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教案 (第5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三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1)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要求学生了解食品检验定量分析中误差的来源,掌握分析 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难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 http://www.biox.cn/content/20050611/16631.htm 6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7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五、教学过程
1 《食品分析》教案 (第 5 次课 2 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三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第二节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1)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要求学生了解食品检验定量分析中误差的来源,掌握分析 结果数据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难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http://www.biox.cn/content/20050611/16631.htm 6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7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五、教学过程
1、学时分配:2学时 2、辅导手段:课后答疑 3、教学办法:讲授 4、板书设计:(见上页) 5、教学内容 第三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一)、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和精密度一一分析结果的衡量指标。 (1)准确度一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误差一般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2)精密度一几次平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3)两者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2、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的概念 相对偏差与绝对偏差 a基准物:硼砂 Na2B4O710H2O M=381 碳酸钠Na2CO; M=106 选那一个更能使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不考虑其他原因,只考虑称量)
2 1、学时分配:2 学时 2、辅导手段:课后答疑 3、教学办法:讲授 4、板书设计: (见上页) 5、教学内容 第三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一节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一)、 准确度和精密度 1、准确度和精密度——分析结果的衡量指标。 ( 1) 准确度──分析结果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用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误差一般用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来表示。 (2) 精密度──几次平衡测定结果相互接近程度 精密度的高低用偏差来衡量, 偏差是指个别测定值与平均值之间的差值。 (3) 两者的关系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 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高; 两者的差别主要是由于系统误差的存在。 2、相对偏差和绝对偏差的概念 相对偏差与绝对偏差 a 基准物:硼砂 Na2B4O7·10H2O M=381 碳酸钠 Na2CO3 M=106 选那一个更能使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不考虑其他原因,只考虑称量)
b:如何确定滴定体积消耗? 010ml: 2025ml:4050ml (二)、误差的种类、性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1.系统误差 (1)特点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d可以消除。 (2)产生的原因 a.方法误差一一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b.仪器误差一一仪器本身的缺陷 例: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 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c试剂误差一一所用试剂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 试剂纯度不够 (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d.主观误差一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 滴定管读数不准。 2.偶然误差 (1)特点 a.不恒定 b.难以校正 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2)产生的原因 a.偶然因素
3 b:如何确定滴定体积消耗? 0~10ml; 20~25ml; 40~50ml (二)、 误差的种类、性质、产生的原因及减免 1. 系统误差 (1) 特点 a.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 b.在同一条件下,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c.影响准确度,不影响精密度; d.可以消除。 (2) 产生的原因 a.方法误差——选择的方法不够完善 例: 重量分析中沉淀的溶解损失; 滴定分析中指示剂选择不当。 b.仪器误差——仪器本身的缺陷 例: 天平两臂不等,砝码未校正; 滴定管,容量瓶未校正。 c.试剂误差——所用试剂有杂质 例:去离子水不合格; 试剂纯度不够 (含待测组份或干扰离子)。 d.主观误差——操作人员主观因素造成 例:对指示剂颜色辨别偏深或偏浅; 滴定管读数不准。 2. 偶然误差 ( 1) 特点 a.不恒定 b.难以校正 c.服从正态分布(统计规律) ( 2) 产生的原因 a.偶然因素
b.滴定管读数 3.过失误差 (三)、误差的减免 1.系统误差的减免 (1)方法误差一 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2)仪器误差一 校正仪器 (3)试剂误差一 作空白实验 2.偶然误差的减免 一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第二节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一)、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又称算术平均偏差,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精密度。 平均偏差:a=∑K-到 特点:简单 缺点:大偏差得不到应有反映。 (二)、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又称均方根偏差:标准偏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当测定次数趋于无穷大时 标准偏差: =V∑(X-'1n 4为无限多次测定的平均值(总体平均值):即: limX= 当消除系统误差时,μ即为真值。 2、有限测定次数 标准偏差:s=V∑(X-)'/(n-)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C%=S/X 例题
4 b.滴定管读数 3. 过失误差 (三)、误差的减免 1. 系统误差的减免 (1) 方法误差—— 采用标准方法,对比实验 (2) 仪器误差—— 校正仪器 (3) 试剂误差—— 作空白实验 2. 偶然误差的减免 ——增加平行测定的次数 第二节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 (一)、平均偏差 平均偏差又称算术平均偏差,用来表示一组数据的精密度。 平均偏差: 特点:简单; 缺点:大偏差得不到应有反映。 (二)、标准偏差 标准偏差又称均方根偏差;标准偏差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当测定次数趋于无穷大时 标准偏差 : μ为无限多次测定 的平均值(总体平均值); 即: 当消除系统误差时,μ即为真值。 2、有限测定次数 标准偏差 : 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CV% = S / X 例题 X X d n − = ( ) ( ) 2 s X X n = − − / 1 ( ) 2 = − X n/ lim n X → =
用标准偏差比用平均偏差更科学更准确。 例:两组数据 (1)X-X:0.11, -0.73,0.24 0.51 -0.14.0.00. 0.30, -0.21, m=8 d1=0.28 1=0.38 (2)X-X:0.18,0.26,-025,-0.37, 0.32,-0.28,0.31,-0.27 =8 d2=0.28 52=0.29 d=,S1>s2 (三)、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m个n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 X,2,X,…m 由统计学可得:Sr=s/√n 由sx/s一n作图: 10h 由关系曲线,当n大于5时,sX/s变化不大,实际测定5次即可。 以X士Sx的形式表示分析结果更合理。 例题 例:水垢中F2O3的百分含量测定数据为(测6次): 79.58%,79.45%,79.47% 79.50%,79.62%,79.38% X=79.50%3=0.09%sx=0.04% 则真值所处的范围为(无系统误差): 79.50%±0.04% 数据的可信程度多大?如何确定?
