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1103 课程名称:土壤地理学 英文名称:Pedo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自然地理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简介 《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介绍内容 有:土壤剖析(土壤形态、土壤组成和土壤性质)、土壤的发生过程以及土壤发 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土壤分类(发生学、诊断学和中国发生学土壤分类):土 壤类型;土壤分布: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系统介绍土壤地理学基础知 识的同时,注重反映现代土壤地理学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根据土壤地理学本身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本课程同时还 配合了土壤室内分析,土壤样品采集、数据处理,野外实习等方面的实习内容。 Soil geograph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physical geography.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soil analysis (soil morphology,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the occurrence of soil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oil classification(occurrence,diagno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Chinese soil classification),soil type,soil distribution,rational use and protection of soil resources.At the same time,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oil geography,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odern soil geography,and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engage in scientific research.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geography,this course also cooperated with the soil analysis,soil sample collection,data processing,field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ernship cont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 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其目的 在于为评价、改良、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
1 《土壤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41103 课程名称:土壤地理学 英文名称:Pedoge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48 学 分:3 适用对象:自然地理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二、课程简介 《土壤地理学》是自然地理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介绍内容 有:土壤剖析(土壤形态、土壤组成和土壤性质)、土壤的发生过程以及土壤发 生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土壤分类(发生学、诊断学和中国发生学土壤分类);土 壤类型;土壤分布;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在系统介绍土壤地理学基础知 识的同时,注重反映现代土壤地理学的最新成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根据土壤地理学本身实践性很强的特点,本课程同时还 配合了土壤室内分析,土壤样品采集、数据处理,野外实习等方面的实习内容。 Soil geography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physical geography.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course include soil analysis (soil morphology,composition and properties),the occurrence of soil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an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soil classification (occurrence, diagnostics and the occurrence of Chinese soil classification), soil type, soil distribution, rational use and protection of soil resources. At the same time,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knowledge of soil geography, the latest achievements of modern soil geography, and training students'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nd engage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geography, this course also cooperated with the soil analysis, soil sample collection, data processing, field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internship content.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土壤地理学是以土壤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特殊矛盾为对象,研究土壤的发生、 发育、分异和分布规律的科学,是自然地理学与土壤学之间的边缘科学,其目的 在于为评价、改良、利用和保护土壤资源,发展农、林、牧业生产,提供科学依
