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开放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期末试题(7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6,文件大小:214.67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1179 座位■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教专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 2007年7月 题 号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 1.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 是( )阶段。 A.映象式阶段 B.动作式阶段 C.符号式阶段 D.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 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 A.运算规则 B.数的概念 C.图形分解的思路 D.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3.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 呈现”和( )等这样三个特征。 A.论述体系的归纳式 B.以计算为主线 C.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D.训练体系的网络式 1069

试卷代号 :1179 座位号巨工口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教专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试题 2007年 7月 题 号 四 五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小题 ,每小题 3分 ,共 30分 )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 1.皮亚杰的“前运算阶段为主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阶段,相对于布鲁纳的分类来说,就 是( )阶段。 A.映象式 阶段 B.动作式阶段 C.符号式阶段 D.映象式阶段向符号式阶段过渡 2.下列不属于“客观性知识”的是( )。 A.运算规则 B.数的概念 G.图形分解的思路 D.不同量之间的关系 3.传统的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呈现具有“螺旋递进式的体系组织”、“逻辑推理式的知识 呈现”和( )等这样三个特征 。 A.论述体系的归纳式 C.模仿例题式的练习配套 B.以计算为主线 D.训练体系的网络式 1069

4.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三种。 A.计算型 B.具体型 C.调和型 D.概括型 5.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 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 A.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 B.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C,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D.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6.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 A.操作材料 B.辅助学具 C.音像资料 D.计算机技术 7,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 A.多例比较策略 B.生活化策略 C.操作分类策略 D.表象过渡策略 8.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入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人”、“活动导入” 和( )等。 A.练习导人 B.问题导入 C.经验导人 D.算理导入 9.在儿童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A.水平0 B.水平1 C.水平2 D.水平 10.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 A.问题表征阶段 B.明确条件阶段 C.感觉阶段 D.理解联想阶段 1070

4.儿童在数学能力的结构类型中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主要有分析型、几何型和( )三种。 .计算型 .调 和 型 B.具体型 D.概 括 型 5.属于以学生面对新的问题,形成认知冲突为起点,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并在集 体质疑或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认知为特征的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的是 A.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课堂学习的活动结构 B.以信息探索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C.以实验操作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D.以自学尝试为主线的课堂教学的活动结构 6.下列不属于常见教学手段的是( )。 操作材料 音像资料 B.辅助学具 D.计算机技术 7.下列不属于在建立概念阶段的主要教学策略的是( 多例 比较策略 操作分类策略 B.生活化策略 D.表象过渡策略 8.在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规则的导人阶段中常见的策略有“情境导人”、“活动导人” 和( )等。 A.练习导人 C.经验导人 B.问题导人 D.算理导人 9.在儿童 的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阶段 中,处于描述(分析)阶段被认为是 ( A.水平 0 C.水平 2 B.水平 D.水平 10.儿童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的理解问题阶段也称作( A.问题表征阶段 C.感觉阶段 B.明确条件阶段 D。理解联想阶段 1070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建构的活动过程,是一种由 等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2.按评价的取向角度划分,学习评价主要可以分为 等三类。 3.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 以及 等一些特点。 4.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以及 等的识别。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要在每小题的 括号内填上√或X即可) 1.“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 2.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 3.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 4.所谓学业评价,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得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分析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多纬度的内容结构特征。 2.请实例说明三种不同的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 1071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空 2分,共 24分) 1.小 学数 学课 堂学 习中 的认 知 建 构 的 活动过 程,是一 种 由 等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环状结构。 2,按评价的取 向角度划分,学 习评价主要 可以分为 等三类 。 3.小学数学运算规则在学习方式上具有 以及 等一些特点。 4.空间定位包括对物体的 等的识别。 以及 得 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 (本大题共 4小题 ,每小题 2分 ,共 8分。只要在每小题的 括号内填上认或X即可) 1.“再创造”学习理论的核心就是“数学化”理论。( ) 2.学生最基本的课堂参与形态是认知参与。( ) 3.不断增加概念的内涵而使其外延不断缩小的思维过程称之为强抽象。 4.所谓学业评价 ,就是指学生的学习成就的评价。( ) 得 分 评卷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题 6分,共 18分) 1.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简述构建教学策略的主要原则有哪些? 3.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得 分 评卷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小题 ,每小题 10分,共 20分) 试分析新世纪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多纬度的内容结构特征。 请实例说明三种不 同的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方法。 1071

试卷代号:117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一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教专业小学数学教学研究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 1.B 2.C 3.C 4.C 5.D 6.C 7.B 8.B 9.C 10.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定向环节 行动环节 反馈环节 2.目标取向的评价 过程取向的评价 主体取向的评价 3.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 重要规则逐步深化 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4.空间方位 空间距离 空间大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只要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或×即可) 1.√/ 2.X 3./ 4./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答案: ①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⑤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遗漏一条扣1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1~3分) 1072

