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国家开放大学: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开放专科”药学专业药理学(药)期末试题(7月)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DF,文档页数:7,文件大小:186.5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

试卷代号:2233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等专业 药理学(药) 试题 2010年7月 题 号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得 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半衰期 2.药物的安全范围 3.反跳现象 4.治疗指数 5.细菌耐药性 得 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 和 2.药物在体内超出转化能力时其消除方式应是 3.常用的胆碱酯酶复活药有 和 1428

试卷代号 2 2 座位号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 0 2010 学年度第二学 放专 药学等专业药理学(药)试题 2010 年7 题号 - 总分 分数 得分|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5分} 1.半衰期 2. 药物 3. 反跳现象 4. 5. 菌耐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5分)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 2. 式应 3. 常用 复 活 1428

得 分 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40分) 1.药物是指( )。 A.能影响机体生理功能的物质 B.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物质 C.预防、治疗或者诊断疾病的物质 D.能损害机体细胞代谢的物质 E。干扰细胞代谢活动的物质 2.药物的治疗指数是指()。 A.LDso/ED5o的比值 B.ED5/LD5的比值 C.ED5o/LD5o的比值 D.EDo/LDo的比值 E.ED5o与LD5o之间的距离 3.后遗效应是指()。 A.药物浓度下降至阈浓度以下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B.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残存的生物效应 C.短期内暂存的药理效应 D.短期内暂存的生物效应 E.机体对药物的依赖性 4.药物的内在活性是指()。 A.药物脂溶性强弱 B.药物水溶性大小 C.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D.药物能产生效应的能力 E.药物对受体亲和力的高低 5.药物在体内作用开始的快慢取决于( )。 A.药物的吸收 B.药物的转化 C药物的排泄 D.药物的分布 E.药物的消除 1429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 共40 1.药物是指( )。 A. 功能 物质 B. 合成 c.预防、治疗或者诊断疾病的物质 D. 能损 害机体 胞代 E. 活动 2. 药物 治疗 数是 )。 A. LDso/ED C. EDso/LD 的 比 E. ED 与LD B. ED S/LD D. ED 0/LD B. 药物 D. 药物 B. 药物水溶 D. 物能 效应 3. 后遗效 是指 )。 A. 物浓度下降 物效应 B. 药浓度下 降一半所 生物效应 c.短期内暂存的药理效应 D. 短期 物效 E. 体对药 依赖 4. 性是 )。 A. 药物脂溶性 c.药物穿透生物膜的能力 E. 药物 5. 物在 开始 慢取决 A. 吸收 c.药物的排泄 E. 药物 1429

6.阿托品禁用于()。 A.前列腺肥大 B.胃肠痉挛 C.支气管哮喘 D.心动过缓 E.感染性休克 7.有机磷中毒的机理是()。 A.直接兴奋M受体 B.直接兴奋N受体 C.持久地抑制磷酸二酯酶 D.持久地抑制胆碱酯酶 E.持久地抑制单胺氧化酶 8.中枢兴奋作用最明显的药物是( )。 A.多巴胺 B.麻黄碱 C.去甲肾上腺素 D.间羟胺 E.肾上腺素 9.酚妥拉明兴奋心脏的机理是( A.直接兴奋心肌细胞 B.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 C.兴奋心脏的B1受体 D.阻断心脏的M受体 E.直接兴奋交感神经中枢 10.氯丙嗪抗精神病的作用机制是阻断( )。 A.中枢α肾上腺素受体 B.中枢B肾上腺素受体 C.中脑一边缘叶及中脑一皮质通路中的DA受体 D.黑质一纹状体通路中的5-HT, E.中枢H1受体 11.阿米替林的主要适应症为( )。 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神经官能症 D.焦虑症 E.躁狂症 1430

B. 黄碱 D.间是胶 B. 郁症 D. B.胃肠痊孪 D. 过缓 B. 反射性兴奋交感 D. 阻断心 的M 6. 阿托 用 于 )。 A. 肥大 C. 气管哮喘 E. 感染性 7. 有机 机理是 )。 A. 奋M B. 接兴奋N C. 持久地抑制 酸二醋酶 D. 持久 胆碱醋酶 E. 持久地抑制单胶 8. 作用 )。 A.多巴胶 巳去甲肾上腺素 E. 上腺 9. 机理 )。 A. 接兴 C. E. 直接兴奋交感 10. 氯丙 )。 A. B. C. 边缘 质通 的DA 受体 D. 黑质 状体 的5-HT E. 1. 米替 适应 )。 A. 分裂症 c.神经官能症 E. 躁狂症 1430