据。通过对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发生、土壤分类方法及各土类的介绍,使学生 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理论,为学生学习和 合分析其他专业课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认识土壤、分析土壤的能力,使学生能够 初步利用土壤地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 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该课程重视新理论、 新技术的探索,根据本课程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安排了较多的室内和野 外实验实习,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顾、解决问顾的能力。在 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能够自觉地参加 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土壤学的研 究对象、内容与方法。土壤圈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 2.熟悉土壤圈与全球变化间的关系 3.了解不同土壤学派的发展情况及其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 1.主要内容: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土壤自净能力,土壤地理学的研 究对象、内容及方法,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土壤的基本形态 3. 问题与应用:土壤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应用土壤的自净 能力消除土壤污染所带来的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1.土壤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 2.土壤与土地有什么关系 3.人类在土壤圈的演化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地 关系2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第二章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土壤生态系统及其有机 2
2 据。通过对土壤组成和性质、土壤发生、土壤分类方法及各土类的介绍,使学生 掌握该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理论,为学生学习和综 合分析其他专业课奠定基础。提高学生认识土壤、分析土壤的能力,使学生能够 初步利用土壤地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产中的土壤问题,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 造土壤,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同时,该课程重视新理论、 新技术的探索,根据本课程专业性及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安排了较多的室内和野 外实验实习,以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 学习专业课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能够自觉地参加 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的基本概念、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土壤学的研 究对象、内容与方法。土壤圈演化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 2. 熟悉土壤圈与全球变化间的关系 3. 了解不同土壤学派的发展情况及其发展史 (二)教学内容 1. 主要内容: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土壤自净能力,土壤地理学的研 究对象、内容及方法,土壤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土壤的基本形态 3. 问题与应用:土壤地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应用土壤的自净 能力消除土壤污染所带来的问题? (三)思考与实践 1. 土壤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是什么? 2. 土壤与土地有什么关系 3. 人类在土壤圈的演化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地 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二章 土壤固相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一)目的与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土壤生态系统及其有机
质的转化: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掌握次生矿物分布的地带 性规律 2.熟悉土壤矿物的分类、形成与转化 3.了解土壤圈的物质循环及土壤颜色分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矿物 1.主要内容:原生矿物,土壤矿物的形成与转化,土壤次生矿物, 土壤质地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原生矿物:粒级: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 3.问题与应用:次生矿物分布的规律对不同产业分布和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 1.主要内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土壤生态系统及其有机质 转化,土壤圈物质循环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 3.问题与应用:如何利用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服务于农业生产 4.著名土壤学家熊毅1951年从美国回到新中国,带领土壤学界使我 国的土壤腐殖质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年轻人应该学习他的 什么精神? 第三节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 1.主要内容:土壤结构,土壤物理特性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结构及结构类型,土粒密度,土壤密度, 土壤孔隙度 3.问题与应用: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利用 (三)思考与实践 1.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关系? 2.简述土壤结构类型,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3.试分析士体硅铁铝率与黏粒硅铁铝率的差异性,阐述其土壤地理 意义。 4.土壤形态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士壤形态的意义是什么? 5.1955年,朱祖祥受命重建农化系,他仍以满腔热情开展工作,充 实教师队伍,广开专业设置。1960年,朱祖样拖着脑膜炎初愈的 病躯,夜以继日地编撰出《士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分析及 研究法》等讲义,亲自讲授并修订 文稿,对拓 展土化系和招收研究 生、留学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专业课好教材。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 精神?
