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3,文件大小:86.5KB,团购合买
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场所。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探索、应用,进一步探 索、理解、应用和反思、分析以及应用和反思的研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 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一个教师合理的能力结构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当前衡量教师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教育名言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 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 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德)爱因斯坦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 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 第十一章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场所。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研究一一探索、应用,进一步探 索、理解、应用和反思、分析以及应用和反思的研究。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 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一个教师合理的能力结构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当前衡量教师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新时代的 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明确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对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的 重要意义 第一节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 法技术。它具有解释、预测和控制功能。换句话说,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加以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 途径,去探索教育领域中尚未知晓的东西,从中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所以教育科 学研究就是在充分占有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他人的认识成果,采用一定的手 段去创造发展某种新的教育思想或理论,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依据,以推动 山王民译, John Huckle主编,《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2月版第182页

1 教育名言 教育上的错误比别的错误更不可轻犯。教育上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 决不能借第二次、第三次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身洗刷不掉的。 ——(英)洛克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 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理论,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 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德)爱因斯坦 在科学的道路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 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德)马克思 第十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场所。教育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探索、应用,进一步探 索、理解、应用和反思、分析以及应用和反思的研究。[1]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 发展,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一个教师合理的能力结构中重要的组 成部分,而且已成为当前衡量教师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作为新时代的 教师,必须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并明确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对提高教育质量和自身素质的 重要意义。 第一节 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概念和特点 教育科学研究与其他科学研究一样,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客观事实、科学理论和方 法技术。它具有解释、预测和控制功能。换句话说,教育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加以 解释、预测和控制,以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方法 途径,去探索教育领域中尚未知晓的东西,从中发现新的规律,得出新的结论。所以教育科 学研究就是在充分占有教育科学理论和知识的基础上,借助他人的认识成果,采用一定的手 段去创造发展某种新的教育思想或理论,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新理论、新依据,以推动 [1] 王民译,John Hucble 主编,《 可持续发展教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年 2 月版第 182 页

其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 题,属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其次,它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及实践问题为导向,具有很强 的应用性的特点。它既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也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再 次,教育科学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较长。总之,教育科学研究要 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应用,以不断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研宄的种类,有利于我们对教育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手段的理解, 有利于我们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研究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本书主要根据研究的水 平、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以及研究的方法论来分类。 (一)基于四种研究水平的分类 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 2.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 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 3.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4.理论研宄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二)基于研究的目的分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寻求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 有的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基础研究的指 向具有普遍性,它不一定要有当下的、具体而直接的实际用处,虽然我们并不排除这种可能 性。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 是指向特定问题的。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常常互为补充。基础研究提供解决教育问题的理 论,应用研究提供事实材料去支持和完善理论,或促进新理论的产生。在应用研究过程中, 往往需要基础理论硏究补充现有知识的缺陷。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都是重要的,不应以价值判断的等级来区分它们的高低。很遗憾的是,人们对使用 “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两个术语已经产生了误解。其中之一是,许多人觉得,从方法论 上讲,基础研究很复杂,而应用研究的则较简单;另一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由那些非 专业化的实际工作者做的,而基础研究则是善于抽象思维的不切实际的思想家进行的;还有 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粗糙的、无计划的,但又是有用的;而基础研究则是精细的

2 其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科学研究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它研究的是人类社会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 题,属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其次,它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及实践问题为导向,具有很强 的应用性的特点。它既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参与,也需要教育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再 次,教育科学研究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研究的周期较长。总之,教育科学研究要 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着眼于应用,以不断丰富教育科学理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 了解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种类,有利于我们对教育研究的范围、方法和手段的理解, 有利于我们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教育研究的分类有不同的方法,本书主要根据研究的水 平、研究的目的或目标以及研究的方法论来分类。 (一)基于四种研究水平的分类 1. 直觉观察水平(资料收集水平)。回答的问题是“发生了什么”? 2. 探索原因水平(内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这是什么 原因引起的?属于探究因果关系水平的研究。 3. 迁移推广水平(外在效度)。回答的问题是“在不同的条件下将发生同样的现象吗”? 4. 理论研究水平。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中有哪些潜在的基础理论、原则”。 (二)基于研究的目的分类——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寻求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 有的理论,它回答的是“为什么”的问题,与建立教育科学的一般原理有关。基础研究的指 向具有普遍性,它不一定要有当下的、具体而直接的实际用处,虽然我们并不排除这种可能 性。应用研究具有直接的实际应用价值,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回答“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应用研究的目的是解决当下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 是指向特定问题的。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常常互为补充。基础研究提供解决教育问题的理 论,应用研究提供事实材料去支持和完善理论,或促进新理论的产生。在应用研究过程中, 往往需要基础理论研究补充现有知识的缺陷。因此,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基础研究和 应用研究都是重要的,不应以价值判断的等级来区分它们的高低。很遗憾的是,人们对使用 “基础”和“应用”研究这两个术语已经产生了误解。其中之一是,许多人觉得,从方法论 上讲,基础研究很复杂,而应用研究的则较简单;另一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由那些非 专业化的实际工作者做的,而基础研究则是善于抽象思维的不切实际的思想家进行的;还有 一种误解是,认为应用研究是粗糙的、无计划的,但又是有用的;而基础研究则是精细的

