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七章 教育内容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36,文件大小:263KB,团购合买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是这四个方面内容的总和。四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教育内容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理论和结构不同,教育内容的体现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也必须把课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教育名言 一个知识不完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 意大利但丁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用音乐陶冶人的灵魂,用体育锻炼人的体魄。 —(古希腊)柏拉图 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适当、最有效、最有趣的方法。 马约翰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 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 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第七章教育内容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是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总和。四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教育内 容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理论和结构不同,教育内容的体现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也必须把课 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德育 、德育的意义 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 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 政治教育指的是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 态度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我国德育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都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在我国还

1 教育名言 一个知识不完全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完全的人很难用知识去弥补。 ——(意大利)但丁 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庄则民齐而不乱。 ——荀子 用音乐陶冶人的灵魂,用体育锻炼人的体魄。 ——(古希腊)柏拉图 体育是产生优秀公民最适当、最有效、最有趣的方法。 ——马约翰 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规定了给予学生的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的最重要的一样 东西,这就是幸福。我们的教育信念应该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 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第七章 教育内容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四个方面。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应是 这四个方面内容的总和。四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教育内 容的载体是课程,课程理论和结构不同,教育内容的体现也不一样。因此,我们也必须把课 程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节 德 育 一、德育的意义 德育,又称思想品德教育,它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 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活动, 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等。 政治教育指的是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 态度的教育,以引导学生形成爱憎分明的政治态度和立场。我国德育中的“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教育、社会主义制度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等,都属于政治教育的范畴。在我国还

应加强法制教育,以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对世界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知范畴。其最终目标是使教育 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观点的教育 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总之,把德育看作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外延宽广,内涵齐全,界 限明确,可以减少歧义。在上述三者当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我们中小学德育,更要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切实纠正学校德育一直 忽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偏向。但它们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应 使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质中的整体功能。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1、加强德育对促进我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 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经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 治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提高科技水平。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 化、艺术等事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全国人民,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二是用社会主 义的原则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全国人民。两者既为条件,又互相促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民主化。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和政 治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三个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必然落在他们的肩上,他 们的政治观点、法律意识和思想品德的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加强德育,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理 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成败,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它。 2、加强德育对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2 应加强法制教育,以适应依法治国的需要。 思想教育主要指对事物对世界的思想观点的教育,属于认知范畴。其最终目标是使教育 者形成一定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基本观点,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道德品质教育主要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社会,个体与自然的行为观点的教育。 在我国就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履行道德义务,以形成高尚的品德。 总之,把德育看作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外延宽广,内涵齐全,界 限明确,可以减少歧义。在上述三者当中,道德品质是基础。尤其是我们中小学德育,更要 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质,因此,我们一定要下大功夫切实纠正学校德育一直 忽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偏向。但它们三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能有所偏废。我们应 使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发挥它们在培养学生品质中的整体功能。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以及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强德育对促进我国三个文明建设的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在新时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我国逐步建设 成为具有现代化工业、现代经农业、现代化国防和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强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和政 治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生产力,尤其是提高科技水平。社会主义精神 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 化、艺术等事业,用现代科学知识武装全国人民,提高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二是用社会主 义的原则统一全国人民的思想,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教育全国人民。两者既为条件,又互相促 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政治民主化。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而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和政 治文明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政治文明建设又是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三个文明建设的历史使命必然落在他们的肩上,他 们的政治观点、法律意识和思想品德的面貌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的三个文明建设,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加强德育,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有道德、有理 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成败,是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大事,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它。 2、加强德育对个人全面发展的意义

