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060042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概论 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30学时 分:2学分 适用对象:经济学大类各专业 考核方式:集中闭卷笔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院校本科主干基础课。是学生学 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 思想,借鉴西方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基本方法和工具,考察、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进程,及其所体现出的规律性特征。 该课程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 特征、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深入地阐述。 Abstract:"Political economy"is stipulated as a main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in econom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It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marxist economics.It is a course guided by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nd drawing on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western economics,It uses basic methods and tools of modem economic analysis,in examining the objective process of capitalist economy and socialist economic operation. as well as its regular features.From the height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and deeply expounds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operation rul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of capitalist economy and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 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的入门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要掌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 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 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 1
1 《 政治经济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0060042 课程名称:政治经济学概论 英文名称: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学 时:30 学时 学 分:2 学分 适用对象:经济学大类各专业 考核方式:集中闭卷笔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中文简介 《政治经济学》是教育部规定的经济类院校本科主干基础课。是学生学 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的入门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 思想,借鉴西方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运用现代经济学分析基本方法和工具,考察、 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客观进程,及其所体现出的规律性特征。 该课程从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高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及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 特征、运行规律和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系统深入地阐述。 Abstract: "Political economy" is stipulated as a main basic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s in econom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It is an introductory course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master the knowledge of marxist economics. It is a course guided by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nd drawing on the latest research results of western economics, It uses basic methods and tools of modern economic analysis, in examining the objective process of capitalist economy and socialist economic operation, as well as its regular features. From the height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and deeply expounds the system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 rul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 of capitalist economy and Chines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学 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知识的入门课程。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要掌握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 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 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
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更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 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问题,提高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 学习经济类学科的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帮助课程学习的学生准确把握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 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律设中因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理 解并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对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重要性,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列宁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3、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节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 1、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课后练习 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为什么说卫克思主义改治经济学是利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 5、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2
2 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更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科学分 析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各种问题,提高认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为 学习经济类学科的各门课程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帮助课程学习的学生准确把握资 本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区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 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理 解并掌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及研究方法,从而使学生对马克思主 义政治经济学有一个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 重要性,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培养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2、生产关系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研究生产关系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任务和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性质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2、列宁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3、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第四节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和方法 1、 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三)课后练习 1、试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 5、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丰富和发展?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根本任务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阐述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基本 建立开始,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使学生认识到社会 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 断完善的过程,从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学生要掌握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的含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为进一步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津立和发展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 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5、如何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角度,理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一章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
3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章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根本任务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阐述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总结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基本 建立开始,经历了并正在经历着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使学生认识到社会 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是一个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 断完善的过程,从而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学生要掌握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的含义、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为进一步学习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理论依据 2、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的最初探索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 4、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2、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3、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社会主 义的本质。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涵义?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5、如何从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角度,理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一章 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市场体系的内容以及市场规则,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特点,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到市场经济不是姓“资”,它是指资源的 配置方式,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福利,市场经济可以适合于所有的社会 形态。通过课程学习教会学生正确和客观的评价两种经济发展形式,不能颠倒是非, 将经济发展形式同社会制度混涌起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望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三)课后练习 1、谈谈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认识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基本经验?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是什么? 4、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二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掌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以及非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改革,为进一步学习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奠定基础。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4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了解市场体系的内容以及市场规则,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特点, 理解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到市场经济不是姓“资”,它是指资源的 配置方式,只要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人民福利,市场经济可以适合于所有的社会 形态。通过课程学习教会学生正确和客观的评价两种经济发展形式,不能颠倒是非, 将经济发展形式同社会制度混淆起来。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1、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3、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过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1、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长期过程 2、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三)课后练习 1、谈谈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的认识。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基本经验? 3、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框架是什么? 4、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掌握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实现形式及主体地位以及非 公有制经济的重要作用,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了解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改革,为进一步学习社会 主义经济理论奠定基础。让学生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 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 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公有制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2、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1、现代企业制度 2、国有企业改苗 3、有资产管理制度 第四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改革 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混合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如何进一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三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了解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关知识,掌握按劳分 配及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熟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 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中用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合理性,重点论术 中国近年来在脱贫工作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5
5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 1、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2、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 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2、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制度和国有企业改革 1、现代企业制度 2、国有企业改革 3、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第四节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及其改革 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体系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社会主义公有制、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混合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现代企业制度、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如何进一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4、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5、深化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学生要了解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相关知识,掌握按劳分 配及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熟悉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 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合理性,重点论述 中国近年来在脱贫工作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
