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阜阳师范学院:《教育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材)第九章 教育过程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28,文件大小:120.5KB,团购合买
教育过程是教育活动展开的时间流程及其结构。而这一流程及其结构是在教与学之间展开的, 教育途径或场所不同,其教与学的流程及特点也不同。这里主要论述学校教育的过程,即站在教 师的角度来分析教与学之间的流程特点。由于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育过程也可称为教学 过程。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教育名言 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 康德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教育、自我尊重、自我监督、自我完善,那么用任何方法、任何手段 即令是残酷手段,也无法根除抄袭、夹带和偷看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 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陶行知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 第九章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育活动展开的时间流程及其结构。而这一流程及其结构是在教与学之间展开的 教育途径或场所不同,其教与学的流程及特点也不同。这里主要论述学校教育的过程,即站在教 师的角度来分析教与学之间的流程特点。由于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育过程也可称为教学 过程。以前的教育学教材在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时,首先强调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 表现在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的过程。结果不仅容易导致人们轻 视直接经验,而且容易陷入哲学认识论的范畴,不利于教师对教育或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层面的 流程的研究。同时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不否认教育或教学过程是一种 认识活动的过程,也不否认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要弄清楚教育过程的本质,首先要 搞清楚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统一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所有的

1 教育名言 在自由意志的运用与对必要管束的服从之间进行调节是教育的最难课题。 ——康 德 我深信,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教育、自我尊重、自我监督、自我完善,那么用任何方法、任何手段, 即令是残酷手段,也无法根除抄袭、夹带和偷看。 ——苏霍姆林斯基 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乃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乃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 乃是练习自治的道理。 ——陶行知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最可怕的是他那冷漠的态度。 ——苏霍姆林斯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孔子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陶行知 第九章 教育过程 教育过程是教育活动展开的时间流程及其结构。而这一流程及其结构是在教与学之间展开的, 教育途径或场所不同,其教与学的流程及特点也不同。这里主要论述学校教育的过程,即站在教 师的角度来分析教与学之间的流程特点。由于教与学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育过程也可称为教学 过程。以前的教育学教材在探讨教学过程的本质时,首先强调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 表现在学生是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间接经验(书本知识)为主的过程。结果不仅容易导致人们轻 视直接经验,而且容易陷入哲学认识论的范畴,不利于教师对教育或教学过程中具体操作层面的 流程的研究。同时也强调教学过程是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我们不否认教育或教学过程是一种 认识活动的过程,也不否认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要弄清楚教育过程的本质,首先要 搞清楚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方面的统一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演变的过程,所有的

教育行为和教育因素都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 生)、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里的“教育方法”是从广义的“方法论”的层面上来理 解的,它包括教育原则、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本身,即回答“怎样做”的问题。教育目的 是回答“为什么”,教育内容则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主体一一教育者和 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内容,获得一定的发展,以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教育过程 与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分割的,它为具体的教育方法提供落脚点和流程空间。同时它也直接受 到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制约,并受教育原则的指导。就学校教育过程而言,可分为课堂教育的 过程与课外教育的过程两类,同时根据学校教育过程的特点又可分为不同的教育或教学模式。没 有教育的过程,就不可能有教育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教育过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果。因此,认 识领悟教育过程的实质,掌握教育的基本过程、过程的结构模式和过程的设计程序等,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战场。在人类的知识与日俱增、 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教学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已 成为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熟悉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搞好课 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概述 1、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它是运用系统方法 发现、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规范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到80年代以 加涅等为代表创立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正式形成。随着情景教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计算机多 媒体技术的引入和发展,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出现了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 所谓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 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达成预期目标的设计策略活动。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①系 统理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整体,并自成系统,互为系统。教学系统是教育 系统的子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组成的系统,教学设计 综合了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②传播理论。教学过程与信息传播密