准确的,但却少有甚至没有实用价值。可是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区分这两种研究,并不是 从它们的复杂程度或价值,而是从它们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 (三)基于研究的方法论分类一一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我们可以采用克莱斯万( Krathwohl)的定义方法:定性研究,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 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定量研究,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 定性研究基于描述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 性的结论。定量研究与演绎法更近,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去。从认识论的角 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范式是由假设、概念 和建议组成的一个模型)。定性研究一般从属于自然主义者的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情境 中进行,研究所获得的意义也只适应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这种方法就是整体地解释自然情 境。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与定性研究相比更接近于科学的方法,定量研究者对结果和 产品予以极大的重视,而定性研究者比定量研究者更注重过程的影响。定性研究者强调整体 的作用,认为事实与价值是无法分离的。而定量研究者宁愿更多注意个别的变量和因素,而 不是关心整体的作用。定量研究者的最大特色是将事实和价值分离。尽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 究具有不同的基础假设,并且具有着不同的程序,但是对于研究教育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 如果按具体的研究方法分类,一般也分为观察研究、调査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历史研究和行动研究等,这一点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详细介绍。 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当人类的教育经验有一定积累之后就开始了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教育发展的历 史说明,教育科学的所有进展都与研究方法的进展有关。通过探讨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讨 论教育本身的原理、原则、方法体系及其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如果 说没有教育研究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那么现代教育发展更需要教育研究。我们必须立足于 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来讨论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意义 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 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硏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 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试 山转引自袁振国主译,威廉·维尔斯曼(美)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版, 第14页

3 准确的,但却少有甚至没有实用价值。可是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区分这两种研究,并不是 从它们的复杂程度或价值,而是从它们的目标或目的来区分的。 (三)基于研究的方法论分类——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 我们可以采用克莱斯万(Krathwohl )的定义方法:定性研究,研究是用文字来描述现 象,而不是用数字和量;定量研究,研究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的,而不是用语言文字。[1] 定性研究基于描述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 性的结论。定量研究与演绎法更近,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去。从认识论的角 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它们基于不同的范式(范式是由假设、概念 和建议组成的一个模型)。定性研究一般从属于自然主义者的范式,即研究应在自然的情境 中进行,研究所获得的意义也只适应于特定的情境和条件。这种方法就是整体地解释自然情 境。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与定性研究相比更接近于科学的方法,定量研究者对结果和 产品予以极大的重视,而定性研究者比定量研究者更注重过程的影响。定性研究者强调整体 的作用,认为事实与价值是无法分离的。而定量研究者宁愿更多注意个别的变量和因素,而 不是关心整体的作用。定量研究者的最大特色是将事实和价值分离。尽管定性研究和定量研 究具有不同的基础假设,并且具有着不同的程序,但是对于研究教育问题,二者是相辅相成 的。 如果按具体的研究方法分类,一般也分为观察研究、调查研究、个案研究、实验研究、 准实验研究、历史研究和行动研究等,这一点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详细介绍。 三、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当人类的教育经验有一定积累之后就开始了对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研究。教育发展的历 史说明,教育科学的所有进展都与研究方法的进展有关。通过探讨人类自身发展的规律,讨 论教育本身的原理、原则、方法体系及其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促进教育的不断发展。如果 说没有教育研究就不会有今天的教育,那么现代教育发展更需要教育研究。我们必须立足于 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发展的高度来讨论教育研究及其方法的意义 。 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十分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指 出:“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中 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 管理信息工作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鼓励和支持学校、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积极进行改革试 [1]转引自袁振国主译,威廉•维尔斯曼(美)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 7 月版, 第 14 页

