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渐进法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5,文件大小:208KB,团购合买
1.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2.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第12章渐进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要建立和 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便于掌握。 本章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2.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 3.了解超静结构影响线的绘制和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学习内容 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包络图 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 §12.1基本概念 1、力矩分配法概述 理论基础:位移法 计算对象:杆端弯矩 计算方法:增量调整修正的方法 适用范围: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2、杆端弯矩正负号规定: 在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 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 假定对杆端顺时针转动为正号。作用与结点 上的外力偶荷载,约束力矩,也假定顺时针 M,>0 转动为正号,而杆端弯矩作用于结点上时逆 M。<0

第12章 渐进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力矩分配法是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一种实用计算方法。它不需要建立和 求解基本方程,直接得到杆端弯矩。运算简单,方法机械,便于掌握。 本章的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的基本概念与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计算。 2. 掌握无剪力分配法的计算,了解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有侧移刚架。 3. 了解超静结构影响线的绘制和内力包络图的绘制。 学习内容 转动刚度、分配系数、传递系数的概念及确定。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无剪力分配法的概念及计算。 超静定结构影响线及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包络图。 利用对称性简化力矩分配法计算。 §12.1 基本概念 1、力矩分配法概述: 理论基础:位移法; 计算对象:杆端弯矩; 计算方法:增量调整修正的方法; 适用范围: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 2、杆端弯矩正负号规定: 在力矩分配法中对杆端转角、杆端弯矩、 固端弯矩的正负号规定与位移法相同,即都 假定对杆端顺时针转动为正号。作用与结点 上的外力偶荷载,约束力矩,也假定顺时针 转动为正号,而杆端弯矩作用于结点上时逆

时针转动为正号。 3、转动刚度S 转动刚度S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在数值上=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 的力矩。AB杆A端的转动刚度S与AB杆的线刚度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 长)及远端支承有关,而与近端支承无关。当远端是不同支承时,等截面杆的转动刚度如右图: (x4( 如果把A端改成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或可转动(但不能移动)的刚结点转动刚度SAB的数值 4、传递系数G:(例子102) 传递系数指的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即 利用传递系数的概念,远端弯矩可表达为:MBA℃ CABMAB 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如下表 远端支承 转动刚度 传递系数 固定 42 1/2 铰支 3i 定向支座 §12.2单结点力矩分配法——基本运算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指的是,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 1、单结点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作用下的计算 如下图所示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m作用下,使结点转动,从而带动各杆端转动,杆端转动产 生的近端弯称为分配弯矩,产生远端弯矩称为传递弯矩。分配弯矩:My=μym C),传递弯矩:M1=CuM(=A,B,C) 注意 1.结点集中力偶m顺时针为正,产生正的分配弯矩

时针转动为正号。 3、转动刚度 S: 转动刚度 S 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 在数值上=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 的力矩。AB 杆 A 端的转动刚度 SAB与 AB 杆的线刚度 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 的形状和尺寸、杆 长)及远端支承有关,而与近端支承无关。当远端是不同支承时,等截面杆的转动刚度如右图: 如果把 A 端改成固定铰支座、可动铰支座或可转动(但不能移动)的刚结点转动刚度 SAB 的数值 不变。 4、传递系数 C: (例子 102) 传递系数指的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远端弯矩与近端弯矩的比值。即: 利用传递系数的概念,远端弯矩可表达为:MBA=CABMAB 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系数如下表: §12.2 单结点力矩分配法——基本运算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运算指的是,单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计算。 1、单结点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作用下的计算: 如下图所示结构,在结点集中力偶 m 作用下,使结点转动,从而带动各杆端转动,杆端转动产 生的近端弯称为分配弯矩,产生远端弯矩称为传递弯矩。分配弯矩:M1j=μ1jm (j=A,B, C),传递弯矩:Mj1=C1jM1j (j=A,B,C) 注意: 1. 结点集中力偶 m 顺时针为正,产生正的分配弯矩