(1)成人的需要。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年轻一代传递 一定的社会意识,使之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品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 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青少 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 进取精神,易于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 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 基础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他们阅历浅、缺乏知识经验、思想认识不成熟、识别和抵抗能 力差,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 可以提高他们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 人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2)成才的需要。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由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构成。一个人的知 识技能和能力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本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表明他具有什么样的人生理 想,即决定他将用知识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还是仅仅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个人把他的 知识技能用来为谁服务,不决定于知识技能本身,而决定于他的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品德 提高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明确了,他就有了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做好工 作的动力,而且,它还直接影响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任务反映了一定社会对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要求,明确德育任务,对于提高德 育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学校德育的任务服从于一定社会的使命,是根据一定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来确定的。现阶段,我国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地说,我国现阶段 学校德育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政治方向是一个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核心。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就是教 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每一个社会 人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品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 的倾向和特征。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是使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

3 (1)成人的需要。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向年轻一代传递 一定的社会意识,使之转化为他们的思想品德。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是先天就有的,也 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在社会生活条件的影响下,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下,在青少 年的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青少年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有着奋发向上的积极 进取精神,易于接受各方面教育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 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时期,也是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奠定 基础的重要时期。但是,由于他们阅历浅、缺乏知识经验、思想认识不成熟、识别和抵抗能 力差,容易迷失方向,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这个时期加强对他们的正面引导, 可以提高他们抵制错误思想影响的能力。这对于青少年的社会化,使之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 人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 (2)成才的需要。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是由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构成。一个人的知 识技能和能力表明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本领,一个人的思想品德表明他具有什么样的人生理 想,即决定他将用知识技能为社会大众服务,还是仅仅用来满足自己的私欲。一个人把他的 知识技能用来为谁服务,不决定于知识技能本身,而决定于他的思想品德。学生的思想品德 提高了,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的明确了,他就有了刻苦学习、锻炼身体、做好工 作的动力,而且,它还直接影响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二、德育的任务 学校德育的任务反映了一定社会对青少年品德教育的要求,明确德育任务,对于提高德 育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有重要意义。学校德育的任务服从于一定社会的使命,是根据一定 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要求来确定的。现阶段,我国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体地说,我国现阶段 学校德育的任务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 政治方向是一个人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的核心。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就是教 育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 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服务。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是每一个社会 人都必须具备的,而只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才是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要从小培养学生具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道德品质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经常的稳定 的倾向和特征。培养青少年高尚的道德品质,就是使学生理解和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

范,培养公而忘私的高尚风格和情操,以及爱科学、爱劳动、爱公物、讲文明礼貌、遵守纪 律、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 人的思想品德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 德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看待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 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等。道德评价是以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为基 础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发展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 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抵制一切腐朽没落思想的腐蚀和侵袭,能够看清事 物的本质和主流,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纪律。①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 锻炼和规范行为的训练,不仅要使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而 且要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形成道德的行为习惯, 使之成为个人的品德。 以上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作用,而不能忽视任何 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三、德育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德育目标或任务以及中小学 学生的年龄和思想实际确定的。它规定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 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与道德规范等。它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 育目的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 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民族不可 缺少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爱国主义情操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和政治思想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是青少年一代 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石。任何时代都必须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它是中小学 德育的基本内容。但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共性。在新时期, ①王守恒查晓虎主编,《教育学教程》,123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4 范,培养公而忘私的高尚风格和情操,以及爱科学、爱劳动、爱公物、讲文明礼貌、遵守纪 律、乐于助人等优良品德和行为习惯。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相互联系的,共同构成一个 人的思想品德的统一体,缺一不可。 2、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思维能力就是对道德现象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道 德思维能力就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地看待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人生问题, 正确地理解道德的社会意义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等。道德评价是以道德准则和道德活动为基 础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就是要发展学生用正确的道德准则对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 美丑进行判断的能力。使他们能够认识和抵制一切腐朽没落思想的腐蚀和侵袭,能够看清事 物的本质和主流,认识社会发展的方向,维护社会利益和社会纪律。①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道德 锻炼和规范行为的训练,不仅要使他们能自觉地运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调节自己的行为,而 且要使他们的道德行为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达到自动化的程度,即形成道德的行为习惯, 使之成为个人的品德。 