3 质的转化;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掌握次生矿物分布的地带 性规律 2. 熟悉土壤矿物的分类、形成与转化 3. 了解土壤圈的物质循环及土壤颜色分类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壤矿物 1. 主要内容:原生矿物,土壤矿物的形成与转化,土壤次生矿物, 土壤质地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原生矿物;粒级;土壤矿物的风化过程 3. 问题与应用:次生矿物分布的规律对不同产业分布和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土壤有机质 1. 主要内容: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与组成,土壤生态系统及其有机质 转化,土壤圈物质循环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腐殖质;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 3. 问题与应用:如何利用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服务于农业生产 4.著名土壤学家熊毅 1951 年从美国回到新中国,带领土壤学界使我 国的土壤腐殖质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年轻人应该学习他的 什么精神? 第三节 土壤固相的物理诊断特性 1. 主要内容:土壤结构,土壤物理特性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结构及结构类型,土粒密度,土壤密度, 土壤孔隙度 3. 问题与应用: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中的利用 (三) 思考与实践 1. 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关系? 2. 简述土壤结构类型,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 3. 试分析土体硅铁铝率与黏粒硅铁铝率的差异性,阐述其土壤地理 意义。 4. 土壤形态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土壤形态的意义是什么? 5. 1955 年,朱祖祥受命重建农化系,他仍以满腔热情开展工作,充 实教师队伍,广开专业设置。1960 年,朱祖祥拖着脑膜炎初愈的 病躯,夜以继日地编撰出《土壤物理》、《土壤化学》、《土壤分析及 研究法》等讲义,亲自讲授并修订文稿,对拓展土化系和招收研究 生、留学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专业课好教材。这体现了他什么样的 精神?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第三章土裹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热量状况:土壤水分及其特性:掌握土壤肥力 及其生态环境功能 2.熟悉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 3.了解土壤空气及其运动状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1.主要内容:土壤空气的来源和组成,土壤气体交换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空气的构成,土壤中氧扩散速率 3.问题与应用:土壤气体交换过程 第二节土接热量状况 1.主要内容:土壤热量来源与热量平衡,土壤热学性质,土壤温度 状况,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界面能量平衡方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一植物一大气界面能量平衡方程,土壤 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 问题与应用:如何根据土壤温度状况进行作物栽培 第三节土壤水分及其特性 1.主要内容:土壤水分平衡与全球水循环,士壤水类型,士水势 土壤水分状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水分类型,土水势 3.问题与应用:土壤水分循环,土壤水分平衡及水分状况 第四节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 1.主要内容:土壤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土壤胶体,土壤溶液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分散系,土壤盐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 度,土壤溶液,土壤交替,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3.问题与应用:农业生产中如何根据士壤酸碱性与养分有效性之间 的关系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如何充分利用土壤的缓冲性能 第五节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功能 1.主要内容:土壤肥力的系统分析,土壤调节水体和溶质流动的能 力,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土壤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土壤 4
4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三章 土壤流体组成及其诊断特性 (一)目的与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热量状况;土壤水分及其特性;掌握土壤肥力 及其生态环境功能 2. 熟悉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 3. 了解土壤空气及其运动状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壤空气及其运动 1. 主要内容:土壤空气的来源和组成,土壤气体交换过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空气的构成,土壤中氧扩散速率 3. 问题与应用:土壤气体交换过程 第二节 土壤热量状况 1. 主要内容:土壤热量来源与热量平衡,土壤热学性质,土壤温度 状况,土壤—植物—大气界面能量平衡方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土壤—植物—大气界面能量平衡方程,土壤 热容量,土壤导热率,土壤热扩散率 3. 问题与应用:如何根据土壤温度状况进行作物栽培 第三节 土壤水分及其特性 1. 主要内容:土壤水分平衡与全球水循环,土壤水类型,土水势, 土壤水分状况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水分类型,土水势 3. 问题与应用:土壤水分循环,土壤水分平衡及水分状况 第四节 土壤分散系及其特征 1. 主要内容:土壤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土壤胶体,土壤溶液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分散系,土壤盐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 度,土壤溶液,土壤交替,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的因素 3. 问题与应用:农业生产中如何根据土壤酸碱性与养分有效性之间 的关系充分利用土壤肥力,如何充分利用土壤的缓冲性能 第五节 土壤肥力与生态环境功能 1. 主要内容:土壤肥力的系统分析,土壤调节水体和溶质流动的能 力,土壤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土壤是重要的生物栖息地,土壤