验。”这是从立法的角度来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转变 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如何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等, 都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来解决。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可以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教 育改革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起着清道和铺路作用。如我国通过近年来的教育硏究,逐 渐确立了以下观念:一是增强了教育兴国的意识,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确立新的人才观,根据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层次、 数量、质量提出的要求,树立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观:三是全面发展教育观, 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 供决策依据。教育科学研究还可以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自身的基础和水平。近年来,教 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理论开拓与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教育理论和实 践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教育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开拓了若干新的学科,构 建了新的研究体系。既有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渗透进行综合研究产生的教育控 制论、教育信息论、教育认识论、教育活动论,也有与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产生的教育 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生物学、教育病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美学、教育 技术学、教育未来学等学科。事实证明,如果新的学科是建立在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那么这一学科方向就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和自己的特色,就有很强的生命力 当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育,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教育 科研可以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教师参与 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究,积极投身教改实验,利用优秀科研成果去优化教学工作,不仅能增强 自身的科研意识,拓宽思维,增加视阈,而且可提高分析和解决教育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显然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科 硏,走科硏兴校、科硏兴教之路,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学校办出水平,办出 特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通过系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指导,可以避免盲目探索,少走弯 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尽快成长。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威廉·贝弗里奇指出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暂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 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 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训 练的时间,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 山wI·B·贝弗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出版社,1979年版,序言

4 验。”这是从立法的角度来重视教育科学研究。在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中,如何转变 教育思想、改革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如何解决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新课题等, 都需要通过教育科研来解决。通过教育科学研究,可以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的转变为教 育改革和教育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起着清道和铺路作用。如我国通过近年来的教育研究,逐 渐确立了以下观念:一是增强了教育兴国的意识,明确了教育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中的重要地位;二是确立新的人才观,根据现代社会、现代科技发展对人才的规格、层次、 数量、质量提出的要求,树立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观;三是全面发展教育观, 使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探索教育体制、教育内容、 教育方法、教育手段的改革,并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提 供决策依据。教育科学研究还可以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自身的基础和水平。近年来,教 育科学研究在教育理论开拓与教育学科建设方面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教育理论和实 践的深入研究,促进了教育科学领域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同时开拓了若干新的学科,构 建了新的研究体系。既有与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交叉渗透进行综合研究产生的教育控 制论、教育信息论、教育认识论、教育活动论,也有与相关学科进行跨学科研究产生的教育 社会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生态学、教育生物学、教育病理学、教育法学、教育美学、教育 技术学、教育未来学等学科。事实证明,如果新的学科是建立在长期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 那么这一学科方向就有比较坚实的基础和自己的特色,就有很强的生命力。 当前,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育,向教育科研要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学校通过教育 科研可以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培养教师的主人翁精神。教师参与 教育教学问题的探究,积极投身教改实验,利用优秀科研成果去优化教学工作,不仅能增强 自身的科研意识,拓宽思维,增加视阈,而且可提高分析和解决教育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这显然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只有通过开展教育科 研,走科研兴校、科研兴教之路,才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能使学校办出水平,办出 特色。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通过系统的教育研究方法论指导,可以避免盲目探索,少走弯 路,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尽快成长。英国剑桥大学动物病理学教授威廉•贝弗里奇指出: “对于一个科学家来说,姑且暂定他迟早会懂得怎样最好地进行研究工作,但如果完全靠自 己摸索,到他学会这种方法时,他最富有创造力的年华或许已经逝去。因此,如果在实践中 有可能通过研究方法的指导来缩短科学工作者不出成果的学习阶段,那么,不仅可以节省训 练的时间,而且科学家做出的成果也会比一个用较慢方法培养出的科学家所能做的多”。[1] [1] W•I•B•贝弗奇:《科学研究的艺术》, 译, 出版社,1979 年版,序言

总之,开展教育科研不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还有利 于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新的教改浪潮已经表明:科研可以促教、科研可以兴校,加强教育 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学硏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教育科硏课题的选定、文献检索、教育科研计划的制定、 教育科研计划的实施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及总结、评价等。其中,课题的选定是教育科研 的起始环节,制定科研计划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育科研的实施是研究的主体 而成果的表达、评价和推广,则是体现该研究的价值。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 、研究课题的选定 问题之源乃方法之镜,科学研究首先要弄清要研究的问题,这可能是硏究过程中困难的 步骤之一,即选题。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正确的选题,是指应当选 择有意义的、并且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因而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教育 科学研究也是如此,选题是否正确,意义十分重大。 个好的教育科研选题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问题必须有价值。教育中不是所有的 问题都值得研究的。有些问题就其性质而论是哲学上的,可以讨论但不可能研究。例如有这 样一个问题:“高中历史是开一门课还是开两门课?”如果要求的是两门课,那么学生将学 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但开两门可是否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依不同价值判断而定。如果没有 定的条件为前提,这个问题就不值得研究。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 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 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是否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二是所选的课题是否是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即是否是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 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 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第二,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要从教 育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充分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搜集相关 文献资料,进行合理的论证,对问题的陈述、方法的运用、研究过程的组织及成果的表达, 都应具有科学性。第三,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 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査阅文献资料和调 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国际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