12.吗啡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是( )。 A.大脑皮层 B.脑干网状结构 C.边缘系统及蓝斑核 D.中脑盖前核 E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 13.解热镇痛药的镇痛原理,目前认为是()。 A.激动中枢阿片受体 B.抑制末梢痛觉感受器 C.抑制前列腺素(PG)的生物合成 D.抑制传人神经的冲动传导 E.主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CNS) 14.下列药物中最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是( )。 A.利血平 B.胍乙啶 C.氢氯噻嗪 D.普萘洛尔 E.可乐定 15.应用异烟肼时,常并用维生素B。的目的是()。 A.增强疗效 B.防治周围神经炎 C.延缓耐药性 D.减轻肝损害 E.减轻肾损害 16.氟喹诺酮类药物最适用于()。 A.骨关节感染 B.泌尿系感染 C.呼吸道感染 D.皮肤疖肿等 E.骨和呼吸道感染 17.易引起视神经炎的药物是()。 A.利福平 B.链霉素 C.异烟肼 D.乙胺丁醇 E.吡嗪酰胺 1431

B. 链霉 D.乙胶丁醇 B. 泌尿 感染 D. 肤府 12. 作用部位 )。 A. 皮层 B. 状结 C. 及蓝 D. 盖前核 E. 胶质 水管 13. 痛药 原理 )。 A. 激动 B. 梢痛觉感受器 抑制 素(PG) 物合 D. 制传 动传 E. 统(CNS) 14. 下列药物 体位 )。 A. 平B. c.氢氯唾嗦 .普票洛尔 E. 15. 维生素 )。 A. 强疗效B. C. 缓耐药性D.减轻 损害 E. 16. 氟哇 类药 最适 )。 A. c.呼吸道感染 E. 呼吸 17. 起视神经炎 药物是 )。 A. 福平 c.异烟脚 E. 毗嗦 1431

18.对绿脓杆菌感染时无效的药物是()。 A.羧苄青霉素 B.头孢哌酮 C.头孢呋辛 D.庆大霉素 E.第三代头孢菌素 19.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癣菌感染的药物是( )。 A.灰黄霉素 B.制霉菌素 C.两性霉素B D.酮康唑 E.氟胞嘧啶 20.溴隐亭能治疗帕金森病是由于( )。 A.中枢抗胆碱作用 B.激活DA受体 C.激活GABA受体 D.提高脑内DA浓度 E.使DA降解减少 得 分 评卷人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 2.简述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每类各写出一个代表药物。 3.简述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 1432

18. 服杆 感染时无效 A. 竣节 c.头抱映辛 E. 代头抱菌 19. 于治 A. C. 素B E. 暗 院 20. 澳隐亭能 金森 )。 A. 碱作 c.激活 A受体 E. 使DA 解减 得分|评卷人 13.头子包 D. 庆大 B. D. B.激活 A受体 四、问答题(每题 1.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 2. 述抗 药物 各写 3. 大剂 质激 的 主 1432

试卷代号:223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一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药学等专业 药理学(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半衰期: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2.药物的安全范围:5%致死量(LD)与95%有效量(ED)之间的距离称为药物的安全范围。 3.反跳现象:长期用药因减量太快或骤然停药所致原病复发、加重的现象称为反跳现象。 4.治疗指数:是药物安全性的指标,以LD5o/ED比值表示,此值越大越安全。 5.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通常所指获得耐药性,指的是敏感菌株与抗菌药反复接触 后,产生了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改变,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者消失。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兴奋 抑制 2.零级消除动力学(非线性消除) 3.碘解磷定 氯解磷定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1.C 2.A 3.A 4.D 5.A 6.A 7.D 8.B 9.B 10.C 11.B 12.E 13.C 14.C 15.B 16.B 17.D 18.C 19.A 20.B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也有兴奋作用。(1分) ①镇痛、镇静作用:能够显著减轻或消除疼痛。镇痛的同时伴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还可以 消除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2分) 1433

