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藏农牧学院:《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发展简史,主讲:曹志翔)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2,文件大小:72.42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结构力学》发展简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制造各种器物,如弓箭、房屋、舟楫以及乐器 等,这些都是简单的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结构设计的规律以 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逐渐有了认识,并且积累了经验,这表现在古代建筑 的辉煌成就中,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赵州安济桥、北京故 宫等等。尽管在这些结构中隐含有力学的知识,但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就基本原理和方法而言,结构力学是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同时发展 起来的。所以结构力学在发展的初期是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融合在一起 的。到19世纪初,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设计各种大规模的工程结构, 对于这些结构的设计,要作较精确的分析和计算。因此,工程结构的分析 理论和分析方法开始独立出来,到19世纪中叶,结构力学开始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19世纪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力学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法国的纳维于1826 年提出了求解静不定结构问题的一般方法。从19世纪30年代起,由于要 在桥梁上通过火车,不仅需要考虑桥梁承受静载荷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承 受动载荷的问题,又由于桥梁跨度的增长,出现了金属桁架结构。 从1847年开始的数十年间,学者们应用图解法、解析法等来研究静定 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这奠定了桁架理论的基础。1864年,英国的麦克斯 韦创立单位载荷法和位移互等定理,并用单位载荷法求出桁架的位移,由 此学者们终于得到了解静不定问题的方法。基本理论建立后,在解决原有 结构问题的同时,还不断发展新型结构及其相应的理论。19世纪末到20世 纪初,学者们对船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力学研究,并研究了可动载荷下的

《结构力学》发展简史 人类在远古时代就开始制造各种器物,如弓箭、房屋、舟楫以及乐器 等,这些都是简单的结构。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结构设计的规律以 及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逐渐有了认识,并且积累了经验,这表现在古代建筑 的辉煌成就中,如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万里长城、赵州安济桥、北京故 宫等等。尽管在这些结构中隐含有力学的知识,但并没有形成一门学科。 就基本原理和方法而言,结构力学是与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同时发展 起来的。所以结构力学在发展的初期是与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融合在一起 的。到 19 世纪初,由于工业的发展,人们开始设计各种大规模的工程结构, 对于这些结构的设计,要作较精确的分析和计算。因此,工程结构的分析 理论和分析方法开始独立出来,到 19 世纪中叶,结构力学开始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19 世纪中出现了许多结构力学的计算理论和方法。法国的纳维于 1826 年提出了求解静不定结构问题的一般方法。从 19 世纪 30 年代起,由于要 在桥梁上通过火车,不仅需要考虑桥梁承受静载荷的问题,还必须考虑承 受动载荷的问题,又由于桥梁跨度的增长,出现了金属桁架结构。 从 1847 年开始的数十年间,学者们应用图解法、解析法等来研究静定 桁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这奠定了桁架理论的基础。1864 年,英国的麦克斯 韦创立单位载荷法和位移互等定理,并用单位载荷法求出桁架的位移,由 此学者们终于得到了解静不定问题的方法。基本理论建立后,在解决原有 结构问题的同时,还不断发展新型结构及其相应的理论。19 世纪末到 20 世 纪初,学者们对船舶结构进行了大量的力学研究,并研究了可动载荷下的

梁的动力学理论以及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方面的问题。 20世纪初,航空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对薄壁结构和加劲板壳的应力和变 形分析,以及对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同时桥梁和建筑开始大量使用钢筋混 凝土材料,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对钢架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在1914年德国 的本迪克森创立了转角位移法,用以解决钢架和连续梁等问题。后来,在 20~30年代,对复杂的静不定杆系结构提出了一些简易计算方法,使一般 的设计人员都可以掌握和使用了。 到了20世纪20年代,人们又提出了蜂窝夹层结构的设想。根据结构 的“极限状态”这一概念,学者们得出了弹性地基上梁、板及钢架的设计 计算新理论。对承受各种动载荷(特别是地震作用)的结构的力学问题, 也在实验和理论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随着结构力学的发展,疲劳问题、 断裂问题和复合材料结构问题先后进入结构力学的研究领域。 20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问世使得大型结构的复杂计算 成为可能,从而将结构力学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梁的动力学理论以及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方面的问题。 20 世纪初,航空工程的发展促进了对薄壁结构和加劲板壳的应力和变 形分析,以及对稳定性问题的研究。同时桥梁和建筑开始大量使用钢筋混 凝土材料,这就要求科学家们对钢架结构进行系统的研究,在 1914 年德国 的本迪克森创立了转角位移法,用以解决钢架和连续梁等问题。后来,在 20~30 年代,对复杂的静不定杆系结构提出了一些简易计算方法,使一般 的设计人员都可以掌握和使用了。 到了 20 世纪 20 年代,人们又提出了蜂窝夹层结构的设想。根据结构 的“极限状态”这一概念,学者们得出了弹性地基上梁、板及钢架的设计 计算新理论。对承受各种动载荷(特别是地震作用)的结构的力学问题, 也在实验和理论方面做了许多研究工作。随着结构力学的发展,疲劳问题、 断裂问题和复合材料结构问题先后进入结构力学的研究领域。 20 世纪中叶,电子计算机和有限元法的问世使得大型结构的复杂计算 成为可能,从而将结构力学的研究和应用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