5 总之,开展教育科研不仅有利于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全方位推进,还有利 于教师自身价值的实现。新的教改浪潮已经表明:科研可以促教、科研可以兴校,加强教育 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教育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教育科研课题的选定、文献检索、教育科研计划的制定、 教育科研计划的实施和教育科研成果的表达及总结、评价等。其中,课题的选定是教育科研 的起始环节,制定科研计划是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教育科研的实施是研究的主体, 而成果的表达、评价和推广,则是体现该研究的价值。这几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 一、研究课题的选定 问题之源乃方法之镜,科学研究首先要弄清要研究的问题,这可能是研究过程中困难的 步骤之一,即选题。选题指经过选择来确定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正确的选题,是指应当选 择有意义的、并且问题提法原则上是正确的,因而有可能得到解决的问题来进行研究。教育 科学研究也是如此,选题是否正确,意义十分重大。 一个好的教育科研选题应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问题必须有价值。教育中不是所有的 问题都值得研究的。有些问题就其性质而论是哲学上的,可以讨论但不可能研究。例如有这 样一个问题:“高中历史是开一门课还是开两门课?”如果要求的是两门课,那么学生将学 到更多的历史知识,但开两门可是否有必要,对这个问题依不同价值判断而定。如果没有一 定的条件为前提,这个问题就不值得研究。如何衡量选定课题有无意义及意义的大小,主要 看两个基本方面。一是所选择的研究课题是否符合社会发展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否有 利于提高教育质量,是否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这强调的是课题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 值。二是所选的课题是否是教育科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即是否是检验、修正、创新和发展教 育理论,建立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的需要。这方面课题一般较专深,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在理论上要有所突破和建树,或有重要的补充和完善。教育研究的实际课题,有的强调应用 价值,有的强调学术价值,有的二者兼而有之。第二,选定的课题必须具有科学性。要从教 育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充分把握所研究问题的历史现状,搜集相关 文献资料,进行合理的论证,对问题的陈述、方法的运用、研究过程的组织及成果的表达, 都应具有科学性。第三,问题要新颖,有独创性。选定的问题应是前人未曾解决或尚未完全 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应有所创新,有新意和时代感。要通过广泛深入地查阅文献资料和调 查,搞清所要研究课题在当前国内国际已达到的水平和已取得的成果,要了解是否有人已经

或者正在或者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对已有工作 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 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 意义。第四,问题要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 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要有科学上的可能性。其次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 力、经验、专长、研究基础和硏究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 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课题。再次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 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第五,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 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问题的明确性与问题的陈述有关。 个问题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陈述问题可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大多数研究工作者,偏向采用问题的形式,其实两种形式都是可行 的。一般来说,采用问题的形式陈述对焦点问题的研究较好。问题陈述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必 须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焦点和方向。研究问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并能明确研究活动的关键 因素 二、相关文献的检索 文献检索是科学硏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彻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文献检索提供 了选题的依据,当课题确定之后必须围绕选题广泛地査阅文献资料。这是继承前人研究成果 基础上创新的起点,关系到研究的速度、质量以及能否出成果。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 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通过文献检索,研究者可以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文献检索还可以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和研究 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根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 究基金会调查统计,一个科研人员用在一个科研项目中研究图书情报资料的时间,占全部科 研时间的1/3至12,可见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教育文献根据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种等级: 级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 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 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散,不够系统。二级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 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它具有报告性、 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级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部分。三级文献是在利用二级文 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的一级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