2 教育行为和教育因素都体现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教师)、受教育者(学 生)、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这里的“教育方法”是从广义的“方法论”的层面上来理 解的,它包括教育原则、具体的教育方法和教育过程本身,即回答“怎样做”的问题。教育目的 是回答“为什么”,教育内容则回答“是什么”的问题。教育的过程就是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和 受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内容,获得一定的发展,以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教育过程 与具体的教育方法是不可分割的,它为具体的教育方法提供落脚点和流程空间。同时它也直接受 到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制约,并受教育原则的指导。就学校教育过程而言,可分为课堂教育的 过程与课外教育的过程两类,同时根据学校教育过程的特点又可分为不同的教育或教学模式。没 有教育的过程,就不可能有教育的结果;有什么样的教育过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结果。因此,认 识领悟教育过程的实质,掌握教育的基本过程、过程的结构模式和过程的设计程序等,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 课堂教学一直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是学校教育过程的主战场。在人类的知识与日俱增、 教育理论层出不穷、教学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要效益,已 成为每位教师不懈的追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呢?熟悉课堂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搞好课 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一、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概述 1、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教学设计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它是运用系统方法 发现、分析、解决教学问题,以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规范的计划过程和操作程序。到 80 年代以 加涅等为代表创立的第一代教学设计理论正式形成。随着情景教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与计算机多 媒体技术的引入和发展,到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又出现了第二代教学设计理论。 所谓教学设计是一种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各种资源和条件,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选择最 佳教学程序和教学策略,帮助学习者达成预期目标的设计策略活动。它的主要理论基础是:①系 统理论。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整体,并自成系统,互为系统。教学系统是教育 系统的子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因素组成的系统,教学设计 综合了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以实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②传播理论。教学过程与信息传播密

不可分,教学传播必须考虑信息编码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传递通道的畅通性和信息密度的适度性、 信息接受和选择的正确性和高效性:③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发展(包括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 提供科学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作为依据,来指定解 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对教学理论的完善及教学实践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这首先体现在它有利 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教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又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反思总结,从而使教师的 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以不断提高:其次是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教学过程设计遵循了学习的内 在规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学习者主体精神得以体现的有利保障;此外,教学 过程设计还有助于使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走上科学规范的道路,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使教学活 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过程的优化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2、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系统性。教学设计理论本身是建立在系统论 的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又是教学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就应该考虑教学中的各种因素, 这必然涉及学习需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方面的确定和选择,教学活 动的开展,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对这些因素和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并整体设计,失去任何环节的设 计都有可能与我们既定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2)主体性。教学过程设计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及 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强调教师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参与教 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从过去的“学会”转变到现在的“会学”。(3)生成性。教学环境本身具 有很大的开放性,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流程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逐 渐地反馈调节、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4)媒介性。现代 教学理论强调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增强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应该发挥各教学媒 体的功能,使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优化的媒体组合系统。不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这种 教学流程就失去了有效的载体。 教学过程设计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与 学的分析、教学顺序设计、教学媒体与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及教学评价与反馈的设计 等几项工作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参与教学过程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进行教学过程设 计应考虑的环节、因素和具体程序也较为复杂,我们在此只讨论其基本程序。我们可以把教学过

3 不可分,教学传播必须考虑信息编码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传递通道的畅通性和信息密度的适度性、 信息接受和选择的正确性和高效性;③教学理论。教学理论的发展(包括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 提供科学基础,教学设计就是根据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作为依据,来指定解 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对教学理论的完善及教学实践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这首先体现在它有利 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广大教师教学的主动性与教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同时又进一步规范了教师的教学行为,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不断反思总结,从而使教师的 教学水平和教学技能得以不断提高;其次是有助于增强学习兴趣。教学过程设计遵循了学习的内 在规律,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学习者主体精神得以体现的有利保障;此外,教学 过程设计还有助于使教学过程的各环节走上科学规范的道路,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使教学活 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和教学过程的优化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2、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系统性。教学设计理论本身是建立在系统论 的基础之上,教学过程又是教学系统的子系统,因此教学过程设计就应该考虑教学中的各种因素, 这必然涉及学习需要、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媒体等方面的确定和选择,教学活 动的开展,教学评价与反馈等,对这些因素和环节进行通盘考虑并整体设计,失去任何环节的设 计都有可能与我们既定的教育目标相差甚远。(2)主体性。教学过程设计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及 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强调教师搞好课堂教学设计,发挥主导作用的同时,强调学生参与教 学过程,主动获取知识,从过去的“学会”转变到现在的“会学”。(3)生成性。教学环境本身具 有很大的开放性,教学过程设计中的流程决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式,它是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而逐 渐地反馈调节、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教学过程的设计具有动态性和生成性。(4)媒介性。现代 教学理论强调发挥各种教学媒体的作用,增强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就应该发挥各教学媒 体的功能,使其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形成优化的媒体组合系统。不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这种 教学流程就失去了有效的载体。 教学过程设计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它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与 学的分析、教学顺序设计、教学媒体与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及教学评价与反馈的设计 等几项工作。 (二)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参与教学过程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进行教学过程设 计应考虑的环节、因素和具体程序也较为复杂,我们在此只讨论其基本程序。我们可以把教学过

