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山西师范大学:《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教育技术学专业)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X,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19.2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

《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习科学与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考核方式:考试课 总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学习科学与技术》是向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 一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要之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学习科学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 技术、脑科学等方面关于学习的理论,较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当前国内 外学习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学习的类型与特 点,运用新的学习观念与方法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找到最适合自 己的高效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在交流与协作中学 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习和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 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 评价观和教育研究方法的更新。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本课程的学与教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学习演变的发展历史,感受信息时代引发的学习 革命,更新学习观念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特点、要求,制定个性化的 学习计划:创建学习团队。(1-3周) 第二阶段:深刻领会各大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读,理解学习理论 对学习的具体指导意义;了解学习科学的新进展,并联系实际应用学 习科学的成果改造自身的学习和大学的教学活动(4-8周): 第三阶段:制定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的评价量规,了解学习对象 和学习者个性的特点,分专题进行自主学习与团队研究性学习,培养

《学习科学与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学习科学与技术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 考核方式:考试课 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3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学习科学与技术》是向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 一门培养适应信息时代需要之学习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 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学习科学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 技术、脑科学等方面关于学习的理论,较系统地了解和研究当前国内 外学习理论与方法的新进展;深刻地了解和认识自己学习的类型与特 点,运用新的学习观念与方法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找到最适合自 己的高效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学会自主学习、在交流与协作中学 习、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习和培养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 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促进学习观、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 评价观和教育研究方法的更新。 二、课程教学要求 1.本课程的学与教主要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学习演变的发展历史,感受信息时代引发的学习 革命,更新学习观念;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特点、要求,制定个性化的 学习计划;创建学习团队。(1-3 周) 第二阶段:深刻领会各大学习理论对学习的解读,理解学习理论 对学习的具体指导意义;了解学习科学的新进展,并联系实际应用学 习科学的成果改造自身的学习和大学的教学活动(4-8 周); 第三阶段:制定自主学习和团队学习的评价量规,了解学习对象 和学习者个性的特点,分专题进行自主学习与团队研究性学习,培养

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9-14周): 第四阶段:交流、总结、反思、评价。(15-16周)。 2.本课程的具体要求 (1)学习科学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技 术层出不穷。教学中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关于 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技术、脑科学等学科的关于 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 (2)本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 和教学平台,创造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努力做到信息技 术与教学的深度整合; (3)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备,侧重应用的学科。教 学中一定要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 (4)本课程应采取多种混合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探 究、讨论; (5)本课程采纳多元智能评价理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评价手 段,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 学习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 三、先修课程 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心理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学习科学的前沿进展;学习理念与方法:各种学习技术:技术推 动下的学习创新: 课程难点:

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9-14 周); 第四阶段:交流、总结、反思、评价。(15-16 周)。 2.本课程的具体要求 (1)学习科学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新知识、新理论、新技 术层出不穷。教学中要注意吸收国内外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关于 现代认知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技术、脑科学等学科的关于 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 (2)本课程教学应该充分利用包括多媒体在内的各种教学资源 和教学平台,创造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努力做到信息技 术与教学的深度整合; (3)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应用性兼备,侧重应用的学科。教 学中一定要密切联系教学实际、学习实际、生活实际和心理实际。 (4)本课程应采取多种混合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参与、探 究、讨论; (5)本课程采纳多元智能评价理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评价手 段,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 学习评价方式,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元化。 三、先修课程 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心理学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学习科学的前沿进展;学习理念与方法;各种学习技术;技术推 动下的学习创新; 课程难点:

掌握科学学习理论;运用技术推动学习创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 力。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取讲授、自学、研讨、调查、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法结 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具体落实为:教师讲授以介绍课程核心内容和 重点难点为主,压缩讲授时间:学生采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与团队 协同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 掌握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科学范畴体系的总体把握与 分专题深入研究结合,学习科学的探究与学习技术的修炼相结合,锻 炼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如读书能力, 分析概括能力,搜集整理资料能力,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尤其要注重探索在多媒体和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以上能力和方 法技能。 教学手段:多蝶体教室、泛雅网络平台、手机端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7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难题与破解之道 (2)人类学习方式及历史演变 (3)信息时代的学习目标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人类学习方式的演变 (2)教学难点:学习理念的改变 第二章学习究竟是什么(8学时) 1.教学内容

