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第26届决赛试题(含参考答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11,文件大小:238.06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叶邦角整理 第26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部分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某光滑曲面由曲线y=f(x)绕竖直y轴旋转一周形成,一自然半径为a、质量为m、劲 度系数为k的弹性圆环置于该曲面之上,能水平静止于任意高度,则曲线方程为 参考答案:y=C-2nπ2 -(x-a)2(C为任意常数)。 mg 2如图所示的电阻框架为四维空间中的超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模 型(可视为内外两个立方体框架,对应顶点互相连接起来),若该结构中 每条棱均由电阻R的材料构成,则AB节点间的等效电阻 为 考省案子风 3.某种蜜蜂的眼睛能够看到平均波长为500m的光,它是由5000个小眼构成的复眼,小眼 一个个密集排放在眼睛的整个表面上,小眼构造很精巧,顶部有一个透光的圆形集光装置, 叫角膜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透明晶体,使得外部入射的光线汇聚到圆锥顶点连接的感光细 胞上(入射进入一个小眼的光线不会透过锥壁进入其他小眼),从而造成一个“影像点”(像 素):所有小眼的影像点就拼成了一个完整的像。若将复眼看作球面圆锥,球面半径 r=1.5mm,则蜜蜂小眼角膜镜的最佳直径d约为(请给出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30um 4.开路电压U。与短路电流Isc是半导体pn结光电池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试给出两者之间 的关系表达式:U。= ,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分别 为 参考答案:U。= kT 式中e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k为波尔兹曼常量,T为绝 Is e 对温度,Is为p-n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第1、2题每题填对均得5分,第3题只要答案在27-30m之间即得5分,否则0分。第4 题第一空格占4分,第二空格占1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叶邦角整理 第 26 届全国物理竞赛决赛试题理论部分及标准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1.某光滑曲面由曲线 y f x  ( ) 绕竖直 y 轴旋转一周形成,一自然半径为a 、质量为m 、劲 度系数为k 的弹性圆环置于该曲面之上,能水平静止于任意高度,则曲线方程为 。 参考答案: 2 2 2 y C x a ( ) mg     (C 为任意常数)。 2.如图所示的电阻框架为四维空间中的超立方体在三维空间中的投影模 型(可视为内外两个立方体框架,对应顶点互相连接起来),若该结构中 每 条 棱 均 由 电 阻 R 的 材 料 构 成 , 则 AB 节 点 间 的 等 效 电 阻 为 。 参考答案: 7 12 R 3.某种蜜蜂的眼睛能够看到平均波长为500nm的光,它是由 5000 个小眼构成的复眼,小眼 一个个密集排放在眼睛的整个表面上,小眼构造很精巧,顶部有一个透光的圆形集光装置, 叫角膜镜;下面连着圆锥形的透明晶体,使得外部入射的光线汇聚到圆锥顶点连接的感光细 胞上(入射进入一个小眼的光线不会透过锥壁进入其他小眼),从而造成一个“影像点”(像 素);所有小眼的影像点就拼成了一个完整的像。若将复眼看作球面圆锥,球面半径 r mm 1.5 ,则蜜蜂小眼角膜镜的最佳直径 d 约为(请给出两位有效数字) 。 参考答案:30m 4.开路电压U0 与短路电流 SC I 是半导体 p-n 结光电池的两个重要技术指标,试给出两者之间 的关系表达式:U0 = ,式中各符号代表的物理量分别 为 。 参考答案: 0 ln 1 SC S IkT U e I         ,式中 e 为电子电量的绝对值,k 为波尔兹曼常量,T 为绝 对温度, S I 为 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 20 分。 第 1、2 题每题填对均得 5 分,第 3 题只要答案在 27-30 m 之间即得 5 分,否则 0 分。第 4 题第一空格占 4 分,第二空格占 1 分