以上三个任务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要注意发挥三者的整体作用,而不能忽视任何一 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尚品德。 三、德育的内容 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是根据我国教育目的和中小学德育目标或任务以及中小学 学生的年龄和思想实际确定的。它规定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具体规定了学生发展 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与道德规范等。它是进行德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 育目的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国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对故土、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是 一个国家和民族永恒无价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有极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国家民族不可 缺少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之一。爱国主义情操是人们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和政治思想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衡量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条重要道德标准和政治标准,是青少年一代 高尚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石。任何时代都必须对国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因此,它是中小学 德育的基本内容。但它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和阶段性,也具有共性。在新时期, ① 王守恒 查晓虎主编,《教育学教程》,123 页,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国旗、国徽和国情教育。让学 生了解祖国的现状,引导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秀丽的山河和 历史文化的教育:(3)热爱家乡和各族人民的教育;(4)热爱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全球问 题、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 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 指南。要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从小对他们进 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要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良 好的基础。在现阶段,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用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教育学生;(2)用辨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生;(3)用科 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4)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 育学生 3、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青少年富于理想。理想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 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社会主义 事业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为实现和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长期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和牺 牲,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德 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 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系统,可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 会理想等。要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崇高的、革命的理想,什么是低级的、庸俗的、腐朽的人生 哲学。在当前要引导学生树立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崇高理想。(2)教育 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就是教育学生具体认识和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实现革 命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革命 精神和优良作风。当前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教育。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有些人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造成社会上诚信缺失

5 我们应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的传统,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新时期我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1) 国旗、国徽和国情教育。让学 生了解祖国的现状,引导学生关心祖国的前途与命运;(2)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秀丽的山河和 历史文化的教育;(3) 热爱家乡和各族人民的教育;(4) 热爱世界各国人民、关心全球问 题、维护世界和平的教育。 2、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 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 指南。要让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观点,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制度。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要从小对他们进 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要为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远大的人生理想打下良 好的基础。在现阶段,对中小学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用 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教育学生;(2)用辨证维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学生;(3)用科 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教育学生;(4) 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 育学生。 3、革命思想和革命传统教育 青少年富于理想。理想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他们奋进的动力,也是 他们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起点。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这是社会主义 事业对培养接班人的要求。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 家为实现和创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理想进行了英勇顽强的长期斗争,形成了不怕困难和牺 牲,艰苦朴素、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今天,对青少年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的教育是德 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对中小学生进行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包括:(1)教育学生树立共产主义 的远大理想。理想是个多层次多方面的结构系统,可分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和社 会理想等。要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崇高的、革命的理想,什么是低级的、庸俗的、腐朽的人生 哲学。在当前要引导学生树立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崇高理想。(2)教育 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就是教育学生具体认识和感受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为实现革 命的理想不畏艰难险阻,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革命 精神和优良作风。当前要着重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的教育。艰苦奋斗和实事求是 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当前,有些人说大话,说假话,说空话,造成社会上诚信缺失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3)教育学生把远大理想与个人当 前的学习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理想不能停留在观念形态,美好的理想要想实现必须付诸行动, 作为学生主要是搞好自己的学习 4、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来就是道德的基本问题。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品质 也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制约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其他一切规范和范畴。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热爱集体 的思想情感,养成善于在集体生活中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思 想的影响。 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 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更快地进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 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习惯过集体生活,成为集体积极的一员。(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 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和任务,乐 意为集体做贡献,在集体生活中要讲团结,要谦让、互助、合作,主动关心他人。要自觉地 维护集体的荣誉,明白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直接与集体的荣誉有关,每个人都应为 集体争光,并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 关系。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有时是有矛盾的,要教育学生遵循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 人与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为集体服务的思 5、民主与法制教育 高度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的民主,需要人 民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然而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用法制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才能保障民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 久安。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就是要教育好每个学生,使他们长大以后,都能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民主与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要逐步提高学 生的民主意识,使之懂得民主就是尊重人,就是维护人的合法权利,允许人进行独立思考和 发表不同意见,以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关心班 集体和学校的工作与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并主动关心社区和国家大事。(2)加