6 或者正在或者将要研究类似的问题。如果要选择同一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就要对已有工作 进行认真审视,从理论本身的完备性,从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高度进行评判性分析,在此基础 上,重新确定自己研究的着眼点。只有在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的突破和创新,才具有研究的 意义。第四,问题要有可行性。所谓可行性,指的是问题是能被研究的,存在现实可能性。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条件:首先是客观条件,除必要的资料、设备、时间、经费、技术、人力、 理论准备等条件外,还要有科学上的可能性。其次是主观条件,指研究者本人原有知识、能 力、经验、专长、研究基础和研究兴趣。也就是说,要权衡自己的条件寻找结合点,选择能 发挥自己优势特长的课题。再次是时机问题,选题必须抓住关键性时期,什么时候提出该研 究课题要看有关理论、研究工具及条件的发展成熟程度。第五,问题必须具体明确,选定的 问题一定要具体化,界限要清,范围宜小,不能太笼统。问题的明确性与问题的陈述有关。 一个问题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这个问题有了恰当的陈述。陈述问题可采用叙述或描述的形式, 也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大多数研究工作者,偏向采用问题的形式,其实两种形式都是可行 的。一般来说,采用问题的形式陈述对焦点问题的研究较好。问题陈述最重要的特点是它必 须为研究提供足够的焦点和方向。研究问题的陈述应该简洁明了,并能明确研究活动的关键 因素。 二、相关文献的检索 文献检索是科学研究工作中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贯彻教育研究的全过程,文献检索提供 了选题的依据,当课题确定之后必须围绕选题广泛地查阅文献资料。这是继承前人研究成果 基础上创新的起点,关系到研究的速度、质量以及能否出成果。教育科学文献是记载有关教 育科学的情报信息和知识的载体。通过文献检索,研究者可以全面正确地掌握所要研究问题 的情况,选定研究课题和确定研究方向。文献检索还可以为教育研究提供科学的论证和研究 方法,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根据美国科学基金委员会、美国凯斯工学院研 究基金会调查统计,一个科研人员用在一个科研项目中研究图书情报资料的时间,占全部科 研时间的 1/3 至 1/2,可见文献检索的重要性。教育文献根据加工程度不同可分为三种等级: 一级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档案材料等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而创作的原始 文献,是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 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贮存分散,不够系统。二级文献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 系统、条理化的检索性文献,一般包括题录、书目、索引、提要和文摘等。它具有报告性、 汇编性和简明性,是对一级文献的认识,是检索工具的主要部分。三级文献是在利用二级文 献基础上对某一范围的一级文献进行广泛的深入的分析研究之后综合浓缩而成的参考性文

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度高 浓缩、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 由于创造、记录与传播方式不同,教育文献的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书籍、 报刊、教育档案和非文字资料等几种形式。书籍主要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 料性工具书(如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及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 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报刊包括报纸和期刊,都属于连续出版物。报纸是以刊登 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如《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是定期和不定期 的连续出版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可分为学术理论期刊、情报期刊、技术事 业性期刊和普及期刊。教育范围内的期刊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杂志,一类是汇报、集刊、丛 刊、汇刊及高校的学报,还有一类是文摘和复印资料。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 教育统计、教育调査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 等。非文字资料包括校舍、遗迹、绘画、出土文物、歌谣 教育资料分布是极其广泛的,搜集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要会找资料 会贮存资料、会用资料。检阅时应主要搜集一级文献,特别是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一在本学 科领域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信息量大、使用率高,被公认为必备或常用的书籍 文献检索不仅是一个资料査找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研究的过程。检索文献一般由以 下三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分析和准备阶段。包括分析硏究课题,明确自己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确定 课题检索标志,以确定所需文献的作者,文献类号,表达主题内容的词语和所属类目,进而 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 第二步,搜索阶段。搜索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 资料分别按照适当的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材料。 第三步,加工阶段。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作一 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剔除假材料,去掉相互重复、较 陈旧过时的资料;从研究任务的观点评价资料的适用性,保留那些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 地阐明所要硏究问题的一切有关资料,以及含有新观点、新材料的资料,对孤证资料要特别 慎重 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顺査法、逆査法、引文査找法和综合査找法等。顺查法是按时间 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

