以尚之(超过)B.友直,友谅,友多闻(原谅) C.君子喻于义 (明白) D.克己复礼 (约束) 2.下列句子中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吾尝终日而思矣B.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必也狂狷乎 C.我未之见也 老者安之 D.有杀身以成仁 以资政殿学士行
《选读》复习学案 仁者爱人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座号______ 一、复习要点 1、掌握文中涉及的文言文常识。 理解词语的含义:盍、诸、病、伐、施、匡、微、弟、相 掌握特殊句式:何谓也、子食于有丧者之侧、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背诵重点句子: 2、理解孔子“仁”的含义 3、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二、 重要思想陈述 1、 对“仁”的理解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还说:“礼云礼云,玉帛云 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可见孔子认为礼乐不在形式,不在器物,而在于本质,本质就是“仁”。 2. “仁”的根本是什么?孝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3. “仁”的内涵是什么?即“仁”的真谛是什么? “仁”是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就是它的核心,即“忠恕”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仁”的更高程度是“圣”(智慧和道德达到最高境界) 子贡“博施” 就是讲社会福利。广博,无条件的把东西送给人家,救济大家,让大家都得到帮助。 5.“仁”的具体行为表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对养生丧死的礼非常重视 ,对待盲 人的态度 孔子做人态度的诚敬 6、“仁”的实行方法“仁者爱人”是孔子伦理学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仁”以“爱人”为核心,以“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和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作为实行的方法。 三、课文基础知识掌握检测 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意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好仁者,无以尚之 (超过) B.友直,友谅,友多闻 (原谅) C.君子喻于义 (明白) D.克己复礼 (约束) 2.下列句子中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吾尝终日而思矣 B.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必也狂狷乎 C.我未之见也 老者安之 D.有杀身以成仁 以资政殿学士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B入则孝,出则弟 C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如也D既来之,则安之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吾亦欲无加诸人尧舜其犹病诸B.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C.尧舜其犹病诸吾其被发左衽矣D.不能死,又相之管仲相桓公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②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③非尔所及也 ④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②吾道一以贯之③吾道一以贯之④固相师之道也 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C.①②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 7.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与师言之道与②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③管仲非仁者与④是谁之过与 A.①④同,②③同B.①②③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③④同 8.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达”相同的是:() A.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B.修己以安百姓C.饭疏食,饮水D.子钓而不纲 9.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尧舜其犹病诸”中的“其”相同的是 A.民到今受其赐B.如之何其废也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 衽矣、10指出下列“徒”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B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求!无乃尔是过与 观过,斯知仁矣 B.何以伐为 愿无伐善,无施劳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D.既来之,则安之 沛公安在 1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B.今女安,则为之C.使子路反见之D.泛爱众而亲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B.入则孝,出则弟 C.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如也 D.既来之,则安之 4.选出下列各句加点字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吾亦欲无加诸人 尧舜其犹病诸 B.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C.尧舜其犹病诸 吾其被发左衽矣 D.不能死,又相之 管仲相桓公 5.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②子食于有丧者之侧 ③非尔所及也 ④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②吾道一以贯之 ③吾道一以贯之 ④固相师之道也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7.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与师言之道与 ②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 ③管仲非仁者与 ④是谁之过与 A.①④同,②③同 B.①②③同 C.①②③④各不同 D.①③④同 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活用特点与“己欲达而达人”的“达”相同的是:( ) A.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B.修己以安百姓 C.饭疏食,饮水 D.子钓而不纲 9.下列各句中的“其”的意义和用法与“尧舜其犹病诸”中的“其”相同的是: A.民到今受其赐 B.如之何其废也 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D.微管仲,吾其被发左 衽矣、10 指出下列“徒”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B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C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求!无乃尔是过与 观过,斯知仁矣 B.何以伐为 愿无伐善,无施劳 C.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 D.既来之,则安之 沛公安在 1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今女安,则为之 C.使子路反见之 D.泛爱众而亲仁
14、下列各句和“无乃尔是过与”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A.久矣吾不复见周公。B.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D.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15.下列倒装句式的性质与例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矣”不相同的一项是:( 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B.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C.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6、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20世纪90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17、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A.千乘之国,指国力中等的国家。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18、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9、《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 1)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2)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3)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4)工作很投入,常忘记吃饭。形容十分勤奋 5)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6)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 7)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多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8)对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
14、下列各句和“无乃尔是过与”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久矣吾不复见周公。B.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D.而好作乱者, 未之有也。 15.下列倒装句式的性质与例句“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矣”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B.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C.仁以为己任,不亦远乎? D.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16、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保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攻破的,我们如果不加强廉政建设,就会祸起萧墙,自己搞垮自己。 B.比赛开始了,远动员们陈力就列,发令枪一响,就箭一般地向前跑去。 C.20 世纪 90 年代,社会主义思想阵营日益巩固,资产阶级思想阵营分崩离析。 D.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能培养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于国于民都有害处。 17、对下列古代文化知识解说恰当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国力中等的国家。古时四匹马拉的一辆车称一乘。 B.“萧墙”指国君官门内当门的照壁,“有国者”、“有家者”分别指国君和诸侯。 C.古代认为大伦有五条,即君臣有思、父子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D.“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头、手、身、脚;“五谷不分”中的“五谷”指稻、黍、稷、麦、菽。 18、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 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 20 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 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19、《论语》里有很多句子演变为今天的成语或熟语,请根据下列句子的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或熟 语。 1)不以向学问比自己差的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 2)不担任那种职务,就不考虑那方面的事情。 3)表示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做,不应该推委。 4)工作很投入,常忘记吃饭。形容十分勤奋。 5)比喻做小事情不必费大力气或大材不能不用。 6)工匠要把活儿做好,首先要使工具精良。 7)年轻人很容易超过老一辈,他们是可敬畏的。多称赞有志气有作为的年轻人。 8)对于个人的利益得失斤斤计较
