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09802 课程名称: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 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应用心理学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 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课程性质上,心 理类型与人际沟通 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其学科框架由 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沟通实践两部分组成。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的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 方面。其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 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 系中的法作。其实:践仁条是将人际沟通与心,理类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烈 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政期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 同时坏要刻 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进而增强群体内聚力 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 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二)果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对象 任务、方法,明确人际 通与心理类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联系社 现实问题 用掌握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现象及问题 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人际 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增进对社会主 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三)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改革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人际关系现象,指导学生深 入社会生活实际,开展各项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的调查和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水平。提升学生从马克 思主义唯物史观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09802 课程名称: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学 时: 32 学 分: 2 适用对象: 应用心理学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 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 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从课程性质上,心 理类型与人际沟通是一门正在形成的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其学科框架由 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沟通实践两部分组成。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的任务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 方面。其理论任务就是要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 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 系中的运作。其实践任务是将人际沟通与心理类型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实践活动,为社会现实生活服务,为目前的改期开放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同时还要纠正 现实社会中某些畸形的人际关系,减少和堵截人际冲突、人际内耗,进而增强群体内聚力, 用科学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处理、调整和改善不良的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新型的 社会主义人际关系。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际关系。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使学生通过对人际交往心理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学习,了解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对象、 任务、方法,明确人际沟通与心理类型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要求学生联系社会现实问题,运 用掌握的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中的人际关系现象及问题, 能在社会生活中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调整人际关系、不断改善人际关系和发展新型人际 关系,并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心理学课程及相关学科课程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增进对社会主 义新型人际关系的理解与认识。 (三)课程教学改革 总体改革思路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人际关系现象,指导学生深 入社会生活实际,开展各项心理类型与人际沟通的调查和实验,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经验,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理论素养和水平。提升学生从马克 思主义唯物史观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与水平。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概念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将今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交往心理学研究的任多 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唯物史观与方法 第二节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 一、人际关系和补会关系 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四、社会主义国家新型 际关系 第三节 人标关系的心理过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建议 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3。为什么要研究人际关系?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和补会关系? 4.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第二章人际认知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带人际认知督述 第二节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难点: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 [思考题] 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如何纠正认知失调的? 2什么说服他人从事与原来态度相反的行为,能使原有态度得到改变,试从认知失调理论加 以解释。 3.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有哪些?它们各自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应用? 第三章 人际印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部分 行动者 (二)知觉者 (三)交往情景 第二节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一、人际交往心理学的概念 二、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三、人际交往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四、人际交往心理学的唯物史观与方法 第二节 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 一、社会关系的涵义和结构 二、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三、人际关系的必要性 四、社会主义国家新型人际关系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际交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难点:人际关系的心理过程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关系?什么是人际交往心理学? 2.如何理解人际关系产生的背景以及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3.为什么要研究人际关系?如何理解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4.人际关系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第二章 人际认知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认知概述 第二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第三节 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认知失调理论的研究 难点: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一般情况下,人们是如何纠正认知失调的? 2.什么说服他人从事与原来态度相反的行为,能使原有态度得到改变,试从认知失调理论加 以解释。 3.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有哪些?它们各自在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中有哪些应用? 第三章 人际印象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印象形成概述 一、人际印象的定义 二、印象形成过程中的三个部分 (一)行动者 (二)知觉者 (三)交往情景 第二节 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第三节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第四节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自我表现 一)自我表现的具体目的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三)成功的自我表现的障碍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难点: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 [思考题1 象花成是大程。象袋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哪三个成分?分别举例说明这三个成分对人 2.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总整合模式有哪三种,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人际印象形成中会出现哪些效应和偏见?它们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4.举例说明自我实现预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注意自我表现? 