7 献,包括动态综述、专题述评、进展报告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这类综述性文献全面、度高 浓缩、覆盖面宽、信息量大、内容新颖,即具有综合性、浓缩性和参考性特点。 由于创造、记录与传播方式不同,教育文献的分布极为广泛且形式多样。常见的有书籍、 报刊、教育档案和非文字资料等几种形式。书籍主要包括名著要籍、教育专著、教科书、资 料性工具书(如教育辞书和百科全书)及科普通俗读物。它是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 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报刊包括报纸和期刊,都属于连续出版物。报纸是以刊登 新闻和评论为主的定期连续出版物,如《教师报》、《中国教育报》等;期刊是定期和不定期 的连续出版物,有周刊、月刊、双月刊、季刊等。可分为学术理论期刊、情报期刊、技术事 业性期刊和普及期刊。教育范围内的期刊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杂志,一类是汇报、集刊、丛 刊、汇刊及高校的学报,还有一类是文摘和复印资料。档案资料是人类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中直接形成的,并且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文献资料。教育档案包括教育年鉴、教育法令集、 教育统计、教育调查报告、学术会议文件、资料汇编、名录、表谱以及地方志、墓志、碑刻 等。非文字资料包括校舍、遗迹、绘画、出土文物、歌谣等。 教育资料分布是极其广泛的,搜集的渠道也是多种多样的。教育研究工作者要会找资料、 会贮存资料、会用资料。检阅时应主要搜集一级文献,特别是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本学 科领域中有一定的权威性、信息量大、使用率高,被公认为必备或常用的书籍。 文献检索不仅是一个资料查找的过程,也是一个分析、研究的过程。检索文献一般由以 下三个步骤组成: 第一步,分析和准备阶段。包括分析研究课题,明确自己检索的课题要求与范围,确定 课题检索标志,以确定所需文献的作者,文献类号,表达主题内容的词语和所属类目,进而 选定检索工具,确定检索途径。 第二步,搜索阶段。搜索与所研究问题有关的文献,然后从中选择重要的和确实可用的 资料分别按照适当的顺序阅读,并以文章摘录、资料卡片、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搜集材料。 第三步,加工阶段。要从搜集到的大量文献中摄取有用的情报资料,就必须对文献作一 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过程。主要包括:剔除假材料,去掉相互重复、较 陈旧过时的资料;从研究任务的观点评价资料的适用性,保留那些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 地阐明所要研究问题的一切有关资料,以及含有新观点、新材料的资料,对孤证资料要特别 慎重。 文献检索的方法主要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等。顺查法是按时间 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

到新的顺序査找。逆査法与顺查法相反,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引文查找法又 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 文献。综合査找法就是将各种方法结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文献检索时要遵循以下基 本要求:①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②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③勤于积累,善于思考。 三、教育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 教育科研计划是对课题的下一步具体研究作出全面筹划、决策部署,提出课题研究所要 达到的预期目标及行动纲领,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设想。它具有决策性、预见性、概括性, 决定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走向。它一般是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研究计划书。 教育科硏计划不仅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 保证。在选定了研究课题后,制定明确具体的研究计划,可使研究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教育科研工作正式实施之前,需要认真地制定研究计划。 项完整的教育科研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1)课题的名称;(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 义:(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4)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预计突破的难点、重点:(5)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6)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⑦)课题硏究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⑧8)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等):(9)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适用范围 (10)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及所需仪器设备等。 四、教育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在制定有效的科研计划之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施教育科研计划。教育科研的实施 就是要求硏究者严格按照研究计划中所规定的内容,采用积极有效的研究措施,观察、记录、 测定研究对象的变化,以获得所希望结果的实践活动。它是教育科研过程中的主体阶段,直 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获取研究成果的可能性 (一)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结果、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叫 假设是一种推测或对问题答案及情况状态的一种猜测。一般地说,假设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 它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起纲领性作用,能帮助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伯格(Borg)和高尔 (Gal)认为假设应具备以下四条标准:第一,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第二,研究者应有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这一理由是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的 第三,假设应是可检验的。第四,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我国学者提出,假设作为对 山IP转引自袁振国主译,威廉·维尔斯曼(美)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7月 版,第49页,第48-49页