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分成以下六个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又是教学活动的终点。目标导向教学在国外曾一度形成一种 运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对此也给予充分的重视。该理论即强调在教学活动前应预先确定教 学目标,把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习者,使师生双方都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中的盲目 性。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一般意义上说,学科教学目标的体系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和 知识点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一般是由有关部门或教材编定者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习者学 习的需要而制订的各门学科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单元教学目标是指一门学科中,根据教学 内容所划分的若干单位的教学目标,它由课程教学目标分解而成,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其设计 方法可以采用行为一内容矩阵表来加以明确,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用术语来表达课程的一般目标, 然后将每个一般的目标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学生的行为(如感知、理解、分析、综合等), 另一个维度是课程内容,即覆盖课程的各个课题。课时教学目标和知识点教学目标是对单元教学 目标的细化,二者的设计应明确而具体,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使用行为目标并明确规定达标的 类层,知识点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动作技 能领域的有关分类进行的,但要注意各类目标之间的重叠性和层次性,处理好多种教学目标的整 2、进行教与学的分析 建构了教学目标后,便要解决“如何教”及“如何学”的问题,即采取何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实施的总体方案。教学策略的制定是教学设 计研究的重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在制订教学策略时应根据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各因素的 组合,使教学的顺序、方法、组织形式及教学媒体的选择运用等各种教学形式都符合教育内容、 符合教学的规律。另外,对学习者的学习特点的分析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学习者个体之间 由于各自在遗传素质、环境与教育、气质类型、学习风格等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还需对学习 者有所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准备的心向、学习需要的状态等各方面,根 据学习者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策略 3、选择教学内容、媒体与方法 各级各类学校都确定了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程目标和教学的任务。教学设计者虽 不决定“教学目标”,但对“教什么”、“如何教”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一定的发言权。特别

4 程设计的基本程序分成以下六个步骤: 1、 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又是教学活动的终点。目标导向教学在国外曾一度形成一种 运动,我国在 20 世纪 80 年代对此也给予充分的重视。该理论即强调在教学活动前应预先确定教 学目标,把教学目标明确地告诉学习者,使师生双方都明确,做到有的放矢,减少教学中的盲目 性。这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一般意义上说,学科教学目标的体系包括: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和 知识点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一般是由有关部门或教材编定者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习者学 习的需要而制订的各门学科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单元教学目标是指一门学科中,根据教学 内容所划分的若干单位的教学目标,它由课程教学目标分解而成,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其设计 方法可以采用行为—内容矩阵表来加以明确,其具体做法是:首先用术语来表达课程的一般目标, 然后将每个一般的目标分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学生的行为(如感知、理解、分析、综合等), 另一个维度是课程内容,即覆盖课程的各个课题。课时教学目标和知识点教学目标是对单元教学 目标的细化,二者的设计应明确而具体,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使用行为目标并明确规定达标的 类层,知识点教学目标的设计主要依据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及动作技 能领域的有关分类进行的,但要注意各类目标之间的重叠性和层次性,处理好多种教学目标的整 合。 2、 进行教与学的分析 建构了教学目标后,便要解决“如何教”及“如何学”的问题,即采取何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为实现某种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活动实施的总体方案。教学策略的制定是教学设 计研究的重点,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关键。教学策略具有灵活性、可操作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 在制订教学策略时应根据现有的环境和条件,从教学目标出发,选择恰当、合理的教学各因素的 组合,使教学的顺序、方法、组织形式及教学媒体的选择运用等各种教学形式都符合教育内容、 符合教学的规律。另外,对学习者的学习特点的分析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学习者个体之间 由于各自在遗传素质、环境与教育、气质类型、学习风格等都存在差异,因此,我们还需对学习 者有所了解,掌握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准备的心向、学习需要的状态等各方面,根 据学习者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策略。 3、 选择教学内容、媒体与方法 各级各类学校都确定了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课程目标和教学的任务。教学设计者虽 不决定“教学目标”,但对“教什么”、“如何教”才能达到“教学目标”有着一定的发言权。特别

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 择与开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选择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一般按单元组织教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和要点,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课程目标有关的内容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教 学内容的编排上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 度,进行合理地组织编排 现代教学媒体以其数字化、交互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及其快捷、方便、丰富、灵活的 特性充斥着课堂,各种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 手段,是教育技术手段的重大革命。现代教学理论也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教育手段,让计算机多 媒体和网络资源走进我们的课堂。在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学媒体所 产生的期望以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各自性能,考虑各种媒体的优化组合,以期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 选择教学方法应科学而合理,应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 特征等因素多方面来衡量确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确定教学起点行为和教学步骤 教学起点必须依据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忽视了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教学内容就有可能 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就是要确定教学的出发点。起点能力一般是指学 习者在开始学习新内容时已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 确定教学起点必须明确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还要依据教与学分析的结果。接着,我们便 可依据具体学习目标的顺序安排进行设计教学步骤了。教学步骤视教师个人而定,经验丰富的教 师制定的教学步骤可能较为简略,新教师制定的教学步骤则可能较为详细具体, 5、设计评价指标或试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 衡量,并做出价值上的判断。教学评价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系统的完善,教学成果的诊断,以及教学过程的预测、监控、反馈、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过程评价,主要评价教学设计的 可行性、有效性及实用性等。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保证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质量,以期取得最 优的教学效果。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做出价 值上的判断。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评价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就需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虑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教材 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因素,并根据各个指标的主次关系进行权数分配,以确定评价标准。评价 指标体系确定后,就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评价,一般可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验、测