第四章人际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险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身体语 四、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第二节对人的归因理论 、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一 相应推论理论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控制源理论 第三节对人的归因偏见 、行为中民偏见 一“行为”吞没“场” 二、显著性偏见 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第四节归因理论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印象形成的特点 二、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第三节 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第四节 印象管理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和理论 (一)印象管理的定义 (二)印象管理的理论 二、自我表现 (一)自我表现的具体目的 (二)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 (三)成功的自我表现的障碍 三、印象管理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印象形成的特点和模式 难点:印象形成中的效应和偏见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什么是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有哪三个成分?分别举例说明这三个成分对人际 印象形成过程的影响。 2.人际印象形成有哪些特点?人际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有哪三种,它们分别有何特点? 3.人际印象形成中会出现哪些效应和偏见?它们对人际关系有何影响? 4.举例说明自我实现预言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5.什么是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对人际关系有什么作用?我们应如何注意自我表现? 第四章 人际知觉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的非言语沟通 一、脸部表情 二、目光接触 三、身体语言 四、非言语线索的意义 第二节 对人的归因理论 一、海德的通俗心理学 二、相应推论理论 三、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 四、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 五、控制源理论 第三节 对人的归因偏见 一、行为中民偏见——“行为”吞没“场” 二、显著性偏见 三、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 第四节 归因理论的应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对人的归因理论
2对人的归因信见 难占,归因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 [思考题]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 2.什么是归因?在人际知觉中,有哪些主要的归因理论?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试 出较这些主要的归因理论」 在人际知觉中 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除了本章所提出的归因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之外,你认为归因理论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第五章人际魅力 [主要教学内容] 带人际吸引理 第二节 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二、个人特质因素 三、类似和互补 (一)类似性 (一)石补州 第三节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二、喜欢的回报和得失现象 [重点与难点 面点:影响人际吸引的因 难点:人际吸引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自学第三节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际吸引的理论? 2.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具有吸引力? 3 为什么类似和互补会导致人际吸引? 怎样把握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的“度”} 第六音人际合作与冲爽 [主要教学内容1 第一节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社会交换理论 二、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 第一节合作的形成 一、合作的理论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 第三节人际冲突 一、神突的定 二、神突的形式 三、冲突的原因
2.对人的归因偏见。 难点:归因理论的应用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 [思考题] 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主要有哪一些?它们对人际交往有何意义? 2.什么是归因?在人际知觉中,有哪些主要的归因理论?它们各自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试 比较这些主要的归因理论。 3. 在人际知觉中,有哪几种常见的归因偏见?了解这些偏见对我们有何启发意义? 4. 除了本章所提出的归因理论应用的几个方面之外,你认为归因理论还可用于哪些方面? 第五章 人际魅力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吸引理论 第二节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一、情境因素 二、个人特质因素 三、类似和互补 (一)类似性 (二)互补性 第三节 人际吸引的其他现象 一、自我暴露 二、喜欢的回报和得失现象 [重点与难点] 重点: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难点:人际吸引理论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自学第三节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人际吸引的理论? 2.什么样的个人特质才具有吸引力? 3.为什么类似和互补会导致人际吸引? 4.怎样把握人际交往中自我暴露的“度”? 第六章 人际合作与冲突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一、社会交换理论 二、研究合作与冲突的情景类型 第二节 合作的形成 一、合作的理论 二、影响合作的因素 第三节 人际冲突 一、冲突的定义 二、冲突的形式 三、冲突的原因
四、神突的管理和解决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作的形成 2.人际冲突 难点: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建议教学方式)讲授法,讨论法 用老颗1 研究合作与冲突有什么意义?心理学家是如何对合作与冲突进行研究的? 2.什么是合作?影响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神突的产生? 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 第七章群体人际沟通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群体的一般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二、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 二、群体的发据 四、群体的分类 第二节群体的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特点 二、群体沟通的特点 三、沟通的分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 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四、群体的沟涌网络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群体的目标和规花 难点:群体的沟通 [建议教学方式]自学法,讨论法 [思考题1 1什么是群体?个体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2.群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类别 3.群体的沟通网络有哪一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第八章人际关系与人格类型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第二节 MBTI与人际关系 第三节关于16型人格量表的使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格的概念及分型
四、冲突的管理和解决 [重点与难点] 重点:1.合作的形成 2.人际冲突 难点:人际合作与冲突的理论和类型 [建议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 [思考题] 1.研究合作与冲突有什么意义?心理学家是如何对合作与冲突进行研究的? 2.什么是合作?影响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冲突?冲突有哪些类型?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冲突的产生? 4.我们应如何正确地对待冲突,管理和解决冲突? 第七章 群体人际沟通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群体的一般概念 一、群体的定义 二、为什么个体要加入群体 三、群体的发展 四、群体的分类 第二节 群体的沟通 一、信息沟通的特点 二、群体沟通的特点 三、沟通的分类 (一)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沟通 (三)单向沟通与双向沟通 (四)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 四、群体的沟通网络 [重点与难点] 重点:群体的目标和规范 难点:群体的沟通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法,讨论法 [思考题] 1.什么是群体?个体为什么要加入群体? 2.群体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有哪些类别? 3.群体的沟通网络有哪一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第八章 人际关系与人格类型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 人格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第二节 MBTI 与人际关系 第三节 关于 16 型人格量表的使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人格的概念及分型
难点:不同心理类型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式】自学法,讨论法 [思考题 1.测测自己的心理类型 2.你会怎样判断是与非?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讲 习 讨 单 其他教 教学时数 实验 课 课 学环节 计 课程内容 一绪论 ¥ 二人际认知 三人际印象 四人际知觉 五人际魅力 六人际合作与冲突 七群体人际泡通 4 八人际关系与人格类型 学生汇报 考查 2 合计 282 2 32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中,“其它教学环节“主要指习题课、课堂讨论、课程设计、看录 相、现场参观等教学环节。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郑应霞 甘琳琳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2彭贤、马千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第3版 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易爱文 修订日期:2020年8月 大纲审定人:李美华 审定日期:2020年9月
难点:不同心理类型的区别 [建议教学方式] 自学法,讨论法 [思考题] 1.测测自己的心理类型。 2.你会怎样判断是与非?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其他教 学环节 小 计 一 绪论 4 二 人际认知 4 三 人际印象 2 四 人际知觉 4 五 人际魅力 2 六 人际合作与冲突 4 七 群体人际沟通 4 八 人际关系与人格类型 4 学生汇报 2 考查 2 合计 28 2 2 32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中,“其它教学环节”主要指习题课、课堂讨论、课程设计、看录 相、现场参观等教学环节。 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郑应霞、甘琳琳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 2.彭贤、马千珉著:《人际交往心理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 年第 3 版 · 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易爱文 修订日期:2020 年 8 月 大纲审定人:李美华 审定日期:2020 年 9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