8 到新的顺序查找。逆查法与顺查法相反,是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引文查找法又 称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 文献。综合查找法就是将各种方法结合加以使用以达到检索目的。文献检索时要遵循以下基 本要求:①检阅要全面,即全面性。②检阅要认真细致,即准确性。③勤于积累,善于思考。 三、教育科学研究计划的制定 教育科研计划是对课题的下一步具体研究作出全面筹划、决策部署,提出课题研究所要 达到的预期目标及行动纲领,是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设想。它具有决策性、预见性、概括性, 决定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走向。它一般是通过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研究计划书。 教育科研计划不仅是保证课题研究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也是确保课题研究质量的重要 保证。在选定了研究课题后,制定明确具体的研究计划,可使研究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在教育科研工作正式实施之前,需要认真地制定研究计划。 一项完整的教育科研计划应包含以下内容:(1)课题的名称;(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 义;(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4)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预计突破的难点、重点;(5) 课题研究的对象和范围;(6)课题研究的思路和方法;(7)课题研究的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 (8)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人员结构,资料准备等);(9)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及适用范围; (10)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及所需仪器设备等。 四、教育科学研究计划的实施 在制定有效的科研计划之后,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实施教育科研计划。教育科研的实施 就是要求研究者严格按照研究计划中所规定的内容,采用积极有效的研究措施,观察、记录、 测定研究对象的变化,以获得所希望结果的实践活动。它是教育科研过程中的主体阶段,直 接影响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获取研究成果的可能性。 (一)提出研究假设 假设是对问题的结果、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或某些现象的性质的推测或提议。[1] 假设是一种推测或对问题答案及情况状态的一种猜测。一般地说,假设具有理论的某些特征, 它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起纲领性作用,能帮助教育研究的深入开展。伯格(Borg )和高尔 (Gall )认为假设应具备以下四条标准:第一,说明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间的期望关系。 第二,研究者应有假设是否值得检验的明确的理由,这一理由是有理论的或事实的依据的。 第三,假设应是可检验的。第四,假设应尽可能简洁明了。[2] 我国学者提出,假设作为对 [1] [2]转引自 袁振国主译,威廉•维尔斯曼(美)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 7 月 版,第 49 页,第 48-49 页

所研究问题的一种试探性回答,应满足三个条件:(1)能够合理地解释原有理论所能解释的 那些事实和现象;(2)能解释新发现的、但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的那些事实和现象:(3)能明 确预言尚未发现的事实,为进一步检验假设提供可能性。一般说来,一个好的假设应具备科 学性、推测性、表述明确性和可检验性的特点。要形成科学的理论硏究假设,首先要在搜集 定数量的事实、资料基础上,了解研究动态,明晰存在的弊端,提炼出科学的问题:其次, 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的假设。为了回答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并且灵 活地展开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而这种观点 常常表述为新的科学概念,并以此构成假设的核心;最后,要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陈述, 使假设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具有严谨的系统和稳定的结构。 (二)选择研究对象 任何一种研究都要有具体的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 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教育研究结果的可 靠性。在教育研究中,首先要确立研究的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 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它是一定时空范 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这不仅界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推广目标 其次,在研究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研究。为了保证取样的水平,取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 明确规定总体的基础上,取样要有代表性,为了保证取样的代表性,研究者要分析影响误差 大小的因素,通过计算把取样的标准误差值测定出来,并努力使误差控制在最低程度。同时, 样本要有合理的容量,根据样本总体的大小来确定抽样的多少。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 代表性呈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可能更有一般性。在取样时还要尽可能 地做到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取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总体 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研究去推断总体情况,从而取得最终研究结果。善于科学取样,也是科 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三)分析研究变量 所谓的变量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成分间在性质、数量上可变化、可操纵或测量的条 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如对学生而言,其学业、智力、兴趣、成绩、性格、动机等均可作 为硏究的变量。一个具体的教育研究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关系,据此我们通常把变 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三种 1.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 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可作为教育科研的自变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

9 所研究问题的一种试探性回答,应满足三个条件:(1)能够合理地解释原有理论所能解释的 那些事实和现象;(2)能解释新发现的、但原有理论不能解释的那些事实和现象;(3)能明 确预言尚未发现的事实,为进一步检验假设提供可能性。一般说来,一个好的假设应具备科 学性、推测性、表述明确性和可检验性的特点。要形成科学的理论研究假设,首先要在搜集 一定数量的事实、资料基础上,了解研究动态,明晰存在的弊端,提炼出科学的问题;其次, 寻求理论支持,形成初步的假设。为了回答问题,要充分运用各种有关的科学知识,并且灵 活地展开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各种思维活动,形成解答问题的基本观点,而这种观点 常常表述为新的科学概念,并以此构成假设的核心;最后,要推演出各相关现象的理论陈述, 使假设发展成比较系统的形态,具有严谨的系统和稳定的结构。 (二)选择研究对象 任何一种研究都要有具体的研究对象。为了揭示教育现象与过程的发展规律,选取的研 究对象必须是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这样才能保证研究的有效性,才能保证教育研究结果的可 靠性。在教育研究中,首先要确立研究的总体,即研究对象的全体。凡是在某一相同性质上 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体,当它成为统计研究对象时,就叫做总体。它是一定时空范 围内研究对象的全部总和。这不仅界定了研究对象的范围,也决定了研究成果的推广目标。 其次,在研究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研究。为了保证取样的水平,取样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 明确规定总体的基础上,取样要有代表性,为了保证取样的代表性,研究者要分析影响误差 大小的因素,通过计算把取样的标准误差值测定出来,并努力使误差控制在最低程度。同时, 样本要有合理的容量,根据样本总体的大小来确定抽样的多少。一般来说,样本容量与样本 代表性呈正相关,大的样本更具有代表性,研究结果可能更有一般性。在取样时还要尽可能 地做到随机性,要尽可能使每个被抽取的个体具有均等的机会。取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总体 中具有代表性的个体研究去推断总体情况,从而取得最终研究结果。善于科学取样,也是科 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三)分析研究变量 所谓的变量是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成分间在性质、数量上可变化、可操纵或测量的条 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如对学生而言,其学业、智力、兴趣、成绩、性格、动机等均可作 为研究的变量。一个具体的教育研究课题,往往涉及多个变量及其关系,据此我们通常把变 量分为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三种。 1.自变量,也称刺激变量,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 起因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可作为教育科研的自变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如