2.分配系数表示1杆1端承担结点外力偶的比率,它等于该杆1端的转动刚度S1;与交与 结点1的各杆转动刚度之和的比值,即 ∑ 只有分配弯矩才能向远端传递 分配弯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近端弯矩,传递弯矩是杄端转动时产生的C 欢远端弯矩 (例子103) 2、单结点结构在跨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DOkN 20k/m 将整个变形过程分为两步 ↓↓↓↓↓44 1.在刚结点加刚臂阻止结点转动,将连续梁分解为 3限 3m 6m 两根单跨超静定梁,求出各杆端的固端弯矩。结点B 各杆端固端弯矩之和为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力矩,称为 200 20kN/m 结点不平衡力矩MB 150 2.去掉约束,相当于在结点B加上负的不平衡力矩 MB,并将它分给各个杆端及传递到远端。 m 60 3.叠加以上两步的杆端弯,得到最后杆端弯矩 例子104,105) 0-30 §12.3多结点力矩分配法一一渐进运算 1.锁住:加入刚臂,锁住刚结点,将体系化成一组单跨超静定梁,计算各杆固端弯矩m,由结点 力矩平衡求刚臂内的约束力矩(称为结点的不平衡力矩),如图b,图b与原结构的差别是:在 受力上,结点B、C上多了不平衡力矩MB、MC:在变形上结点B、C不能转动 2.放松B:为了取消结点B的刚臂,放松结点B(结点C仍锁住),在结点B加上(一MB),如 图c,此时ABC部分只有一个角位移,并且受结点集中力偶作用,可按基本运算进行力矩分配和 传递。结点B处于暂时的平衡。此时C点的不平衡力矩是M+M 24kN/m 50kN 2EI n8m日4m2I-m M=-128 24kN/m M=5350kN 128 MC=786 768512—256 AC=-78.6 7 314-47.2 9463

B 1 C A M ↓↓↓↓↓↓↓↓↓↓↓ 24kN/m 50kN -128 128 -75 MB=-128 MC=53 -MB ↓↓↓↓↓↓↓↓↓↓↓ 24kN/m 50kN 8m 8m 4m 4m A B C D 2EI EI 2EI i=2 i=2 i=1 76.8 51.2 25.6 MC=78.6 -MC=-78.6 -15.7 -31.4 -47.2 -15.7 15.7 9.4 6.3 3.2 ↓↓↓↓↓↓↓↓↓↓↓ 24kN/m 50kN -128 128 -75 MB=-128 MC=53 -MB ↓↓↓↓↓↓↓↓↓↓↓ 24kN/m 50kN 8m 8m 4m 4m A B C D 2EI EI 2EI ↓↓↓↓↓↓↓↓↓↓↓ 24kN/m 50kN 8m 8m 4m 4m A B C D 2EI EI 2EI i=2 i=2 i=1 i=2 i=2 i=1 76.8 51.2 25.6 MC=78.6 -MC=-78.6 -15.7 -31.4 -47.2 -15.7 15.7 9.4 6.3 3.2 2. 分配系数 μ1j 表示 1j 杆 1 端承担结点外力偶的比率,它等于该杆 1 端的转动刚度 S1j与交与 结点 1 的各杆转动刚度之和的比值,即: , 1 ij ij S S   = =   只有分配弯矩才能向远端传递。 分配弯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近端弯矩,传递弯矩是杆端转动时产生的 远端弯矩。 (例子 103) 2、单结点结构在跨间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将整个变形过程分为两步: 1. 在刚结点加刚臂阻止结点转动,将连续梁分解为 两根单跨超静定梁,求出各杆端的固端弯矩。结点 B 各杆端固端弯矩之和为附加刚臂中的约束力矩,称为 结点不平衡力矩 MB。 2. 去掉约束,相当于在结点 B 加上负的不平衡力矩 MB,并将它分给各个杆端及传递到远端。 3. 叠加以上两步的杆端弯,得到最后杆端弯矩。 (例子 104,105) §12.3 多结点力矩分配法——渐进运算 1.锁住:加入刚臂,锁住刚结点,将体系化成一组单跨超静定梁,计算各杆固端弯矩 m,由结点 力矩平衡求刚臂内的约束力矩(称为结点的不平衡力矩),如图 b,图 b 与原结构的差别是: 在 受力上,结点 B、C 上多了不平衡力矩 MB、MC;在变形上结点 B、C 不能转动。 2. 放松 B:为了取消结点 B 的刚臂,放松结点 B(结点 C 仍锁住),在结点 B 加上(-MB),如 图 c,此时 ABC 部分只有一个角位移,并且受结点集中力偶作用,可按基本运算进行力矩分配和 传递。结点 B 处于暂时的平衡。此时 C 点的不平衡力矩是 MC+ M 传