试卷代号 2 2 3 3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0 学期 药学等专业药理学(药)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2010 年7 一、名词解释{每题 5分,共 5分} 1.半衰期 z体内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是表示药物消除速度的一种参数。 2. 围:5% 与95% 间 的 药物 3. 跳现 量太快 骤然 所致 现象 跳现 4. 药物 以LDso/ED 表示 此值越 5. 菌耐药性 抗 药性 通 常 获得 感 菌株 药反 复 接触 后,产生了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改变,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下降或者消失。 二、填空题{每空 1分,共 5分) 1.兴奋抑制 2. 动力 3. 解磷定 氯解磷定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填写在括号内。每小题 2分,共 0分) I. e 6. A 11. B 16. B 2. A 7. D 12. E 17. D 3. A 8. B 13. e 18. e 4. D 9. B 14. e 19. A 5. A 10. e 15. B 20. B 四、问答题{每题 0分,共 0分) 1.简述吗啡的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也有兴奋作用。(l分) ①镇痛、镇静作用:能够显著减轻或消除疼痛。镇痛的同时伴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还可以 消除由疼痛所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 2分) 1433

②抑制呼吸:吗啡直接抑制呼吸中枢。(1分) ③镇咳: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1分) ④其他吗啡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吗啡兴奋动眼神经引起缩瞳, 针尖样瞳孔为其中毒特征。(1分) (2)心血管系统:吗啡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当病人由仰卧位转为直立位时可引起体位 性低血压。(2分) (3)平滑肌:兴奋胃肠道平滑肌和括约肌,易引起便秘,治疗量吗啡能提高膀胱括约肌张 力,导致尿潴留。(1分) (4)其他 对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包括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因子分泌,减弱自 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等。(1分) 2.简述抗心绞痛药物的分类,每类各写出一个代表药物。 抗心绞痛药物可分为三类:(1分) ①硝酸酯类(2分):硝酸甘油、戊四硝酯、硝酸异山梨醇酯(药物任选其一,即可)(1分) ②卵受体阻断药(2分):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药物任选其一,即可)(1分) ③钙拮抗药(2分):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疏草(药物任选其一, 即可)(1分) 3.简述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主要不良反应。 (1)消化系统并发症,与阻碍组织修复减弱胃黏膜保护作用有关。 (2)诱发加重感染,诱发加重溃疡,抑制机体免疫功能,易导致感染扩散。 (3)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大剂量应用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状,如“满 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4)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由于抑制生长激素,抑制蛋白合成,抑制或延缓 儿童生长发育。 (5)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由于长期应用会导致钠、水潴留和血脂升高,故可以引起高血压和 动脉粥样硬化。 (6)对妊娠的影响,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使用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增加胎盘功能 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 (7)其他 有癫痫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列举五项即可,每项2分) 1434

②抑制呼吸:吗啡直接抑制呼吸中枢。(l分〉 ③镇咳 z抑制咳嗽中枢,使咳嗽反射减轻或消失。(1分) @其他吗啡剌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器引起恶心、呕吐 f吗啡兴奋动眼神经引起缩膛, 针尖样幢孔为其中毒特征。(1分) (2) 吗啡扩张血 低外 位转 起体 性低血压。 2分) (3) 括约 便 秘 能 提高膀胧 力,导致尿精留。(l分) (4) 有抑 作用 包括抑制 胞增殖 子分 然杀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等。(l分) 2. 绞痛药物 各写 个代表药 抗心绞痛药物可分为三类:(1分) ①硝酸醋类 2分) :硝酸甘油、戊四硝醋、硝酸异山梨醇醋〈药物任选其一,即可)(1分) 体阻断药 :如普荼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药物任选其一,即可)(1分) ③钙拮抗药 2分) :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维拉帕米(异搏定)、地尔硫革(药物任选其一, 即可)(1分〉 3. 剂量应用 要不 (1)消化系统井发症,与阻碍组织修复减弱胃秸膜保护作用有关。 (2) 重感染 重溃瘤 抑制 体免 功能 导致感染 (3)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长期大剂量应用所致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状,如"满 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等,停药后可自行消退。 (4) 疏松 合 延 于抑 抑制 抑制 或 儿童生长发育。 (5) 血管 并发 长期应用 导致锅 水糖 血脂 以 引 高血 动脉粥样硬化。 (6) 对娃 用药 皮质 胎盘 不全、新生儿体重减少或死胎的发生率。 (7)其他有癫痛或精神病史者禁用或慎用。(列举五项即可,每项 …. 2分) . .…. 1434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DF)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