教学条件、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奖惩方式、学习次数、时间、性别、非智力因素水平、教 学方法等均可作为自变量 2.因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 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察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测性。如反应的速度、强度、难 度、正确率等 3.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它在研究结果中 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必须在研究过程中严格加以控制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变量描述术语。自变量影响因变量,在某种意 义上,因变量取决于自变量。在研究计划过程中,需要认真选择研究变量,明确可操纵的自 变量,确定因变量,识别无关变量,从而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四)选取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不仅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完成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要使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相对正确和合理,就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首先, 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要求选择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指 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结合所要研究的课题性质、类型、任务和目标,科学分 析、选取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观察研究法、调査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准实验硏究法、比较硏究法、历史硏究法和行动硏究法等。在教育硏究的多种 类型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研究方法,才能达到研究 目的。其次,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教育研究的每一类方法,具有各自的 特点及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能相互代替。在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要注意它 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互相结合,配合使用 (五)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有关研究对象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材料,这就要求研究 者做好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是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中 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研究者高度重视。因为研究的结论是从采用各种方法所获得的数据、 事实等材料中分析抽象得岀的。这就是讲,资料的获取是否翔实、内容是否可靠、数据是否 准确、分析整理手段是否科学,都是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必要前提条件。为此,要做好两方 面工作,一是要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要做好材料的分析工作。 材料的搜集整理,目的在于形成确凿的科学事实。科学事实的形成是进一步开展理论分 析不可缺少的基础。而在研究中最初得来的数据等材料可能是杂乱无章的、分散的、不具体

10 教学条件、学习内容、活动方式、奖惩方式、学习次数、时间、性别、非智力因素水平、教 学方法等均可作为自变量。 2.因变量,也称反应变量,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 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察的指标,具有一定的可测性。如反应的速度、强度、难 度、正确率等。 3.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与特定研究目标无关的非研究变量。它在研究结果中 会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必须在研究过程中严格加以控制。 自变量和因变量是教育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变量描述术语。自变量影响因变量,在某种意 义上,因变量取决于自变量。在研究计划过程中,需要认真选择研究变量,明确可操纵的自 变量,确定因变量,识别无关变量,从而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才能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 (四)选取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选择,不仅是教育科研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完成研究任务、达成研究目标 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要使所选择的研究方法相对正确和合理,就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首先, 根据研究课题的目的要求选择方法。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作指 导,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结合所要研究的课题性质、类型、任务和目标,科学分 析、选取课题研究的具体方法。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观察研究法、调查研究法、个案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准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在教育研究的多种 类型中,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选择研究方法,才能达到研究 目的。其次,注意各种研究方法的独立性及相互联系。教育研究的每一类方法,具有各自的 特点及不同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不能相互代替。在注意每种方法的独立性的同时,要注意它 们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难度较大的研究课题中,往往需要几种方法的互相结合,配合使用。 (五)研究材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在教育研究过程中,必然涉及到有关研究对象的大量事实和数据等材料,这就要求研究 者做好材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工作。教育科研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是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中 的一个重要环节,需要研究者高度重视。因为研究的结论是从采用各种方法所获得的数据、 事实等材料中分析抽象得出的。这就是讲,资料的获取是否翔实、内容是否可靠、数据是否 准确、分析整理手段是否科学,都是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的必要前提条件。为此,要做好两方 面工作,一是要做好材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二是要做好材料的分析工作。 材料的搜集整理,目的在于形成确凿的科学事实。科学事实的形成是进一步开展理论分 析不可缺少的基础。而在研究中最初得来的数据等材料可能是杂乱无章的、分散的、不具体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