9)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10)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弟子,入则孝 (2)夫仁者 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矣(3) 朋友信 21、翻译下列句子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吾道一以贯之。 岂若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2、请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写一句评点。(4分)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9)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付。 10)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0.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⑴弟子,入则孝, , , 。 ⑵夫仁者 , 。能取近譬,可谓仁之方也矣(3 ) ,朋友信 之。 。 21、翻译下列句子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吾道一以贯之。 岂若匹夫匹妇,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22、请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并写一句评点。(4 分) 厩 焚 子 退 朝 曰 伤 人 乎 不问 马 【评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3、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 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 ②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2)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2分) (3)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4)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2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 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 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子贡曰:“管仲非与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1分) (3)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3分) (4)、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 ,而不是 2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 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
(2)在本章中孔子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仁?(2 分) 答: (3)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 (4) 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 24、阅读《论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 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 礼?”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子贡曰:“管仲非与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候,一匡 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以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用斜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分别是什么?(1 分) (3)从这两则文字中我们发现孔子具有什么样的仁爱观?(3 分) (4)、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一方面又肯定其为“仁者”。由此,我们可以窥见孔子的仁的标准 是 ,而不是 。 25、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陈成子弑简公。孔子沐浴而朝,告于哀公曰:“陈恒弑其君,请讨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 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 也
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讨之”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 26、、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630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 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 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 27、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 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3) 事:从事,照着去做 “忠”“恕”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
假设哀公同意了孔子“讨之”的请求,让孔子负责此事,孔子会怎么做? 26、、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 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孔子的仁爱观是怎样的? 27、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 恕而已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 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3) 事:从事,照着去做。 “忠” “恕” 两字的内涵是什么? “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
2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52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1B 2C 3B 4A 5C 6D 7D 8B 9D 10B11B12c13D14D15C16B17A18B 19、1.不耻下问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3.当仁不让4.发愤忘食 5。杀鸡焉用牛 刀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后生可畏8.患得患失9.手足无措10.祸起萧墙 22、反映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重人不重财 23、(2)“推己及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3)“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 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4)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 这并不是说“圣"的境界不可追求。 24、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旧/未仁乎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 (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 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3)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 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 切行为中。 4)维护王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爱护百姓小信(小谅)
28、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 答案: 1B 2C 3B 4A 5C 6D 7D 8B 9D 10B 11B 12C 13D 14D 15C 16B 17A 18B 19、1.不耻下问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当仁不让 4.发愤忘食 5。杀鸡焉用牛 刀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后生可畏 8.患得患失 9.手足无措 10.祸起萧墙 22、反映了孔子“以人为本”的思想:重人不重财 23、(2)“推己及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3)“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 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 (4)孔子旨在说明达到“圣”的境界是很困难的,即使是尧舜也为此苦恼, 这并不是说“圣”的 境界不可追求。 24、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2)孔子否定管仲“知礼”,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也像国君一样建“三归”、“反坫”、“塞门” (国君享有的建筑),在孔子看来,是违背了“礼”的等级。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仁者”,因为管仲辅佐 齐桓公称霸,九合诸侯,匡正天下,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3)由此看来,孔子的“仁”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即保证国家稳定、百姓安生,不能违背此原则, 可见孔子“仁”的标准是能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必拘于小信。。而具体则应从小事做起,落实到个人 的一切行为中。 (4)维护王权(对国家社会的贡献),爱护百姓/小信(小谅)
25、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非绝对反对战争。试想孔子连“八佾舞于庭”都无法忍受,而陈成子臣 弑其君,此乃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 而率与国以讨之。 26、1.6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在其次。4.15章提出“忠恕”乃待人的基本原则 630提醒在实践仁爱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 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 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 (注意两点:(1)对待管仲的评价上(2)比较墨子的兼爱) 26、(1)“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就积极方面来 说的。 “恕”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 (2)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28、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 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 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
25、孔子反对武力攻伐,但也并非绝对反对战争。试想孔子连“八佾舞于庭”都无法忍受,而陈成子臣 弑其君,此乃人伦大变,人人得而诛之,况邻国乎?按孔子之志,必将正名其罪,上告天子,下告方伯, 而率与国以讨之。 26、1.6 章强调仁爱是修身要务,学文倒在其次。4.15 章提出“忠恕”乃待人的基本原则。 6.30 提醒在实践仁爱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 孔子的仁爱观是以孝悌为根本的,主张在“亲亲”的基础上推己及人,孔子还主张志士仁人应该杀身成 仁,但孔子的仁的高标准是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安定百姓,孔子更看重大节大信。 (注意两点:(1) 对待管仲的评价上(2) 比较墨子的兼爱) 26、(1)“忠”指对人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就积极方面来 说的。 “恕” 指待人宽厚,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就消极方面来说的。 (2)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28、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 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 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 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