二、(15分)天体或微观系统的运动可借助计算机动态模拟软件直观显示。这涉及几何尺寸 的按比例缩放。为使显示的运动对缩放后的系统而言是实际可发生的,运动时间也应缩放。 1.在牛顿力学框架中,设质点在力场F(r)中作轨道运动,且有F(ar)=aF(r),k为常数, ”为位矢。若几何尺寸按比率α缩放显示,确定运行时间的缩放率B。 2.由此证明,行星绕太阳轨道运动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几何尺寸的立方成正比。 参考答案 1设位矢、时间缩放分别为r=r,1=B1,故速度、加速度满足关系 .△r lim- 1 0△d=BN0△1B (1) △y-lim va a=ma立FmF (2) 缩放前后质点均满足牛顿运动方程,即 ma=F(r) (3) ma F(r) (4) 利用(2)式及F(ar)=aF(r),(4)式化简为 ma=ak-B2F(r) (5) 对照(3)式,得 k-1 B=a (6) 2.万有引力场中,有k=2,设想轨道尺寸按 a'=al (7) 缩放,则周期按 r=Br=a'r (8) 缩放,故有 x22 5=下 (9 评分标准:本题共15分 第一小题占10分,正确得出(6)式得得10分,其中正确得出(5)式得5分。 第二小题占5分。正确得出(9)式得5分

二、(15 分)天体或微观系统的运动可借助计算机动态模拟软件直观显示。这涉及几何尺寸 的按比例缩放。为使显示的运动对缩放后的系统而言是实际可发生的,运动时间也应缩放。 1.在牛顿力学框架中,设质点在力场 F r( ) 中作轨道运动,且有 ( ) ( ) k F r F r   ,k 为常数, r 为位矢。若几何尺寸按比率 缩放显示,确定运行时间的缩放率。 2.由此证明,行星绕太阳轨道运动周期的平方与轨道几何尺寸的立方成正比。 参考答案 1.设位矢、时间缩放分别为 / / r r t t     , ,故速度、加速度满足关系 / / / / 0 0 lim lim t t r r v v t t                (1) / / / / 2 2 0 0 lim lim t t v v a v t t                (2) 缩放前后质点均满足牛顿运动方程,即 ma F r  ( ) (3) / / ma F r  ( ) (4) 利用(2)式及 ( ) ( ) k F r F r   ,(4)式化简为 1 2 ( ) k ma F r     (5) 对照(3)式,得 1 2 k     (6) 2.万有引力场中,有k  2,设想轨道尺寸按 /   l (7) 缩放,则周期按 1 / 2       (8) 缩放,故有 / 2 2 / 3 3 l l   (9) 评分标准: 本题共 15 分 第一小题占 10 分,正确得出(6)式得得 10 分,其中正确得出(5)式得 5 分。 第二小题占 5 分。正确得出(9)式得 5 分

三、(20分)在水平面上有两根垂直相交 的内壁光滑的连通细管,管内放置两个 质量均为m、电荷量均为q的同号带点 质点A和B。初始时,质点A至两管交 点O的距离为d,质点B位于交点O 处,速度相互垂直,方向如图所示,大小 均为4。三 k为静电力常量。求 B Uo A md 在以后的运动中,它们之间的最小距离。 参考答案: 两质点的相对位矢为r=产4-T8,记其单位矢量为,='。由于质点约束在管内运动, 所受合力必定沿运动方向,即静电力沿运动方向的分力,两质点运动方程 ma4=- -实官访 (1) 相减可得 ma= (2) 其中a=aB-a4为B相对于A的加速度。(2)式表明,B相对于A的运动即力心固定之库 仑势场中质点的m运动,其电势能为: U=kg' 2 (3) 中心力场中运动质点的角动量、能量守恒。此处角动量与能量均应为B相对A的运动的值, 可由初始条件定出: L-mdix(J-mdmd (4)

三、(20 分)在水平面上有两根垂直相交 的内壁光滑的连通细管,管内放置两个 质量均为 m、电荷量均为 q 的同号带点 质点 A 和 B。初始时,质点 A 至两管交 点 O 的距离为 d,质点 B 位于交点 O 处,速度相互垂直,方向如图所示,大小 均为 2 0 kq u md  ,k 为静电力常量。求 在以后的运动中,它们之间的最小距离。 参考答案: 两质点的相对位矢为r r r  A B   ,记其单位矢量为 r r e r    。由于质点约束在管内运动, 所受合力必定沿运动方向,即静电力沿运动方向的分力,两质点运动方程 2 2 ( ) A r kq ma e i i r        2 2 ( ) B r kq ma e j j r       (1) 相减可得 2 2 r kq ma e r    (2) 其中 B A a a a      为 B 相对于 A 的加速度。(2)式表明,B 相对于 A 的运动即力心固定之库 仑势场中质点的 m 运动,其电势能为: 2 2 kq U r  (3) 中心力场中运动质点的角动量、能量守恒。此处角动量与能量均应为 B 相对 A 的运动的值, 可由初始条件定出: 2 0 0 ( ) kq L mdi u j u i md md          (4) y x A u0 O B u0 d

