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 《《礼记>选读》小组汇报 汇报人:高瑞泽、严怡珺、孙煜明、 李昊光、徐嘉瑜、苏妍
中庸 《选读》小组汇报 汇报人:高瑞泽、严怡珺、孙煜明、 李昊光、徐嘉瑜、苏妍
L中庸概念的辨析门 汇报人:高瑞泽
中庸概念的辨析 汇报人:高瑞泽
对“中庸”概念的误解 1.平庸,没有特点 2.处事没有原则立场,墙头草 3.刚刚好 4.没有理想抱负,自甘沉沦
对“中庸”概念的误解 1. 平庸,没有特点 2. 处事没有原则立场,墙头草 3. 刚刚好 4. 没有理想抱负,自甘沉沦
“中”与“庸” ·中,和也:庸,用也。 一一《说文》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庸者常也,庸者恒也,即一息不可已也。 一一《四书集注》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一一程颐
“中”与“庸” • 中,和也;庸,用也。 ――《说文》 •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 • 庸者常也,庸者恒也,即一息不可已也。 ——《四书集注》 •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 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程颐
折中致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一一《中庸》第一章
折中致和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第一章
执守中正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 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执守中正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 乃天命所当然,精微之极致也。惟君子为能体之,小人反是。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超欧超超 “中庸”在今天的意义
“中庸”在今天的意义
目录 君子素位 人际关系 慎独 治学
目录 君子素位 人际关系 慎独 治学
壹 7 L 君子素位 汇报人:严怡珺
壹 君子素位 汇报人:严怡珺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论语·泰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宋程颢:“此章言安土顺命,乃所以守常。” 《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述:“余则蕴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四书遇》清张岱,“所谓素其位而行者,有所以立于位之先,而后可以 徙转于位之中,故曰‘素’也。” ·朱熹:“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当所为,无慕乎其外之心也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 • 《论语·泰伯》: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 • 宋程颢: “此章言安土顺命,乃所以守常。 ” • 《送东阳马生序》中所述: “余则蕴袍蔽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 《四书遇》清张岱, “所谓素其位而行者,有所以立于位之先,而后可以 徙转于位之中,故曰‘素’也。 ” • 朱熹: “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当所为,无慕乎其外之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