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课程类别:教师教育选修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考核方式:考查 总学时、学分:16学时、1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0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 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当前教育的现实需求与问题所在, 能够根据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形 成统合的教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对 教育问题的研究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思维。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要紧扣当前教育实际,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2.教学方法要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教学实施要灵活,紧扣学生发展的阶段需求。 三、先修课程 《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研究》的先修课程有:《教育学》、《课程与 教学论》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区分与辨别现实中的教育问题 课程难,点:问题解决策略的形成和预防意识的生成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并辅之以讨论、阅读等方法。在课
《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研究》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研究 课程类别: 教师教育选修课 适用专业:小学教育 考核方式: 考查 总学时、学分: 16 学时、1 学分 其中实践学时: 0 学时 一、课程教学目的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选修课程。本课程 的教学目的:通过教学,学生了解当前教育的现实需求与问题所在, 能够根据教育理论和管理理论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本质与根源,形 成统合的教育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思想,进一步激发学生对 教育问题的研究兴趣与动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思维。 二、课程教学要求 本课程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要紧扣当前教育实际,实现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融合; 2.教学方法要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3.教学实施要灵活,紧扣学生发展的阶段需求。 三、先修课程 《基础教育热点问题研究》的先修课程有:《教育学》、《课程与 教学论》等。 四、课程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区分与辨别现实中的教育问题 课程难点:问题解决策略的形成和预防意识的生成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的教学以讲授为主,并辅之以讨论、阅读等方法。在课
程实施中结合具体内容设计讨论主题,使学生在了解当前教育热,点问 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分析能力和整合思维。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教育问题的概念 (2)发现“教育问题”的途径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对“教育问题”的认识 (2)教学难点:对“教育问题”的判断 第二章学困生问题研究(6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困生”的界定与表现 (2)“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3)“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思路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困生”的界定与认识 (2)教学难点:“学困生”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 第三章校园欺凌问题研究(6学时) 1.教学内容 (1)“校园欺凌”的认定与表现 (2)“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 (3)“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处理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处理 (2)教学难点:“校园欺凌”的认定 第四章家校沟通问题研究(2学时)
程实施中结合具体内容设计讨论主题,使学生在了解当前教育热点问 题的基础上,通过研讨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教育分析能力和整合思维。 六、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 学时) 1.教学内容 (1) 教育问题的概念 (2)发现“教育问题”的途径 2.重、难点提示 (1) 教学重点:对“教育问题”的认识 (2) 教学难点: 对“教育问题”的判断 第二章 学困生问题研究(6 学时) 1.教学内容 (1)“学困生”的界定与表现 (2)“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3)“学困生”问题的解决思路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学困生”的界定与认识 (2)教学难点:“学困生”形成原因的综合分析 第三章 校园欺凌问题研究(6 学时) 1.教学内容 (1)“校园欺凌”的认定与表现 (2)“校园欺凌”现象发生的原因 (3)“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处理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处理 (2)教学难点:“校园欺凌”的认定 第四章 家校沟通问题研究(2 学时)
1.教学内容 (1)“家校沟通”的形式与内容 (2)“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3)如何有效实现“家校沟通”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家校沟通”的有效实现 (2)教学难点:“家校沟通”的有效实现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第一章 绪论:教育问题 2 第二章 学困生问题研究 6 第三章 校园欺凌问题研究 6 第四章 家校沟通问题研究 2 总计 16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成绩构成: 成绩主要由期末论文质量决定,评价标准: (1)主题突出,选题有一定现实性: (2)格式完整、正确: (3)结构合理、论证充分: (4)结论或建议新颖、有价值。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本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教师根据参考资料和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确定研讨专题, 以阅读相关文献作为专题学习内容。 [1]《中国教育十大热,点问题》,方晓东等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年。 [2]《新教育之思》,朱永新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年。 [3]《国际视野下的教师发展与教师培养研究》,李研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1.教学内容 (1)“家校沟通”的形式与内容 (2)“家校沟通”中存在的问题 (3)如何有效实现“家校沟通” 2.重、难点提示 (1)教学重点:“家校沟通”的有效实现 (2)教学难点:“家校沟通”的有效实现 七、学时分配 章目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第一章 绪论:教育问题 2 第二章 学困生问题研究 6 第三章 校园欺凌问题研究 6 第四章 家校沟通问题研究 2 总计 16 八、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 考查 2.成绩构成: 成绩主要由期末论文质量决定,评价标准: (1)主题突出,选题有一定现实性; (2)格式完整、正确; (3)结构合理、论证充分; (4)结论或建议新颖、有价值。 十、选用教材和参考书目 本课程没有固定教材,教师根据参考资料和当前教育热点问题确定研讨专题, 以阅读相关文献作为专题学习内容
社,2013年。 [4]《课堂内外:打造全方位发展的学生》,【美】埃莉诺蕾妮罗德里格斯著、 刘清山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 [5]《教师:如何与问题家长相处》,【美】伊莱恩K麦克尤恩著、王濛濛译,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6年
濛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