2m-%j+,+g=2g 、 (5) d d 所求量即近力心点到力心的距离rn,该点速度山n必与矢径me,垂直,故有: kq mru =md (6) md ,2g2 2m2+ 22 (7) d 从而解得 +5d r=- (8) 4 评分标准:本题共20分 正确得出(3)式得10分:(4)、(5)、(6)、(7)与(8)各占2分。 四、(10分)热机和热泵利用物质热力学循环实现相反功能:前者从高温处吸热,将部分热 量转化为功对外输出,其余向低温处放出:后者依靠外界输入功,从低温处吸热,连同外界 做功转化成的热量一起排向高温处,按热力学第二定律,无论热机还是热泵,若工作物质循 环过程中只与温度为T,I的两个热源接触,则吸收的热量Q,巴,满足不等式9+马≤0, T 其中热量可正可负,分别表示从热源吸热与向热源放热。 原供暖设备原本以温度T的锅炉释放的热量向房间直接供暖,使室内温度保持恒温T, 高于户外温度T2。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拟在利用原有能源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机器改进供暖 方案,与直接供暖相比,能耗下降的理论极限可达到多少? 参考答案: 为表述方便,以下热量均用绝对值表示。 可以采用热机热泵联合供暖方案:利用热机从锅炉吸收热量,转化为功:此功驱动热泵, 从户外吸热,向室外放热。 热机的高温热源锅炉,低温热源可选室内或户外环境。以室外为例,设热机从锅炉吸热 Q,向室外放热Q0,则有 g0_go≤0 (1) To To 热泵的高、低温热源分别为室内、户外环境。设热泵从户外吸热Q2,向室外放热Q2,则有 g+9≤0 (2) T 通过热机、热泵联合工作,室内获得的总能量为 91=Q0+92 (3)

2 2 2 0 0 1 ( ) 2 2 kq kq E m u j u i d d        (5) 所求量即近力心点到力心的距离 mr ,该点速度 m u 必与矢径 m r r e  垂直,故有: 2 m m kq mr u md md  (6) 2 2 2 2 1 2 2 m m kq kq mru r d   (7) 从而解得 1 5 4 r d   (8) 评分标准: 本题共 20 分 正确得出(3)式得 10 分;(4)、(5)、(6)、(7)与(8)各占 2 分。 四、(10 分)热机和热泵利用物质热力学循环实现相反功能:前者从高温处吸热,将部分热 量转化为功对外输出,其余向低温处放出;后者依靠外界输入功,从低温处吸热,连同外界 做功转化成的热量一起排向高温处,按热力学第二定律,无论热机还是热泵,若工作物质循 环过程中只与温度为 1 2 T T, 的两个热源接触,则吸收的热量 1 2 Q Q, 满足不等式 1 2 1 2 0 Q Q T T   , 其中热量可正可负,分别表示从热源吸热与向热源放热。 原供暖设备原本以温度 T0的锅炉释放的热量向房间直接供暖,使室内温度保持恒温 T1, 高于户外温度 T2。为提高能源利用率,拟在利用原有能源的基础上采用上述机器改进供暖 方案,与直接供暖相比,能耗下降的理论极限可达到多少? 参考答案: 为表述方便,以下热量均用绝对值表示。 可以采用热机热泵联合供暖方案:利用热机从锅炉吸收热量,转化为功;此功驱动热泵, 从户外吸热,向室外放热。 热机的高温热源锅炉,低温热源可选室内或户外环境。以室外为例,设热机从锅炉吸热 Q0 ,向室外放热Q10 ,则有 0 10 0 0 0 Q Q T T   (1) 热泵的高、低温热源分别为室内、户外环境。设热泵从户外吸热 2 Q ,向室外放热 12 Q , 则有 (2) 通过热机、热泵联合工作,室内获得的总能量为 Q Q Q 1 10 12   (3) 12 2 1 2 0 Q Q T T   

