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为学生提供 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同时,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 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教育心理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包括 三个方面: 1.帮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心理活 动过程的规律,正确理解个性心理差异、特性形成的原因及规律,树 立科学的心理观、教育观、学生观。 2.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 技能,使学生学会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从心理学 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二、课程教学要求 1.科学性原则: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要确 保科学、明了、准确。 2.基础性原则:教学中注重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既探讨 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使学生明确心理学研究 的基本思路和范式。 3.应用性原则: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 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尤其是在将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
《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教育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 教育技术学 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 3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师范类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它为学生提供 作为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同时,为师范生开设的教育 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教育心理学》心理学课程教学目的包括 三个方面: 1.帮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正确理解心理活 动过程的规律,正确理解个性心理差异、特性形成的原因及规律,树 立科学的心理观、教育观、学生观。 2.帮助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 技能,使学生学会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教育实践工作中从心理学 的角度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卫生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形成健全人格。 二、课程教学要求 1.科学性原则: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要确 保科学、明了、准确。 2.基础性原则:教学中注重正常人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既探讨 心理的发生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使学生明确心理学研究 的基本思路和范式。 3.应用性原则: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分 析和解决生活和学习中,尤其是在将来作为一名教师,在教育和教学
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教育理论课程和 更高阶段的心理学理论打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 无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各种教育教学中各类心理现象的基本含义及其规律: 课程难点:心理学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它教 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1.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 教学的意识。 2.多媒体演示教学。课程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讲 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录像机、投影等设施,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 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3.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性地主动学习,除课堂讲 述和讨论外,应安排课堂实验演示和课后作业等,并要求学生阅读有 关文献,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符合科 学的结论。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2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 (3)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教育理论课程和 更高阶段的心理学理论打好基础。 三、先修课程 无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各种教育教学中各类心理现象的基本含义及其规律; 课程难点:心理学规律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以讲授法为主,根据课程具体内容及学生实际需要,配合其它教 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法、讨论法、阅读法等。 1.课堂讲授与讨论法相结合。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针对一些开放性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 教学的意识。 2.多媒体演示教学。课程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在课程讲 述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录像机、投影等设施,力求将大量的知识生动 形象地传授给学生。 3.课堂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进行自主性地主动学习,除课堂讲 述和讨论外,应安排课堂实验演示和课后作业等,并要求学生阅读有 关文献,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符合科 学的结论。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概述( 2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 (3)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 (2)教学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感知觉和注意(2学时) 1.教学内容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和特性: (2)注意的概念及特点: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感知觉的概念、规律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注意的特点及其规律: 注意的品质: (2)教学难点:感知觉的规律。 第三章 记忆(4学时) 1.教学内容 (1)记忆概述: (2)记忆的过程及规律: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记忆的过程及规律: (2)教学难点: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2学时) 1.教学内容 (1)思维概述: (2)思维过程及规律: (3)问题解决 (4)想象。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教学难点:思维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学习理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概述: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 (2)教学难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感知觉和注意( 2 学时) 1.教学内容 (1)感觉和知觉的概念和特性; (2)注意的概念及特点;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 感知觉的概念、规律及其在教学中应用; 注意的特点及其规律; 注意的品质; (2)教学难点: 感知觉的规律。 第三章 记忆(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记忆概述; (2)记忆的过程及规律;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记忆的过程及规律; (2)教学难点: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第四章 思维与想象( 2 学时) 1.教学内容 (1)思维概述; (2)思维过程及规律; (3)问题解决 (4)想象。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2)教学难点:思维的基本过程。 第五章 学习理论(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概述;
(2)学习理论: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的内涵、学习的类型、不同心理学家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学习理论。 第六章学习动机(4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动机概述: (2)学习动机理论: (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教学难点:学习动机理论。 第七章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4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迁移的概念、类型、理论: (2)学习策略的概念、类型及其规律: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理论: 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类型: 第八章中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3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和理论: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教学难点: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理论。 第九章中学生的认知发展(4学时) 1.教学内容
(2)学习理论;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的内涵、学习的类型、不同心理学家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学习理论。 第六章 学习动机(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动机概述; (2)学习动机理论; (3)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2)教学难点:学习动机理论。 第七章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迁移的概念、类型、理论; (2)学习策略的概念、类型及其规律;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迁移的概念和理论; 学习策略的概念和类型; 第八章 中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 3 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2)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和理论; 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2)教学难点:心理发展的特点和理论。 第九章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认知发展的理论: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培养: (2)教学难点: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与意志(4学时) 1.教学内容 (1)情绪情感概述: (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3)中学生的意志发展。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基本理论: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塑造: 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2)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基本理论。 第十一章中学生的人格(4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格概述: (2)人格理论: (3)人格的影响因素及健全人格的塑造。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理论人格的影响因素: 健全人格塑造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人格的基本理论。 第十二章中学生的品德心理(3学时) 1.教学内容 (1)品德心理概述:
(1)认知发展的理论; (2)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培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中学生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培养; (2)教学难点: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十章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与意志(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情绪情感概述; (2)中学生的情绪发展; (3)中学生的意志发展。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情绪情感的基本理论;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塑造; 中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 (2)教学难点:情绪情感的基本理论。 第十一章 中学生的人格(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人格概述; (2)人格理论; (3)人格的影响因素及健全人格的塑造。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人格的基本特征; 人格理论人格的影响因素; 健全人格塑造的基本策略; (2)教学难点:人格的基本理论。 第十二章 中学生的品德心理( 3 学时) 1.教学内容 (1)品德心理概述;
(2)品德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3)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的培养: (2)教学难点:品德的培养。 第十三章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4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概述: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中学生心理辅导。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特点: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 (2)教学难点: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 第十四章教师心理(4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师的而角色及其心理特征: (2)教师的成长与心理健康。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教师的当代角色和传统角色: 教师的成长过程: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因素及其维护: (2)教学难点:教师的成长。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2)品德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 (3)中学生品德的发展与培养。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品德心理结构; 品德的培养; (2)教学难点:品德的培养。 第十三章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心理健康概述; (2)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3)中学生心理辅导。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 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的特点; 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 (2)教学难点:中学生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 第十四章 教师心理( 4 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师的而角色及其心理特征; (2)教师的成长与心理健康。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教师的当代角色和传统角色; 教师的成长过程;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影响因素及其维护; (2)教学难点:教师的成长。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概述 2学时 二 感知觉和注意 2学时 三 记忆 4学时 四 思维和想象 2学时 五 学习理论 4学时 六 学习动机 4学时 七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 4学时 八 中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 3学时 九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4课时 十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与意志 4课时 十一 中学生的人格 4学时 十二 中学生的品德心理 3学时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 十三 4学时 辅导 十四 教师心理 4学时 总计 48课时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卷面成绩+平时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教育心理学》,张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2]《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普通心理学》,阴国恩,梁福成,白学军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一 概述 2 学时 二 感知觉和注意 2 学时 三 记忆 4 学时 四 思维和想象 2 学时 五 学习理论 4 学时 六 学习动机 4 学时 七 学习迁移和学习策略 4 学时 八 中学生发展的年龄特征 3 学时 九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4 课时 十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与意志 4 课时 十一 中学生的人格 4 学时 十二 中学生的品德心理 3 学时 十三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 辅导 4 学时 十四 教师心理 4 学时 总计 48 课时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笔试;闭卷 2.成绩构成:卷面成绩 +平时成绩 九、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教育心理学》,张潮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2]《心理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3]《普通心理学》,彭聃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教育心理学》 ,陈琦刘儒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普通心理学》,阴国恩,梁福成,白学军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