是重要的建设基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功能,土壤肥力因素分 析 3.问题与应用:农业生产中如何更好地协调土壤养分与水、肥、气、 热之间供应问颗 (三)思考与实践 1.阐述土壤呼吸过程的机制,并指出土壤呼吸与生物呼吸的差异何 在。 2.如何理解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不但是土壤供肥、保肥、稳 肥的重要指标,也是土壤发生和分类的重要指标? 3.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并讨论渍水过程的性质 及其对土挥的重要性。 4.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5.结合你所学知识及相关资料试分析中国与美国土壤肥力的状况。 6.叶和才,1912年10月31日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长教村。幼年 随父去泰因,回国后入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后被保 送入沪江大学商科免费上学,由于反对歧视中国教师,他放弃免 费待遇,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攻读。为什么他愿意放弃免 费待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四章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重点掌握土壤形成的气 候、生物、母质、地形、水文因素的影响 2.熟悉成士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历程 3。了解士壤圈形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1.主要内容: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的基础,成土因素学说的发 展:现代土壤发生学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 3.问题与应用:现代土壤发生学观点 5
5 是重要的建设基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肥力,生态环境功能,土壤肥力因素分 析 3. 问题与应用:农业生产中如何更好地协调土壤养分与水、肥、气、 热之间供应问题 (三) 思考与实践 1. 阐述土壤呼吸过程的机制,并指出土壤呼吸与生物呼吸的差异何 在。 2. 如何理解阳离子交换量和盐基饱和度不但是土壤供肥、保肥、稳 肥的 重要指标,也是土壤发生和分类的重要指标? 3. 土壤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并讨论渍水过程的性质 及其 对土壤的重要性。 4. 土壤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5. 结合你所学知识及相关资料试分析中国与美国土壤肥力的状况。 6. 叶和才,1912 年 10 月 31 日生于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长教村。幼年 随父去泰国,回国后入上海沪江大学附属中学高中。毕业后被保 送入沪江大学商科免费上学,由于反对歧视中国教师,他放弃免 费待遇,转入金陵大学农学院农艺系攻读。为什么他愿意放弃免 费待遇?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四章 土壤形成因素学说 (一)目的与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重点掌握土壤形成的气 候、生物、母质、地形、水文因素的影响 2. 熟悉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历程 3. 了解土壤圈形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 1. 主要内容:道库恰耶夫成土因素学说的基础,成土因素学说的发 展;现代土壤发生学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原理 3. 问题与应用:现代土壤发生学观点
4.学习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理学思想,辩证学习苏联的地理学思想 及发展环境,坚定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 第二节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1.主要内容:气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降水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风 对成土过程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温度、降水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3。问题与应用: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或缓解酸雨对土壤和作物的危害 第三节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1.主要内容:植物群落原生演替与土壤起源,动物在土壤形成过程 中的作用,微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对土壤矿质养分及形状的影响 3.问题与应用: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节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因素 1.主要内容:成土母质,成土母质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成土母质的概念 3.问题与应用:母质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第五节土壤形成的岩石圈(地形)因素 1,主要内容:地形决定土壤水热状况与物质分异,地形发育与土壤 演变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形的作用 3.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地形与士壤演变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1.主要内容:水文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重要性,水文因素在土壤形 成中的主要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圈,地形在土壤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3.问题与应用:水文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第七节时间因素在土壤与土壤圈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1.主要内容:土壤的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时间因素在土壤与土壤 圈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绝对年龄,相对年龄,埋藏土,化石土壤 残遗土 3.间问颗与应用:时间因素在土壤与土壤圈形成与猫变中的作用 第八节土壤形成的人为因素 1.主要内容:人为活动作用的特点,人为活动对土壤形成与演变的 控制 6