5 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 择与开发有了更大的自主权。选择教学内容要求教师一般按单元组织教学,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和要点,尽可能多地收集与课程目标有关的内容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视野。教 学内容的编排上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程 度,进行合理地组织编排。 现代教学媒体以其数字化、交互化、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环境及其快捷、方便、丰富、灵活的 特性充斥着课堂,各种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不同形态的信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 手段,是教育技术手段的重大革命。现代教学理论也要求我们不断地更新教育手段,让计算机多 媒体和网络资源走进我们的课堂。在进行教学媒体的选择时,应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学媒体所 产生的期望以及各种教学媒体的各自性能,考虑各种媒体的优化组合,以期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 选择教学方法应科学而合理,应依据教学目标和任务、学科特点和学习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 特征等因素多方面来衡量确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4、 确定教学起点行为和教学步骤 教学起点必须依据学习者的起点能力,忽视了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教学内容就有可能 脱离学生发展的实际,对学习者起点能力的分析就是要确定教学的出发点。起点能力一般是指学 习者在开始学习新内容时已具备的有关知识、技能的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与态度。 确定教学起点必须明确学生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还要依据教与学分析的结果。接着,我们便 可依据具体学习目标的顺序安排进行设计教学步骤了。教学步骤视教师个人而定,经验丰富的教 师制定的教学步骤可能较为简略,新教师制定的教学步骤则可能较为详细具体。 5、 设计评价指标或试卷 教学评价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测量、 衡量,并做出价值上的判断。教学评价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系统的完善,教学成果的诊断,以及教学过程的预测、监控、反馈、管理等都具有重要的意 义。教学评价可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过程评价,主要评价教学设计的 可行性、有效性及实用性等。形成性评价目的在于保证教学设计与教学过程的质量,以期取得最 优的教学效果。终结性评价又称结果评价,是在某教学阶段结束后对教学活动的最终结果做出价 值上的判断。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评价一般以形成性评价为主。 要做好教学设计,首先就需要确定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考虑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教材、 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等因素,并根据各个指标的主次关系进行权数分配,以确定评价标准。评价 指标体系确定后,就要考虑用什么方式和手段进行评价,一般可通过谈话、问卷调查、测验、测

试等。评价的方式定下来后就要编制或选用科学的评价量表和工具,如调查问卷、试卷等。 6、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活动必须经过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与调整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依 据上一阶段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的结果来进行的。若教学效果不佳,则需要教师通过对 有关评价数据资料的分析总结及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调整教学设计,研究如何改进教学,以 便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馈与调整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两个方面 教师应注意,教学反馈要及时,教学调整要有针对性。这一阶段的结東也就是新一轮教学过程的 开始。周而复始,螺旋上升,不断发展 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所构成。作为专 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教学的实 践中不断探索教学程序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实现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般的说,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几 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课堂教学的准备和先决条件 备课是对教学工作的策划,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第一环,它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 件。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大功夫,同时,通过备课,教师收集资料、处理教 材、进行教学设计、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 水平,加速自身的成长 由于教学过程是由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构成,这便决定了备课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劳动,正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试想一个不认真备课甚至不备课的教师如何能顺利完成教学任 务。就是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若不认真备课也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实际的教学能力。教师备课, 不仅是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方法。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格式, 所以,教师备课是具有一定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劳动,是一个“同质异构”的创造性的艺术设计过 程。教师备课的具体工作如下: 1、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就是研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课程标准是 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 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各门 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硏究课程标准就要理解课程标准的精髓