6 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3)教育学生把远大理想与个人当 前的学习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理想不能停留在观念形态,美好的理想要想实现必须付诸行动, 作为学生主要是搞好自己的学习 4、集体主义教育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从来就是道德的基本问题。集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品质, 也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的核心,它制约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其他一切规范和范畴。 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就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形成热爱集体 的思想情感,养成善于在集体生活中生活的能力和习惯,自觉地抵制剥削阶级的个人主义思 想的影响。 集体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 (1)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是个人存在和发展的社会基 础,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更快地进步,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因势利导,使他们从小积 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习惯过集体生活,成为集体积极的一员。(2)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 情感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和任务,乐 意为集体做贡献,在集体生活中要讲团结,要谦让、互助、合作,主动关心他人。要自觉地 维护集体的荣誉,明白个人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直接与集体的荣誉有关,每个人都应为 集体争光,并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3)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的 关系。国家、集体与个人利益有时是有矛盾的,要教育学生遵循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个 人与集体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培养学生逐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为集体服务的思 想。 5、民主与法制教育 高度的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高度的民主,需要人 民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性。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然而民主与法制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用法制来调节人们的行为,才能保障民主,保护人民的合法权利,才能维护国家的长治 久安。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民主与法制教育,就是要教育好每个学生,使他们长大以后,都能 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民主与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要逐步提高学 生的民主意识,使之懂得民主就是尊重人,就是维护人的合法权利,允许人进行独立思考和 发表不同意见,以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积极引导学生关心班 集体和学校的工作与活动,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并主动关心社区和国家大事。(2)加

强法律常识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青少年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已开始参 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应当懂得遵守法纪。否则,在某些人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 下,他们中品德意志薄弱者就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目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有增 加的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 础知识,要引导他们从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做起,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适当运用反面典型,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劳动创造的教育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之源。因此,人人热爱劳动应该 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我国,把劳动看作是光荣的事,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神圣职责和 光荣义务。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又是完成中 小学双重任务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劳动观点的教育,要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参加 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劳动技能, 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创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马克思说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生,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 都知道的。”要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让他们认识到,在 我国,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是两支不可缺少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军,都是社会财富的创 造者,只有劳动分工的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受到尊重。要教育学生在工作 和劳动中,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态度,自觉地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勤奋劳动。(2)教 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要使学生从自己的劳动中深刻认识到,公共财物和其他劳 动成果都是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应珍借。如爱护学校里的图书仪器 和生产劳动工具,爱护学校课桌椅、教具,不损坏花草树木,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敢 于同侵犯和损坏公共财物的人作斗争。(3)勤奋学习,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风 尚。学生的劳动主要是学习,而学习也是一种紧张、艰巨而又复杂的劳动。学生要学好科学 文化知识,就必须刻苦学习,通过学习来锻炼和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承担责任、 富于创造的优良品质。 7、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从职业活动中引申出来的。职业道德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6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 强法律常识教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青少年学生是社会的一员,他们已开始参 与社会生活,进行社会交往,他们应当懂得遵守法纪。否则,在某些人不良思想行为的影响 下,他们中品德意志薄弱者就很有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目前,青少年犯罪的比例有增 加的趋势。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要有计划地向学生普及法律基 础知识,要引导他们从遵守公共秩序、交通规则做起,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进行法制教育 适当运用反面典型,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劳动创造的教育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类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是人类幸福生活之源。因此,人人热爱劳动应该 是一种自然现象。在我国,把劳动看作是光荣的事,是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的神圣职责和 光荣义务。所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既是贯彻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要求;又是完成中 小学双重任务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劳动观点的教育,要培养他们热爱劳动,参加 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的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劳动技能, 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劳动创造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态度。马克思说: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生,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 都知道的。”①要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让他们认识到,在 我国,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是两支不可缺少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大军,都是社会财富的创 造者,只有劳动分工的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都应受到尊重。要教育学生在工作 和劳动中,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劳动态度,自觉地为建设现代化强国而勤奋劳动。