6 4. 学习道库恰耶夫的土壤地理学思想,辩证学习苏联的地理学思想 及发展环境,坚定中国发展的道路自信。 第二节 土壤形成的气候因素 1. 主要内容:气温对土壤形成的作用,降水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风 对成土过程的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温度、降水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3. 问题与应用:如何采取措施降低或缓解酸雨对土壤和作物的危害 第三节 土壤形成的生物因素 1. 主要内容:植物群落原生演替与土壤起源,动物在土壤形成过程 中的作用,微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植物对土壤矿质养分及形状的影响 3. 问题与应用:植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第四节 土壤形成的岩石圈(母质)因素 1. 主要内容:成土母质,成土母质的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成土母质的概念 3. 问题与应用:母质在成土过程中的作用 第五节 土壤形成的岩石圈(地形)因素 1. 主要内容:地形决定土壤水热状况与物质分异,地形发育与土壤 演变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地形的作用 3. 问题与应用:如何理解地形与土壤演变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土壤形成的水圈(水文)因素 1. 主要内容:水文因素在成土过程中的重要性,水文因素在土壤形 成中的主要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圈,地形在土壤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3. 问题与应用:水文因素在土壤形成中的主要作用 第七节 时间因素在土壤与土壤圈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1. 主要内容:土壤的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时间因素在土壤与土壤 圈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绝对年龄,相对年龄,埋藏土,化石土壤, 残遗土 3. 问题与应用:时间因素在土壤与土壤圈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 第八节 土壤形成的人为因素 1. 主要内容:人为活动作用的特点,人为活动对土壤形成与演变的 控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智慧圈 3.问题与应用:人类的哪些行为方式对土壤形成演变过程是有利 的? (三)思考与实践 1.试阐述土壤发生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完善过程 2.六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为什么说评价母质和土壤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困难的? 4.试讨论分析在调查建立土壤气候方程或建立土壤时间序列中的 主票问颗 5.据有关资料:【2000年中国黄河千流河水中悬浮物浓度高达 1500-5500mg/1】。试结合你的学习与调查,分析黄河流域生物气 候、母质因素对黄河上下游流域士壤形成发有之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五章土壤形成过括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实质及特征:基本的土壤形 成过程: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剖面形态特征的形成过程 2. 熟悉地表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国内学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做出巨大贡献的 3. 了解士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和演替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1.主要内容:地表物质迁移转化与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形成过程的 实质,成土过程的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溶解迁移,还原迁移,配合迁移,悬浮迁移, 生物迁移 3.问题与应用:结合野外具体区域的土壤理解成土过程 第二节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1.主要内容: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过程,土壤矿物迁移 与转化过程,土壤的熟化过程,土壤退化过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腐殖化过程,泥炭化过程,矿质化过程,淋 滤作用,淀积作用,灰化过程,黏化过程,富铁铝化过程,钙化 7
7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智慧圈 3. 问题与应用:人类的哪些行为方式对土壤形成演变过程是有利 的? (三) 思考与实践 1. 试阐述土壤发生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完善过程. 2. 六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 为什么说评价母质和土壤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比较困难的? 4. 试讨论分析在调查建立土壤气候方程或建立土壤时间序列中的 主要问题。 5. 据有关资料:【2000 年中国黄河干流河水中悬浮物浓度高达 1500-5500 mg/l】。试结合你的学习与调查,分析黄河流域生物气 候、母质因素对黄 河上下游流域土壤形成发育之影响。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五章 土壤形成过程 (一)目的与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实质及特征;基本的土壤形 成过程;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及剖面形态特征的形成过程 2. 