6 试等。评价的方式定下来后就要编制或选用科学的评价量表和工具,如调查问卷、试卷等。 6、进行教学反馈与调整 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活动必须经过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与调整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依 据上一阶段教学过程评价与教学结果评价的结果来进行的。若教学效果不佳,则需要教师通过对 有关评价数据资料的分析总结及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思,调整教学设计,研究如何改进教学,以 便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反馈与调整主要集中在教学内容的组合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两个方面。 教师应注意,教学反馈要及时,教学调整要有针对性。这一阶段的结束也就是新一轮教学过程的 开始。周而复始,螺旋上升,不断发展。 二、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前后衔接的环节所构成。作为专 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在教学的实 践中不断探索教学程序的基本规律,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实现从教学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 一般的说,课堂教学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备课、上课、作业与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几 个基本环节。 (一)备课——课堂教学的准备和先决条件 备课是对教学工作的策划,是整个教学工作的第一环,它是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先决条 件。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需要教师在备课上下大功夫,同时,通过备课,教师收集资料、处理教 材、进行教学设计、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 水平,加速自身的成长。 由于教学过程是由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所构成,这便决定了备课是一种复杂而艰苦的劳动,正 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试想一个不认真备课甚至不备课的教师如何能顺利完成教学任 务。就是教学能力很强的教师,若不认真备课也不可能充分地发挥其实际的教学能力。教师备课, 不仅是备教学内容,还要备学生、备方法。教学没有千篇一律的固定模式和整齐划一的不变格式, 所以,教师备课是具有一定创造性和艺术性的劳动,是一个“同质异构”的创造性的艺术设计过 程。教师备课的具体工作如下: 1、备教学内容 备教学内容就是研究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钻研教材、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等。课程标准是 教材编写、教学、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它体现国家对不 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规定各门 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研究课程标准就要理解课程标准的精髓

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念。钻硏教材就是要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教材一般可分三个水平 “懂、透、化”。懂,就是要对教材上的每一知识点甚至包括插图、表格、注释、附录等都要弄清 楚明白:透,就是要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难点和关 键,做到上下贯通、前后贯通、熟悉于心;化,就是要将教师的知识、智慧、思想、情感与教学 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而且运用自如。要达到此境界,教师必须阅读大量相关的参考 资料,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智慧,能站在教学之外看教学,高屋建瓴,“随心所欲”。 2、教育对象 了解学生包括对全班学生的整体了解和对每个学生的个别了解。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 智力发展的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性格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等。在了解的基础上,经过研究确定教育的基点和预见学生的困难。一般可将学生分成好、中 差三个层次,教师备课应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线,兼顾两头。一定有照顾到全体学生。 3、备教学方法 吃透了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了解了教育对象,接着就要考虑如何把教育内容有效地 传授给学生。这里包括如何精选某一单元所讲授的内容,如何组织这些内容,通过什么方式和手 段进行传授等。也就是确定教学的程序和具体步骤。同时,也要备学生的学法,以便指导学生学 习。教师在选择和创造教学方法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外,还应结合自己的教育 经验和考虑到自身的素质条件,以便发挥方法的最佳效益。 4、编写书面的教育工作计划 做完前三个方面的工作后,还要写出具体的书面的教育工作计划,也就是备课工作最后要落 实到写出具体的教育工作计划上来,以便于操作。具体有以下三个计划: (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这种计划应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订出来。它的内容包括 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期或本学年教学的要求,各章节(或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的具体 安排,各课题所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需要的教具或材料等,以及考查、考试和教学实践等活 动的具体安排等。这一计划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整体设计和安排 (2)课题(单元)计划。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的一章、一课 或一个较大的单元,进行全盘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课题(单元)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 称、本课题教学目的、任务、课时划分及各课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各课的类型和整体方法结构, 以及本课题知识的巩固、运用和检查的具体安排等。这个计划一般都要考虑,但不一定非要写出 来,可体现在课时计划中。 (3)课时计划。课时计划也叫教案,它是一节课(小学一般40分钟,中学一般45分钟)的