(2)教 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和劳动成果。要使学生从自己的劳动中深刻认识到,公共财物和其他劳 动成果都是人民用血汗创造出来的,来之不易,每个人都应珍惜。如爱护学校里的图书仪器 和生产劳动工具,爱护学校课桌椅、教具,不损坏花草树木,养成爱护公共财物的习惯,敢 于同侵犯和损坏公共财物的人作斗争。(3)勤奋学习,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新风 尚。学生的劳动主要是学习,而学习也是一种紧张、艰巨而又复杂的劳动。学生要学好科学 文化知识,就必须刻苦学习,通过学习来锻炼和培养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勇于承担责任、 富于创造的优良品质。 7、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与人们的职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从职业活动中引申出来的。职业道德 ①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368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就是在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情操和品质。①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 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受到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 习惯和心理特征,并结成某种特殊的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 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每 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职业道德也称为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理想也是社会理想 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 前途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2)培养良好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就是指从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 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一个人能否履行其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 能否胜任的问题。职业责任决定了职业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规定了职业工作者行为的是非 标准。教育者要培养学生自觉履行职业责任,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 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3)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就是人们对自身职业劳动 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主人翁的责任感,从事劳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有勇于吃苦的精神。(4)遵守职业纪律。职业纪律是指职业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俗 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纪律意识,认真学习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在劳动中遵守职业纪律 8、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和共同生活中根据共同的社会生活需要而逐步形成 的,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共有的基本 美德,对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人在 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尤其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等 它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成效和社会评价。 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使之遵守 社会公德。要教育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行为,如在公共场所讲规矩,有礼貌,不大声喧哗, 不妨碍他人的权益,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等。要帮助学生提高对 ①教育部人事司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8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3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 就是在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具有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 情操和品质。①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由于从事某种特定职业的人们, 有着共同的劳动方式,受到共同的职业训练,因而,往往具有共同的职业理想、兴趣、爱好、 习惯和心理特征,并结成某种特殊的关系,形成特殊的职业责任和职业纪律,从而产生特殊 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正如恩格斯指出的,在社会生活中,“实际上,每一个阶级,每一 个行业,都各有各的道德”。②职业道德也称为行业道德。 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职业道德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了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产生模范遵守职业道德的行为。职业理想也是社会理想 在职业选择和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 前途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2)培养良好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就是指从职业活动的人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任务,它往往是通过具有法律和行政效力 的职业章程或职业合同来规定的。一个人能否履行其职业责任,是一个职业工作者是否称职、 能否胜任的问题。职业责任决定了职业工作者的职责和任务,规定了职业工作者行为的是非 标准。教育者要培养学生自觉履行职业责任,把职业责任变成自觉的道德义务,为培养和造 就社会主义新人而无私奉献。(3)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职业态度就是人们对自身职业劳动 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主人翁的责任感,从事劳动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有勇于吃苦的精神。(4)遵守职业纪律。职业纪律是指职业劳动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俗 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教育者要培养受教育者纪律意识,认真学习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在劳动中遵守职业纪律。 8、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和共同生活中根据共同的社会生活需要而逐步形成 的,社会每个成员都必须遵守的最简单、最基本、最起码的行为准则。它是人类共有的基本 美德,对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和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作用。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指人在 社会生活和工作中,尤其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的态度、情感、意志和个性等。 它直接影响人的生活质量、工作成效和社会评价。 社会公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1)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使之遵守 社会公德。要教育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行为,如在公共场所讲规矩,有礼貌,不大声喧哗, 不妨碍他人的权益,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维护公共场所的卫生等。要帮助学生提高对 ① 教育部人事司主编,《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48 页,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236 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文明行为价值的认识,养成文明的习惯,并厌恶那些粗野、粗暴或其他不文明的行为表现, 自觉地同不文明行为做斗争。(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需要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 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正直勇敢,对人真诚,为 人正直,做事讲究信用;要勇于承担责任,尽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做事充满自信,活泼,开朗,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精神状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 别人的长处,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爱护自 己的名誉,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等。 第二节智育 、智育的意义 智育是教育者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 育活动。智育是人类教育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在古代教育中德育占据中心位置的话, 那么,在现代教育中,可以说智育占据着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德育、体育、美育等,共同构成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对于社会而言,智 育要完成文化传递和社会成员基本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训练的任务,它是社会文明延续和发 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个体而言,智育提供的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能力一一认知能力的训 练,而且是在可塑性最大,成长发展最快的青少年儿童期进行的。无疑,智育对于人的身心 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具体地说,智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社会而言,智育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智育通过指导年青一代掌 握知识技能,启迪他们的智慧,使他们获得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 基本技能和能力,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要延续发展, 就必须把人类的“集体智慧”一代一代传下去,智育的职能正是将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 代一代传递下去,使每一代人都能够继承前人的创造和发明,使下一代人有可能在前人的基 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人类已有的文化财富,从而使整个社会文明不断进化。如果没有智育, 就没有知识和智力的再生产。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此,智育是整个人类 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作用日益显著。 2、对个体而言,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基础。如果说智育的社会意义在 于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么,智育的个体意义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其中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认识和智力 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科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能够各方面得到充分