试卷代号:1179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小教专业 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07年 7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3分,共 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在题后的括号内。 1. }3 2. C 3. C 4. C 5. D 6. C 7. B 8. B 9. C 10. 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空2分,共 24分) 1.定向环节 行动环节 反馈环节 2.目标取向的评价 过程取向的评价 主体取 向的评价 3.淡化严格证明,强化合情推理 重要规则逐步深化 有些规则不给结语 4.空间方位 空间距离 空间大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2分,共8分。只要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丫或X即可! 1.丫 2. X 3.丫 4.丫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题 6分,共 18分) 1.答案 : ①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 ⑤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遗漏一条扣 1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 1-}- 3分) 1072

2.答案: ①准备原则; ②活动的原则; ③主动参与的原则; ④兴趣性原则; ⑤个别适应的原则(差异性原则)。 (遗漏一条扣1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1~3分) 3.答案: ①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低年段儿童有时不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作出预测,通过操作、经验,则有可能预测;不一定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②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源于生活经验;需要举例说明)》 ③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需要用举例的方式来说明) (遗漏一条扣2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1~3分;括号内为简述内容的基本含义,其中 加下划线者是简答的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答案: ①从知识的领域切人:A:数与代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B:空间与图形(现实世 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C:统计与概率(现实世界 中数据、客观世界的随机现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猜测);D:实践 活动或综合运用(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②从数学学习的目标切入:A:知识与技能(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B:数 学思考(数学素养核心、思维结构、发现、解释、描述、推理、证明、归纳、抽象);C:解决问题(数 学素养核心、能力结构);D:情感与态度(非智力因素结构、好奇心、体验、主动参与、克服困难) ③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入: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D: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F: 推理能力。 1073

2.答案 : ①准备原则; ②活动的原则 ; ③主动参与的原则 ; ④兴趣性原则 ; ⑤个别适应 的原则(差异性原则)。 (遗漏一条扣 1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 1-r3分) 3.答案 : ①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低年段儿童有时不能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作出预测,通过操作、经验,则有可能预测;不一定需要通过举例来说明) ②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源于生活经验;需要举例说明) ③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需要用举例的方式来说明) (遗漏一条扣 2分;没有适当展开的,酌情扣 1^-3分;括号内为简述内容的基本含义,其中 加下划线者是简答的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 10分,共20分) 1.答案 : ①从知识的领域切人:A:数与代数(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空间与图形(现实世 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L:统计与概率(现实世界 中数据、客观世界的随机现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猜测);D:实践 活动或综合运用(综合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②从数学学习的目标切入:A:知识与技能(即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 学思考(数学素养核心、思维结构、发现、解释、描述、推理、证明、归纳、抽象);C:解决问题(数 学素养核心、能力结构);D:情感与态度(非智力因素结构、好奇心、体验、主动参与、克服困难) ③从数学活动的素养切人:A:数感;B:符号感;C:空间观念;U:统计观念;E:应用意识;F; 推理能力 。 1073

(遗漏①项扣4分,遗漏②和③中任一项扣3分;对于字母ABC所表示的项,有遗漏或表 述错误的,酌情扣1~2分,如果都没有则该项只给1分;括号内为论述内容的基本含义,整个 论述中一点都没有的,酌情扣1一3分) 2.答案: ①试误法(尝试错误法)。逐个尝试每一种的可能性,如果发现某一尝试是错误的,就改为 另一种尝试,直到获得问题解决。 ②逆推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问题目标出发,向着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做反向推 导。属于一种“分析”的思维路线。 ③逼近法(爬山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提出 一些子目标,利用不断获得子目标的实现来逼近问题目标。属于一种“综合”的思维路线。 (遗漏一项扣3分;①的界定不对或没有界定,扣2分,②或③项的界定不对或没有界定, 扣3分;没有举例说明的,酌情扣1~3分) 1074

(遗漏①项扣 4分 ,遗漏②和③ 中任一项扣 3分;对于字母 ABC所表示 的项,有遗漏或表 述错误的,酌情扣 1}2分,如果都没有则该项只给 1分;括号内为论述内容的基本含义,整个 论述中一点都没有的,酌情扣 1}3分) 2.答案 : ①试误法(尝试错误法)。逐个尝试每一种的可能性 ,如果发现某一尝试是错误的,就改为 另一种尝试 ,直到获得问题解决 。 ②逆推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从问题目标出发,向着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做反向推 导。属于一种“分析”的思维路线。 ③逼近法(爬山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问题情境的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提出 一些子目标,利用不断获得子目标的实现来逼近问题目标。属于一种“综合”的思维路线。 (遗漏一项扣 3分;①的界定不对或没有界定,扣 2分,②或③项的界定不对或没有界定, 扣 3分 ;没有举例说 明的,酌情扣 1}3分) 1074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