7 领会课程标准的内涵与理念。钻研教材就是要掌握教学的基本内容。掌握教材一般可分三个水平: “懂、透、化”。懂,就是要对教材上的每一知识点甚至包括插图、表格、注释、附录等都要弄清 楚明白;透,就是要透彻地掌握教材的全部内容,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组织结构、重难点和关 键,做到上下贯通、前后贯通、熟悉于心;化,就是要将教师的知识、智慧、思想、情感与教学 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融为一体,而且运用自如。要达到此境界,教师必须阅读大量相关的参考 资料,必须要有较高的精神境界和智慧,能站在教学之外看教学,高屋建瓴,“随心所欲”。 2、教育对象 了解学生包括对全班学生的整体了解和对每个学生的个别了解。了解他们原有的知识、技能、 智力发展的水平;了解他们的兴趣、需要、性格和思想状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等。在了解的基础上,经过研究确定教育的基点和预见学生的困难。一般可将学生分成好、中、 差三个层次,教师备课应以中上等学生为基线,兼顾两头。一定有照顾到全体学生。 3、备教学方法 吃透了教学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了解了教育对象,接着就要考虑如何把教育内容有效地 传授给学生。这里包括如何精选某一单元所讲授的内容,如何组织这些内容,通过什么方式和手 段进行传授等。也就是确定教学的程序和具体步骤。同时,也要备学生的学法,以便指导学生学 习。教师在选择和创造教学方法时,除了要考虑教学目标、内容和学生外,还应结合自己的教育 经验和考虑到自身的素质条件,以便发挥方法的最佳效益。 4、编写书面的教育工作计划 做完前三个方面的工作后,还要写出具体的书面的教育工作计划,也就是备课工作最后要落 实到写出具体的教育工作计划上来,以便于操作。具体有以下三个计划: (1)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这种计划应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订出来。它的内容包括: 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期或本学年教学的要求,各章节(或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的具体 安排,各课题所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需要的教具或材料等,以及考查、考试和教学实践等活 动的具体安排等。这一计划有利于教师对教学工作的整体设计和安排。 (2)课题(单元)计划。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教师还要对教材中的一章、一课 或一个较大的单元,进行全盘考虑,并在此基础上,写出课题(单元)计划。内容包括:课题名 称、本课题教学目的、任务、课时划分及各课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各课的类型和整体方法结构, 以及本课题知识的巩固、运用和检查的具体安排等。这个计划一般都要考虑,但不一定非要写出 来,可体现在课时计划中。 (3)课时计划。课时计划也叫教案,它是一节课(小学一般 40 分钟,中学一般 45 分钟)的

教学计划或流程安排。它是直接与学生见面的,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一个完整 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年级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 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其中教学进程包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详细安排、教 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时间分配,这是课时计划的主要部分。任何教师,不论新、老教师都要写课 时计划。课时计划有详有略。一般来说,新教师要写详案,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写略案。但教案 不能年复一年,一字不改,要不断充实新的东西,优化教学设计。教案写好之后,在上课之前要 比较熟练地掌握它,将书面语言口语化。新教师在上课之前还应进行预讲(演),一句话(用词 语调)、一个动作、一种表情都要精心设计。 要备好一堂课不是一朝一日的事,而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甚至要花毕生的精力,即教到老, 学到老,备到老。如苏联有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 的道德理想”。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本打算课上记点东西,以使课后分析、评教,可是 他们都被这位老师精湛的表演迷住了,结果他们都屏息静听,一个字也没有记,都忘了。下课时, 他们仍然一手握笔,一手拿着笔记本在“呆”听。课后有人问这位教师,课上得这样好,“你花了 多少时间备课,不只一小时吧?”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 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这就要 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不断了解学生,掌握教学的具体情况,从而知己知彼,百战不 贻。总之,教师要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得越充分越好。 (二)上课—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上课是教师从事课堂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 键。上课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是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教 育能力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技能、发展品德个性的基本途径。教师上课要按照教 案进行,不能认为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査,上课另搞一套,甚至临场发挥。但教师也不能 字不漏地照教案宣读,或机械地照教案的条文去讲,因学生不是机器,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 情的活生生的人,随时都在变化,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使用教案。譬如有时教师因课前对 学生了解不够,备课时准备详讲的内容,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已知道了:或准备略讲的内容, 学生还未弄懂(即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了解到),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教案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这也是评课的一般标准。 1、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教师和学生对这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的,心里都要明确。如传授什么知识,培 养什么能力,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等。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同时

