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循环过程卡诺循环 历史上,热力学理论最初是在研究热机工作过 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热机发展简介1698年萨维利和1705年纽可门先后 发明了蒸汽机,当时蒸汽机的效率极低,1765年瓦特进 行了重大改进,大大提高了效率。人们一直在为提高 热机的效率而努力,从理论上研究热机效率问题,一方 面指明了提高效率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热学理论 的发展。 各种热机的效率 液体燃料火箭η=48%柴油机7=37% 汽油机 7=25 蒸汽机-=8%
6-6 循环过程 卡诺循环 历史上,热力学理论最初是在研究热机工作过 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热机发展简介 1698年萨维利和1705年纽可门先后 发明了蒸汽机,当时蒸汽机的效率极低,1765年瓦特进 行了重大改进, 大大提高了效率。人们一直在为提高 热机的效率而努力,从理论上研究热机效率问题,一方 面指明了提高效率的方向,另一方面也推动了热学理论 的发展 。 各种热机的效率 液体燃料火箭 柴油机 汽油机 蒸汽机 48% 8% 37% 25%
冷凝器 play stop 工作物质(工质):热机中被利用来吸收热量 并对外做功的物质
工作物质(工质):热机中被利用来吸收热量 并对外做功的物质
冰箱循环示意图 蒸发器 毛细管 低温低压液体△高温高压液体 冷凝器 play stop
冰箱循环示意图
在热机中被用来吸收热量并对外作功的物质 叫工质。工质往往经历着循环过程,即经历一系 列变化又回到初始状态。 若循环的每一阶段都是准静态过程,则此循环 可用PV图上的一条闭合曲线表示。箭头表示过程 进行的方向。工质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对外作的净功 等于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正循环或热循环 沿反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逆循环或制冷循环
若循环的每一阶段都是准静态过程,则此循环 可用P-V图上的一条闭合曲线表示。箭头表示过程 进行的方向。工质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对外作的净功 等于曲线所包围的面积。 在热机中被用来吸收热量并对外作功的物质 叫工质。工质往往经历着循环过程,即经历一系 列变化又回到初始状态。 沿顺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正循环或热循环。 沿反时针方向进行的循环称为逆循环或制冷循环
正循环的特征: 定质量的工质在一次循环过程中要从高温热 源吸热Q1,对外作净功NW,又向低温热源放 出热量Q2。而工质回到初态,内能不变。如热 电厂中水的循环过程(示意如图)。 Q1、Q2、W均表示数值大小。 工质经一循环W|=Q1-Q2 TQ 泵( Q
正循环的特征: 一定质量的工质在一次循环过程中要从高温热 源吸热Q1,对外作净功|W|,又向低温热源放 出热量Q2。而工质回到初态,内能不变。如热 电厂中水的循环过程(示意如图)。 Q1、Q2、|W|均表示数值大小。 工质经一循环 |W|= Q1 -Q2 T1 Q1 T2 Q2 泵 气 |W| 缸 P V a b d c
循环过程 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状态过程后,又回到原来的 状态的过程叫热力学循环过程 特征△E=0 热力学第一定律O=W W 净功W=Q1Q2Q B 总吸热→Q1 B 总放热→Q2(取绝对值)
系统经过一系列变化状态过程后,又回到原来的 状态的过程叫热力学循环过程 . 特征 E 0 一 循环过程 热力学第一定律 Q W 净功 W Q1 Q2 Q d p V o W A B VA VB c 总放热 Q2 (取绝对值) 总吸热 Q1
热机效率和致冷机的致冷系数 高温热源 Q1 热机一W N B 2 低温热源 B 热机(正循环)W>0 热机效率 WQ1-2
二 热机效率和致冷机的致冷系数 热机 高温热源 低温热源 Q1 Q2 W 热机(正循环)W 0 W p o V A B VA VB c d 热机效率 1 2 1 1 2 1 1 Q Q Q Q Q Q W
高温热源 致冷机W 22 低温热源 致冷机(逆循环)W<0 致冷机致冷系数。Q2g2 1-Q2
致冷机 高温热源 低温热源 Q1 Q2 W 致冷机(逆循环)W 0 W p o V d A B VA VB c 致冷机致冷系数 1 2 2 2 Q Q Q W Q e
例11mol氦气经过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其 中P2=2D1,V4=2V1求1-2、2—3、3-4、41 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和热机的效率 解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得 233 2=27173=47i TA=2T 12 34 4 4 Q12=Cm(2-71)=C Q 41 Q23=Cnm(73-72)=2C p, m Q34=Cvm(74-73)=-2C7m7
例 1 1 mol 氦气经过如图所示的循环过程,其 中 , 求1—2、2—3、3—4、4—1 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和热机的效率 . p2 2 p1 4 1 V 2V 解 由理想气体物态方程得 2 1 T 2T T3 4T1 T4 2T1 12 ,m 2 1 ,m 1 Q CV (T T ) CV T 23 ,m 3 2 ,m 1 Q Cp (T T ) 2Cp T 34 ,m 4 3 ,m 1 Q CV (T T ) 2CV T 1 4 V1 V4 2 3 1 p p2 P o V Q12 Q34 Q41 Q23
Qn2=cy mI 23 =2Cp.mTi p2 233 34 QCU T m 12 34 Q41=Cnm(1-74)=-C p, r m 1=912+Q23 CVmT+ 2CpmT 4 c+r p,I W=(2-p1)(V4-V1)=p1=RT1 QQ R 77= =15.3 17i(3Cm+2R)
1 4 V1 V4 2 3 1 p p2 P o V Q12 Q34 Q41 Q23 (3 m 2 ) 1 , 1 T C R RT V Q W Q Q Q 1 1 1 2 15.3% Cp,m CV,m R ( )( ) 2 1 V 4 V1 W p p p1V 1 RT 1 Q1 Q12 Q23 CV ,mT1 2C p ,mT1 Q12 CV,mT1 Q23 2Cp,mT1 34 ,m 1 Q 2CV T 41 ,m 1 4 ,m 1 Q Cp (T T ) C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