熟悉地表物质迁移转化过程。国内学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做出巨大贡献的 3. 了解土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和演替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壤形成过程的概念 1. 主要内容:地表物质迁移转化与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形成过程的 实质,成土过程的特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溶解迁移,还原迁移,配合迁移,悬浮迁移, 生物迁移 3. 问题与应用:结合野外具体区域的土壤理解成土过程 第二节 基本土壤形成过程 1. 主要内容: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过程,土壤矿物迁移 与转化过程,土壤的熟化过程,土壤退化过程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腐殖化过程,泥炭化过程,矿质化过程,淋 滤作用,淀积作用,灰化过程,黏化过程,富铁铝化过程,钙化
过程与脱钙过程,盐化过程与脱盐化过程,碱化过程与脱碱化过 程,潜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白浆化过程,水耕熟化过程,旱 耕熟化过程,土壤退化过程 3.问题与应用:理解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过程以及土壤 矿物迁移与转化过程 第三节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1.主要内容:土壤剖面形态的形成过程,土壤剖面的重要形态特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剖面形态 3.问题与应用:能够绘制典型土壤剖面图,识别土层的代码以及土 层常用的词尾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第四节土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和演替 1.主要内容:土壤的个体发育,土壤系统发育,土壤的演替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的个体发育,土壤的演替 3.问题与应用:掌握土壤的个体发育一般图式 (三)思考与实践 1.请列举4个最为广泛的成土过程,并分别给每个成土过程一个实 例。 2.试通过实地调查与观察,分析搅动作用在土壤发育中的重要性。 3. 为什么说土壤形成过程是生物累积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对立 和统一 4 试分析重要成土过程特点及其发生的环境条件。 5.试述土壤剖面的分异过程,典型土壤剖面的基本构型。 6.据有关资料:【中国大兴安岭北部灰士(相当于漂灰士)剖面表 活性Fe02和Al0s含量均低于2%:而在心土层活性Fe03和A101 含量均超过4%:底土层活性Fe0和A10含量均在3%以下】。试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在寒温带针叶林条件下土壤中Fe0,和 A10迁移转化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六章土壤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士壤分类的一般原理、依据和方法:土壤的发生分 类、系统分类 8
8 过程与脱钙过程,盐化过程与脱盐化过程,碱化过程与脱碱化过 程,潜育化过程,潴育化过程,白浆化过程,水耕熟化过程,旱 耕熟化过程,土壤退化过程 3. 问题与应用:理解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过程以及土壤 矿物迁移与转化过程 第三节 土壤剖面形态特征 1. 主要内容:土壤剖面形态的形成过程,土壤剖面的重要形态特征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剖面形态 3. 问题与应用:能够绘制典型土壤剖面图,识别土层的代码以及土 层常用的词尾字母所代表的意义 第四节 土壤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和演替 1. 主要内容:土壤的个体发育,土壤系统发育,土壤的演替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的个体发育,土壤的演替 3. 问题与应用:掌握土壤的个体发育一般图式 (三) 思考与实践 1. 请列举 4 个最为广泛的成土过程,并分别给每个成土过程一个实 例。 2. 试通过实地调查与观察,分析搅动作用在土壤发育中的重要性。 3. 为什么说土壤形成过程是生物累积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对立 和统一。 4. 试分析重要成土过程特点及其发生的环境条件。 5. 试述土壤剖面的分异过程,典型土壤剖面的基本构型。 6. 据有关资料:【中国大兴安岭北部灰土(相当于漂灰土)剖面表层 活性 Fe2O3和 Al2O3含量均低于 2%;而在心土层活性 Fe2O3和 Al2O3 含量均超过 4%;底土层活性 Fe2O3和 Al2O3含量均在 3%以下】。试 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 析在寒温带针叶林条件下土壤中 Fe2O3 和 Al2O3迁移转化特征。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六章 土壤分类 (一)目的与要求 1.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分类的一般原理、依据和方法;土壤的发生分 类、系统分类
2.熟悉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历史阶段,世界土壤系统分类体系间的 参比情况 3.了解国际土壤分类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土壤分举概术 1.主要内容:土壤分类的对象,土壤分类的一般原理、依据和方法, 土壤分类的目的,土壤分类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分类,土壤分类的目的 3.问题与应用:土壤分类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4.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后,侯光炯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并且课余经常 给报纸和杂志撰稿,换取微薄稿费以维持生计。有什么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 第二节中国土壤分类 1.主要内容:古代土壤分类,土壤发生分类,土壤系统分类,中国 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土壤参比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诊断层,诊断表层,诊断表下层,诊断特性, 亚铁土纲,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3.问题与应用:正确使用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检索系统 4.60年代侯光炯先生写出了《四川盆地内紫色土的分类与分区》: 90年代仍孤身一人深入到长宁村开展研究,此时他已90高龄, 而在他去世前仍与同仁拟定了多个科研课题。这蕴含了什么样的 精神。 第三节国际土壤分类的发展 1.主要内容: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联合国土壤图图例单元,国际 土壤分类参比基础与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苏联土壤分类,西 欧国家的士壤分类,澳大利亚土壤分类系统,世界土壤系统分类 体系之间的参出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类别 3.问题与应用:能够初步了解世界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体 (三)思考与实践 1.任选一个主要的士壤分类方案,检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 2.试举例说明诊断土层与发生土层的异同