掌握科学学习理论;运用技术推动学习创新;培养学生的反思能 力。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采取讲授、自学、研讨、调查、研究性学习等多种方法结 合的混合式教学方法。具体落实为:教师讲授以介绍课程核心内容和 重点难点为主,压缩讲授时间;学生采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与团队 协同学习以及各种形式的研讨与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 掌握基本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科学范畴体系的总体把握与 分专题深入研究结合,学习科学的探究与学习技术的修炼相结合,锻 炼信息时代的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创造性实践能力(如读书能力, 分析概括能力,搜集整理资料能力,设计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尤其要注重探索在多媒体和网络化的学习环境中培养以上能力和方 法技能。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泛雅网络平台、手机端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7 学时) 1.教学内容 (1) 教育信息化的时代难题与破解之道 (2)人类学习方式及历史演变 (3)信息时代的学习目标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人类学习方式的演变 (2)教学难点:学习理念的改变 第二章 学习究竟是什么(8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概念及历史演变 (2)心理学对学习的认识与研究 (3)教育学视野中的学习探究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及启示 (2)教学难点:如何用学习理论指导学习 第三章人是如何学习的(9学时) 1.教学内容 (1)认知科学视角的学习研究 (2)脑科学与学习的生理机制解读 (3)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探究 (4)反思中学习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基于认知科学的学习研究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 第四章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9学时) 1.教学内容 (1)个体学习、团队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2)团队学习的组织技术与策略 (3)虚拟学习社区及其培育技术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团队学习的激励、团队学习组织技术 (2)教学难点:团队学习的激励 第五章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9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的分类 (2)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3)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者个性差异、技术支持的学习者学习 (2)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

(1)学习概念及历史演变 (2)心理学对学习的认识与研究 (3)教育学视野中的学习探究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西方心理学对学习的研究及启示 (2)教学难点:如何用学习理论指导学习 第三章 人是如何学习的(9 学时) 1.教学内容 (1)认知科学视角的学习研究 (2)脑科学与学习的生理机制解读 (3)真实情境中的学习探究 (4)反思中学习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基于认知科学的学习研究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的自我监控水平 第四章 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9 学时) 1.教学内容 (1)个体学习、团队学习与学习型组织 (2)团队学习的组织技术与策略 (3)虚拟学习社区及其培育技术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团队学习的激励、团队学习组织技术 (2)教学难点:团队学习的激励 第五章 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9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的分类 (2)学习者的个性差异 (3)信息技术促进个性化学习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者个性差异、技术支持的学习者学习 (2)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如何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

第六章学习评价与学习绩效(6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评价概述 (2)学习绩效 (3)学习评价技术及应用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绩效、学习评价技术及应用 (2)教学难点:学习评价技术及应用 八、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章目 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 7 学习究竞是什么 8 三 人是如何学习的 9 四 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 9 五 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六 学习评价与学习绩效 6 总计 48 九、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2.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人是如何学习的一一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布兰思福特等编,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教育大数据》(第1版),方海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3]《当代认知心理学》(修订版),梁宁建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 [4]《学习论》(第2版),施良方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

第六章 学习评价与学习绩效(6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习评价概述 (2)学习绩效 (3)学习评价技术及应用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习绩效、学习评价技术及应用 (2)教学难点:学习评价技术及应用 八、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一 信息时代学习方式的历史变革 7 二 学习究竟是什么 8 三 人是如何学习的 9 四 从个体学习到团队学习 9 五 学习的类型与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9 六 学习评价与学习绩效 6 总计 48 九、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试;闭卷 2.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1]《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扩展版),布兰思福特等编,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年; [2]《教育大数据》(第 1 版),方海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3]《当代认知心理学》(修订版),梁宁建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年; [4]《学习论》(第 2 版),施良方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年;

[5]《学与教的心理学》(第5版),皮连生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6]《移动学习:引爆互联网学习的革命》(第1版),斯科特·麦奎根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年: [7]《混合式学习:21世纪学习的革命》(第1版),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编,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8]《翻转式学习》(第1版),拉塞尔·L·阿克夫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 [9]《学习科学的关键词》(第1版),高文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0]《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1版),索耶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 [11]《学习科学与技术》(第2版),桑新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5]《学与教的心理学》(第 5 版),皮连生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6]《移动学习:引爆互联网学习的革命》(第 1 版),斯科特·麦奎根编,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6 年; [7]《混合式学习:21 世纪学习的革命》(第 1 版),迈克尔·霍恩,希瑟·斯特克编,机 械工业出版社,2016 年; [8]《翻转式学习》(第 1 版),拉塞尔·L·阿克夫等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 [9]《学习科学的关键词》(第 1 版),高文等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年; [10]《剑桥学习科学手册》(第 1 版),索耶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年; [11]《学习科学与技术》(第 2 版),桑新民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年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