9 文明行为价值的认识,养成文明的习惯,并厌恶那些粗野、粗暴或其他不文明的行为表现, 自觉地同不文明行为做斗争。(2)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现代社会需要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 人,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做到说真话,不说假话,不弄虚作假,正直勇敢,对人真诚,为 人正直,做事讲究信用;要勇于承担责任,尽力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做事充满自信,活泼,开朗,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和精神状态;谦虚谨慎,善于学习 别人的长处,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学会与人和谐相处;自尊自爱,严格要求自己,爱护自 己的名誉,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等。 第二节 智 育 一、智育的意义 智育是教育者引导和促进受教育者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教 育活动。智育是人类教育极其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在古代教育中德育占据中心位置的话, 那么,在现代教育中,可以说智育占据着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 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德育、体育、美育等,共同构成全面发展教育体系。对于社会而言,智 育要完成文化传递和社会成员基本文化素养和认知能力训练的任务,它是社会文明延续和发 展的重要保证。对于个体而言,智育提供的是人从事一切活动的基础能力——认知能力的训 练,而且是在可塑性最大,成长发展最快的青少年儿童期进行的。无疑,智育对于人的身心 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具体地说,智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社会而言,智育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智育通过指导年青一代掌 握知识技能,启迪他们的智慧,使他们获得认识客观世界,适应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的 基本技能和能力,进而促进人类文明的进化和发展。纵观人类历史,人类社会要延续发展, 就必须把人类的“集体智慧”一代一代传下去,智育的职能正是将人类的科学技术成果,一 代一代传递下去,使每一代人都能够继承前人的创造和发明,使下一代人有可能在前人的基 础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人类已有的文化财富,从而使整个社会文明不断进化。如果没有智育, 就没有知识和智力的再生产。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因此,智育是整个人类 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条件,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其作用日益显著。 2、对个体而言,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知识和智力基础。如果说智育的社会意义在 于推动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那么,智育的个体意义就是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等几个方面,其中智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认识和智力 的基础。在现代社会,很难想象一个缺乏科学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能够各方面得到充分

的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因为人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 观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以相应的知识和智力作为前提条件。只有使年青一代掌握了较为 系统的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智力,才能谈得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智育的任务 智育的具体任务在不同社会或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智育要受到各个不同社 会或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而言,智育任务有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知识是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的规律性认识。知 识包含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另一类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 理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动作技能包括认知成分即知道如 何做和肌肉协调成分)。① 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认识经验和认识成果。这些认识 经验和认识成果必须通过教育(主要是智育)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前辈认识的基础上再向 前进,从而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即必须经过实践检验、确凿可靠的 知识。同时,这些知识还应当合乎逻辑系统。它不是许多概念、范畴、命题的孤立的堆积, 而是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经过严密、充分论证的知识体系。其次,中小学是普通教育的基 础阶段,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可能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只能是最基础的科学知识。 所谓基础,它包括两个含义:其一,相对学科内容而言,这些知识是基础的、概略的,是进 步加深学习所必需的。这一要求同样体现在学校内部课程体系以及每一门学科的内容序列 上。前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后一阶段来说都具有基础的意义。其二,对于个体认识世界和发展 认识能力来说,这些知识也是属于基础性的。由此可见,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总体范围具有 相对稳定性。知识序列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小学智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这些知 识 2、培养学生的技能 智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形成学生的技能。所谓技能,就是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 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技能因其表现形态不同,可分成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智力技能 主要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约的形式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如思考、默读、 心算等。智力技能的差异表现在智力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操作技能主要是指一系列 ①施良方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88-8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10 的发展,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能自觉地认识和改造世界。因为人的世界观、道德观、审美 观等各方面的发展,都需要以相应的知识和智力作为前提条件。只有使年青一代掌握了较为 系统的知识和具备一定的智力,才能谈得上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道德观和审美观。 二、智育的任务 智育的具体任务在不同社会或不同历史时期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智育要受到各个不同社 会或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一般而言,智育任务有如下三个方面: 1、教育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 知识是客观事物属性和联系的反映,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现象、事实的规律性认识。知 识包含两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另一类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 理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动作技能包括认知成分即知道如 何做和肌肉协调成分)。① 人类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认识经验和认识成果。这些认识 经验和认识成果必须通过教育(主要是智育)传递给后代,使后代在前辈认识的基础上再向 前进,从而推动人类认识不断地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教给学生的知识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即必须经过实践检验、确凿可靠的 知识。同时,这些知识还应当合乎逻辑系统。它不是许多概念、范畴、命题的孤立的堆积, 而是有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经过严密、充分论证的知识体系。其次,中小学是普通教育的基 础阶段,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可能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只能是最基础的科学知识。 所谓基础,它包括两个含义:其一,相对学科内容而言,这些知识是基础的、概略的,是进 一步加深学习所必需的。这一要求同样体现在学校内部课程体系以及每一门学科的内容序列 上。前一阶段的学习对于后一阶段来说都具有基础的意义。其二,对于个体认识世界和发展 认识能力来说,这些知识也是属于基础性的。由此可见,文化科学基础知识的总体范围具有 相对稳定性。知识序列也是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小学智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这些知 识。 2、培养学生的技能 智育的另一个任务是形成学生的技能。所谓技能,就是人通过练习获得的,能顺利完成 某种任务的行为方式。技能因其表现形态不同,可分成智力技能和操作技能两种,智力技能 主要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借助内部言语,以简约的形式进行智力活动的方式。如思考、默读、 心算等。智力技能的差异表现在智力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速度上。操作技能主要是指一系列 ① 施良方等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88-89,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6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