9 2. 熟悉中国土壤分类的主要历史阶段,世界土壤系统分类体系间的 参比情况 3. 了解国际土壤分类的发展情况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土壤分类概述 1. 主要内容:土壤分类的对象,土壤分类的一般原理、依据和方法, 土壤分类的目的,土壤分类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分类,土壤分类的目的 3. 问题与应用:土壤分类发展的主要历史阶段 4. 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后,侯光炯学习成绩均名列前茅并且课余经常 给报纸和杂志撰稿,换取微薄稿费以维持生计。有什么精神值得 我们学习? 第二节 中国土壤分类 1. 主要内容:古代土壤分类,土壤发生分类,土壤系统分类,中国 土壤发生分类和系统分类的土壤参比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诊断层,诊断表层,诊断表下层,诊断特性, 亚铁土纲,中国土壤系统分类 3. 问题与应用:正确使用中国土壤发生分类的检索系统 4. 60 年代侯光炯先生写出了《四川盆地内紫色土的分类与分区》; 90 年代仍孤身一人深入到长宁村开展研究,此时他已 90 高龄, 而在他去世前仍与同仁拟定了多个科研课题。这蕴含了什么样的 精神。 第三节 国际土壤分类的发展 1. 主要内容: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联合国土壤图图例单元,国际 土壤分类参比基础与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苏联土壤分类,西 欧国家的土壤分类,澳大利亚土壤分类系统,世界土壤系统分类 体系之间的参比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美国的土壤系统分类、类别 3. 问题与应用:能够初步了解世界土壤系统分类体系之间的参比体 系 (三) 思考与实践 1. 任选一个主要的土壤分类方案,检验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问 题。 2. 试举例说明诊断土层与发生土层的异同
3.试简要分析FAO/UNESC0土壤分类方案、美国系统土壤分类和中 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区别? 4.试简要分析FAO/UNESCO0土壤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 壤系统分类与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在田间土壤调查应用中优缺 占 5.试系统比较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系统分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第七章主要土纲特征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森林土纲系列特征 2.熟悉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水成型土纲系列、过渡型土纲系列特 征。土壤学前辈在艰苦条件下,如何在限苦条件下,丰富、发展 中国的土壤学内容 3.了解岩成型土纲系列、人为土纲系列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森林土纲系列 1.主要内容: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的诊断特性 主导成土过程,性状、分布范围 3.问题与应用: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分类与利用情况 第二节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 1.主要内容:均腐土,干旱士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的诊断特性、主导成土 过程,性状、分布范围 3.问题与应用:均腐土、干旱土的分类与利用情况 第三节水成型土纲系列 1.主要内容:盐成土,有机土,潜育土,冻土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盐成土、有机土、潜育土、冻土等水成土纲 系列的诊断特性、主导成土过程,性状、分布范围 3.问题与应用:水成型土纲系列的分类与利用情况 第四节过渡型土纲系列 1.主要内容:变性土,雏形土 10
10 3. 试简要分析 FAO/UNESCO 土壤分类方案、美国系统土壤分类和中 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区别? 4. 试简要分析 FAO/UNESCO 土壤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国土 壤系统分类与土壤地理发生学分类,在田间土壤调查应用中优缺 点。 5. 试系统比较土壤发生分类和土壤系统分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提问学生,进行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 段。 第七章 主要土纲特征 (一)目的与要求 1. 掌握森林土纲系列特征 2. 熟悉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水成型土纲系列、过渡型土纲系列特 征。土壤学前辈在艰苦条件下,如何在艰苦条件下,丰富、发展 中国的土壤学内容 3. 了解岩成型土纲系列、人为土纲系列特征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森林土纲系列 1. 主要内容: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的诊断特性、 主导成土过程,性状、分布范围 3. 问题与应用:灰土、淋溶土、富铁土、铁铝土分类与利用情况 第二节 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 1. 主要内容:均腐土,干旱土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草原与荒漠土纲系列的诊断特性、主导成土 过程,性状、分布范围 3. 问题与应用:均腐土、干旱土的分类与利用情况 第三节 水成型土纲系列 1. 主要内容:盐成土,有机土,潜育土,冻土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盐成土、有机土、潜育土、冻土等水成土纲 系列的诊断特性、主导成土过程,性状、分布范围 3. 问题与应用:水成型土纲系列的分类与利用情况 第四节 过渡型土纲系列 1. 主要内容:变性土,雏形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