将(1)、(2)两式相加,得 2+9-9≤0 (4) TTT 若热机以户外环境为低温热源,同理可得上式。 由能量守恒定律给出 9.9+Q2 (5) 直接供暖时,给室内供热Q,锅炉所释放的热量为 =0 (6) 联立(4)(5)两式,可得热机热泵供暖锅炉释放的热量为 9≥ -0, (7) T(T。-T2)1 能耗下降率为 2-2s(T-T) (8) T(To-T) 理论极限为上式取等号。 本题共10分,其中(4)式占4分。 五、(15分)磁场会影响电子的运动,从而使存在磁场时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偏离我们 熟悉的欧姆定律,本题研究的问题即为一例。 设xoy平面内有密度(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n的二维电子气。平面内沿x轴方向 存在均匀电场E=Ei(i为轴正方向的单位矢量),垂直于平面的z轴方向存在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B=Bk(k为z轴正方向的单位矢量)。已知平面内的电子运动受到的散射阻 力与速度y成正比,可等效地用一时间参量:描述为-心,m为电子质量,试求在稳态沿 T x和y方向的电流密度(大小为垂直于电流方向单位长度的电流)j,和j,将结果用电子 eB 电荷量绝对值e、n、m、E、T及o表示出,o= m 参考答案: 列出x和y方向的二维电子的牛顿方程如下: ma,=-eE-ey B-my; (1) T may =ev B-- (2) 在稳态,v不随时间变化,电子无加速度,a=a=0。因此由(2)式得

将(1)、(2)两式相加,得 0 2 1 0 2 1 0 Q Q Q T T T    (4) 若热机以户外环境为低温热源,同理可得上式。 由能量守恒定律给出 Q Q Q 1 0 2   (5) 直接供暖时,给室内供热 1 Q , 锅炉所释放的热量为 / Q Q 0 1  (6) 联立(4)(5)两式,可得热机热泵供暖锅炉释放的热量为 0 1 2 0 1 1 0 2 ( ) ( ) T T T Q Q T T T    (7) 能耗下降率为 / 0 0 2 0 1 / 0 1 0 2 ( ) ( ) Q Q T T T Q T T T     (8) 理论极限为上式取等号。 本题共 10 分,其中(4)式占 4 分。 五、(15 分)磁场会影响电子的运动,从而使存在磁场时的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偏离我们 熟悉的欧姆定律,本题研究的问题即为一例。 设 xoy 平面内有密度(单位体积内的电子数)为 n 的二维电子气。平面内沿 x 轴方向 存在均匀电场 E Ei    ( i  为轴正方向的单位矢量),垂直于平面的 z 轴方向存在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为 B Bk   (k  为 z 轴正方向的单位矢量)。已知平面内的电子运动受到的散射阻 力与速度v 成正比,可等效地用一时间参量 描述为 mv   ,m 为电子质量,试求在稳态沿 x 和 y 方向的电流密度(大小为垂直于电流方向单位长度的电流) xj 和 y j ,将结果用电子 电荷量绝对值 e、n、m、E、 及表示出, eB m   。 参考答案: 列出 x 和 y 方向的二维电子的牛顿方程如下: x x y mv ma eE ev B      (1) y y x mv ma ev B    (2) 在稳态,v 不随时间变化,电子无加速度, 0 x y a a   。因此由(2)式得

Vy =OTV (3) 代入(1)式得 erE = (4) m(1+o2x2) 根据定义 j=-nev, (5) jy =-nev (6) ne'rE j.=-m1+02r) ne'or2E m(1+o2x2) 可见在垂直于电场的方向上也产生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15分 其中(1)式与(2)式各占2分,其中a,=a,=0各占2分,(3)式与(4)式各占1分: (5)式(6)式共占3分:(7)式与(8)各占1分。 六、(25分)如图A所示的两块平行薄板,由理想导体构成,板间距为d,y方向无限延伸。 两板间沿垂直于y方向传播的电磁波沿x正方向以行波形式传播,其电场可表述为: 图A 图B 2)sin E=Esin 2rx-o)