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因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国民收入基本概念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4、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1、按劳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占 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三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的途径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 保障制度。 2、简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 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理解决定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明 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理解并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及经济 发展新常态等知识。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中国经济建设 与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到为什么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 导,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感与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6 和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1、国民收入基本概念 2、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 3、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4、投资和消费的关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 1、按劳分配及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 2、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处理好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2、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 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的途径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国民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社会 保障制度。 2、简述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按劳分配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什么?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5、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 (一)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探讨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 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及相互关系,理解决定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因素,明 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意义,理解并掌握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展道路及经济 发展新常态等知识。展示中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直观地让学生理解中国经济建设 与经济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识到为什么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 导,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可感与归属感。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对经济发展认识的演进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国际上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第二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洗择 3、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第三节经济发展战路和发展道路 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5、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2、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3、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5、简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6、简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7、简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内涵及 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分类和选择调控模式的依据:积极鼓励 学生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有关知识,来探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宏 观调控体系改革以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途径和措施。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政府调 控以及社会主义政府调控的本质差异,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闲特备社会主义思相为指导,迎难而上,锐意讲取,统筹推讲疫情防按和经济科 会发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言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7
7 第一节 对经济发展认识的演进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3、国际上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第二节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经济发展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3、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 第三节 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道路 1、“三步走”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3、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4、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5、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2、如何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3、调整经济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简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5、简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6、简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7、简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职能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内涵及 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政府宏观调控模式的分类和选择调控模式的依据;积极鼓励 学生利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有关知识,来探讨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宏 观调控体系改革以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途径和措施。使学生理解资本主义政府调 控以及社会主义政府调控的本质差异,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以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迎难而上,锐意进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 会发展,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1、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迎调控 1、社会总供求的矛盾运动和经济波动 2、宏观调控的目标 3、宏观调控的手段 4、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监管 1、市场监管体系 2、经济性监管 3、社会性监管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性监管、社会性监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试述社会供求的矛盾运动。 4、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5、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6、简述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7、简述中国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六章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表现,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秩序,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 战,以及中国律立国际经济新秩常的基本主张。使学生认识到当前依靠中国与有关国 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慨有的、行之有效的外向型经济体系,通过高举和平发展 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强化学生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8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 1、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演变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 1、社会总供求的矛盾运动和经济波动 2、宏观调控的目标 3、宏观调控的手段 4、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市场监管 1、市场监管体系 2、经济性监管 3、社会性监管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宏观调控、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经济性监管、社会性监管。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试述社会供求的矛盾运动。 4、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5、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6、简述中国宏观调控的基本经验。 7、简述中国市场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第十六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秩序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经济全球化的 主要表现,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秩序,了解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机遇和挑 战,以及中国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基本主张。使学生认识到当前依靠中国与有关国 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外向型经济体系,通过高举和平发展 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 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强化学生对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三节国际经济秩序 1、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国际经济协调 3、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 2、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哪些? 5、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6、中国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哪些主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必 习 讨 其他 小 教学时数 题课 实验 教 环节 课程内容 导论 4 4 第十章 2 2
9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及其影响 1、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3、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区域经济合作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贸易全球化 2、生产全球化 3、金融全球化 4、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第三节 国际经济秩序 1、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国际经济协调 3、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课后练习 1、解释下列概念: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 2、简述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3、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4、国际经济协调的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哪些? 5、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什么? 6、中国对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有哪些主张?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讨论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教学环节 教学时数 课程内容 讲 课 习 题 课 讨 论 课 实验 其他 教学 环节 小 计 导论 4 4 第十章 2 2
第十一章 3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3 第十六章 2 2 答疑 2 合计 23 2 30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集中考试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40% 期末考试占比:60% (一)成绩考核标准:平时成绩给分主要依据考勤、课堂表现(讨论、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等)及课后作业等综合评定。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1.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第1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2.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3.陆立军等.《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1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4.王守梅等.《政治经济学通论》第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伍柏麟等.《经济学基础教程》第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6.魏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7.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谷书堂宋则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9.白兴.《现代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8 10.潘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第1版.吉林:吉林大学出版 社,2000 11.(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4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
10 第十一章 3 1 4 第十二章 3 1 4 第十三章 3 1 4 第十四章 3 1 4 第十五章 3 1 4 第十六章 2 2 答疑 2 2 合计 23 5 2 30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集中考试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40% 期末考试占比:60% (一)成绩考核标准:平时成绩给分主要依据考勤、课堂表现(讨论、回答问题、 提出问题等)及课后作业等综合评定。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⒈ 程恩富.《现代政治经济学》.第 1 版.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⒉ 蒋学模.《高级政治经济学》.第 1 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⒊ 陆立军等.《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第 1 版.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0 ⒋ 王守梅等.《政治经济学通论》.第 1 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⒌ 伍柏麟等.《经济学基础教程》.第 1 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⒍ 魏 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通论》.第 1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⒎ 谷书堂.《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第 1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8.谷书堂 宋则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 9. 白 兴.《现代政治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第 1 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1998 10. 潘 石.《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第 1 版.吉林:吉林大学出版 社,2000 11. (瑞士)西斯蒙第.《政治经济学新原理》.第 4 版.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