5 用标准偏差比用平均偏差更科学更准确。 例: 两组数据 (1) X-X: 0.11, -0.73, 0.24, 0.51, -0.14, 0.00, 0.30, -0.21, n=8 d1=0.28 s1=0.38 (2) X-X:0.18,0.26,-0.25,-0.37, 0.32 , -0.28, 0.31, -0.27 n=8 d2=0.28 s2=0.29 d1=d2, s1>s2 (三)、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m 个 n 次平行测定的平均值: 由统计学可得: 由 sX/s—— n 作图: 由关系曲线,当 n 大于 5 时, sX/ s 变化不大,实际测定 5 次即可。 以 X± sX 的形式表示分析结果更合理。 例题 例:水垢中 Fe2O3 的百分含量测定数据为 (测 6 次) : 79.58%,79.45%,79.47%, 79.50%,79.62%,79.38% X = 79.50% s = 0.09% sX= 0.04% 则真值所处的范围为(无系统误差) : 79.50% + 0.04% 数据的可信程度多大?如何确定? 1 2 3 , , , X X X X m / X s s n =
(四)、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 曲线下面积 几率 -00十00 100% 4士0 68.3% 4±20 99.5% 4±30 99.7% -0∞-30-20-0102030 正否分布确线 对于有限次测定,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μ关系为: =1.s s.有限次测定的标准偏差;n.测定次数。 表1-11值表 (1某一置信度下的几率系数) 润定次数。 置信度 50% 90% 95% 99% 99.5% 2 1.000 6.314 12.706 63.657 127.32 3 0.816 2.920 4.303 9.925 14.089 4 0.765 2.353 3.182 5.841 7.453 6 0.741 2.132 2.776 4.604 5.598 6 0.727 2.015 2.571 4.032 4.773 讨论: 1、置信度不变时:n增加,1变小,置信区间变小: 2、n不变时:置信度增加,1变大,置信区间变大: 置信度一真值在置信区间出现的几率: 6
6 (四)、置信度与置信区间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曲线: 对于有限次测定,平均值 与总体平均值 关系为 : s.有限次测定的标准偏差; n.测定次数。 表 1-1 t 值表 ( t. 某一置信度下的几率系数) 讨论: 1、置信度不变时:n 增加, t 变小,置信区间变小; 2、n 不变时:置信度增加,t 变大,置信区间变大; 置信度——真值在置信区间出现的几率 ; s X t n =
置信区间一以平均值为中心,真值出现的范围: 第三节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解决两类问题: (1)可疑数据的取舍一一过失误差的判断 方法:Q检验法: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确定某个数据是否可用。 (2)分析方法的准确性一一系统误差的判断 显著性检验: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检验被处理的问题是否存在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方法:t检验法和F检验法: 确定某种方法是否可用,判断实验室测定结果准确性。 (一)、可疑数据的取舍 1、Q检验法 步骤: (1)数据排列 X1 X2......Xn (2)求极差 Xn一X (3)求可疑数据与相邻数据之差 Xn一Xn1或X2一X (4)计算: X,-X或Q=- X-X X。-X (5)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如90%)查表: 表2不同置信度下,舍弃可疑数据的Q值表 测定次数Q90 Q95 Q99 3 0.94 0.98 0.99 0.76 0.85 0.93 0.47 0.54 0.63 (6)将Q与Qx(如Q0)相比 若Q>Qx舍弃该数据,(过失误差造成) 7
7 置信区间——以平均值为中心,真值出现的范围; 第三节 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解决两类问题: (1) 可疑数据的取舍 ⎯ ⎯过失误差的判断 方法:Q 检验法;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确定某个数据是否可用。 (2) 分析方法的准确性⎯ ⎯系统误差的判断 显著性检验:利用统计学的方法,检验被处理的问题 是否存在 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方法:t 检验法和 F 检验法; 确定某种方法是否可用,判断实验室测定结果准确性。 (一)、可疑数据的取舍 1、Q 检验法 步骤: (1) 数据排列 X1 X2 …… Xn (2) 求极差 Xn - X1 (3) 求可疑数据与相邻数据之差 Xn-Xn-1 或 X2-X1 (4) 计算: (5) 根据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如 90%)查表: 表 2 不同置信度下,舍弃可疑数据的 Q 值表 测定次数 Q90 Q95 Q99 3 0.94 0.98 0.99 4 0.76 0.85 0.93 8 0.47 0.54 0.63 (6)将 Q 与 QX (如 Q90 )相比, 若 Q > QX 舍弃该数据, (过失误差造成) 1 2 1 1 1 n n n n X X X X Q Q X X X X − − − = = − − 或