y x v v   (3) 代入(1)式得 2 2 (1 ) x e E v m       (4) 根据定义 x x j nev   (5) y y j nev   (6) 2 2 2 (1 ) x ne E j m       2 2 2 2 (1 ) y ne E j m       可见在垂直于电场的方向上也产生电流。 评分标准:本题共 15 分 其中(1)式与(2)式各占 2 分,其中 0 x y a a   各占 2 分,(3)式与(4)式各占 1 分; (5)式(6)式共占 3 分;(7)式与(8)各占 1 分。 六、(25 分)如图 A 所示的两块平行薄板,由理想导体构成,板间距为 d,y 方向无限延伸。 两板间沿垂直于 y 方向传播的电磁波沿 x 正方向以行波形式传播,其电场可表述为: 0 2 2 sin( )sin( ) z x z x E E t        y x z O 图 A x O z 图 B

式中。为圆频率,t为时间,入,入为待定参量,这种结构的组合可以制成实用的微波发射天 线,用来代替传统的巨大抛物面天线,可以大幅度降低天线成本。 1,证明入只能取如下值:元=24 ,m=1,2,3. m 2.当m=1时,求入。 3如将一系列板间距相等而长度不等的理想导体相对于沿y方向无限延伸的线状波源(与纸 面交与O点)平行对称叠排,板的右端对齐,面板的长度有一定的分布(此结构与与纸面相 交的截面图如图B所示),则在这一结构的右端可输出沿x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试给出 满足这一要求的板堆在xoz截面内左侧边缘(如图b所示)所满足的曲线方程。(取=1, 已知波源到板堆左端的水平距离为L). 参考答案: 1.已知两板间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E为 π E=Eo sin( 2ax-ot) -)sin (1) 由于是理想导体板,当z0和d时应有E=0。从而 2%=mx,1=29m=12,3 (2) m 2.对于(1)式描述的电磁波,可以通过 sina sin B=lcos(-B)-cos() 表达为两列平面电磁波的叠加, 一E=E+E2 2πx_2π5-o) (4) 1 E:=E cos( πx+2π2-o1-x) 式中两列电磁波的波长,都可表达为 -(】 (5) 当m=1,元=2d, 1 (6) Vre-(ha 3.因此,x方向的波速y为

式中为圆频率,t 为时间, ,  z x 为待定参量,这种结构的组合可以制成实用的微波发射天 线,用来代替传统的巨大抛物面天线,可以大幅度降低天线成本。 1.证明z 只能取如下值: 2 , 1, 2,3 z d m m    ………….. 2.当 m=1 时,求z 。 3.如将一系列板间距相等而长度不等的理想导体相对于沿 y 方向无限延伸的线状波源(与纸 面交与 O 点)平行对称叠排,板的右端对齐,面板的长度有一定的分布(此结构与与纸面相 交的截面图如图 B 所示),则在这一结构的右端可输出沿 x 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试给出 满足这一要求的板堆在 xoz 截面内左侧边缘(如图 b 所示)所满足的曲线方程。(取 m=1, 已知波源到板堆左端的水平距离为 L). 参考答案: 1.已知两板间的电磁波的电场强度 E 为 0 2 2 sin( )sin( ) z x z x E E t        (1) 由于是理想导体板,当 z=0 和 d 时应有 E=0。从而 2 2 , , 1, 2,3...... z z d d m m m        (2) 2.对于(1)式描述的电磁波,可以通过 1 sin sin [cos( ) cos( )] 2           (3) 表达为两列平面电磁波的叠加, E E E  1 2 1 0 1 2 2 cos( ) 2 x z x z E E t         (4) 2 0 1 2 2 cos( ) 2 x z x z E E t           式中两列电磁波的波长0 都可表达为 2 2 2 2 0 1 1 1 x z 2 c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当 m=1, 2 , z   d 2 1 ( ) 1 2 2 z c d      (6) 3.因此,x 方向的波速 x v 为