8 教学计划或流程安排。它是直接与学生见面的,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一个完整 的课时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内容:年级班级、学科名称、授课时间、题目、教学目的、课的 类型、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备注。其中教学进程包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详细安排、教 学方法的具体运用和时间分配,这是课时计划的主要部分。任何教师,不论新、老教师都要写课 时计划。课时计划有详有略。一般来说,新教师要写详案,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以写略案。但教案 不能年复一年,一字不改,要不断充实新的东西,优化教学设计。教案写好之后,在上课之前要 比较熟练地掌握它,将书面语言口语化。新教师在上课之前还应进行预讲(演),一句话(用词, 语调)、一个动作、一种表情都要精心设计。 要备好一堂课不是一朝一日的事,而是长期而艰巨的工作,甚至要花毕生的精力,即教到老, 学到老,备到老。如苏联有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历史教师,上了一堂公开课,课题是“苏联青年 的道德理想”。课上得非常出色,听课的老师们本打算课上记点东西,以使课后分析、评教,可是 他们都被这位老师精湛的表演迷住了,结果他们都屏息静听,一个字也没有记,都忘了。下课时, 他们仍然一手握笔,一手拿着笔记本在“呆”听。课后有人问这位教师,课上得这样好,“你花了 多少时间备课,不只一小时吧?”他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 课,我都是用终身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只用了大约十五分钟”。这就要 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不断了解学生,掌握教学的具体情况,从而知己知彼,百战不 贻。总之,教师要不打无准备之仗,准备得越充分越好。 (二)上课——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上课是教师从事课堂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 键。上课是教师教的活动与学生学的活动相互作用最直接的表现,是教师的思想、业务水平和教 育能力的集中反映,也是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技能、发展品德个性的基本途径。教师上课要按照教 案进行,不能认为写教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上课另搞一套,甚至临场发挥。但教师也不能 一字不漏地照教案宣读,或机械地照教案的条文去讲,因学生不是机器,而是有自己的思想和感 情的活生生的人,随时都在变化,教师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地使用教案。譬如有时教师因课前对 学生了解不够,备课时准备详讲的内容,在讲课过程中发现学生已知道了;或准备略讲的内容, 学生还未弄懂(即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了解到),这时,教师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修改教案。 教师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这也是评课的一般标准。 1、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教师和学生对这堂课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的,心里都要明确。如传授什么知识,培 养什么能力,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哪些思想品德教育等。教学活动必须围绕教学目的进行。同时

堂课要重点突出,重点突出了,难点解决了,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2、内容正确,掌握熟练 教学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但教师还要熟练地掌握所 教的内容,这样才能表达自如,更好地同学生进行交流,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保证教学的 良好效果。切忌低头念讲稿,但对新教师也不能苛求,逐步做到丢开讲稿,熟练掌握。 3、方法恰当,启发思维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这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的重要条件。但切忌一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灵活使用,这既可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各方法的整体效益。教师还应通过恰当的方法,在传授 知识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以发展他们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 4、语言清晰,教态自如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要能使学生一听就懂。一方面,语音语调要清晰、动听:一方面,语言 所表达的思路要清晰,富有逻辑性;再就是黑板上的板书要清晰,要精心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 教学逻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同时教师的仪表要自然、端庄,要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教师的表情、动作要恰到好处, 要富有感染力,能促进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掌握 5、教书育人,调动全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处在积极状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 教师不能唱独角戏,使学生昏昏欲睡,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注意少数几个“尖子”学生 提问老是面向那几个人,而对“后进”生不闻不问。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 性,使所有学生都在教师的视野中、在教师的监控下,做到教书育人,使教学发挥最佳效果。 6、结构合理,组织得好 整堂课的进程有严密的计划性,结构合理,尤其是各阶段的时间分配合理。各种教学活动安 排妥当,有条不紊,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能有效地利 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并能妥善地处理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富有教育机智。 (三)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课外作业与课外辅导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教育能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补充与延伸,是课 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后续环节。 1、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为了学生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