若Q<Qx不舍弃该数据,(偶然误差所致) 当数据较少时舍去一个后,应补加一个数据。 六、作业 某同学对面粉的灰分进行次测定,其数值为:0.62%,0.63%,0.65%,0.42%,0.68%, 请问他报告的测定结果应为多少?(要写出数据处理过程) 解题步骤: 1)从大到小排列数据 2)判断可疑值,确定取舍。 3)计算平均值(提醒学生注意,若舍弃后应算其余各次检验结果平均值) 4)计算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5)报告检验结果 七、课后记 f
8 若 Q < QX 不舍弃该数据, (偶然误差所致) 当数据较少时 舍去一个后,应补加一个数据。 六、作业 某同学对面粉的灰分进行次测定,其数值为:0.62%, 0.63% , 0.65%, 0.42%, 0.68%, 请问他报告的测定结果应为多少?(要写出数据处理过程) 解题步骤: 1) 从大到小排列数据 2) 判断可疑值,确定取舍。 3) 计算平均值(提醒学生注意,若舍弃后应算其余各次检验结果平均值) 4) 计算偏差、相对标准偏差 5) 报告检验结果 七、课后记
《食品分析》教案 (第6次课2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三章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二节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2) 第三节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第四节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和评价的方法,理解有效 数字的定义,掌握其运算规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难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http://www.biox.cn/content/20050611/16631.htm 6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7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9
9 《食品分析》教案 (第 6 次课 2 学时) 一、授课题目 第三章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 第二节 分析结果的数据处理(2) 第三节 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第四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本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分析结果数据处理和评价的方法,理解有效 数字的定义,掌握其运算规则。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难点:分析结果数据处理。 四、主要参考资料 1、穆华荣、于淑萍主编,食品分析.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周光理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杨月欣主编,实用食物营养成分分心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曲祖乙、刘靖主编,食品分析与检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http://www.biox.cn/content/20050611/16631.htm 6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7http://www.shunz.net/tag/%E7%BA%BF%E6%80%A7%E7%9B%B8%E5%85%B3%E7%B3 %BB%E6%95%B0/
五、教学过程 1、学时分配:2学时 2、辅导手段:辅导答疑 3、教学办法:讲授 4、板书设计:(见上页) 5、教学内容 第三节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一)、可疑数据的取舍 1、Q检验法 2.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基本步骤: (1)排序:X1,X2,X.X4.… (2)求X和标准偏差S (3)计算G值: Y-Y G计算= X-X 或G计算= S (4)由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G表 (5)比较 若G计>G表,弃去可疑值,反之保留。 由于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引入了标准偏差,故准确性比Q检验法高。 (二)、分析方法准确性的检验系统误差的判断 1、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1检验法 a.计算1值 x一出 t年S1n 10
10 五、教学过程 1、学时分配:2 学时 2、辅导手段:辅导答疑 3、教学办法:讲授 4、板书设计: (见上页) 5、教学内容 第三节 定量分析数据的评价 (一)、可疑数据的取舍 1、Q 检验法 2. 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 基本步骤: (1)排序:X1, X2, X3, X4…… (2)求X和标准偏差 S (3)计算 G 值: (4)由测定次数和要求的置信度,查表得 G 表 (5)比较 若 G 计算> G 表,弃去可疑值,反之保留。 由于格鲁布斯(Grubbs)检验法引入了标准偏差,故准确性比 Q 检验法高。 (二)、分析方法准确性的检验----系统误差的判断 1、平均值与标准值()的比较 t 检验法 a. 计算 t 值 X X n X X1 G G S S − − = = 计算 或 计算 / X t S n − = 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