3.放松C:为了取消结点C的刚臂,放松结点C,在结点C加上(一(M+M)),如图d,为了 使BCD部分只有一个角位移,结点B再锁住,按基本运算进行力矩分配和传递。结点C处于暂 时的平衡 传递弯矩的到来,又打破了B点的平衡,B点又有了新的约束力矩M件,重复2、3两步,经多次 循环后各结点的约束力矩都趋于零,恢复到了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一般2~3个循环 就可获得足够的精度 4.叠加:最后杆端弯矩:M=∑M分配+∑M传递+M 例子106) 注意: ①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得的是渐近解 ②首先从结点不平衡力矩较大的结点开始,以加速收敛。 ③不能同时放松相邻的结点(因为两相邻结点同时放松时,它们之间的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 系数定不出来):但是,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这样可以加速收敛 ④每次要将结点不平衡力矩变号分配。 ⑤结点i的不平衡力矩M总等于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可由结点平衡来求 在第一轮第一个分配结点:M=∑M-m(结点力偶荷载顺时针为正) 在第一轮其它分配结点:M=∑M+M传-m(结点力偶荷载顺时针为正) 以后各轮的各分配结点:M=M传 (例子10 §124无剪力分配法

3.放松 C:为了取消结点 C 的刚臂,放松结点 C,在结点 C 加上(-(MC+ M 传)),如图 d,为了 使 BCD 部分只有一个角位移,结点 B 再锁住,按基本运算进行力矩分配和传递。结点 C 处于暂 时的平衡。 传递弯矩的到来,又打破了 B 点的平衡,B 点又有了新的约束力矩 M 传,重复 2、3 两步,经多次 循环后各结点的约束力矩都趋于零,恢复到了原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状态。一般 2~3 个循环 就可获得足够的精度。 4. 叠加:最后杆端弯矩: M=∑M 分配+∑M 传递+MF (例子 106) 注意: ①多结点结构的力矩分配法得的是渐近解。 ②首先从结点不平衡力矩较大的结点开始,以加速收敛。 ③不能同时放松相邻的结点(因为两相邻结点同时放松时,它们之间的杆的转动刚度和传递 系数定不出来);但是,可以同时放松所有不相邻的结点,这样可以加速收敛。 ④每次要将结点不平衡力矩变号分配。 ⑤结点 i 的不平衡力矩 Mi 总等于附加刚臂上的约束力矩,可由结点平衡来求。 在第一轮第一个分配结点:Mi=∑MF-m (结点力偶荷载顺时针为正) 在第一轮其它分配结点:Mi=∑MF+M 传-m (结点力偶荷载顺时针为正) 以后各轮的各分配结点:Mi=M 传 (例子 107,108) §12.4 无剪力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适用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一般不能直接用于有侧移刚架。但对有些特 殊的有侧移刚架,可以用与力矩分配法类似的无剪力分配法进行计算 (1)无剪力分配法的使用 OkN 10%N 条件:结构中除了无侧移的杆 外,其余的杆均为剪力静定杆 b SkNn 无侧移杆:如果杆件两端线 位移平行并且不于轴线垂 15 直,则该杆为两端无相对线 位移的杆即无侧移杆。如图 l(a)中EC、CF、DB杆均为 无侧移杆。 剪力静定杆指的是剪力可由 截面投影平衡求出来的杆。 如图1(a)中AB、BC杆均为 剪力静定杆。 两端无相对线位移的杆转动 刚度、传递系数和固端弯矩 确定,前面已经讨论过,下 面这种讨论剪力静定杆的转 动刚度、传递系数和固端弯 矩确定 (2)剪力静定杆的固端弯矩计算 先由截面投影平衡求出杆端剪力,然后将杄端剪力看作杄端荷载加在杄端,按该端滑动 另一端固定的单跨梁计算固端弯矩。如图1(b)c)所示。 (3)剪力静定杆的转动刚度:S=i,传递系数:C=-1 例子109,110,11)

力矩分配法适用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一般不能直接用于有侧移刚架。但对有些特 殊的有侧移刚架,可以用与力矩分配法类似的无剪力分配法进行计算。 ⑴无剪力分配法的使用 条件:结构中除了无侧移的杆 外,其余的杆均为剪力静定杆。 无侧移杆:如果杆件两端线 位移平行并且不于轴线垂 直,则该杆为两端无相对线 位移的杆即无侧移杆。如图 1(a)中 EC、CF、DB 杆均为 无侧移杆。 剪力静定杆指的是剪力可由 截面投影平衡求出来的杆。 如图 1(a)中 AB、BC 杆均为 剪力静定杆。 两端无相对线位移的杆转动 刚度、传递系数和固端弯矩 确定,前面已经讨论过,下 面这种讨论剪力静定杆的转 动刚度、传递系数和固端弯 矩确定。 ⑵剪力静定杆的固端弯矩计算 先由截面投影平衡求出杆端剪力,然后将杆端剪力看作杆端荷载加在杆端,按该端滑动, 另一端固定的单跨梁计算固端弯矩。如图 1(b)(c)所示。 ⑶剪力静定杆的转动刚度:S=i,传递系数:C=-1。 (例子 109,110,11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