9 一堂课要重点突出,重点突出了,难点解决了,任务也就基本上完成了。 2、内容正确,掌握熟练 教学的内容必须是正确的,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但教师还要熟练地掌握所 教的内容,这样才能表达自如,更好地同学生进行交流,并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保证教学的 良好效果。切忌低头念讲稿,但对新教师也不能苛求,逐步做到丢开讲稿,熟练掌握。 3、方法恰当,启发思维 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学生特点运用恰当的方法,这是保证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的重要条件。但切忌一堂课只用一种教学方法,尽可能将多种方法有机结合,灵活使用,这既可 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发挥各方法的整体效益。教师还应通过恰当的方法,在传授 知识的过程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以发展他们的智力,尤其是创造力。 4、语言清晰,教态自如 教师的语言要清晰,要能使学生一听就懂。一方面,语音语调要清晰、动听;一方面,语言 所表达的思路要清晰,富有逻辑性;再就是黑板上的板书要清晰,要精心设计,突出教学重点和 教学逻辑。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教师所教的内容,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同时教师的仪表要自然、端庄,要给人以力量,给人以信心;教师的表情、动作要恰到好处, 要富有感染力,能促进学生对教师所教内容的掌握。 5、教书育人,调动全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应处在积极状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 教师不能唱独角戏,使学生昏昏欲睡,而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只注意少数几个“尖子”学生, 提问老是面向那几个人,而对“后进”生不闻不问。要注意学生个别差异,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 性,使所有学生都在教师的视野中、在教师的监控下,做到教书育人,使教学发挥最佳效果。 6、结构合理,组织得好 整堂课的进程有严密的计划性,结构合理,尤其是各阶段的时间分配合理。各种教学活动安 排妥当,有条不紊,始终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教学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能有效地利 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并能妥善地处理课堂上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富有教育机智。 (三)课外作业和课外辅导——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 课外作业与课外辅导能够扩大课堂教学的教育能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补充与延伸,是课 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后续环节。 1、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为了学生消化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熟练掌握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作业有多种类型,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分,可 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按作业的目的分,有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按做作业的地点 分,可分为校内作业和家庭作业:按完成作业的方式分,有阅读作业,口头作业(口头回答问题 等)、书面作业和实际操作作业等。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是:(1)要符合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的要求。(2)份量适当,难度适度,尽可能照顾全班同学。可出不同层次的作业题,不 要搞一刀切,防止学生抄作业的现象。(3)要向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包括交作业的时间,完成 作业的方式等。对难题可作适当提示,切忌包办代替。(4)重视出典型性的题目,使学生能举 反三,掌握方法,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作业上交后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批改和评讲。批改作业,一方面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 识、技能以及思想状况,也即自己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 学效果。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业批改的方式主要有:教师全部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集体批改;学生互相改;学生自 改:教师抽改等。如学生互改和自改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 繁重的工作负担。多种方法应交替使用。批改作业后,教师要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质和量的分析 统计。教师要向学生指出错误的程度和分析错误的原因。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班级中重讲,对 个别性的问题可进行个别谈话,补上学生知识上的断链。对作业好的同学要表扬,对作业差的同 学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教师评讲作业要及时,要培养学生自觉细看(分析)教师批改后 的作业的习惯,不能只看分数 2、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主要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包括班级辅导和小组辅导)三种形式。课 外辅导的主要内容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给差生和缺课生补缺补差: 给优生和有特长的学生开“小灶”,满足其求知欲:指导学生作业和答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等。 教师进行课外辅导时应注意的是:首先,要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辅导要有针对性,应强调 独立钻研,以自学为主,教师不要越俎代疱,也不应加重学生的负担;其次,辅导差生时也可以 吸收优生参加辅导,以増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培养具相互帮助的好品德:第三,有条件的家庭, 教师应指导其父母科学地辅导子女学习或聘请家庭教师担任课外辅导任务 (四)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环节 学业成绩的检査与评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检査和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 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评价与反馈环节。它有利于教师对教

10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工作的能力。学生作业有多种类型,按完成作业的时间分,可 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按作业的目的分,有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按做作业的地点 分,可分为校内作业和家庭作业;按完成作业的方式分,有阅读作业,口头作业(口头回答问题 等)、书面作业和实际操作作业等。教师布置作业的要求是:(1)要符合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 和教科书的要求。(2)份量适当,难度适度,尽可能照顾全班同学。可出不同层次的作业题,不 要搞一刀切,防止学生抄作业的现象。(3)要向学生明确作业的要求。包括交作业的时间,完成 作业的方式等。对难题可作适当提示,切忌包办代替。(4)重视出典型性的题目,使学生能举一 反三,掌握方法,以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作业上交后教师要及时认真地批改和评讲。批改作业,一方面可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 识、技能以及思想状况,也即自己的教学效果。根据学生作业的反馈,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 学效果。另一方面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技能,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作业批改的方式主要有:教师全部批改;重点批改;轮流批改;集体批改;学生互相改;学生自 改;教师抽改等。如学生互改和自改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减轻了教师 繁重的工作负担。多种方法应交替使用。批改作业后,教师要对作业中的错误进行质和量的分析 统计。教师要向学生指出错误的程度和分析错误的原因。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在班级中重讲,对 个别性的问题可进行个别谈话,补上学生知识上的断链。对作业好的同学要表扬,对作业差的同 学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批评教育。教师评讲作业要及时,要培养学生自觉细看(分析)教师批改后 的作业的习惯,不能只看分数。 2、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主要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包括班级辅导和小组辅导)三种形式。课 外辅导的主要内容有: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目的、学习态度;给差生和缺课生补缺补差; 给优生和有特长的学生开“小灶”,满足其求知欲;指导学生作业和答疑;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等。 教师进行课外辅导时应注意的是:首先,要耐心细致地了解学生,辅导要有针对性,应强调 独立钻研,以自学为主,教师不要越俎代疱,也不应加重学生的负担;其次,辅导差生时也可以 吸收优生参加辅导,以增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和培养具相互帮助的好品德;第三,有条件的家庭, 教师应指导其父母科学地辅导子女学习或聘请家庭教师担任课外辅导任务。 (四)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反馈环节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检查和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调节、控 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提高学业成绩的一个重要评价与反馈环节。它有利于教师对教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28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