(7) πC od 如图所示,设板堆左端任一点P到波源的距离OP=R,OP与水平线的交角为0。要使得输出 为沿水平方向的平面波,应满足, 么=R+L-Rcsg (8) V 由此可得, R=L(1 od cose) (9) R 评分标准:本题共25分 第一小题5分,第二小题10分,第三小题10分: 其中(2)式占5分,(5)式占6分,(6)式占4分:(8)式占6分。 七、(35分)1.在经典的氢原子模型中,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电子的向心力来自于 核电场的作用。可是,经典的电磁理论表明电子做加速运动会发射电磁波,其发射功率可表 示为(拉英尔公式:P=口,其中a为电子的加速度,c为真空光速,6,= 1 6πc380 4πk =8.854×1012Fm,电子电荷量绝对值e=1.602×101℃。若不考虑相对论效应,试估计在经典 模型中氢原子的寿命x。(实验测得氢原子的结合能是Eg=13.6V,电子的静止质量 m=9.109×10-31kg) 2带点粒子加速后发射的电磁波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代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的同步辐射 即是由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电子 存储环是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的核心,存储环中的电子束团通过偏转磁铁等装置产生高性能的 同步辐射光。上海光源是近年来建成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它的部分工作参数如下:环内

2 ( ) 2 1 x x c v c d               (7) 如图所示,设板堆左端任一点 P 到波源的距离 OP=R,OP 与水平线的交角为。要使得输出 为沿水平方向的平面波,应满足, cos x R L R L c c v     (8) 由此可得, 2 2 (1 1 )(1 1 cos ) c c R L d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评分标准:本题共 25 分 第一小题 5 分,第二小题 10 分,第三小题 10 分; 其中(2)式占 5 分,(5)式占 6 分,(6)式占 4 分;(8)式占 6 分。 七、(35 分)1.在经典的氢原子模型中,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电子的向心力来自于 核电场的作用。可是,经典的电磁理论表明电子做加速运动会发射电磁波,其发射功率可表 示为(拉莫尔公式): 2 2 3 6 0 e a P   c  ,其中 a 为电子的加速度,c 为真空光速, 0 1 4 k    =8.85410-12 Fm-1,电子电荷量绝对值 e=1.60210-19C。若不考虑相对论效应,试估计在经典 模型中氢原子的寿命 。(实验测得氢原子的结合能是 13.6 E eV H  ,电子的静止质量 31 0 m kg 9.109 10   ) 2.带点粒子加速后发射的电磁波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当代科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的同步辐射 即是由以接近光速运动的电子在磁场中作曲线运动改变运动方向时所产生的电磁辐射,电子 存储环是同步辐射光源装置的核心,存储环中的电子束团通过偏转磁铁等装置产生高性能的 同步辐射光。上海光源是近年来建成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它的部分工作参数如下:环内 x O z  R P

电子能量E=3.50GV,电子束团流强I=300m4,周长L=432m,单元数(装有偏转磁铁的 弯道数量)N=20,偏转磁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27T。使计算该设备平均每个光口的辐 射总功率P。。 (在电子接近光速时,若动量不变,牛顿第二定律仍然成立,但拉莫尔公式不再适用,相应 的公式变化为P= e'a2 mC,E为电子总能量,m2为电子的静止能 E ×y4,其中y= 6πc360 量。) 3.由于存储环内的电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同步辐射是一个沿电子轨道的切线方向的光锥, 光锥的半顶角为人, 由此可见电子的能量越高,方向性越好。试计算:上述设备在辐射 /Y 方向上某点接受到的单个电子产生的辐射持续时间△T。 (本题结果均请以三位有效数字表示。) 参考解答1: 由方程 F=ma (1) 、p2 a=" (2) F=-1e2 (3) 4n6r2 可推导出电子的总能量为 U= -e2 (4 8TEoo 由条件Eg=-13.6V推导出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和运动速度分别为: 6=5.29×10-11m (5 =2.19×10°m/s (6) 由拉莫尔公式得初始发射功率 e2a" e6 P= (7) 6πc696π'cem 在微小的时间间隔△1中,辐射使电子的总能量U减少 △U=-P△t (8) U=-e2 8πe。r-△rr8ae-24W' (9) 其中△”为电子轨道半径的减少量,由此可导出时间和半径r的变化方程: =12 rctimn=Ax4r产w (10)

电子能量 E GeV  3.50 ,电子束团流强 I mA  300 ,周长 L=432m,单元数(装有偏转磁铁的 弯道数量)N =20,偏转磁铁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B=1.27T。使计算该设备平均每个光口的辐 射总功率 P0 。 (在电子接近光速时,若动量不变,牛顿第二定律仍然成立,但拉莫尔公式不再适用,相应 的公式变化为 2 2 4 3 6 0 e a P c      ,其中 2 0 E m c   ,E 为电子总能量, 2 m c0 为电子的静止能 量。) 3.由于存储环内的电子的速度接近光速,所以同步辐射是一个沿电子轨道的切线方向的光锥, 光锥的半顶角为 1  ,由此可见电子的能量越高,方向性越好。试计算:上述设备在辐射 方向上某点接受到的单个电子产生的辐射持续时间T 。 (本题结果均请以三位有效数字表示。) 参考解答 1: 由方程 F ma  (1) 2 v a r  (2) 2 2 0 1 4 e F  r  (3) 可推导出电子的总能量为 2 8 0 0 e U  r   (4) 由条件 13.6 E eV H   推导出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和运动速度分别为: 11 0r m 5.29 10   (5) 6 0 v m s   2.19 10 / (6) 由拉莫尔公式得初始发射功率 2 2 3 6 0 e a P   c  6 3 3 3 2 4 96 0 0 e   c m r  (7) 在微小的时间间隔t 中,辐射使电子的总能量 U 减少     U P t (8) 2 2 2 0 0 1 1 ( ) 8 8 e e U r   r r r r         (9) 其中r 为电子轨道半径的减少量,由此可导出时间和半径 r 的变化方程: 2 3 2 2 2 0 0 2 4 12 4 , c m r t r A r r e          (10)

其中A= 3ncsom2 构造一个半径为ro的球体,则4πr2△即为距离球心为r的薄球壳的体积,在到0 4 的求和过程中可以算出球的体积为二π。对应本题情况解出电子轨道从减少到0所需 3 的时间为 t=∑a=4r'cgm (11) e 代入数据,得: x=1.56×10-1"s (12) 2: 对于高能电子有 V=C (1) E=mc2 (2) 1v2 a= (3) F=eBc (4) F=ma (5) 以上条件可以得出电子的偏转半径: R= E (6) ecB 储存环中的电子数量: QI△ n== (7 ee 其中△1为电子旋转一圈所花费的时间。由(3)式及辐射条件可得每个电子每圈损失的总能 量为(电子在直道上不辐射能量): e2a2y2πRe2y4 (8) 6πc36c35R 由(7)(8)得到存储环中的电子消耗的总功率为: 、Iey4 Putal nE neu= =4.34×105W (9) △13sR 出光口的功率为: ?a=2.17×10W Po= (10) N 3: 在电子轨道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上的某一点P处观察,观察者只能在一个很短时间间隔内看

其中 3 2 2 0 4 3 c m A e    。 构造一个半径为 r0 的球体,则 2 4 r r  即为距离球心为 r 的薄球壳的体积,在 0r 到 0 的求和过程中可以算出球的体积为 3 0 4 3 r 。对应本题情况解出电子轨道从 0r 减少到 0 所需 的时间为 2 3 2 2 3 0 0 4 4 c m r t e        (11) 代入数据,得: 11  1.56 10 s    (12) 2: 对于高能电子有 v c  (1) 2 E mc  (2) 2 v a r  (3) F eBc  (4) F ma  (5) 以上条件可以得出电子的偏转半径: E R ecB  (6) 储存环中的电子数量: Q I t n e e    (7) 其中t 为电子旋转一圈所花费的时间。由(3)式及辐射条件可得每个电子每圈损失的总能 量为(电子在直道上不辐射能量): 2 2 4 2 4 3 0 0 2 6 3 neu e a R e E c c R          (8) 由(7)(8)得到存储环中的电子消耗的总功率为: 4 5 0 4.34 10 3 neu utal nE Ie P W t R        (9) 出光口的功率为: 4 0 2.17 10 Putal P W N    (10) 3: 在电子轨道上某点的切线方向上的某一点 P 处观察,观察者只能在一个很短时间间隔内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1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